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4月28日下午,2021年能力提升工程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培训班的学习照常进行。</p><p class="ql-block"> 本段培训共有两个研修主题,分别由为杨晔女士和韦昌勇教授给我们授课。</p> 研修专题一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主题:</b>校本研修的组织与推进</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授课专家:</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杨晔</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专家简介:</b> </p><p class="ql-block"> 杨晔,北京思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原教育部全国网络教育质量监管体系专家,国家精品课程评审建设技术运营负责人。现长期负责“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教育部中西部国培办)、“华东师范开放教育学院”(教育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办)、“西南大学教师培训与继续教育”、“新疆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等多所师范类高校的基础教育教师培训的网络研修、教学教务支持工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晔女士</p> <p class="ql-block"> 杨总从教育信息化政策背景及意义入手,让我们进一步了解2.0时代关键词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p><p class="ql-block"> 到2022年,要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通过示范项目带动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基本实现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p> <p class="ql-block"> 接着,杨总给我们梳理了自治区2.0试点校的实施流程,还从方法、实施、总结评估等几个方面给我们进行了指导。</p><p class="ql-block"> 开展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研究等,都是要从学校出发,解决学校和老师们面临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那么如何开展校本教研呢?</p><p class="ql-block"> 先要制定校本教研的方案,方案要结合学校实际,要突出以校为本的宗旨,要体现鲜明的主题特征,要明确列举有梯度的目标,体现多层,要紧紧围绕目标设置,要符合成人的学习特点方案应与学校的研修条件相匹配,方案的实施应有成果及监控、评估的要求。</p><p class="ql-block"> 除此外,还要制定评价的制度,对老师们的信息能力进行评估。</p><p class="ql-block"> 基于信息技术应用2.0项目的校本研修,信息技术与学科高度融合是项目实施的关键;针对不同城乡的学校需要分类指导;不同学段的学校要求和任务需要体现差异化;必须兼顾教师群体的年龄分布;项目培训需要更多的实施指导和案例示范。</p> 研修专题二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主题:</b>多媒体教学环境下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授课专家 :</b>韦昌勇</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专家简介:</b> </p><p class="ql-block"> 韦昌勇,广西教师培训中心调研员,副教授,广西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试点项目自治区专家组组长、首届自治区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自治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校外导师,自治区政府督学,广西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教育部-联合国儿基会SDP项目、CFP项目、SEL项目国家专家组成员。主要研究领域有教学论、学校管理、教师培训。曾任国家督导专家组成员。获2017年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出版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韦昌勇教授</p> <p class="ql-block"> 韦教授先跟我们一起分析了什么是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课堂:在不改变原有教学形态和方式(集体教、学习主要发生在课堂)的前提下,通过多媒体设及技术资源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调控课堂组织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p><p class="ql-block"> 我们看到了关键词“有效性”,也就是我们要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来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优化课堂教学!</p><p class="ql-block"> 这种教学环境不承担改变学习方式的使命,也不承担变革教学模式的使命,他只是在现有教学模式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p> <p class="ql-block"> 那么观察是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从哪几个方面去着手呢?我们可以观察利用信息技术后同一个知识点学习的时间是否有所减少、同一个时间段学的知识点数量是否有所增加、学生思维的向度是否有所增多等等观察点入手,从这些看的到、可记录、可检测的指标去观察。</p><p class="ql-block"> 那又怎么去评判这个多媒体技术和课堂教学是否融合呢?首先在观念上把握一个关系就是体与用的关系,信息技术要为课堂服务。如果一堂课四十分钟里面技术满天飞,<span style="font-size: 18px;">课堂弄成技术的课堂,</span>效果如何忘记了,那就是体用关系颠倒了。</p><p class="ql-block"> 自治区项目工办设计了相应的课堂观察分析的工具,这个工具有一个准则,那就是要观察分析和评判多媒体的技术应用能够是否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这个工具并不是衡量一堂好课的工具,而是衡量这堂课信息技术用得如何,用得好不好的工具,这恰好是信息技术2.0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实际上在很多的实践当中,许多的老师都已经用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那么现在我们需要突破的趋势是用技术手段怎么调控学生的动静转换,这个是难点。</span></p> <p class="ql-block"> 接着韦教授又从融合性课堂观察评价的思考、教案分析模板、对微能力点的简单理解等几个方面跟我们分析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p><p class="ql-block"> 最后,韦教授布置了年度的工作任务就是:试点经验,典型示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课程小结:</span></p><p class="ql-block"> 今天下午的培训学习,杨总和韦教授通过具体的例子分析与引领,帮助我们深刻了解了校本研修的组织、实施与推进,以及多媒体环境下对课堂教学的观察、记录与分析的方式方法,让我们们的思路一下子清晰起来,对如何开展学校信息化校本研修、如何指导老师讲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返校后将利用所学好好开展工作,整校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业务水平,教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从而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小组学习情况:</b></p><p class="ql-block"> 本次的培训,玉林组的13位成员学得特别认真,笔记详细工整,出色地了完成小组值日工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认真做好学习笔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认真听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被讲课内容深深吸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组展开热烈讨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思维碰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培训体会:</span></p> <p class="ql-block"> 此次参训,学习时间是短暂的,学习收获是巨大的。培训中邀请了区师培中心的欧启忠教授、韦昌勇教授、王文蓉教授,他们的讲座对我们学校开展2.0整校推进很有促进作用。南宁市友谊路小学的团队汇报给我们展示了整个实施过程,看到他们的努力,示范引领做得非常好,满满的干货无私分享给大家。</p><p class="ql-block"> 如何提升教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的提升是关键。区教育师培中心已提出了2021年工作任务:进行“整校推进”和“校本应用考核”。今后我们应以信息技术2.0提升工程为契机,创新课堂提升成效!<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兴业县第一实验小学 钟艳)</span></p>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的2.0培训,我深刻的认识到在现行教学中恰当、正确地使用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对优化教学起着显著的作用。现代多媒体的教学,由于多媒体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最终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热爱学习、自主学习和高效学习。而传统的教学手段单调,没有那么形象、生动、具体。学生起来有点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span><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8px;">福绵一中 张娟)</span></p> <p class="ql-block"> 在本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0提升工程培训过程中,收获非常多。我们在培训中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工作情况,可以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特别是韦昌勇教授的《多媒体环境下课堂教学的观察、记录、分析》使我们对微能力点的理解更形象,对多媒体技术与课堂融合把握住“体”与“用”的关系,进一步引导今后我们如何处理这两者的关系提供方向。推进整校推进,努力探索适应学校发展需求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新模式,全面提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新融合。<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容县容州一中 孔维南)</span></p> <p class="ql-block"> 经过本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0提升工程培训,本人对还项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清晰的思路。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接受了专家和教授关于政策的精准解读和理论指导,而且还领略了示范校南宁市友谊路小学生动的实践经验,对试点校今后的工作开展均有很好的引领作用。特别是王文蓉老师的互动式授课,更让我们领略到大学老师的精彩,对我们今后在整校推进和校本应用考核方面工作起到重大的指向作用,于本人、于学校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皆大有裨益!今后,我们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具体实践,在学校实际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扎实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深度融合,助推教师、学生和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北流市实验中学 朱日福)</span></p> <p class="ql-block"> 此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虽然只有很短的两天学习时间,但是每一节紧张有序的培训都使我在观念上有一个更新。在平时我都停流在基本应用上,然而通过此次培训,才真正的认识到自我在专业方面还有许多的不足,在今后的业务提升方面还有大量的知识要学习,只有这样随时为自我更新,补充新识,更新观念,从根本上提升专业素养。</p><p class="ql-block"> 总之,这是收获丰厚的一次培训,充实和完善了自己,我很荣幸,但更多感到的是责任、是压力,也是促进我教学上不断成长的一次培训。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它让我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审视了我的教学,使我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博白县博白镇第七小学 郑秀萍)</span></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我对本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疑惑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4月28日下午,杨晔老师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相关政策解读及背景意义方面进行讲解,向我们展示了教师运用信息化技术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是新时代的呼吁和要求。不同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推动项目进行,研修活动要突出以校为本。此次培训,使我明白,校本实践注重课堂为体,技术为用,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素养课提升是为了服务课堂和学生,注重师生互动,激发学生高级思维。用信息技术方式方法作为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的踏板,也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之一。<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北流市民乐镇第一初级中学 丘阳芳)</span></p> <p class="ql-block"> 经过本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0提升工程培训,本人对这项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接受了专家和教授关于政策的精准解读和理论指导,而且还领略了示范校南宁市友谊路小学生动的实践经验,对试点校今后的工作开展均有很好的引领作用。特别是王文蓉老师的互动式授课,更让我们领略到大学老师的精彩,对我们今后在整校推进和校本应用考核方面工作起到重大的指向作用。本次培训,我深刻的认识到,考核不只为考核,需要把信息技术变成为我所用,为学校所用,为教师所用,为孩子所用。今后,我们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具体实践,在学校实际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扎实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深度融合,助推教师、学生和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博白县实验中学 唐朝芳)</span></p> <p class="ql-block"> 为期两天的的集中培训已经结束,在这次培训中认识了很多同行和专家,聆听了韦昌勇教授、杨晔教授、王文蓉教高质量的讲座,观摩了示范校南宁市友谊路小学校本应用考核现场的精彩演示,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从信息技术能力提升1.0到能力提升2.0,是从关注个人的学习技术,到关注学以致用和学校发展的转变,是教育发展,社会发展,更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只有扎实推动信息化2.0在教学的深度融合,才能更有利于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通过融合信息技术的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玉东新区第三初级中学 邱明)</span></p> <p class="ql-block"> 信息技术已经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4月28日下午,北京思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晔为我们详细解读了校本研修的组织与推进,她从教育信息化政策背景及意义、自治区2.0试点校实施流程、如何做校本研修、如何开展校本研修质量评价、如何组建校本研修管理团队、以及基于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2.0项目校本研修等方面的知识。听了专家的解惑,使我信息技术2.0校本研修开展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理请了在本校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的思路,对下一步要开展的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韦昌勇教授以《多媒体环境下课堂教学的观察、记录与分析》做了专题讲座,让我精神为之振奋,刚好我校就是将学校发展定位为多媒体教学环境,他的娓娓道来,使我对多媒体教学环境有个更深的认识,他还给我们布置了2021年信息技术2.0年度工作任务,作为学校信息技术2.0发展管理团队的我们,能力更是有待提升,实现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信息技术2.0新篇章,我们使命在肩。<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博白县博白镇第四小学 管晓艳)</span></p> <p class="ql-block"> 在参加培训之前,我心里是有很多疑惑的,比如信息化的校本研修方案怎么制定?教研活动要怎么开展县级的考核马上就要开始了,我要怎么组织我们学校的老师完成微能力点的作业?学校考核组要怎么进行考核?</p><p class="ql-block"> 而这一次的培训就像一场及时雨,及时、全面、有效的把我心中的疑惑通通给消除了,我的思路顿时清晰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这一次的培训既有理论上的指导,也有现场真实的示范,让我们收获匪浅。实在是非常感谢这些专家和学校的领导老师们,无私地把自己的所知和所获毫无保留的地告诉了我们,这为我们回到学校以后指导整校推进信息化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玉州区旺瑶小学 文朝红)</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组成员与专家合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玉林组成员名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组 长:</span>文朝红(玉州区旺瑶小学)</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副组长:</span>郑秀萍(博白县博白镇第七小学)</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组 员:</span></p><p class="ql-block">钟 艳(兴业县第一实验小学)</p><p class="ql-block">管晓艳(博白县博白镇第四小学)</p><p class="ql-block">邱 明(玉林市玉东新区第三初级中学 )</p><p class="ql-block">唐朝芳(博白县实验中学 )</p><p class="ql-block">丘阳芳(北流市民乐镇第一初级中学 )</p><p class="ql-block">朱日福(北流市实验中学)</p><p class="ql-block">孔维南(容县容州一中)</p><p class="ql-block">张 娟(福绵一中)</p><p class="ql-block">周家露 (兴业县第一实验小学)</p><p class="ql-block">吴家锦(玉州区万秀小学)</p><p class="ql-block">路敦骑 (陆川县第一小学)</p> <p class="ql-block">编辑:文朝红</p><p class="ql-block">拍照、文字收集等:小组成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