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建筑中,宫、殿、亭、台、坛、廊、榭、庑、厢、舍、轩、斋、寝、楼、阁之类多不胜举,这是表示什么样的建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一、宫<div> 上古时,宫只是指一般的房屋,无贵贱的分别,秦朝以后,才专指帝王的住处。宫室一般朝南,其内部又分为堂室房等几个部分前部称之为堂,通常是举行吉凶大礼处理公务或接待宾客的地方,不住人;</div><div> 堂后为室,住人;室两侧是东西房即所谓前堂后室,成语登堂入室本意亦源于此堂内以朝南的方向为尊,室内以朝东为尊。</div> 二、殿<div> 即堂,汉朝以后习惯称堂为殿,后又多专指皇宫中的堂。</div> 三、亭<div> 亭在古时是公家的房舍,建在路旁,以便旅客投宿秦汉时是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十亭一乡如今园林中的亭指有顶无墙的建筑,与其原义不同。</div> 四、台或坛<div> 高而平的建筑叫台,筑成方形台上可以有建筑,也可以没有建筑规模较大较高者便叫坛。</div> 五、廊<div> 廊原是指房檐下的过道,后演变成多种形式,如:长廊短廊回廊飞廊半壁廊等。</div> <h3>六、榭</h3><div> 台上的木结构建筑叫榭,特点是只有楹柱花窗,没有墙壁临水者叫水榭。</div> 七、庑<div> 原是指高堂下四周的走廊,即廊屋;后来正房对面和两侧的小屋子都称庑。</div> 八、厢<div> 厢,古汉语中又写作箱说文解字中说: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房,所谓东房西房也这里所说的东房西房,指的便是厢房据汉代的资料显示,古人在堂室外还筑有一道墙其中,北半部分,即房与墙之间的间隔叫做东夹西夹,南半部分叫做东堂西堂,也叫东箱西箱有一种观点认为,箱指的是君王办公的正室东西方向的屋子周昌传有:吕后侧耳于东箱听后来,人们将南北向分布的正房两侧的房子通称为厢房。</div> 九、舍<div> 舍泛指房屋说文解字中说,舍指的是市居之所,包括客栈旅馆庐室之类在古语中,天子所赐的舍称为侯馆;客栈之类称为旅舍人们也以舍作代词使用,借指破旧或简陋之家如庐舍茅舍寒舍等。</div> <div>十、斋<br></div><div> 古代的斋室一般指的是书房和学校斋,常含清心、雅静、读书、思过、之意。</div> 十一、寝<div> 说到寝,人们经常想到的就是卧室。尔雅·释宫中说:无东西厢有室日寝也就是说,在古代,没有东西厢的堂室总称为寝,到了周代大寝为堂,小寝为室,寝还有指代帝王宫室的意思后来,人们将很多人睡觉的大房间称为寝。</div> <div>十二、楼<br></div><div> 所谓的楼指的是很多层的屋子,在古代称为重屋,古诗十九首中有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可见,当时的楼和现在所指的楼相差无几只是,据古籍记载,古时候,人们住的楼大多是木制或南方竹制二层楼,楼上并不住人,而是放些杂物。</div> 十三、阁<div> 作为古代一种特有的建筑形式,阁最初指的是阁板后来,阁成了与楼相对应的架空小楼房多为四边形或多边形,周围雕栏回廊,作藏书游园远眺之用在南方,楼房上的小房间也被称为阁古代有些女子居住的场所亦有阁之称,因而,女子出嫁有出阁的说法。</div> 文章摘编自《今日头条》 编辑 “成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