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滇越米轨小火车观光之旅

文墨

<p class="ql-block">  2021年4月8日,是我们【探秘滇东·云上花开经典游】第三天。</p><p class="ql-block"> 今天行程:</p><p class="ql-block"> 乘坐我国独一无二的《百年滇越米轨小火车》观光游览《双龙桥》和《团山民居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建水住宿的《蔚徕酒店》↓</p> <p class="ql-block">  今日早餐:每人一大海碗热呼呼的云南过桥米线。</p><p class="ql-block"> 早餐后开启建水古城小火车观光之旅。</p> <p class="ql-block">  小火车临安站在建水临安步行街前。</p> <p class="ql-block">  建水米轨小火车始发站:临安站车站外观。</p><p class="ql-block">我们将从这儿开启【百年滇越米轨小火车】之旅。</p> <p class="ql-block">  临安车站站台上拉洋包车雕像。</p> <p class="ql-block">  2015年,在个(旧) 碧(色寨)石(屏) 铁路开建100周年之际,云南米轨铁路保护与开发利用项目——建水古城小火车复古观光游,将建水古城周边旅游景观串联起来,整合挖掘建水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个碧石铁路建水东至团山间线路经改造后,这段米轨铁路重新正式开始运营。建水古城小火车正式开始运营以来,非常受广大游客喜爱,常常是一票难求,如果你想要如愿乘坐,一定要提前预订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建水临安站至团山站全程13公里,共设四站:临安站(始发站)、双龙桥站、乡会站、团山站(终点站)。</p><p class="ql-block"> 每日两班:早上9:00</p><p class="ql-block"> 下午14:30发车</p> <p class="ql-block">  黄色车厢上装饰着建水古城小火车车标</p> <p class="ql-block">  米轨铁路是指铁轨距1000亳米的铁路,现我国只有昆明铁路局有。</p><p class="ql-block"> 准轨铁路轨距是1435毫米,现在被大部分国家使用。</p><p class="ql-block"> 一般窄轨铁路适用于山路,而宽轨铁路则有更好的高速稳定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国最有名的米轨铁路便是一百多年前法国人主持修建的滇越铁路了。</p> <p class="ql-block">  建水古城小火车拥有很多特殊亮点:</p><p class="ql-block"> 一、我国唯一的米轨铁路。</p><p class="ql-block"> 二、中国最早自已修建的铁路。</p><p class="ql-block"> 三、运行速度最慢的铁路。</p><p class="ql-block"> 四、修建时间最长的铁路。</p><p class="ql-block"> 五、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民营铁路。</p> <p class="ql-block">  来个飞车照!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  9:00分,小火车随着机车的长鸣开动了。黄色的小火车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人文,也满载着一路光景,奔向游客梦想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坐上小火车,人们一下子穿越时空,回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了,黄色车厢内两边是双人座木椅,中间是通道,车窗是那种要双手用力向上提的,车窗还挂着飘逸的白色窗帘,坐椅及靠窗小桌是木制的,车顶挂的是摇头电风扇,实实在在都是那个年间的物件。</p> <p class="ql-block">  沿途窗外风光,古桥古村落,荷塘水田,浓浓的乡愁味道。</p> <p class="ql-block">  小火车到双龙桥车站了,火车在此站停留30分钟,供游客前往双龙桥游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眼前一亮,看到双龙桥了,只见一桥横卧,流水蜿蜒,河水无声,晨雾朦胧,水天一色,半烟半雨,如诗如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啊!多么秀美的一座古桥,它的美,远远超乎我的想象!</p> <p class="ql-block">  "双龙桥"位于建水古城城西3公里的泸江与塌冲河上,因两河蜿蜒如龙,故而得名,俗称"十七孔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何谓"双龙",即是以塌冲、泸江两条河汇合在一起,有一桥镇锁"双龙",桥因此而得名"双龙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双龙桥是一座三阁十七孔大石拱桥,长148米,宽3—8米,是云南省著名古迹之一,被认为是云南省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一座多孔连拱桥,已列入中国造桥史册。</p> <p class="ql-block">  双龙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当时只是在泸江上建石桥三孔,后道光十九年(1839年)续建十四孔,与原建的三孔桥首尾相连,雁齿蝉联,浑然一体。桥身用青石砌成,全长148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桥中建楼阁一座,高20米,边长16米,层檐重叠,雄伟壮丽。南亭为重檐六角攒尖顶,高9米,檐角飞翘,玲珑秀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双龙桥是云南省现存最完整的多孔石构连拱桥,是我国古桥建筑艺术的佳作,是研究我国古代桥梁史及工程技术的实例。</p> <p class="ql-block">  这是双龙桥南端的阁楼,为双层六角"攒尖顶"桥亭,高九米,玲珑秀丽,造型美观,与桥中间的大阁互相辉映。古诗云:"阁上有阁屋上屋,冠上有冠顶上顶,层层叠叠叠层层,叠叠层层层叠叠。"</p> <p class="ql-block">  桥南端景观大道优美风景。</p> <p class="ql-block">  非常秀丽的一座古桥,来到桥的另一侧拍照。在清晨金色的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更加辉巍秀丽,静静的卧在清澈透亮河水中,倒影涟漪,更加美丽动人,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从远处看双龙桥,它突起在建水西坝的十里平川之间,十七个桥孔一字排开,孔孔相连,高耸的阁楼,在绿野的衬托下更加雄伟壮丽,桥如长虹卧波,倒映于清澈湛蓝的水中,真漂亮!</p> <p class="ql-block">  漫步古桥上,恰似复道行空。泸江、塌冲两河之水由远方滚滚而来,在脚下汇合又潺潺流去。</p> <p class="ql-block">  走近大阁楼,可以看到大阁楼造型独特,飞檐斗拱,气势恢宏。顶为琉璃黄瓦歇山顶,高接云霄,巍巍气派,层檐重叠,檐角飞扬,斗拱雕刻精美,素有"滇南大观楼"之称。</p> <p class="ql-block">  桥上远望,尽是一路优美山水风景。正是:天也云南美,地也云南美。</p> <p class="ql-block">  大阁楼呈四方形,为坊式结构,共三层,底层为人行通道,青石板铺就的桥面已被磨的光光滑滑,打磨出时光的印痕。</p> <p class="ql-block">  穿越大阁楼,来到桥的北段,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双龙桥站旁的一陶窑。</p> <p class="ql-block">  开车时间到了,我们回到车上,小火车开往下一站《乡会桥站》。</p><p class="ql-block"> 美景还没看够,此时此刻。</p><p class="ql-block"> 我真的不想说再见,想把时光留住。</p><p class="ql-block"> 云南的美,是看不够的美。</p> <p class="ql-block">  小火车抵达《乡会桥站》。</p><p class="ql-block"> 乡会桥站是建水古城小火车旅途的第二站,离前面的双龙桥站只有4公里的路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乡会桥站位于红河州建水县西庄镇新房村北面。建于1936年,因位于滇南著名的《古廊桥—乡会桥》旁而得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乡会桥车站的候车室是座有近百年历史的建筑,也是个碧石铁路乃至滇越铁路上唯一一座中西合壁的车站,而其它的车站都是法式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乡会桥站候车室建于1936年,建筑以法式风格为主,但又融入中国传统青瓦屋顶元素,所以说是中西合壁,别具一格。正因为如此,吸引了无数摄影爱好者及游客前来游览拍摄打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进侯车室,内部装饰很温雅,墙壁上有很别致的画框,室内摆放一些餐桌,餐桌上摆有鲜花,屋角还有一留声机,室内布置一切都非常有年代感。</p> <p class="ql-block">  10时30分左右,小火车抵达本次列车终点站——团山站。</p><p class="ql-block"> 小火车在此停留90分钟,然后原路返回临安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游客乘建水古城小火车观光之旅的另一个主要景区便是游览【团山民居】。</p> <p class="ql-block">  由车站前往团山村必经这座叫《民安桥》的石桥。</p><p class="ql-block"> 顺便介绍一下民安桥。1936年随着个碧临屏铁路建水至石屏段的通车,为方便村民乘车,团山村人在村口修建跨过泸江河通往乘降所的这座石桥。</p><p class="ql-block"> 全桥通体用青石建造,是泸江河上唯一的一座民国风格的石桥,它线条简明,稳重大方,与清代古桥的风格完全不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团山民居建筑群位于建水古城以西13公里处。村庄建在一坡地上,背依青山,面临肥沃的西庄坝子、泸江河、个碧石铁路,鸡石高速公路东西向穿越村前,交通十分便利,并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团山村有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十二处:张家花园、皇恩府、保统府、秀才府、将军弟、大乘寺、上庙、下庙、张氏宗祠、东寨门、南寨门和北寨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远远看到高坡上那高大雄伟、黑黝黝的东寨门,威武雄壮地守护着村落的平安。</p> <p class="ql-block">  团山:历史上是彝族的居住地,彝语称"突舍尔",意为"藏金埋银之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团山民居建筑群始建于清末民初,现保存完整的传统古民居14处,寨门3处,寺庙3座,宗祠一座,占地面积18384.5平方米,建筑面积16158平方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团山村是一个典型的滇南汉族移民村。始祖张福于明洪武年间由江西饶州府鄱阳县许义寨贸易入滇,先居于建水城西门外之蓝头坡。经营有色金属锡产业,创立了"天吉昌"商号,赚了大钱后,三迁择里,定居团山,人丁兴旺,衍为巨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团山民居建筑群空间布局灵活多样,平面布局丰富多彩,涵盖了滇南合院式民居精华,各式民居建筑精美的门楼及精湛的木雕、石雕和砖雕工艺凸显滇南民居建筑的典型特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进入团山村,我们首先游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家花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张家花园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占地面积3495平方米,建筑面积2955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张家花园院内书画装饰华丽,木雕、石雕、砖雕格调不俗,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花园左侧的吊脚楼曾是中共建水县委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九人团"的活动地址。</p> <p class="ql-block">  《张家花园》在建水民居建筑中的规模中仅次于位于翰林街的《朱家花园》,居第二位,但建筑质量、完好程度、文物价值则可称为首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张家花园房屋平面布局基本为建水传统民居中的"四合五天井"的平面形式,纵向横向并列联排组合成三进院和花园祠堂,是一组规模较大,建筑质量较好,保存较为完整的民居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张家花园与朱家花园更不同的是,张家花园至今依然发挥着民居的作用。不过,现居住在这里的是不同的几家人家,他们分散居住在各个相对独立的院落里,不再是以前的张家大户独居。</p> <p class="ql-block">  居民院中销售的部分旅游纪念品。</p> <p class="ql-block">  张家花园木雕、石雕的精美程度比起朱家花园有过之而无不及。</p> <p class="ql-block">  当年建造宅院时,为防止土匪侵犯而设计的枪眼。</p> <p class="ql-block">  参观游览张家花园,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团山张氏家族有着非常好的家风和深厚的文化修养,为后人留下"百忍"家训,在六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张氏家族遵循"百忍"家训为安身立命之本,子孙好学上进,文武人才众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张氏家族子孙好学上进之人非常多,曾经出过千总、都司、武举、秀才等等,有文有武。另外,团山村现存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足以说明张氏家族人才辈出。</p> <p class="ql-block">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锁翠楼。</p><p class="ql-block"> 锁翠楼是团山村北寨门,建于清末光绪三十年(1904),因此地山青林密,流水淙淙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锁翠楼建筑形制采用三层楼牌式单孔拱形大门结构,楼上楼下均设有暸望哨和枪眼,易守难攻,是团山村北部防御工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军弟。</p> <p class="ql-block">当地特色的小玉米。</p> <p class="ql-block">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皇恩府。</p> <p class="ql-block">  皇恩府始建于清光绪末期,宣统元年(1909)竣工。因房屋建盖者张树元之母"扶孤成立,子孙济济,五世同堂",深受村民敬重,被朝廷立封安人,准其立坊入祠,敕封"皇恩旌表"匾额,故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其庭院宽敞开阔,厅堂装饰精美,寓意深刻的木雕、石雕,语重心长的楹联、诗词、格言有较高的文化品位。</p> <p class="ql-block">  在皇恩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窗棂雕刻设计不同凡响,利用了光学原理,它会随着太阳光照变化而变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寨门。</p> <p class="ql-block">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秀才府。</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清末,光绪三十三年竣工。</p> <p class="ql-block">  营长府</p> <p class="ql-block">  司马第:</p><p class="ql-block"> 司马第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因先祖曾有儒士身份和司马官衔,故得名。</p><p class="ql-block"> 司马第为团山民居建筑中唯一不属于张氏家族的传统民居。</p> <p class="ql-block">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寨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恋恋不舍地走出团山村东寨门,结束了游览团山村民居建筑群的行程,也结束了游览建水古城的行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建水古城之旅令人难忘,在建水我们游览了有着"滇南第一楼"之称的建水古城东门《朝阳楼》,游览了有着"西南边陲大观园"之称的《朱家花园》和建水"古八景"之一的《大扳井》,乘坐"百年滇越米轨小火车"观光游览"中国十大古桥"之一的《双龙桥》,抵达终点站游览"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团山民居建筑群》。是一次历史文化丰富的旅游。</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  谢谢您的欣赏!</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