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年一度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为使师生度过一个安全、文明、愉快而有意义的假期,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巩固拓展疫情防控成果,现将我校“五·一”假期疫情防控与安全教育要点告知如下,希望全体师生及家属一起学习,严格遵守并落实到位。</p> <b>疫情防控部分:</b> <p class="ql-block"> 一、增强疫情防控意识。疫情尚未结束,风险依然存在。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向好态势持续巩固,但全球新冠疫情仍处在爆发流行阶段,仍需警惕新冠肺炎疫情输入和反弹风险。“五·一”小长假临近,人员出行、旅游和聚集性活动增加,疾病传播风险随之增加,建议师生员工密切关注中高风险地区信息动态,非必要不外出,倡导学生家庭成员减少外出。</p> <p class="ql-block"> 二、继续做好师生及家属健康监测和行踪报告,坚持企业微信健康打卡。 做好假期个人健康安全防护,不去人员密集场所,不扎堆,不聚集,不接触近期从境外返回人员。离县师生要提前和班主任及学校领导报备,学校对离县师生“一人一档”建立信息台账,师生员工要如实报告旅居情况和身体健康情况,如有疫情发生时,主动配合县疫情指挥部开展排查工作。</p> <p class="ql-block"> 三、强化常态化个人防护。全体师生及家属要及时关注疫情动态,做好个人防护,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安全健康出行。提高防范意识,坚持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等疫情防控有效做法。养成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等良好卫生习惯,倡导公筷制、分餐制等生活方式,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腹泻等症状,请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接诊医生相关旅居史。应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并全程做好个人防护。</p> <p class="ql-block"> 四、做好春季传染病防控。春季是流行性感冒、水痘、手足口病、诺如病毒病等传染病高发季节,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非必要避免到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活动。户外活动时,不采摘野菜、野生蘑菇、禁止买卖和食用野生动物,注意食品安全防止食源性疾病发生。慎购慎用进口冷链食品,不提倡通过快递方式购买进口冷链食品。</p> <p class="ql-block"> 五、严格执行请假报备制度。为减少人员流动,降低疫情感染风险,凡外出的师生员工要严格执行先申请后报备制度。履行请假手续,教师外出需向校长报告,再由学校汇总向属地教育局报备;学生外出需向所在班级班主任报告,由班主任汇总向学校主管领导报备。</p> <p class="ql-block"> 六、积极接种新冠疫苗。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结合当前疫情形势,本着“应接尽接、应早尽早”的原则,教职员工应主动申请接种疫苗,有序参与接种工作,动员身边具备接种条件的亲属踊跃接种,让我们共同筑牢抵御新冠病毒防线。</p> <b>安全教育部分:</b> <p class="ql-block"> 一、消防安全:居家生活要注意关火、关电、关气源,最大限度掌握防火、灭火常识。对于不熟悉或老化的电器不要随便碰触和使用,以防触电、火灾和煤气中毒等事件的发生。</p> <p class="ql-block"> 二、饮食安全:教育师生不要暴饮暴食,不食用变质、过期食物,避免食物中毒。提醒师生饭前便后一定洗手。</p> <p class="ql-block"> 三、出行安全:师生及家属尽量不外出。如确需出行,要提前规划路线,避开人员密集区域、避开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全程佩戴口罩,选择合法、安全的交通工具,遵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扫码、保持间距等规定,不碰触未采取防护措施的物品,并主动配合好沿途健康监测和信息登记工作;遵守公共秩序上下楼梯不拥挤不打闹。乘自动扶梯抓好扶手,留意前方,注意脚下。遇到人流拥挤要镇定,注意躲避,避免摔跤,不逆人流行走。</p> <p class="ql-block"> 四、消毒安全:酒精、84消毒液等消毒物品,存放的位置要避免高温,严禁接触火源。不要混合放置,不要放在阳台、灶台、暖气等热源环境中。在室内使用酒精时,需要保证良好通风,勿在空气中直接大面积喷洒使用,以免发生燃烧、火灾和中毒。</p> <p class="ql-block"> 五、防范溺水事故:时刻谨记预防溺水“六不”的要求,自觉远离水渠、水塘、水库、河流等危险水域或地段,不玩水、不戏水、不盲目搭手施救落水者。</p> <p class="ql-block"> 六、运动安全:教育师生生活学习有规律,适度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避免运动损伤。</p> <p class="ql-block"> 安全是快乐幸福、健康生活的基础,让我们共同携手教育师生提高疫情防控与安全教育意识。祝您及家人度过一个愉快、美好、充实的假期!</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审核:李冬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编辑:王宝忠</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