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初夏的傍晚,熏风如轻纱抚过芸娘天真烂漫的心。她找来透气的纱囊盛裹茶叶,然后放入莲花的花蕾中。一番小心侍弄后,轻舒一口气,浅笑着端详。芙蓉人面,两两难辨。
这一幕,深深地印入她的丈夫沈夏的脑海里,追忆往事时,他满含爱意的提笔写道:芸用小纱囊撮条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
花蕾中的茶叶得一夜的花露熏染,再以山泉水冲泡,清香四溢,味道尤绝。也难怪她"布衣菜饭,可乐终生",原来尘世浮生里苦中作乐的细微趣事,却借着一盏莲花茶的馨香显得别有味道…… 制茶方法细腻繁琐之余,也足见莲花深得文人的偏好雅爱。追本溯源,现存文学作品中''莲"的意象,源自民间:"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描写一位美丽的少女在荷池边与俊郎儿约会,清风夹着荷花幽香轻抚少女的心,天边两三颗星若隐若现。少女嘴上戏谑俏骂姗姗来迟的恋人,心中却满是欣悦的小儿女情态。"诗非兴会不能作,或因物以起兴"。正是这洼地泥沼里红碧相杂,摇曳多姿的莲花,在向我們悄然传递那远在3000年前的欢喜之情吧……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借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生长习性寓意其高洁的品性,树立了莲花"花之君子"的形象。
圣洁出尘的莲花,不仅因形象深得人心,还作为宗教圣物在民间广为传播。佛教中以莲为圣物,许多佛教造像便以莲花为基座。佛教自东汉传入,莲花形象在建筑装饰和宗教器物上大量出現,而作为重要的古典艺术之一的传统插花,即源自佛前供莲花。 记载南朝宋、齐、梁、陈四国170年史事的《南史》就有记述:"有献莲花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泽其茎,欲华不萎"。这是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器皿插花,所供之物即莲花。
道教也与莲花关系甚密,道教在唐朝尤为盛行,道教高功也称为法师,唐代后称高功,一般由德高望重的道长担当。法事时,道长必戴莲花图案的冠帽。后在行科仪时所戴的冠饰也是莲花形状,因而叫做莲花冠。受到宗教的影响,原本高雅缥缈的莲花形象,得以在民间普及和接受。 在古代,莲不但有众多的别名,如"芙蕖"、"芙蓉''等。甚至不同部位都有各自美名,叶柄称为"茄";叶片称为"蕸";花称为"菡萏'';膨大的地下茎叫"藕",细长莲须叫作"蔤";果实称为"莲";果皮内的种子称作"菂'';种子中心绿色的胚芽称作"薏"。
此外,荷又可依花开时细分:盛开者称"芙蓉";花蕾未开者称"菡萏";也有的用菡萏作为莲花的代称。荷最初单指荷叶,莲最初指莲蓬。如今,莲的今称与古称仍有相似之处,莲花是取其花名,荷花则是取其叶名。 以花入馔,食亦风雅……莲的可人之处,不仅可观可赏,从叶到花,从根到菂无一不可入馔入药。更兼"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就连夏暮秋初的残叶,也可留得听风声。明未清初美食家李渔赞道: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更有"三可"之妙:可目、可鼻、可口。莲实与藕,皆并列餐盘,互芬互颊……古人在喜莲之余,还流传以莲入馔的风雅趣事。
除了集莲香、菊香、菱香、鱼香于一体的"莲房包鱼"名菜外。以莲花制酒,更为奇思妙想。莲花清酒性柔和,芳香宜人。它以京西白莲吊露,加之中药浸泡,有粉红、青绿两种颜色,味极醇远……诗酒雅集上,多少的名士雅客举着莲花酒对月当歌。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贾宝玉挨打后,饮食无味,但想起小荷小莲蓬的可愛不顾疼痛,一句"想吃小荷小莲蓬儿的汤"。众仆将各种米制成小团再放进用莲叶、莲蓬煨以高汤里,做成讲究的莲叶羹。所以,莲叶羹算得上是《红楼梦》中美食一绝了。 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酒食》中记载三国时代莲花风雅极盛:''历城北有使君林,魏正始中,郑公悫三伏之际,每率兵僚避暑於此。取大莲叶置砚格上,盛酒三升,以簪刺叶,令与柄通,屈茎上轮菌如象鼻,传噏之,名为碧筒杯"。说的是用荷叶为杯,以簪刺透叶柄,借柄为管吸酒,"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泉"。这便是东坡诗咏"碧筒时作象鼻弯,白酒微带荷心苦"的碧筒杯,荷叶酒了。原来,荷叶不仅可以食用,还可做成酒杯。原普通的荷叶借助文人一时兴起的雅好,摇身变成雅中之雅的酒器,碧筒饮酒,唇齿生香…… 红碧相杂敷清流,绣娘将它绣在荷包上,莲花并蒂,好事成双。画瓷人将它绘在瓷器上,缠枝莲缠绵不断生生不息。它离我們这么近,可入药,亦可入馔。可似乎又那么远,咏莲的诗句俯仰皆是,让人不敢亵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