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养薰风拂晓吹,渐开荷芰落蔷薇。在这美好的春夏之交,武汉外小《小学学习中心课堂建设研究》的本学期第二次课题实践活动如约而至。 4月27日,语文组的双淋芳老师和科学组的李钰铖老师展示了两节各具特色的课堂。课后,毛教授带领的专家团队与外小课题组教师们荟萃一堂,以这两节课为抓手,共研学习中心课堂在落地与铺开的过程中逐渐出现的实际问题以及可行的优化策略。 语文组的双淋芳老师在上学期实践的基础上,以《蜘蛛开店》这个童话故事为文本,再次研究低段语文阅读课的教学。双老师从预学单中孩子们提出的三个问题入手,引导他们通过自学提示、小组讨论填表以及小组根据示意图复述等方式一步步探究问题,找出答案,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渗透阅读的技法,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文本、进入小组,最后在互学共学中找到了答案和方法。 科学组的李钰铖老师选择了《影子的秘密》这一充满趣味性的课题,在充分调动了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小组内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一步步去猜想、实验、发现最后归纳总结出影响影子形态的因素。最后,她通过搭建出的幕布舞台,鼓励各个小组根据实验材料创编一段影子秀,将这节课的实验结论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巧妙结合起来,既加深了学生对这一课题的理解,又促使他们保持对科学研究的热爱,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 课后,外小课题组教师们和毛教授带领的专业团队共同针对这两节课进行研讨。大家充分肯定了两位授课老师对于学习中心课堂理论的深入研究和贯彻,也欣喜地看到学生在课堂上越来越能积极地发挥主动性,这都是学习中心课堂理论在外小落地的体现。但是随着研究不断深入,新的思考也在逐渐出现,授课老师和课题组其他老师向毛教授提出了一些在实践中产生的困惑。 毛教授对老师们提出的想法和问题非常重视,肯定了老师们思考的深刻性。他指出,外小的学习中心课堂研究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相应地,我们的研究也需要小的调整。目前老师们提出的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新的授课模式与过去在经验中形成的旧的授课模式之间的冲突如何平衡;二是对于关键问题的系统性探索,比如导学单如何设计、课堂反思评价表的设计依据等。针对第一个问题,毛教授认为,两种模式间的切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还需要慢慢实践与探讨。关于第二个问题,毛教授认为每次课题研究活动后,都应该进行及时的记录与总结,将每一次得出的经验和策略进行共享,对于尚存疑惑的关键问题,可以在课题组内分工进行突破。 <p class="ql-block"> 听完毛教授和教师们充满激情的研讨,王主任也感慨道,随着课题研究深入进行到第三个学期,老师们不仅研究水平达到了飞跃,还在过程中领略到了意想不到的魅力:首先是团队的共研共学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比如本次综合组老师们跨学科磨课,还有评课时语文与数学学科的碰撞,这些都直指教师们融入了学习中心课堂,也说明了中心课堂已经辐射到我们教研的方方面面。王主任还提到一个变化:老师们不仅在钻研学习中心课堂的模式,而且还在思考如何让它在平时的课堂里落地,这背后是对教育规律的研究,是外小教师们知难而进,踏实肯干的品质展现。</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习中心课堂的种子在外小继续落地、生根!</b></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做研究型教师,以研促教,求索问道,我们一直在路上。</b></div></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