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知青</b><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是不可复制的特殊时代衍生的群体,如今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正接踵走向衰老。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当年在广阔天地里留下的岁月痕迹正在一点点地消失和无存,那些绘入油画里的故事,成为这代人永远的回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知青油画:</b><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油画世界里唯中国才有的,用真实素材创作的艺术作品,来自知青,取之知青,是我国特殊时代的产物。</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本篇汇集的100幅知青题材油画作品,有的创作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时代,具有显著的宣传性质与强烈的政治色彩;有的创作于知青大返城的高潮期,反映了那个时期知青们对前途的满腔期待和惘然憧憬。许多油画的作者本人就是知青,自身的经历使他们的作品主题直白,视觉开阔;内容朴素真实,感人至深,充满着强烈的理想主义激情活力,抒发着现实主义无尽情怀。</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记忆中的岁月并非充满了玫瑰花,倒是有时路上的荆棘刺痛了你……</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这些油画真切地刻画讴歌了那个激情燃烧岁月千千万万知青上山下乡的历史轨迹和思绪情怀,每一幅作品都有一个故事,一段对逝去岁月的回忆,值得广大经历者们深情缅怀,让自己的后代了解长辈们曾经的过去。</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展开<span style="font-size: 18px;">属于特殊年代最典型的青春画卷,回到当年那场革命运动中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些作品,也许只有我们这一代人,才能完全看懂,感悟出岁月冷暖,释放出时代情怀。</p> <p class="ql-block">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激情燃烧了神州大地,先是第一张大字报《炮打司令部》引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红色风暴。学生们带头行动起来,学校停课,诞生了红卫兵组织,开始了“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革命造反行动。</p> <p class="ql-block">一场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席卷全国。</p> <p class="ql-block">大字报贴满了街头。</p> <p class="ql-block">全国各地的红卫兵自发地组织起来搞起了“革命大串联”,火车上里里外外挤满了免费乘车的革命学生。</p> <p class="ql-block">也有一些红卫兵们搞途步行军方式的大串联,他们手持毛主席画像,高举红旗, 爬山涉水,历经艰辛奔向北京,接受毛主席的接见。</p> <p class="ql-block">在那场“史无前例”的革命风暴中,我们经历过风霜雨雪的洗礼,接受过红色火焰的熏陶。</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b></p><p class="ql-block">在经历了红色风暴的洗礼之后,席卷全国的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掀起高潮,自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全国先后共有2 000多万名知识青年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到广阔天地里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京津沪等大城市的红卫兵与老三届们率先行动,分期分批奔向乡村和边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可视作一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口迁徙,其范围之广,规模之大使得千万学子们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彻底的改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激情燃烧的岁月,伴随着一代人青春的脚步,早已渐行渐远,但时光的流水却冲淡不了那段难忘的记忆,油画里的故事仿佛就在昨天……</span></p> <p class="ql-block">知青岁月是一段不可复制的人生之旅;知青生活是一种经历过风吹雨打的磨砾。</p> <p class="ql-block">知青承载了一段难忘的历史,演绎了一场漂泊的人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璀璨年华和豪情满怀,如今随着时代的更新交替,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p> <p class="ql-block">知青的话题如今已少有提及,有人说“无悔”;有人说“无奈”,对那段艰苦的生活只有我们自己才最有资格评说!</p> <p class="ql-block">五十多年前,我们扛着行李“上山下乡”,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踏上这块黄土地的那一刻起,命运注定和我们开了一个玩笑,理想与现实原来差了那么一大块。</p> <p class="ql-block">我们终于发现这脚下的的路是那么的坎坷与漫长。</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汗水流在广阔天地的白山黑水间。</p> <p class="ql-block">那时的我们永远都是天真的孩子,因为我们也不晓得未来是什么!</p> <p class="ql-block">回望那遥远的岁月,我们也曾有过浪漫的短暂时光,那甜蜜的初恋只是幸福的昙花一现……因为那时我们还年轻。</p> <p class="ql-block">知青们那时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迷茫,他们中有些人开始失落了,有些甚至成为一名逃兵,私自返城长期不归,抵触情绪充满着他们的焦虑内心;而那些坚持“扎根农村一辈子”的知青依然固守在广阔的天地里,似乎在等待着机遇的降临。</p> <p class="ql-block">日复一日的坚守,年复一年的等待,黄金般的青春时光正在身边一点一点地逝去…….这就是当年我们经历过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那段历史留给了我们无尽的伤痛与无奈。</p> <p class="ql-block">那段岁月就象一道“狂飚”卷走了太多本该属于我们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当年南京知青曾用自创的歌声表达对家乡的恋眷和对青春的美好期盼。</p> <p class="ql-block">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黄土地养育了我们那时仍显年轻的生命。<span style="font-size: 18px;">睡梦中我们经常回到插队时的地头田边,与房东大妈唠下常家长理短,儿女情长…….</span></p> <p class="ql-block">梦中的父老乡亲依旧那么可亲可爱。他们的音容相貌依旧是那样的熟悉,尽管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已作古........</p> <p class="ql-block">这一切都已经成为了过去。</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70年代后期,大批知青陆续返城。当被熟悉的城市接纳的那一刻起,我们却高兴不起来,从“知识青年”到“待业青年”的变身,使我们感受了人生道路上的阡陌与崎岖,或许我们的未来早就已经被安排。</p> <p class="ql-block">课堂上我们有时候真的不知道如何准确地回答孩子们对知青的不解与疑惑。</p> <p class="ql-block">面对命运的挑战,<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们只能以苦恼的微笑坦然处之。</span></p> <p class="ql-block">面对生活的坎坷,我们已经学会用浪漫主义情怀来诠释。</p> <p class="ql-block">如今我们<span style="font-size: 18px;">青春已逝,</span>芳华不再,彼此伴着蹒跚的步履正由青春走向衰老,再也不去憧憬和充满想象,但心中对那些往事的记忆始终难抑,不朽的知青情怀永远不会消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当这一代知青彻底从地球上消失的时候,也许没有人再谈起知青,但历史的长河是永远也不会消失的!</p> <p class="ql-block">“知青”二字会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记忆中!</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刘广海:</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红色记忆》</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作者1952年出生,辽宁人。曾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知青,自幼酷爱绘画艺术。作品《红色记忆》是非常历史阶段的瞬间再现,是对那段特殊年代的深情回顾与思考......</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刘广海:</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家书》</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作者 当年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时,常常挂念远方的亲人,有一次曾经反复地读着父母的来信,面对广阔的黑土地作者不住地思考着自己人生今后的去向,青春的岁月一点点地流逝着,泪珠滚落下来湿透在信纸上.......油画《家书》由此诞生。</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赵雁潮</b>(<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延朝)</b><b style="color: rgb(1, 1, 1);">:</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1968-我们》双联画-左</b><b style="color: rgb(1, 1, 1);"> </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作者1948年生人,是</span>一位知名的画家,<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曾经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北京知青。该画</span>画面的背景是北大荒的一个小火车站,画面的中心是一群刚下火车的知青,他们面对荒原,有的激动,有的茫然,有的惊愕……<b>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赵雁潮(延朝):</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1968-我们》双联画-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邢仪:</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一九六八年冬》</b>作者1951年出生在北京,是当代著名女画家。1968年去延安插队。十年的陕北下乡经历使她的作品充满了浓浓的黄土地气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她陆续完成了一批回忆知青生活和陕北风土人情的现实主义的油画,显示了她生活沉淀的深厚和油画技巧的日臻成熟。作者在该作品中巧妙地用写实的手法表现了知青上山下乡前去天安门广场告别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邢仪:</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知青窑》</b>作者力图展现一群北京插队知青住进陕北窑洞的感受。这是专为知青而挖的窖洞,故曰“知青窑”。</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邢仪</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走过黄土地》</b>该画的女主人是位女知青“赤脚医生”,她扶着自行车,带着药箱,走过黄土地,人物形象非常有特色,充满了对青春的回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邢仪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二百首》</b>作品表现一群下乡知青地头田边休息时合唱《外国民歌二百首》中的歌曲,那放松的心情使人看到了知青生活的另一面,他们在当时的年代敢于冲破禁锢,大胆地自娱自乐也是情绪的一种释然。</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刘宇廉</b><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span><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我们是光荣的乒团战士》</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作者1948年出生,上海市人,著名油画家。曾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上海知青,1969年下乡到北大荒。曾经与</span>与陈宜明、李斌一起创作了连环画《伤痕》《枫》等,以前所未有的画风和对人性的表现,成为“伤痕美术”的发端与代表作。早期<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油画作品《我们是光荣的乒团战士》以知青的视角表现兵团战士们的青春活力。</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李建国(槐乡):</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北大荒回忆:收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作者生于1949年,江苏人,著名油画家。曾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1969年从北京下乡到北大荒。下乡前就读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专攻油画。该画作于1980年,作者以收工为主题,表现知青在艰苦的劳动中盼望着早点收工的情景和对未来前途的焦虑与恐慌。</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沈嘉蔚:</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为伟大祖国站岗</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作者1948年生于上海,系浙江海宁人,著名油画家。1970年自上海来到黑龙江,开荒建设北大荒。酷爱绘画的沈嘉蔚在广阔的黑土地得到了锻练,更使他积累了大量丰富的创作素材。他从兵团到部队再到专业的画院创作了大量油画作品,在国内外多次获奖。1974年时值中苏边境地区紧张,他深入边境创作的</span>油画《为伟大祖国站岗》是他的成名作,当时在全国影响很大,成为文革标志性美术作品。1989年带全家去澳大利亚并加入国籍。</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沈嘉蔚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初尝完达雪》</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作品充分表现了下乡知青在北方边陲完达山上伐木时首遇降雪的喜悦心情,一位知青手捧雪花喜笑言开,此刻他们正在与当地贫下中农们打成一片,去“战天斗地,敢叫日月换新天”。</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尤劲东</b>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运货车》</b>作者1949年出生,江苏无锡人,著名画家,擅长连环画、版画。于1969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为一名兵团知青。1985年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油画《运货车》取材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知青生活中的一角,画面中许多知青争先恐后地抢上去往县城的运货车,那时候知青们寄收包裹信件、疗伤治病、取款汇钱等等许多事情都要在县城里才能办妥。</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王川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再见吧,小路》</b>作者为<span style="font-size: 18px;">著名画家,</span>生于1953年,河北石家庄人。1982年在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毕业后调入深圳市文联,现在美国旅居。该画曾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作品描绘了一个女知青即将告别农村生涯时的复杂感受,身边那弯曲的小路是作品表达的主题,寓意着漫长的知青岁月。细观画面的深处有个背篓的老农,用此以表现对悠悠时光的不舍与恋眷,告别过去,未来的路仍旧遥远。</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沈行工</b>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返城知青》</b><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作者</span>1943年出生,浙江宁波人,著名油画家。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研究生毕业,后来留校任教。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作品着力表现70年代后期知青返城后对未来命运的思考和憧憬,画面中的男知青身穿绿军装,背着军用包,手握一本杂志,若有所思的神情跃然于画中。</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沈曙</b>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北大荒人》</b>作者1950年出生于杭州市,系浙江平湖人,著名油画家和美术设计师。曾为北大荒下乡知青,多年来的边疆生活丰富了其作品的感召力和表现力。返城后,作者先后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会员,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杭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开明画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 作品《北大荒人》真实再现了当年知青融入到广阔天地时的精神面貌和饱经风霜的印迹。</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曾希圣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荒芜的土地》</b>作者生于1956年,湖南邵东人,著名画家。1984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现于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作品曾屡获殊荣。《荒芜的土地》以知青为题材,刻意描画出当年知青们对所处环境的抵触情绪,表现了知青对自己未来命运失去信心的消极心态,他们在荒芜的土地上做出懒散怠工,昏昏欲睡的样子,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激情。</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陈波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知识青年》</b>作者出生于1962年,山东济宁人,著名画家,高级工艺美术师,济宁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其作品题材广泛,多次获奖。该画再现了当年知识青年在广阔天地里的情景,一对知青情侶侧靠在河边的土堆上,表情淡然,内心深处的感受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王亥:</b>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春》</b>作者1955年出生于四川成都市,为四川美术学院77、78级毕业生,后去香港发展,当过菜馆老板,干过酒店设计,还在电视台做过嘉宾主持人,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与设计师。作为画家,他的油画《春》曾获第五届全国美展二等奖。作品中的主人公是一位身穿普通城市服装的女知青,与大多数当年的红卫兵普遍身着军装不同,她留着披肩发,卷着裤角露出白皙的大褪,背靠墙壁若有所想的样子,是对自己目前境遇的一种反思。她身边有一小盆刚开花的仙人掌则是画龙点晴之笔,祔托着对春的渴望,作品简约的构思巧妙且非常恰到好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张大中</b>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世界名著》</b> 作者生于1953年,广州人, 著名油画家。系广州美术学院名誉硕士,现为广州文艺职业学院美术系教师。其作品擅于表现年轻女性人物的形象与气质,独具特色,多次获奖和被收藏。</p><p class="ql-block">作品《世界名著》其主题另辟蹊径,以女知青作为主人公,画面中的女知青正值豆蔻年华,倚靠在石头旁手持一册发旧的世界名著心绪万千,若有所思的神情,或许她看的是爱情小说,或许是其它内容的名著,无论如何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都是被禁读的书,知青在乡下冒险偷阅世界名著之举在当时时有发生,只是大家都彼此相安无事而已。</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张大中</b>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村史》</b>作品再现了上山下乡运动中<span style="font-size: 18px;">知识青年</span>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一幕,一位女知青听完村史,忆苦思甜后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汪晓曙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岁月如歌-中秋》</b>作者1956年出生,江西南城人,著名画家。曾当过下乡知青,江西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毕业后留在学校任教。现为广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美术学硕士生导师。其作品多次获奖。</p><p class="ql-block">作品《岁月如歌-中秋》描绘了两个女知青中秋节劳动之余躺在田地里休息的情景,展现了知青在中秋佳节之日对远方亲人的思念。:</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张伟雄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女知青》</b>1968年出生,广州人,著名职业油画家。现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颇多,屡次获奖,并被海内外收藏家收藏。其知青系列题材作品风格独具特色,色调朴实柔美。此幅作品中的女知青劳动之余独自坐在草丛中手握口琴,腿边还有一顶草帽和旧的军用水壶作为衬托,她正在微闭着双眼享受大自然难得的一丝宁静,难敖的日子也许很快就会过去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张红年</b>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在命运的列车上》</b>作者于1947年在南京出生,著名画家。早年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曾任职于北京画院,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多表现历史题材,以“意识流”画派著称。现旅居美国,在纽约美术学院任教,为“伤痕美术”代表人物。<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油画《在命运的列车上》</span>着力刻画了知青探亲回家伏在火车席位旁边的木桌上昏昏欲睡的情景,也许他(她)此刻正在梦中憧憬着自己未来命运的安排吧!</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b><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徐纯中</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返城的前一天-告别小芳》</b>作者于1947年生于上海。现为美国洛杉机加州大学终身教授;原复旦大学和上海大学教授,现任教于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他多次举办中外画展并获奖。<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油画《返城的前一天-告别小芳》是作者知青题材作品的经典之作,面对突如其来的知青返城高峰,知青们都曾经痛苦地经历过这复杂的一刻。画面中的男知青与女主人小芳也许从此长久地分离了,这是岁月无情痕迹的真实缩影。</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张垦:</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回家》</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作者1948年生于北京,是我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美术理论家,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教授。他在人物形象既写实兼传韵的基础上给予亮丽的色彩和豪放的笔触,给人以流畅清新的艺术享受。作为一名曾经的北大荒知青,他的知青题材作品《回家》刻画了一个女知青踏雪返家时的复杂表情,形象生动逼真。画面里女知青手提的旅行包曾是文革期间流行的典型代表性物件,当时都是凭知青上山下乡证才能购买到的,那上面印着图案和我当年下乡时买的几乎一样,看到它感到又回到了以前的时光。</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张垦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回家之二》</b>作品描绘了知青回家探亲时在路上的情景,一辆拖拉机拉着一群知青赶往火车站的途中,北大荒寒风刺骨,男知青们身着军大衣,头戴棉帽,正在点燃口中的烟卷;女知青身上裹着东北印花大棉被用来御寒,急切回家的心情表现得非常生动而真实,这其实是那段岁月知青们普遍的现象。</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吴云华:</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春满大地》</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作者1944年出生,辽宁辽阳人,为辽宁画院著名画家,其现实主义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参展并获奖。油画《春满大地》描绘出女知青们春耕生产的积极热情和对春天到来的赞美。</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梁力强:</b><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油画</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信天游》</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作者1963年生于山西大同,广东中山人,著名油画家。1987年油画《信天游》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与美国GHK公司合作举办的“中国当代油画展”,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哈克尼斯艺术大厦)展出。作者现为山西省画院创作部创作员 。《信天游》展示了知青牧羊人情侣在放羊之余引吭高歌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场景,一幅美丽的陕北风情跃然画卷之中。</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何绍教: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学耕》</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作者1948年出生,江苏义乌人,著名油画家。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现为</span>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参加展出,屡获殊荣。<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这幅《学耕》作品曾</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被作为知青美术创作的典型</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选入1972年全国美展,</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多次刊登在各种报纸和杂志上,版画及宣传画数量过千万,</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得到多方好评。作者当时还是知青,在浙江省建德县的一个贫瘠的农村插队落户,当时只有25岁。何绍教自幼酷爱绘画,1971 来到千娥公社体验生活时创作了这幅油画作品,体现了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现实理念,宣传了毛主席“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理论实践。</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何多苓:</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青春》 </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作者</span>1948年出生,四川成都人,中国当代抒情现实主义油画家。油画《青春》曾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第22届蒙特卡洛国际艺术大奖赛摩纳哥政府奖。《青春》是作者描绘女知青的代表作品,画面描绘了女主人身着褪色旧黄军装,背靠背大海,端坐在海边的石头上,若有所思,优雅感伤的思愁之绪充满了人物艺术的表现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韩坤平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知青》</b> 作者1962年出生,山东聊城人,著名军旅画家。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曾在济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担任美术师,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油画协会会员。作品《知青》是作者诸多题材中的一幅,显示出作者对当年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认识和理解。</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李之久:</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女知青》</b>作者1952年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长期从事美术事业,曾经就任上海《文汇报》社美术编辑,现久居上海。作品《女知青》以其敦厚朴实的画笔勾勒出一位神态丰富的女知青形象,极具时代特色。</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倪小莉:</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记忆,我们在1971》</b>作者生于1955 年,河北大城人,1988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任河南省防疫站健康教育所主管美术技师。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画展并获奖。据作者介绍,该画的人物形象素材取自她当过知青的哥哥,1971那年哥哥从河南农村返城。根据当年的记忆创作了这幅反映知青在棉田劳动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杨涤江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当年十八》</b>作者于1948年出生,浙江海宁人,著名油画家。年轻时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上山下乡支援边疆,由此开始了自己的绘画生涯,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学院艺术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协会会员、浙江省油画协会艺术委员会委员、浙江油画院副院长。作品《当年十八》描绘了一位女知青当年十八岁时就已经远离亲人在祖国边陲戎马下乡支边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王立宪:</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那时候》</b>作者1954年出生,天津市人, 天津画院专职油画家。为全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油画艺委会副主任。作者曾于1970年到农村插队落户,多年的知青生活为今后创作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其以农村风情为主要内容的许多作品在全国美展上屡获殊荣,并多次在境外举办个人画展,广被收藏。2008年5月,作者受天津市政府委托为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画像,国际奥委会将此作品长期收藏在洛桑博物馆。1999年的作品《那时候》刻画了一位插队女知青独自坐在屋里的一角,双手交叉,表情凝重,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这就是那时候的知青。该画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获天津地区银奖。</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邱国晋:</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招工啦》</b>作者系河北栾城人,自幼酷爱绘画艺术,。下乡插队时曾创作宣传画《上山下乡改天换地》。参加工作后长期从事经管工作,热心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担任过研究员、省企业(行业)文联常务理事、省通信文体协会副会长。近年来恢复插队务农时的美术爱好,创作出许多优秀绘画作品,其中下乡知青题材的油画《招工啦》描绘了两个女知青在得到招工的消息时表现依旧坦然而平静的样子,该画获得2009年河北省文联优秀奖。</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周平英:</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知青宿舍》</b>作者曾为知青,是黑龙江省伊春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伊春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1973年于黑龙江省伊春市友好区三中高中毕业后,上山下乡到友好区的七公里知青点。1977年考入伊春师范学校,后入哈尔滨师范大学读书。现在黑龙江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任教。热爱油画艺术,以自身知青经历创作出很多描写山村的优秀美术作品。作品《知青宿舍》描绘了一位女知青在集体宿舍取火烧炕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田力:</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家园》</b>作者1946年出生,北京市人。1968年于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毕业,1987年于北京民族大学美术系毕业。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北京工艺美术总公司民间艺术品公司担任美术设计,在《中国妇女》杂志社担任过美术编辑、美编室主任。油画《家园》为作者反映知青题材的代表作品。表现了一对老知青多年来扎根农村,建设家园的经历,从他们饱经沧桑的脸上清晰地看出岁月留下的印痕。该画曾经参加过《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书画邀请展》、《青春叙事知青油画邀请展》等,获得一致好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杨谦 :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山乡》</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作者</span>1959年生于四川成都,广东中山人,著名油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居北京。作品《山乡》描绘了一位生活在山乡里的女知青脚踏山石提水过河的情景,作者用此表达当年知青岁月长河的沧桑与漫长。</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刘昌文:</b>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招工表》</b>作者于1952年生于重庆,1977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在多年创作过程中绘制了许多知青题材的油画作品,其作品在国内外多次公开展览并获奖。油画《招工表》刻画了一位女知青坐在房间里面对身旁放着的招工表思绪万千的复杂心情。此时此刻的她究竟在想些什么,只有仔细品赏其中的内涵方可知晓,艺术的魅力在油画中得以充分体现。</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刘昌文: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机耕队》</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主要表现知青在农村实现机械化过程中,大有作为地发挥生力军骨干的作用,画中记录了男知青机耕手地歇的时候与女知青交谈的一幕,当年能当上一名机耕队员也是一件难得的事。</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潘蘅生:</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岁月难忘》</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作者生于1949年,上海市人,著名油画家。他是</span>一位从北大荒农场走出来的知青画家。八年的知青生活使他积累了大量丰富的创作素材,其实油画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获奖,现为黑龙江美协副主席、中国美协会员。作品《岁月难忘》再现了广大知青当年奋战北大荒时的壮观场面,画面摄人心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潘蘅生:</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夏锄》</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作品描绘了知识青年在广阔天地里冒着酷暑参加集体劳动的情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广廷渤:</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我为祖国放骏马》</b>作者生于1938年,辽宁大连人。196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曾任中国美协辽宁分会创作员。 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辽宁分会创作组、辽宁美术馆专业画 家,辽宁画院创作部主任。作品《我为祖国放骏马》描绘了一名草原上的女知青,正在向当地的牧农学习放马。</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高庆荣:</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青春岁月》</b>作者1952年出生,黑龙江集贤人。当代著名实力派现实主义画家,现定居广东珠海。他是一位在黑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农民儿子,也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涌现出来的一位出色的画家。受过系统的学院训练,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系,先后深造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高研班,获得研究生学历。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画院特聘画家、文化部民族艺术研究院顾问、世界华人书画院院士、珠江画院名誉院长。作品面向底层,极具乡土气息,厚重朴实,多次在全国性画展和国际性画展上获奖,数十件作品参加国家及省市各级美展,多幅作品被国内外专业机构或个人收藏。作品《青春岁月》表现一群女知青劳动之余在麦田里分享青春岁月的快乐时光。</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杨琴琴:</b>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忘却的记忆》</b>作者1951年出生于上海,曾为北大荒知青,被誉为学院派画家。1978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担任过全国政协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心艺术部顾问,现旅居美国。作品《忘却的记忆》表现了女知青对过去青春岁月的无限感伤,总想忘记却又不得不去面对的现实。</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王国斌:</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我的前夫——青春之歌》</b>作者生于1958年,河北深泽人。现为河北师大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河北油画艺委会副主任 兼秘书长。曾任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河北师大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曾是一位插队的知青,其作品风格多变,表现丰富,许多油画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奖或被收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油画《我的前夫——青春之歌》</span>是王国斌先生知青系列油画中的代表作,与油画《让我们荡起双桨》成为 姊妹篇。画面中的新娘是个正在从事放羊接受改造的女知青,可视为与油画《让我们荡起双桨》里面的女主人公是同一个女知青。<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画面中回城绝望的她和新郎端坐在陕北的土窑洞前,脚上穿一双红色绣花鞋作为新娘的标志,一身浆洗得发白的旧军装是那个时代最为时尚的代表革命的服装,手上一本“红宝书”是时代的标记......看上去极为不协调;</span>新郎是村里男人中的幸运儿。他们的婚姻注定被政治操弄,当回城的机会来临,便永生不再见。在这幅作品中,新郎握着新领的结婚证,穿着新布鞋和新的粗布衣裤,脸色黝黑苍老,手指粗大扭曲,笑得合不拢嘴。在当年那样的政治环境下,女知青嫁给村里人是理所当然的事,是服从革命事业的需要,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表现。作者巧妙地用画笔勾勒出女知青极不情愿的眼神和姿态,刻画出她内心无限委屈、忧伤和无奈的失落。她已经无家可归,她的父母也许身陷牛棚或遭不测。她脚边的旅行包是她的全部嫁妆,只有身旁的标语、牧羊铲和角落的胶鞋陪伴着她。她嫁给了村里的老羊倌,两个人或是在共同的牧羊中彼此之间有了某种程度的感情,但这绝不是女知青的本意,她为了减少生活压力和政治需求做了那个时代的祭品,这是对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与描述。该幅油画在北京展出时引发极大关注和共鸣,很多老知青看到此画触景生情,泣不成声……作品所蕴含的丰富情节感人至深,不仅催人泪下,而且让大家似乎看到那些至今还留在农村的许多知青同学的身影,他们与当地农民结了婚,女的出嫁,男的娶妻,过着原本不属于自己的生活。他们彻底失去了归属感,既不是城里人,也不是真正的农村人,正当他们激情四射,情痘迸发的青春年华,那个藏在心底还没来得及彼此分享的浪漫之梦被眼前的现实彻底扑灭了,面对眼前的生活他们终于选择了这种没有恋爱经历的婚姻,无奈地被永远地定格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之中,去实现“扎根农村一辈子”的革命理想。</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王国斌:</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让我们荡起双桨》</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是画家王国斌的代表作品之一,</span>画面中那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长大的女知青,手握挖地的锨、牧羊的铲,取代了划船的双浆,用灰白的绵羊替代歌词提到的白塔,主人公一个女知青坐在黄土坡上,做出似乎划船的动作,看上去姑娘很开心的样子,周围的这一切让她暂时得到一种解脱与快乐,尽管画作与歌曲都叫《让我们荡起双桨》,对照一下歌词便可以发现作者创作该画的深度内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王国斌:</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雁南飞》</b>作者把这幅画的女知青刻画得出神入化,这位出嫁不久的女知青脚上穿着一双红色绣花鞋,表明自己已出嫁做了新娘,画中的她孤独而惆怅,想到千里之外的亲人,<span style="font-size: 18px;">眼里充满了</span>无奈的泪花,饱含着对青春的失望和无助的焦虑,对自己未来命运的迷惘而绝望,她身体斜站在门外,似乎在思考着什么......</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王国斌:</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如花岁月》</b>为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的作品,画面构图是在陕北农村窑洞里,待嫁新娘(或许也是知青)与另一下乡知青,两个女娃时值豆寇年华。周围环境是典型的陕北农村景象,窑洞里充满着办大红喜事的气氛。红花褥面格外引人注目,墙面上贴的年画给人一种时代的特征,整幅画面非常朴实简约,其创作风格的内在表现力在于对那个时代知青生活的诠释,就要出嫁和待出嫁的二人在如花的岁月尽管有着不同的境遇,但内心深处的伤痛是难以愈合的。是一幅反映现实主义知青题材的作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油画《逸》是画家王国斌2009年创作的知青题材系列作品之一,</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表现了一位女知青为了达到自己回城的目的不幸失身最后溺水而亡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李斌:</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油灯的记忆1-8》</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作者1949年出生,江苏扬州人。中国著名历史题材油画家,美籍华裔,常居上海,作为一名上海知青,李斌具有丰富的知青经历。他数十年以来的作品始终贯穿着两个主题:一个是对近现代中国历史的深刻反思,另一个是对知青生活的深情回忆。作品《油灯的记忆1-8》素材取自上海女知青上山下乡时的夜生活,在诸多上山下乡油画题材中独树一帜,作品生动描绘了女知青下乡插队的隐私生活片段。用大胆的写实风格,突出西洋油画艺术中环境与人体结合的手法,含蓄表现了女知青夜晚在油灯光影下的朦胧情景。画面上女知青裸露出</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丰腴的</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身驱,伴着暖暖的油灯发出的</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微弱残光,</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体现了青春少女天真而純洁的人体艺术美。画家陈丹青评价其充满</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性感。</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986年其中两幅《油灯的记忆》入选《中国当代油画展》。《油灯的记忆-8》在2008中国油画春季拍卖会成交金额近60万元。</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王亚卿</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太阳雪》</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作者为著名画家李斌的夫人,也曾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上海知青。该画是</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作者2008年为知青油画《青春叙事》邀请展而创作的部分油画之一。画中描绘了一个女知青在雪中展开双手仰望着天上出现的太阳,表现了知青们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盼,引起众多知青的共呜。</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王亚卿</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水中月》</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作者在</span>画中描绘了一个刚下乡的女知青躺在水中的麦堆上熟睡,水面上的月亮闪闪发光。人与物之间的无声对接,似乎比有声更加具有表现力。许多那时在黑龙江建设兵团下乡过的知青见到这幅油画的时候,都感慨万分,当年他们在水中割麦的场景浮上眼帘。</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陈丹青:</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女知青上山》 </b>1953年生于上海,广东台山人,著名油画家、作家、文艺评论家。1970年去苏北地区上山下乡,成为一名“知青”。当时“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在全国各地兴起,他的生活和绘画也进入了高潮期,大量的人物写生,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成为一名为颇有名气和影响力的重量极画家。1980年他创作了《西藏组画》,轰动中外艺术界,被公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之作。<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作品《女知青上山》是他知青题材油画中的代表作,画风朴实感人。</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陈丹青</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小卞》</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相比于知青题材作品中多以女性知青为主人公,在这幅画中作者则取材于南京的一位男性知青做主人公,展现了男性人物在西洋油画中独特的气质与强烈的时代气息。</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陈宜明:</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青春记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b>作者是上海知青,1950年生于上海,17岁就去了北大荒,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呆了七八年。幼年极赋绘画技巧,在兵团期间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知青生活素材,工作实践中创作了许多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油画,其作品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青春记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对过去知青岁月的回忆和思考。作者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特聘画家。</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陈宜明:</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我们这一代》</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刻画了当年与共和国同龄的那一代男女知青在一起开会时的情景。</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刘柏荣:</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胸怀朝阳何所惧,敢将青春献人民》 </b>作者1952年出生,上海市人。年轻时爱好绘画艺术,参军后在部队文工团从事舞台美术工作。历任武汉军区政治 部创作员、广州军区驻汉办事处美术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湖北省美协理事,武汉市青年美协副主席等职务,在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硕士研究生结业。作品《胸怀朝阳何所惧,敢将青春献人民》 是作者为纪念1969年在黄山茶林场的特大山洪中为抢救国家财产而英勇献身的十一位上海知青烈士而作的,作者用画笔勾勒出当年感人的一幕,十一位知青手挽手与洪水搏斗,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可歌可泣,他们是知识青年的英雄典范。该画在当时红极一时,被复制成几十万份宣传画,散布全国各地。刘柏荣也因创作此画被写进了中国美术史。</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刘孔喜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油画《青春纪事之二十四——1977-我的高考》</b>作者1952年出生,河北固安人,著名画家。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擅长油画、版画。1969年自北京初中毕业后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参加劳动,其间从事北大荒版画和油画创作,创作了知青上山下乡系列作品,为中国写实画派代表人物之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该幅油画是作者青春纪事系列诸多作品中的一幅,描绘了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以后,一位知青经过刻苦复习后,冒着凛冽寒风奔赴考场途中艰辛拔涉的路程,前方人生的转折机遇就要来临。</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刘孔喜</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青春纪事之二十五——永别了,青春》</b>画家们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回望着过去早已逝去的岁月,他们大多都有着共同的经历,竭尽了丰富的想像,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穿越历史的长河,填满了记忆中的岁月,我们感谢这些艺术家们付出的辛勤工作!光阴荏苒,时过境迁。如今这些艺术家们有的仍然健在,有的旅居海外,有的却离我们而去,但他们为那段知青岁月留下的不朽画卷将永载史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谨以此献给所有的知青战友,夕阳下的人生后半程让我们从头再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b><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金盾</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