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总行共青团委开展各团支部学习党史活动以来,南部团支部采取自学与晨会领学的方式组织学习党史,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学习阅读,我们看到了革命前辈在硝烟中前仆后继,忘不了无数英雄为祖国解放事业而奋不顾身,曾经的苦难,曾经的悲怆,让人难忘,今天的成就,今天的伟业,让人自豪。<br> 本期间主要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第三章之全民族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现将部分党史与学习心得摘抄如下:<br>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和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br> 1937年开始的全国抗日战争,既是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阶段,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重要时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走上法西斯主义道路的德、意、日三国企图重新瓜分世界,先后结为反共同盟,成为欧洲和亚洲的战争策源地。经过长期的准备,日本帝国主义于1937年7月公然发动大规模的全面侵华战争。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突然向中国驻军进攻,中国官兵奋起抵抗。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为促进国共两党实现团结抗日,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再上庐山与国民党谈判。国共两党军事上的合作,推动了全国抗战和国共合作的进一步发展。<br> 中国的抗日战争怎样才能走向胜利?党从抗战一开始就提出了一条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依靠群众对日作战,实行人民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党认为,中国是有力量进行抗战并最后取得胜利的,这种力量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广大人民中。在全面抗战路线的指引下,全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人士以更高昂的爱国热情投入抗日洪流。中国共产党坚持以民族大义为重,制定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正确战略、策略,实施动员人民、依靠人民的正确路线、政策,因而牢牢地掌握了历史主动权,成为团结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br> 二、敌后战场的开辟和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br> 为着贯彻执行全面抗战路线,党作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重要战略决策。洛川会议指出,抗战是“艰苦的持久战”。会议确定人民军队的战略任务是,到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配合友军作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发展和扩大人民军队,打败日本侵略者。在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既服从于民族解放战争的总体战略,又充分发挥人民军队的优势,在政治上保证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因而是人民军队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抗战的正确方针。<br> 随着敌后抗日游击战的发展,中国抗日战争逐渐形成战略上互相配合的两个战场,一个是主要由国民党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一个是共产党军队为主的敌后战场。敌后战场的开辟,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对稳定全国战局起了重大作用,是中国抗战转入战略相持阶段的重要条件。<br> 1938年五六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总结抗战以来的经验,集中全党智慧,深刻揭示了中国经过持久抗战夺取最后胜利的客观根据,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才能取得最后胜利,强调争取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实行人民战争。<br> 党中央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从抗战初期就提出必须反对阶级投降主义,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即既统一又独立,对国民党采取有团结有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放手发动群众,实行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力量。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实质上就是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这是把抗战引向胜利的中心一环。<br> 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系统阐述新民主主义理论<br> 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开始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溶共”、“防共”和“限共”的方针。各地接连发生袭击、杀害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的反共磨擦事件。中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出现严重危机。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使国家政局空前复杂。党从抗战的全局出发,明确指出:整个抗战时期,民族矛盾始终是第一位的,各阶级的利益必须服从全民族的利益。针对国内时局的逆转趋势,党鲜明地提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三大口号,坚决揭露打击卖国汉奸汪精卫,继续争取同蒋介石集团合作,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驾驭了整个局势的发展。<br>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br> 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是什么成就了我们这个百年大党?是什么让亿万人民始终汇聚在鲜红的旗帜下?根本就在于我们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的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br> 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只有牢牢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党才能够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正是始终坚守这个初心和使命,我们党才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才能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才能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醒全党,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强调“不要忘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不要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必修课、常修课,完善和发展党内制度,形成长效机制,让初心和使命在广大党员干部内心深处铸牢、在思想深处扎根。新征程上,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南部团支部 李晓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