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羌山照德村山路的变迁

云端尔玛🐂

<p class="ql-block">文 字:云端尔玛</p><p class="ql-block">摄 影:云端尔玛 </p><p class="ql-block">摄影地:照 德 村</p><p class="ql-block"> 照德村座落于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小坝乡茫茫羌山深处,从小我就在村中长大。此村村落不大,整个村庄约三、四十户人家,稀稀疏疏的座落于阴、阳二山之上,全村人口约约百来十人。整个村庄位于大山的半山腰,三面都是大山,把村子紧紧包裹其中。村子的另一面就是通往山脚白草河的大峡谷;峡谷由阴山、阳山二山相峡而成。峡谷口溪潺潺而过,阴而深邃,树木遮天蔽日,人根本无法通过。最早时在峡谷上游入口处有一村中公用小磨坊,同时也兼顾村中发电所用;只是溪水小,发电的能力有限,多数时间只能用来磨面所用。人如果想从峡谷出村,最多只能行至磨坊之处,再向下行就无路可走。即时沿谷底而下,也有陡峭光滑十来米高的瀑布当住去路。</p> <p class="ql-block">  被大山包围的村子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进村难,出村更难”;或者是说:“进了村就不想出村,出了村就不想再进村”。这句话不是说人不思念村中的家乡,而村庄就只有那么几条进出山村的小道。住在山下大河边的村庄会好一点,进出村上坡、下坡的路会稍短;住在山腰或山顶的村就不一样:“上山两小时、下山两小时”,这是常有的事。进出村没有上、下山的公路,只有供人行走的羊肠小道。照德村就是这样的村落,村庄位于大山的半山腰,进出村只有两条从白草河谷底一直绕向山腰的崎岖山路。</p> <p class="ql-block">  由于山区地理条件的限制,照德村进出山村的羊肠山道只有两条,顺阴阳两山间的河谷根本无法出村,进出只能翻过位于村庄两侧的山脊才能顺利的下到白草河谷底。白草河谷底到村庄的高差至少也在1000米以上,山势陡峭;山路就在陡峭的山体上绕来绕去,每条上、下山路都极其不易,单向至少都在在5公里以上;根据自身十多年的行走,这个估计距离只会多不会少。从小到大,两条山路留下了自己不少的脚印。记得一直到2000年左右返乡探亲,上下山仍然走的是记忆中的山路,路没有发生一丝丝的改变。路还是童年多次走过的山路,每道弯、每个坎都还是那么熟悉。山路真正发生改变的时间应该是在2003年以后。</p> <p class="ql-block">最早的步行山路↓</p> <p class="ql-block">  最早的时候照德村属于小坝区辖下的外白公社。外白公社相比其它几个公社到区的距离稍近,距区最远的是片口公社。那个时候区、公社就是人们常去赶集购买生活必需品的唯一地方。赶集羌山人叫做赶场。赶场不是天天都有,那个时候是区、公社轮流放场,放场就是开市的意思。如不到放场的时间街上很少有商家开门卖货,或是好多商家拉上货去了别的场镇摆摊设点。那个时候照德村离得最近的场就是区上的场,村里的人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小坝区所在地。在区还没通公路之前,去往区所在地最近的一条山路只有一条,另外一条能去但要跨过白草河从永兴山山脚绕道才能到达。这条到区上最近的一条路也是村中所有人走得最多的一条路。山路出村要经过照德村的阴山,翻过阴山垭口,经过照德村下安弯到达与现在的桃龙乡大棚村交界的背树梁子;再沿背树梁子下到观音庙,经过观音庙再下到现在的北松公路。在北松公路没有修通以前,此路还要下行几十米,一直下到白草河的河床边,再跨过桃龙沟峡谷才能继续向区所在的方向行走。北松公路修通以后在挑龙沟峡谷上架起了一坐桥,桥修好后上下山的道路才算有几十米的缩短,回村上山时才稍微感轻了好一大截。</p> <p class="ql-block">  这条路出村,站在阴山垭口就能清楚的望见山下滚滚流淌的白草河,也可以清楚听见白草河那种奔向山外撞击山涯怒吼的声音。望见山下河流,出村下山稍感容易。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在这里反而没有这种感觉,更让人能感觉到的是:“下山容易,上山难”,每次回村都让人上山上到双下肢酸麻胀痛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观音庙之地位于白草河边的一个小山头之上;从白草河底算起山高约二、三百米不到。山不算太高,但此段回村路最陡。最早在公路未通之前,一直要从白草河河床边上到观音庙所在的山顶之处。二、三百米高的山会让人爬出二、三个小时的感觉,那种感觉不言而寓。在北松公路修通过后,上山回村的道路起点稍有抬高,虽然只抬高了几十米的距离,但回村爬山的感觉让人有了很大的改变;上到观音庙所在的山顶就像少上了几十里的山路,感觉比以前轻松了很多很多。</p> <p class="ql-block">  此条路回村上山十来公里,加之山高路陡,一口气要想回到村中那是一件特别难的大事。出村下山除了负重时需要途中休息外,多数不需休息调整一口气可以下到山脚;回村就完全不一样,上山无论负重还是空手,都得在途中适位置适当休息。一路上常有的休息点至少都有两个,一个就是观音庙所在的山顶。山顶处有一个一百来平方米的小坝子,上到这里的人都会在此稍稍休息换一换气,为接下来还要上的山路做好充分准备。如果饿了还有人会拿出可以吃的东西填填自己空虚的肚子,使接下来上山双足更为有力。第二个常有的休息点就是下安弯距离阴山垭口约三、四十米处的二彭家后门外稍凸起的小山包。在这里,二彭家处有可饮用的山泉水,从观音庙到此上山之路至少有五、六公里以上;上山饥渴难耐的时候正好可以在此为疲劳的肌体补充补充因出汗而丢失的水分。过了二彭家、翻过阴山垭口回村的山路就变得稍有缓和。每次回村,翻过垭口就会感觉凉风阵阵袭来,劳累的身心才会感觉到阵阵轻松。</p> <p class="ql-block">最早的步行山路模样↓</p> <p class="ql-block">  去往区所在方向的路走得人最多,另外一条进出村的山路下到白草河谷底稍短一些。这条山路主要是去往外白公社与片口公社所在的地方。这条路我走得最多的时候就是在外白中心小学上五年级的时候,来来回回整整走了一年。北松公路未修通以前,村中很少有人从此路去往小坝区所在的地方。如从此路去区上,要跨过田坝白草河上的铁索桥从永兴村山脚绕行,这样路至少要多走出十公里以上。这条村道进出村要翻过杉树林的山脊,再从苟家弯村一直下到白草河河谷。走得人多的时候应该是在沿河公路通车以后;下到河谷顺白草河右岸而下可与另一条进出村道路在观音庙山脚下汇合。去区上方向如果是全靠两条腿行走,此路还是没有另外一条山路走的人多;必竟顺河而下至少5公里以后才能与第一条进出村的山路相遇。真正人走得多的时候是在公路上有车可坐的时候,走完5公里山路以后可坐车而行。如有车可坐,此路比另外一条进出村的山道要轻松很多很多。虽然苟家弯处的山路也比较陡峭,但下车后再上山要比另外一条上山之路至少短上5公里。经过苟家弯的山路上山前3公比较陡峭,杉树林处的一个小山包也是行路人坐下休息最多的地方。过了此地,山路就开始变得缓和,上山只需休息一次便可轻松回到村中。</p> <p class="ql-block">站在阴山垭口望山脚下的白草河及北松公路↓</p> <p class="ql-block">顺河而行的北松公路↓</p> <p class="ql-block">  山路难,行之不易;下山难,上山更难。生活在山中,九曲十八弯,无论如何进出村中弯弯得过。告别九曲十八弯,有车能行是山中多少代人从来没有熄灭过的愿望。山路难行真正有所改变应该是在90年代的中后期,具体的时间应该是在98年以后。当时为了有效解决进出村道路难的问题,村上决定每家每户义务出工、出力、出钱修建经苟家弯村进出照德村的公路。出钱主要是为了购买水泥、占地赔偿等必须用钱才能解决的问题,其它都是义务投工。就是这样,在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下,一撬一锄在山上挖出了进出村长约5公里的公路。公路宽5米,泥泞路面,虽然大型车辆很难行走;但摩托车、三轮车也完全可以开进村庄,为村民出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最初因道路没有硬化,雨季出行多有不便,车行、运送输物资非常困难。除了雨季其它时候进出村庄都较以前容易,并轻松了很多很多。一年中很长时间也让村民告别了以往人背马驼的运输方式。上下山公路虽然没有改变山路十八弯的特点,但它在山中从此画出来了一道美丽的曲线。不说别的,曲线从山上望向山下让人在视觉上就有一种美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  社会不断前进,人民活不断改善。随着党实施的乡村道路硬化工程不断推进,在2006年以后村民不再义务投工、投力、投资金,经过苟家弯村的公路也提上了硬化建设日程。具体的道路硬化时间我不是很清楚,只记得在2006年10月回乡探亲的时候那是我最后一次走在进出村泥泞的公路之上。那时道路还很烂,让我记忆深刻。</p> <p class="ql-block">照片左侧为最早的步行山路↓</p> <p class="ql-block">顺河而行的北松路↓</p> <p class="ql-block">  2006年10月回乡探亲,到了北川老县城天空开始阴雨连绵,其实在到达北川之前雨就一直在下。那时北川县治城乡至小坝乡的道路也完全还是泥泞路面,雨后被车压出了深深的沟槽。我到了北川包了一辆面包车到小坝,过了治城乡以后又让人深深体会到烂路之行的苦衷。车颠过不停,左摆右晃,双手只能紧紧抓住座椅,如用力稍小就会人、椅分离,一上一下颠簸到腰酸背痛。车不停的颠簸,师傅也是手忙脚乱,如果是第一次坐车的人还以为师傅不会驾驶;只见师傅快速不停的左右打着方向盘,挂上低速档,尽量将油门踩踏到底,让车在泥泞的道路上艰难的前进。车一路吼,心一路的紧张,最怕的是车在湿滑的泥泞路面上发生大弧度的龙摆尾。路一边是悬崖,大弧度的龙摆尾危险是可想而知的。爱人也是第一次与我同行回家,还好爱人没被回乡的路吓倒。不但没吓到,她还问师傅为何要用如此方式驾驶?师傅告诉:“这种路开车,必须低速档,大油门,防止车出现猛烈的龙摆尾。如不快速打方向车就会大弧度跑偏方向,要么车轮下到路上的沟槽里,要么就冲下悬崖,这样是相当危险的”。</p> <p class="ql-block">  县到乡的路都是这样,乡到村的路更是可想而知。探亲回到家中,带领上爱人去到小坝街上赶场。坐着老弟开的三轮车,下山还算顺利,返回就不一样了。回村上山的公路上感觉寸路难行,人不是坐车,而多数地方要下来推车。更好笑的是大伯骑马经观音庙、阴山垭口的村道返回,我们从苟家弯的进村公路返回;当我们到大伯家时,大伯骑马到家已经等了半个小时以上。真的,路烂到坐车不如骑马,骑马比坐车还快,并且还不会颠簸到脚瘫手软。</p> <p class="ql-block">  2008年以后党对乡村道路建设不断推进,加之新农村建设、全面脱贫攻坚工程力度的不断加大,从苟家弯进出照德村的公路首先铺上了5米宽的混凝土路面。至此,无论何时进出村庄,车都可以开到家门。除了经苟家弯这条出入村公路外,另外一条经观音庙、背树梁子、阴山垭口进出村的公路也全面修通。路全长10公里左右,宽度也达到了7米。路也全部铺上了混凝土路面,得到了很好的硬化处理,为进出村的车辆、人员提供了更多的方便。最近几年探亲回家不止路宽了,好走了,而且还在所有路的边缘安装上了钢制安全波形护栏。</p> <p class="ql-block">最早公路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时至今日多少年过去了,路发生了很大的变迁,虽进出山村的公路看上去还是与以前一样惊险;但随着道路的硬化、加宽,波形护栏的安装,为行之于上的人与车提供了更多的方便与安全感。道路的改变,从此进出村庄不再是难,难于上青天。从此村中老人也在茶余饭后走上公路,用身心去体会现代乡村建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点点变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