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新宾师校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隆重推出了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之“微党课•我是党史主播”。今天为大家分享第一期《红船精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红船精神</b></p> <p class="ql-block"> <b>一、精神内涵</b></p><p class="ql-block">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p><p class="ql-block">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p><p class="ql-block">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p><p class="ql-block">(出自习近平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发表于2005年6月21日《光明日报》)</p><p class="ql-block"> <b>二、精神介绍</b></p><p class="ql-block"> 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 </p><p class="ql-block">作者:习近平 (《光明日报》 2005年6月21日)</p><p class="ql-block"> “红船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 1.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始终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p><p class="ql-block"> 南湖红船点燃的星星之火,形成了中国革命的燎原之势,使四海翻腾,五岳震荡。我们党从这里走向井冈山,走向延安,走向西柏坡,由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p><p class="ql-block"> 2.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矢志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p><p class="ql-block"> 当初,党的“一大”会议在白色恐怖中召开,由上海转至嘉兴,在南湖红船上完成缔造中国共产党的使命,靠的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之后,我们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历经曲折而不畏艰险,屡受考验而不变初衷,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靠的还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p><p class="ql-block"> 3.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p><p class="ql-block">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为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一个政党的显著标志。依水行舟,忠诚为民,成为贯穿中国革命和建设全过程的一条红线,也是“红船精神”的本质所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三、意义解析</b></p><p class="ql-block"> 1.“红船精神”是激励我们把握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和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大胆探索、创新创业的强大思想武器。</p><p class="ql-block"> 面对新挑战、新机遇和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坚持和发扬“红船精神”,有敢于突破前人的勇气和智慧,自觉克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观念,坚持用创新的理论成果武装头脑,用创新的思想观念谋划工作,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p><p class="ql-block"> 2.“红船精神”是鼓舞我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p><p class="ql-block"> 我们必须坚持和发扬“红船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处盛虑衰,以共产党人的胸襟和眼界观察世界、判断形势,恪尽职守、脚踏实地,不怕艰难、坚韧不拔,矢志拼搏、艰苦创业,努力谱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篇章。</p><p class="ql-block"> 3.“红船精神”是鞭策我们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本质要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求真务实、一心为民的强大道德力量。</p><p class="ql-block"> 我们必须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谆谆教诲,继续发扬“红船精神”,始终不渝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政德,真正干出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政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播报:吴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制作:李群 郭海凤</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编审:吴妍 张利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监制:鲁玉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新宾师校党支部</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