岁月回眸(18):不平凡的时代,不平凡的南峰

翁洲逸夫

<p class="ql-block">  走过数百个乡村渔岛,没想到一个地处岱山岛高亭东端,陆地面积约3.1平方公里,总人口3000余人的渔村,竟然有这么辉煌的历史,1956年至1980年,先后10次获地(市)级以上先进单位称号,其中: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级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1次,全国性专项先进2次,省级4次,省专项先进1次。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董阿尺、省劳动模范名老大林如良、省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妇女号”船员许金杏等,他们的名字被新华社所传播,他们的事迹登上了人民日报、浙江日报,传遍大江南北,这是何等的荣耀,这个了不起的渔村就是岱山县南峰村。</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怎样的渔村呢?解放前,南峰是“三块沙滩三座山,男吃长工饭,女挈讨饭篮,有囡不嫁南峰山”,全村371户,仅有破旧木帆船28只,而到了1972年,南峰已有30吨、45吨机帆船49艘,1977年,有76吨级以上大型机帆船46艘,渔业总产量8180吨,捕捞收入241.5万元,集体积累达498.29万元,仅过20多年,是什么原因让南峰有如此巨大的变化?在南峰走访的一路上,从老渔民的言语中,老渔民的神态里,还有年轻一代的言行举止,我读到了其中的一些奥秘,心里还有一种在其他渔村所不一样的感觉,这就是南峰人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精神,而这一切已经深深地烙印在南峰的这一片土地上。</p> <p class="ql-block"> 学大寨,赶南峰</p><p class="ql-block"> “学大寨,赶南峰”,这是1971年舟山地委作出的学习南峰渔业大队的决定,在当年这是多么高的荣誉,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南峰人凭着勤劳的双手、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不服输的干劲,创下了多少个令人赞叹的成绩,1958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称号,1973年又被国家农林部命名为“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让海岛为之瞩目。 </p><p class="ql-block"> 走集体化道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这是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南峰艰苦创业的一贯指导思想。原南峰党总支委员,今年87岁的刘如宝告诉我们,1953年,由赵财法、钟信安、俞阿茂、陈成良等人发起成立常年互助组,1954年,南峰成立了渔业生产合作社,那年他才20岁,为了发展集体经济,南峰男女老少是心往一起使,个人服从集体,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强大的合力,集体经济逐年提高,1955年渔业总产量就达到27685担,渔业总收入36.08万元。</p><p class="ql-block"> 1957年,南峰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指示,针对当时全社仅有44艘小型木帆船的现状,掀起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高潮。刘如宝说,那时候南峰是连日连夜抲鱼,一年到头不回港,过年也不回家,自己吃小鱼,大鱼都买给国家。当时南峰有一句口号:为了机帆化,老人养后生。就是说,后生抲鱼赚来的钱都用来集体积累,发展机械化。南峰人深深懂得要提高渔业产量,必须发展渔业机械化,他们没向国家伸手要过贷款,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集体力量,大力发展生产,增加公共积累,逐步解决了渔业机械化资金问题。到1971年,全大队有机帆船47艘,总吨位1500吨。1971年9月2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自力更生威力无穷——浙江省岱山县南峰大队发展渔业机械化的事迹》专题文章,介绍了南峰艰苦创业,实现渔业机械化的成功做法。</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重读50年前的这篇文章,仍然为之振奋,为南峰感到骄傲。当年,“大队党支部集中了群众的正确意见,响亮地提出:依靠自己的双手,向大海要资金。广大干部、社员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早出海,晚回港,积极扩大捕捞生产。从1958年以来,这个大队共捕鱼96万担,从大海取来了1700多万元,为发展渔业机械化提供了大量资金”。</p><p class="ql-block"> 在实现渔业机械化过程中,南峰始终坚持自力更生,多种经营,广开门路,积累资金,为渔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资金来源。虽然历代只以抲鱼为生,但南峰人敢于突破,勇于创新,走前人未走之路。到1971年止,“他们利用岙口海涂建设盐田二百亩,年产自盐达一万担;围垦海涂二百多亩,种植粮、棉一百多亩,粮食亩产连续八年超千斤;植树造林四百亩;养殖紫菜八亩,……办起了绳索、打铁等八个直接为渔业生产服务的队办企业。以上各项每年收入达二十一万元,占全大队总收入的百分之十五左右”。</p><p class="ql-block"> 在舟山众多渔村中,南峰之所以令人敬佩,之所以让人回味,除了他们的可贵精神之外,还有一个方面在其他渔村非常少见,那就是重视技术革新,这对于一个当年缺少专业技术人才的传统渔村来说,是多么的难得。在《1958年全国海洋捕捞生产会议资料汇编》(水产部海洋渔业司编)中,就有一篇《浙江省岱山县南峰社试验综合染网法的总结》,向全国渔业生产地区推广。1956年,时任南峰渔业生产合作社副社长的林如良,大胆创试吕泗渔场抛碇作业,两天时间共捕获小黄鱼36吨,占春汛总产量39.5吨的91.14%。抛碇作业在南峰推广后,全社和上年相比,产量增加了36%,社员劳均收入增加11%。1981年担任南峰党总支书记,今年77岁的陈元根对我说,1970年,年仅25岁的他就担任了船老大,为了提高渔业生产,大队派他到广东省港口公社、福建省前进大队学习灯光围网技术。在当年秋汛中,陈元根带头试验灯光围网新技术,一举成功,捕获上层鱼产量居全省第二位,获省水产厅嘉奖。1976年开始,他连续6年单位产量超万担,1982年被评为省渔业劳动模范,省优秀生产队长。</p><p class="ql-block"> 人民日报刊登的《自力更生威力无穷——浙江省岱山县南峰大队发展渔业机械化的事迹》中,对南峰的技术革新也进行了详细报道,南峰大队“对现有设备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做到小机器大用,一机多用,充分发挥现有机器设备的潜力。这个大队原有十台四十马力的柴油机,一九六三年,他们反复试验,通过改換部分装置的办法,加大油门,提高转速,每台机器只花十五元钱,使功率达到了六十马力”。南峰重视培养技术队伍,当年就有轮机员、车工、电工、铸工、木模工、鍛工、金工等各种技术人员一百二十多人。</p><p class="ql-block"> 南峰坚持以渔为主,渔农并举,多种经营,全面发展,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社员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中1964年至1974年十年里,共向国家出售鱼货120万担,公共积累达到336万元,1974年社员收入每个整劳力922元,每人收入220元。从1954年至1984年,31年间大队公共积累达798.8万元,村民存款余额增至106万元。刘如宝至今还记得50年前南峰的一个歌谣:“南峰山,南峰山,机帆船满港湾,白盐堆成山,工厂自己办,修配过了关,公共积累三百万,社员生活有靠山”。村民们高兴地说:感谢共产党,是集体化道路使我们过上了好日子。</p> <p class="ql-block"> 一代接一代的党员船老大</p><p class="ql-block"> 在渔村,一个经验丰富的船老大,这是渔船丰产的关键,而一个既有丰富捕鱼经验,又有大公无私精神、敢于拼搏的带头船老大党员,那是一个渔村幸福指数的保证。南峰村,这样的船老大,不只是一个二个,而是一个接着一个,代代相传,如钟信安、林如良、董阿尺、陈元根、刘如宝、钟永祥、钟开道、赵盛全、林如玉、黄金童等船老大,使得南峰村的渔业生产在几十年间一直领先于全市前列。</p><p class="ql-block"> 林如良,省劳动模范,1923年出生,13岁就随父出海捕鱼。他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岱山县第一批办渔业生产合作社的先进典型,1954年7月,林如良同赵财法等老干部动员了南峰36只流网船、25只张网船、3只大捕船以及一些小对船,办起了南峰渔业生产合作社,入社渔民792人。曾任大岙公社副主任、南峰渔业队党总支副书记、大队长、带头船老大。1971年4月,患肺癌不幸去世,终年49岁。时隔40多年的今天,南峰人一说起林如良船老大,对他为集体渔业发展无私奉献的一生,是念念不忘。</p><p class="ql-block"> 87岁的刘如宝对我们说,带头船老大林如良,有非常高的集体主义思想,一心一意为集体经济发展,没有任何私心。林如良经常对他们讲,“我一对船好,不算好,阿拉南峰只只船出去抲鱼都能满舱而归,才算好”。“社员没住进新房子,我就不造房子,一直住在老屋里”。刘如宝亲眼看到过林如良拒绝当地部队帮忙解决他建房材料的事。有一天晚上,他去林如良家里问第二天船开不开,刚巧有一部队首长和后勤部长在林如良家里,看到这样一个赫赫有名的带头船老大的家是怎么破旧二间平屋,就对林老大讲,建房用的水泥钢筋我们来帮你联系。当时钢筋水泥是紧张物质,林如良对部队首长说,我作为船老大有责任带领社员一起奔向幸福生活,在社员还没住进新房子前,我就不造新房。婉言谢绝了部队首长的好意。1958年岱山县政府奖给林如良楼房2幢,林如良以“生产该搞、楼房不要”谢绝,把政府拨出的5000元建房钱,买了尼龙抛锭网、渔用望远镜及船上的生产工具,用于发展生产。</p><p class="ql-block"> 在南峰村史陈列馆里,有林如良的先进事迹介绍,1992年《岱山文史资料》第4辑,黄均铭、姚建平撰写的《带头船老大——林如良》文章,详细介绍了林如良船老大为发展社会主义集体渔业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事迹。</p><p class="ql-block"> 林如良出海捕鱼,每汛几乎都是满载而归,这不单单是他具有丰富的捕鱼经验,还在于勤出海、勤下网,他深知渔汛一刻值千金,他是以“勤”字闻名于整个舟山渔场的名老大。1966年冬汛,林如良带领南峰渔船,“从浪岗一直捕到洋鞍渔场,连续六昼夜生产,船上的淡水食米所剩无几,风浪也逐渐增大,许多渔民看到其它社队渔船陆续返航,都要求早点回去。林如良耐心说服渔民,‘争取在大风未到之前多抲几网(暴头鱼)’。直到第二天傍晚才返港避风。前后七天七夜,平均捕带鱼28.5吨,林如良单位达36.5吨”。1956年到1968年,南峰渔业队连续12年稳产高产,被其它社队称为“海礁公社”“海鸥大队”,名扬舟山,这与带头船老大有密切关系。1958年,林如良代表南峰渔业大队出席全国农业先进集体代表大会。林如良船老大一心为集体,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是南峰船老大的典范,是南峰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  在南峰,象林如良这样一心为公的带头人很多,董阿尺就是其中一个。董阿尺(1945~1987),1958年小学毕业后就参加渔业生产,196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南峰渔业大队党总支书记,岱山县渔业生产指挥部副指挥。1983年,担任中共舟山地委常委、舟山行署副专员兼地区渔业委员会主任。 曾与董阿尺一起搭档的陈元根对我们说,董阿尺是南峰的青年干部,我们都叫他“阿尺”。当年南峰“攻坚克难”,董阿尺都是冲在最前面,他带领青年突击队、战斗队,那里有困难,有危险,就出现在那里,他是干出来的干部,为南峰做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 这位被当地乡亲叫做“阿尺”的船老大、党总支书记,无论身份如何变化,渔民的本色一直没变。在他写给妻子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没有做出什么成绩,也没有什么贡献,是党的培养、人民的委托使我有了今天。我只有一个决心:向雷锋同志学习,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我能走到今天,这里面也包含着你一直来对我的教育和帮助”。在董阿尺坚实身板的背后,还有一番侠骨柔情,还有我们平常人的“诚惶诚恐”,这是多么的真实,多么的朴实。原南峰党总支副书记黄金童、原船老大林如玉对我们说,1982年,董阿尺在出席了党的“十二大”之后,又奔赴渔场,在大陈渔场,遇到风暴,曾经一时失去联系,整个舟山渔场都在寻找董阿尺所在船的“548”电台号码,我们得知后是忧心如焚,期盼他能够渡过难关,平安回归。</p><p class="ql-block"> 正因为心存敬畏,心存感恩之情,董阿尺虽然身份地位变了,但一颗善良的心没变,渔民的本色没变,故而南峰人会一直记得他。</p> <p class="ql-block"> 南峰“妇女号”</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推陈出新,气象万新,从封建社会迈入社会主义社会,翻天覆地开新宇,新思想,新生活,带给人们一种前所未有的新视野,这样的崭新变化,在海岛渔村尤为显著,特别是渔村妇女,更是为这个崭新的时代画上了一道浓墨重彩。海岛舟山渔家女打破几千年的陈规旧俗,下海捕鱼,当年就轰动了全国。桃花岛“拖墨鱼姑娘”谢素英,虾峙“三八妇女号”陈雪春老大,蚂蚁岛“女老轨”林妙珠等渔家女,她们下海捕鱼的事迹闻名遐迩。而在岱山,一说起南峰7名女青年驾驶“妇女号”机帆船出海捕鱼故事,更是人人皆知。</p><p class="ql-block"> 28岁就当船老大的刘如宝老人告诉我们,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为了加快渔业机帆化,南峰妇女是出了大力。当时,有5个农业队,大多数是妇女组成,妇女们种蕃薯,种大麦,年轻妇女在网厂里织网补网,南峰还有紫菜养殖场,还建了能供应80亩养殖基地的紫菜育苗室,这些基本是以妇女为主。刘如宝说,上世纪50年代末有一首广泛流传于舟山渔场的歌谣:“南峰妇女号,东海逞英豪,产量年年高,超过日本佬”。南峰“妇女号”机帆船在当年影响很大。</p><p class="ql-block"> 1957年,南峰开展了以机帆化为中心的技术革命,被南峰公社抽到大队担任团支部书记,兼管妇女工作的许金杏,看到队里船旧网破,就组织发动妇女筹资造船,她率先把自己几年来积攒的100元钱捐献出来,带头船老大林如良的母亲将建坟的200元钱捐了出来,社员蒋宝珍夫妻把准备为儿子办婚事的950元钱转为造船资金,钟绒花、钟南琴、董根娣、林翠琴等7名妇女纷纷变卖金银首饰、铜锡器皿,妇女们还加紧纺线、织网等副业生产,最终筹集资金66719元(其中妇女投资36900元),舟山第一对由妇女投资并参加生产的机帆船,在南峰诞生,船名“妇女勤俭”号,简称“妇女号”,省劳动模范林如良是“妇女号”船老大,船员中有女青年7名。1958年6月2日,许金杏、钟秋菊、董根娣、钟阿素等7名女青年,驾着“妇女号”驶向了波涛汹涌的吕泗渔场。第一次出海,就让她们吃尽了苦头,一个个呕吐不止,虚弱得浑身无力,但她们咬紧牙关坚守岗位,最终挺了过来。</p><p class="ql-block"> 出海捕鱼,经常会有狂风恶浪,随时是生命危险,1959年4月,“妇女号”渔船在吕泗渔场生产作业中,就遇到了一场生死经历。4月10日,天气突变,狂风巨浪,“妇女号”在风浪中颠簸起伏,渔船马达又发生了故障,随时会被巨浪吞没。在这生与死的紧急关头,她们砍掉桅杆,经过3天3夜,渔船漂流到台湾海峡附近,遇上一艘外地大货轮,才脱险上岸。此事在袁松华撰写的《七姐妹闹海逞英豪》(舟山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舟山晚报编,《文史天地》,2003年)有详细记述。在以后的几年里,“妇女号”7名女青年始终不畏艰险,在大风大浪中书写了光辉的人生。18岁的许金杏担任了大队党总支副书记,1959年,被浙江省委授予“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p><p class="ql-block"> 南峰“妇女号”,不仅是南峰人的骄傲,更是海岛渔家女拥抱新时代的一个标志。上海电影制片厂就以舟山海岛妇女下海捕鱼为素材,拍摄了《千女闹海》的影片。 </p><p class="ql-block"> 南峰村,一个英雄辈出的渔村,让我们铭记这些为南峰流血流汗,奉献生命的前辈,在继承和弘扬“南峰精神”中勇往向前。 </p><p class="ql-block"> 2021年4月2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