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 作者 胡振华</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每天,我都要在金水河的河堤上漫步,一棵棵的各种各样的树便与我擦身而过,一切都平常平淡。可忽然有一天,我顺着一棵树的树干往上看:“哟,好大的一棵树,有十几层楼高呢,树冠如伞,投下好大一片阴凉。树枝繁密,叶片婆娑,给人以清凉与美感。人常说:有眼不识泰山。你看,还说什么泰山,连自己身边的东西都没看明白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人看人,有时也是如此。天天和自己在一起上班、工作、参加各种活动的朋友,我们真的未必了解。唐朝杜荀鹤的《小松》诗云:“世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我们大多是凡夫俗子,接触的多是凡人小事,但是,有些人确实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我们却常常浑然不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今天要写的苏小蒙先生,就像是我们的左邻右舍,一个很普通的人,但是,看完此文,你或许会觉得他似乎不是那样普通,他的古道热肠没准也会让你感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苏小蒙,本名王明信,可是,现在知道他本名的人倒是不多了,反而苏小蒙这个名字在郑州文坛很是响亮。</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和小蒙认识也有四十多年了,原来因为都在纺织厂,他在国棉三厂,我在国棉四厂。当年六个纺织厂在郑州很是占有一席之地,无论是产值还是职工人数还是影响力。当年郑州还有纺织城的美称呢。上世纪70年代,职工文化活动如火如荼,职工文学创作风风火火。还专门成立有郑州市职工文学创作协会,出了许多好的作品:小说、诗歌、通讯、报告文学……许多当年的活动积极分子,在文学创作上都颇有建树。但这些都不是本文的重点,所以就略过吧。我和小蒙就是在那个年代通过诗歌互相认识的,当然,那时他是王明信。不过,当时彼此并不是很熟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90年代初,我调到《郑州工人报》工作,不久,小蒙也借调到报社,那时候接触多了一些,但也多是工作上的联系。小蒙就是那个时候,取的这个笔名。据他说,他当时将自己喜欢的几个名字的字分别写在纸条上,然后随便抽取了三个字作为自己的笔名,这应该就是“苏小蒙”的来历了。估计当时他也没有想到有一天“苏小蒙”会取代了“王明信”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当时我任编辑部主任,小蒙是副刊部的编辑,他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随和,所以和同事们的关系处得挺不错。特别是对待下边来的作者,小蒙不但热情接待,还对他们的稿子提出很中肯的建议。他常说:我们都是从工厂出来的,知道工人作者写一篇稿子很不容易,能发就尽量发,说不定,以后会从我们《郑州工人报》走出几位大作家来呢!有时为了一篇有新意的作品,小蒙会不厌其烦地与作者沟通,作品发出来,小蒙比作者还高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98年《郑州工人报》停刊,报社的编辑记者们大多去了其他新闻单位,所以在当时,郑州几乎所有的新闻单位都有我们报社的人。后来才知道小蒙先后供职于《经营消费报》和《河南新闻出版报》,而且干得风生水起。那一段,我们几乎没什么联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联系多起来倒是我退休以后。偶尔在菜市场碰上,小蒙总是关切地问我有没有坚持再写什么东西,并常常将省市作协及新闻方面的人和事说给我听,鼓励我不要将笔停下来。当时确实家务事挺多的,孙子外孙都需要帮忙照顾,创作是有点儿顾不上。但每次听了小蒙的话,总会燃起一点激情来,毕竟,自己很喜欢通过诗文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后来因为一个梦,开始创作有关故乡开封的东西了,当时并不知道能写出一个什么样的作品来,但小蒙知道后,却非常高兴,说是先写起来再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因为热爱故乡,总想将自己故乡的美介绍出去,所以就一天千把字地往下写。</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写小说我是外行,从不敢想自己有一天会写一部长篇小说出来。可小蒙倒是对我很有信心,丝毫没有文人相轻的意思。</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小说写了几万字的时候,我将稿子拿给小蒙看,其实心里很是忐忑,怕他笑我在小说创作上的幼稚。真没想到,小蒙竟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才使我有信心继续写下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后来还是因为忙,也因为对自己缺乏信心,总感到驾驭不了这么大的题材,所以将稿子一放就是好几年。而且,那几年基本上是在北京,和郑州方面的朋友联系不多。偶尔小蒙打电话过来询问近况,郑州这边有什么活动也通知我,希望我能回来参加。这些都在提醒我在文学创作这条路上,真的还不能停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10年左右,我回郑碰到小蒙,他给我说的一句话对我触动很大,他说:“你的小说还是不错的,你这样束之高阁,不是前功尽弃了吗?”想想也是,为了这个作品,自己已经付出了那么多,而且,宣传故乡,也是自己一直的努力的目标。于是,我重新打起精神,进入了写作的状态。写着改着,改着写着,反正是不容易吧,总算完稿了。这时候,小蒙鼓励我争取将书出版了,这又是我原来没想到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虽说写书难,出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候,小蒙为我四处打听,找朋友找熟人咨询,那时候小蒙的长篇回忆录《我当工人的日子》已经出版了,作为前行者,他的经验有许多可参考之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书样出来以后,我将样本发给了小蒙,他在这方面是行家,从版式设计到字体字号、封面设计,小蒙都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给了我很大的帮助。</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书样出来以后,是要进行三次校对的。二十多万字,每校一次都很费时间和精力。二校的时候我正好在郑州,小蒙来看版式设计。临走时他说,我帮你校后半部分吧。我说,给你添麻烦了,他说,没事。就将稿子带回去校对了。后来我翻看小蒙校对的稿子,见他非常认真,连一个标点符号都没有放过,让我感谢且感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可以这样说吧,没有小蒙(当然还有我的其他朋友和家人)的鼓励支持与帮助,《福奶奶和她的啾啾鸟》一书就不会问世。该书获得了当年郑州市的“五个一”工程奖。小蒙从来也没有在人前夸耀过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当我觉得可以告一段落的时候,小蒙又开始督促我了:“将你的诗歌整理一下出版了,也是对自己多年诗歌创作的一个总结。”我又一次被激励,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出版了诗集《四季人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小蒙就是那个总是在背后默默鼓励与支持我的那个人。他总是很乐意看到周围的文友们多写多发表作品,他以此为快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诗集出版后,小蒙又说,你应该将你的散文作品也收集起来。好吧,继续努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月亮与六便士》的作者毛姆说:“作家应该从写作的乐趣中,从郁积在他心头的思想的发泄中取得写作的酬报;对于作品成功和失败,受到称誉或诋毁,都应该淡然处之。”这段话给我很大的启发:有人说,舞蹈是跳动的诗歌,那么,诗歌便也是文字的舞蹈了。喜欢跳舞的人会轻易停下他的舞步吗?舞者通过舞蹈展现心灵、生命和爱。作家是通过文字来表达这一切。我真的喜欢享受在键盘上打字的感觉,喜欢看到自己的所思所想变成文字的舞蹈。何况,还有这么一位良师益友在身边督促着呢!</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18年,我的散文集《记忆,走过岁月》问世了。小蒙说,现在可以告一段落了。看到别人完成了应该完成工作,小蒙好像如释重负。这是只有把别人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对待,才会有的感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柏拉图曾经对卡里克勒斯说:“那些在少年期之后继续进行哲学探讨,或者进行文字游戏的人,都需要鼓励”。可见,不管什么时候,鼓励都会让人充满激情和创作的欲望。所以,我非常感谢小蒙一直以来的鼓励与帮助。</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几年倒也没有停笔,时不时地小蒙会打电话过来问最近在干什么。总觉得回答无所事事有点对不住他的关心,但也只是一些小东西,如《老开封记事》之类的散文。抗疫期间写了十几首诗歌,第一首也是小蒙组织的。小蒙很乐意做这些社会工作,在郑州的诗歌,朗诵、评论、采风活动中,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当然,我只是小蒙身边的受益者之一,他总在帮助别人的途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前一段打电话,他说正在为贾女士的传记文学忙碌;又一天,他又在为王先生的书稿出版在出谋划策……他真的是忙并快乐着。有时觉得他像个陀螺,一直在不停地转。但驱使他旋转的动力,却不是个人的名和利。如果说,现在他已经转出了一片小天地,那么,在这片小天地里闪耀的小星绝不止一颗,而是已经汇聚成一个星群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苏小蒙的书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从没听小蒙抱怨过什么,偶尔有人请他吃饭,他最爱的选择是一碗烩面。我曾经问他:“你真的那么喜欢吃烩面吗?”其实答案应该是不言自明的。一个笑话,说是小蒙为了西郊药店的药便宜一些,竟然从东郊跑到西郊来买。可是小蒙买起书来可是一点儿也不吝啬。他喜欢看书,也喜欢逛书店,看到自己心仪的书就迈不动脚,一定要买下来心里才舒服。坐在书堆里读书,是小蒙的一大享受。搬了新家,他的藏书摆满了整整一个房间。他获得全国首届“书香之家”真是实至名归。他的藏书之多让多少人羡慕嫉妒佩服又望尘莫及啊!</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两年来,小蒙一直致力于郑州当代文学史的创作和研究,截止到目前,他写过的人物就有:于黑丁、魏巍、苏金伞、青勃、李准、南丁、钟庭润、李继槐、王怀让、沙发来、邢可、寇云峰、李正品、王守安、郅辉、秦珊、邹相、王林栓、穆女……等近百人,这些人包含了郑州老中青三代文学创作人才。(已经有专门的文章介绍,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小蒙是想以自己的努力,梳理出郑州当代文学发展的脉络来。这是一个浩瀚的工程,需要去翻大量的资料,去采访,去整理。有人说,这活儿不应该由个人承担,应该有计划有组织地去做,可小蒙说:任何事都要先有人做起来啊!不知道这艘船最终会停泊在哪个港湾,我享受的是乘风破浪向着目标前进的快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小蒙的当前的作为已经远远超出了文学爱好者的范畴,他好像一个园丁,希望看到在郑州这个文学的大花园里有更多美丽的花朵绽放,他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个人善良的行为不管发生在何时何地,只要有人记住了他们,他们便有了存在的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将我了解的《古道热肠苏小蒙》记录在这里(当然只是冰山一角),希望我们都能像小蒙那样充满生活的热情和激情,走在自己的风景中,自己便也成了风景的一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1年4月26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