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b><b style="font-size: 22px;">第一篇 梦想起航</b></p><p class="ql-block"> 从一月份的团队遴选到今天的培训已时经三个月的时间了,记得当时看见通知的那一刻,我询问领导心里却很忐忑,因为害怕自己不能给别人带去什么,但是心里一股强悍的召唤力在明确的告诉自己,我要加入那个队伍,在领导的鼓励下,带着些期许报名了,当看到很多县级教育大咖都在团队里,顿时觉得自己很荣运同时倍感压力,更大的感受是我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以与巨人为伍,毕竟我还是筑梦路上的前行人...带着这份幸运我更加百倍努力,坚定诚恳的虚心学习。</p><p class="ql-block"> 2021年4月17日上午8:30以“聚焦校本教研 助力教师成长”为主题的新县教师校长培训团队研修班正式开班了,这项培训活动得到了省市级教育部门以及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这同时给我们团队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和更高的使命,我们要带着这份荣誉感去磨炼,去收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第二篇 逐梦课堂</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如何系统设计校本培训项目方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余新教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新县教育局李文德局长主持会议,新县教育局局长李建章致欢迎词,信阳师范学院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校长研修院韩艳婷博士解读培训方案, 进行简短的开班仪式后,迎来了我们瞩目的国家级教育培训专家余新教授的余新教授进行简短的开班仪式后,迎来了我们瞩目的国家级教育培训专家余新教授的《如何系统设计校本培训项目方案》专题讲座,接触到了我们未接触的领域,这是教给我们如何去设计一份培训项目方案以及感受线上线下交互式学习体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从这两周的作业来看,我深深感悟到了写一份培训项目方案是多么的“烧大脑”,从项目背景、培训对象、培训主题、培训目标、培训课程、培训方式、培训师资、教学计划、预期培训成果等方面,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大到主题,小到人员安排。通过课前余教授让我们大家填写的调查表了解到,培训什么和怎么培训是我们聚焦的问题,培训什么是由培训对象决定,不同的对象主题选择不一样,培训是培训师教授大家不会的知识或技能,所以培训对象要安排好,多想想培训学员属于哪种类型?为什么来到这个培训项目中?想给予他们什么?你能给予他们什么?设计的课程也一定要有目标,怎么培训与我们培训的目标有关,所以目标是我们设计课程的依据。</p> <p class="ql-block"> 培训主题要明确,要聚焦聚焦再聚焦,余教授以校本设计的要素与流程为重点,深入浅出,举例化解,让我们形象生动地理解了如何设计有效设计一份校本培训项目方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基于学生核心素养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校本教研》</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张林江校长</p> <p class="ql-block"> 17日下午,一位有着丰富基层教学和管理经验的濮阳县实验中学张林江校长,让我感到赞叹的是作为校长的他仍然代主课并担任班主任,他告诉我们学校里有两种角色----师傅和学生,育人先知人,教师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p> <p class="ql-block"> 张校长用自己的校长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向我们鉴证,如何建立校本研修制度体系和校本研修规划落实与实施,从教师的定位,学生的定位,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校长与学生、教师、学校的关系,以校长的“首”“道”和“导”去达到校长、教师和学生的“共容”“共融”和“共荣”,以教师的发展,学生的成长达到人的发展最终才能促成学校的发展。张校长重新定义了学校和教育,校长是学校研修之本,学校是本研修的主阵地,教师是校本研修的主体,教学问题是校本研修的核心,行动研究是校本研修的主要方式,课例研究是校本研修的具体方式,研的时候不能走花架子,要真正的沉下心、钻进去、研起来。</p> <p class="ql-block"> 张校长用自己的认识、定位、理解、知识、智慧和执行力、领导力建立了具有特色的校本研修体系并规范实施,从中我们也知道了教研已不仅是教学的需求,它可以是基于学校需求发展的方方面面。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深思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校本研修的机制及实践》</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叶显发教授</b></p> <p class="ql-block"> 18日上午,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专家库成员,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叶显发教授觉得主讲《校本研修的机制及实践》,可能是因为来自湖北觉得很亲切,可没想到这是一位带着想法上讲台的专家,叶教授用湖北的口音言简意赅,形象直观,通俗易懂,清晰明了的方法,让我们茅塞顿开,幡然领悟,豁然开朗,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 记忆犹新的有三点:</p><p class="ql-block">一是:学校有文化,文化有人,人中有我,有我的精气神。文化不光是理性的,文化还应是感性的,文化应该进到人的精气神,主体人发生变化,人格自信才会变成学习的动力;</p><p class="ql-block">二是:著名的SECI模式,通过自信转移到认知系统,潜移默化的模仿构成逻辑机构,把不相关联的东西有结构性联想,联想再联想变成我的个人经验;</p><p class="ql-block">三是:体验要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体验在课堂中怎么做?</p> <p class="ql-block"> 叶教授独创发明的“三碰三抓三抖三撒”理论另我们扯岑目结舌,并在实践中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借鉴性,可复制性。给我的启发是要有当一个好老师的动力才能进入校本研修,改变思维,扩大视野才能做好校本研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校本研修助力教师专业成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张胜辉校长</b></p> <p class="ql-block"> 最后给我们带来专题讲座的是来自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洛阳分校的张胜辉校长,当他神采奕奕地给我讲授着他那传奇的教书育人故事-----教育可以跨界,跨行,吃惊的是可以把跨界跨行的老师在短时间内培养成顶级名师,感觉就像是一个神话,听着这一项项至高的荣誉和奖项,让我们赞叹不已,这些荣誉的背后我感受到的是:这绝不是偶然,这是必然,之所以能够获得荣誉,能够成为专家,成为名师都是多年潜心学习、用心研究、对教育教学工作精益求精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 为了教全村人学习珠心算自己先把珠心法弄会,在九几年的那个年代发表8篇CN,当校长之后没经验但是拥有热情,来的最早走的最晚,身先士卒,这不正是一股不怕吃苦的韧劲,一种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精神吗?嘶哑的嗓音已向我们说明了一切。</p> <p class="ql-block"> 张校长不仅自身优秀,带领的团队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学成绩,校长在学校校本教研,在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团队中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史都是一本值得我们学习的鲜活教材,记录了教师们的奋斗过程和打拼精神,记录了他们对教育教学的不断感悟及各个时期的经验和成果,对于我们一般教师来讲与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张校长和他所带的团队,所在的学校真正做到了“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境界。名师名校是一面旗帜。教师们的成功也给我们正在摸索成长的教师一种希望和激励,体会到他们的成长路,相信自己也并不遥远,坚持不懈,也会成为我们自己想要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课堂问诊有感</b></p> <p class="ql-block"> 培训的第三天两个基地校进行了课堂问诊,意犹未尽,很想见见专家更想听听他们是如何进行听评课的,同时更多的是想听专家是如何对于教材的理解和课堂的处理,提出的整改问题好对照自己进行自查,进一步规范和提升自己对课堂的艺术。</p> <p class="ql-block"> 19日上午光彩三位老师分别执教《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认识人民币》和《小数的近似数》共3节数学课,通过专家的点评,自查感悟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数学教师要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课堂,要带着这样的视角去观察课堂,记录课堂和感悟课堂,课堂从来就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师生共同对话的时空,我们在课堂结构,教学环节,习题的设计都要关注自己是否把握了数学学科的本质,是否真的深入,全面了解了学生,是否将自身的数学理解与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准确的对接,着就要让我们站在更高的视角看课堂,看数学,看教育,这也为我更好地思考和设计自己的数学课堂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二是在小组活动的问题上,高低年级学情不同采取的方式不一样,低年级学生以口令为主,要活而不乱,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课堂,驾驭课堂的能力。高年级学生要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先独立思考后再合作学习,小组管理要有方法,评比激励不可少。</p> <p class="ql-block"> 三是教师要关注对教材的挖掘与把握,对教学过程的实施与调控,对课堂教学的问题要提前进行预设,才能对课堂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把控。我不禁想到了吴正宪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来概括:“专业的读教材,用心的读学生,智慧的读课堂”。这是我们一生都需要修炼的功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第三篇 筑梦实践</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作为数学组教研组组长,立足学校实际情况如何做好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呢?我想教师的主阵地是课堂,打造高效课堂是我们应该立即着手的事情,所以本学习我校根据课改要求,精准定位,大胆实践,在全县率先将“和谐互助”课改模式运用于教学实践。积极主动学习“和谐互助”教学策略相关资料、观看相关视频等,切实做到学懂悟透,融会贯通,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率先将“和谐互助”模式运用到数学课堂,耐心细致的向学生讲解此种模式运用方式,对学习的帮助,引导学生克服认知差异,转变角色,积极主动参与。并带领全组数学老师深入学习,排除困难,提出疑惑,商讨改进,最终形成适合我校教学实际的“和谐互助五步法”两种课型教学模式和流程。</p> <p class="ql-block"> 通过课题观摩,教师们掌握了和谐互助五步法两种授课课型的教学流程。对五步十环节的设计要领有了初步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 通过实践,在课堂中我们发现,“和谐互助”教学策略使学生学习积极性越来越高,“小师傅”与“小学友”教学相长,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主体地位也得到落实,同时也提高了课堂的有效学习时间。这种教学策略让师生在共同体验、探究中充满愉悦,充满活力,思维不断丰富,被提升,实现了生命与生命的交流。通过讨论、点评、总结、提升,部分学习较弱的学生成绩有所改观,学习较好的学生稳中有进。</p> <p class="ql-block"> 当然,每一种教学模式在推行过程中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对“和谐互助”教学模式也有疑惑。</p><p class="ql-block">例如:一、“和谐互助”课改模式是针对单个学科采取的教学方式,难以对各门学科进行综合运用。如数学、语文师友组,组成学生发生冲突时,难以调整,难以做到每上一节课换一次座位。</p><p class="ql-block">二、教师注重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思考的问题,但是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教学工作开展中,这样的教学方式针对于小学(尤其是第一学段)这个年龄阶段具有感知觉不够精准、内部语言不发达、形象思维为主认知心理特征的学生,无法获得有效的教学成果,往往是一堂课下来,学生大多的时间是自己在做题,或者在学习讨论中闲聊,这样的情况很难收获高质量的教学成果,更无法构建高效学习的课堂。</p><p class="ql-block">三、师友如何划分才能保护好小徒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p><p class="ql-block">四、师友和谐互助如何评价师徒的表现,如何能调动师傅帮徒弟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 针对以上的困惑,我决定在下学期的教学中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建立新的课堂学习模式;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激发学生对新课堂模式的兴趣;自身做好应对新的教学模式的充分准备。</p><p class="ql-block"> 尽管我们心中还存在疑惑、困扰,但是让我们在实践中去发现、解决与完善,就像吴校长所说:“起步就是进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第四篇 期遇更好的自己</b></p> <p class="ql-block"> 人不怕路走得远、走得累,怕的是没有方向。世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方,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由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p> <p class="ql-block"> 追梦路上,我幸运地加入到了这支包容,智慧的团队,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看到了教育教学更广阔的天空。活动历练,是教师成长最好的磨刀石。让我们在这更广阔的天空中去历练吧,去翱翔吧,期遇更好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