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访清华大学

大卫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七律·访清华大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水木清华总近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荷塘月色尽撩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满园古树书青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百岁贞碑刻赤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行胜于言铭校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自强德厚勉同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迤东亭里观踪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踵继闻公信仰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坐落于北京西北郊,成立于1911年。其前身是清华学堂,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 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目前,清华大学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nbsp;</p><p class="ql-block"> 水木清华:清华大学主体所在地——清华园,地处北京西北郊名胜风景园林区,明朝时为一私家花园,清康熙年间成为圆明园一部分,称熙春园,道光年间分为熙春园和近春园,咸丰年间改名为清华园。“水木清华”四字,出自晋人谢混诗:“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寒裳顺兰止,水木湛清华。”</p><p class="ql-block"> 近春:清华校园内有一近春园。近春园原是清咸丰皇帝的旧居。其前身是康熙是“熙春园”的中心地带。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内所有房屋被化为灰烬,沦为“荒岛”,前后达一百二十余年。到1979年,荒岛才被修复。</p><p class="ql-block"> 荷塘月色:朱自清先生曾著散文《荷塘月色》。《荷塘月色》的原址即清华大学近春园环池的西北隅。</p><p class="ql-block"> 行胜于言:清华大学校风:“行胜于言”。 学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优良传统:“爱国、奉献”。</p><p class="ql-block"> 自强德厚: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p><p class="ql-block"> 迤东亭:“<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迤东亭”为“</span>自清亭”的原名,1978年改亭名以纪念朱自清先生。朱自清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诗人和散文学家,曾任清华大学教授。著有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等。</p><p class="ql-block"> 闻公:闻一多。闻一多是我国近代杰出的诗人和作家,曾任清华大学教授。在抗日战争期间,他目睹国内反民主的独裁政治,拍案而起,1946年7月15日被特务暗杀于昆明住所前。清华大学为纪念闻一多先生,在校内建有闻一多雕像和“闻亭”。</p><p class="ql-block"> 部分图片来自时差岛,特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