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生活回忆(三)

美好一篇

<p class="ql-block"> 歌乐山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歌乐山的名称据说是来自一个历史典故,即因“大禹会诸侯于涂山,召众宾歌乐于此”而得名,但它的名声远播则因是红色革命故事的发生地而家喻户晓。在我读书和工作期间,几乎每年都要去拜谒瞻仰革命先烈。也有亲朋好友路过重庆与我相聚时,我带他们了解重庆风情的第一站便是歌乐山下的红色景点,缅怀革命历史。前些年,一位年长的亲友在游完红色景点后,闲聊时无意中说道:“上世纪七十年代来重庆给你们家送鸡和香肠,没有见到你,说你到歌乐山读书去了……”,此时才猛然想起1975年时我曾在歌乐山上读书和生活过,于是这些年,每当我与朋友上歌乐山游玩,或是带亲朋好友来歌乐山进行红色旅游,我都会留心寻找曾经学习生活过的痕迹。</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七十年代,重庆第四十二中学曾在歌乐山设立了一个分校,学生统一学习,集体住宿与生活。至于为什么要设分校。也许是“战备”需要,也许是为培养我们今后当“知青”作准备吧?</p><p class="ql-block"> 分校位于中梁镇金刚村与歌乐山村交界的地方,由3幢三层楼房组成,楼房墙砌体全部是由石块筑成,俗称“干打垒”。据了解该分校的建筑是由一批犯人所建,以前是为修建战备铁路部队作营房用的。分校的西侧是G319国道,这条公路往北可到二十九中学的分校和公社革委会(中梁镇),更远可到北碚,顺公路往南可经林园、山洞(均是地名)返回主城区;跨过公路继续向西是一片农田和不高的山峦起伏带,可远眺山下的战备铁路及西永街道的团结村铁路货运站,那时常看到到飞机以几乎与我们视线平行的高度经过;从分校向东走4公里经青草坡梯道或三百梯梯道就可下山到双碑(地名)嘉陵机器厂公路边赶公交车回城。</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分校共待了一个多学期,当时交通不很便利,各班都是自己想方设法把班上同学送到分校。班主任老师对同学家庭情况非常了解,动员其家里有门路的学生,请其家长安排解放牌货车把四十多个同学送到分校,但不能保证每次返城和到分校都有方便的车子,也有赶公交车返城的时候,只是走路和坐车时间长了一些。记得第一次到分校,与同学们站在车箱上,心情十分复杂,既有不想离家的情思,也有脱离约束后的亢奋情绪。但当来到分校后,看到无围墙的校区与周边的农田,加之远方的鹅鸣狗叫声,顿时一种莫名凄楚感觉油然而生,许多女生掩面而泣,男生们则不知所措的随着老师的口令木纳地提着行李走向宿舍。过了几天后,觉得最不适应的是饿得快,原来歌乐山上的水质偏碱性,用重庆话来讲就是“刮油”的,这时才知道了什么叫“饥饿”。分校的餐饭是限量的,每人一碗,而这一碗饭是将米放入碗中加水蒸熟,够不够都是一碗,当然也可与“相好”的女生匀一点饭,但那时同学大多“情窦难开”,好在咱个头不大,一碗饭也足够了,但那时我有一个"神"操作,就是在等饭菜上桌前,先舀一大碗汤来喝,那可不是养胃,只是汤上面有一点油想解馋而已。后来才知道,那一大锅汤是炒了菜后的涮锅水,加了点酱油。所以直到现在我还喜欢吃带酱油味的食物是有历史原因的。还记得有一次坐货车上分校来之前,为减少在分校“饥饿”难受程度,特地将一份烧白全部吃完,但在上山过程中却一路晕车,异常难受,到分校后马上去医务室问医生,医生望着红光满面而大汗淋漓的我笑着说道:“你是第五个晕车的,还是肉吃多了,下次坐车前不要猛吃肉了”。</p><p class="ql-block">  那时周末只有一天休息,学校为了让学生早点回到家,特地同意在星期六中午饭后可自行下山回家,星期日下午17时必须返到分校!当时正值夏日,我与三个同学约起一道下山返家,为节约钱并想探险,就一起沿着嘉陵江岸边从双碑走到牛角沱(大约有13公里),当我们到达双碑时,已是下午两点多,有两个会游泳的同学立马脱掉衣服下到嘉陵江里顺水而下,而我与另一个同学则拿着他们的衣物沿岸边向下游走,快走到小龙坎岸边时,只见两个游泳的同学急忙游回岸边,慌张地喊我们快把衣服递过去,并说准备好石头,顿时我用战战兢兢的双手拾起个两个鹅卵石,望着不知是冷得发抖还是吓得发抖并穿好衣服的同学问道:“怎么回事”?他们说:“你看后面那个舵爷…”,当我转过身去,只见5个背着书包的同龄人从礁石后面闪出来,走到面前看到我们4个都拿着鹅卵石时,露出十分惊讶的表情,其中一个高个子问道:“哪里的”?“牛角沱的","哦!算了,但你们别沿江走了,李子坝(地名)的更野哦”。于是,我们立即飞奔到到小龙坎,乘上公交车,大约下午六点才返回家里。那时的治安不是很好,每个街道片区都有称霸的小混混,当时之所以沒被抢,全靠沾了牛角沱小混混在嘉陵江沿岸称霸的名气。当然也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也许是我们亡命的架势镇慑住了对方。</p><p class="ql-block">  在分校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参加田间生产劳动,有一次附近生产队正在收割稻子,老师们将学生分成三个组,在生产队长的指导下,分别进行收割稻谷、脱粒、搬运等工作,但主要任务还是有生产队完成的。看到他们挑着近两百斤的稻谷走在水滑的田埂上如履平地,我们个个瞪圆了双眼,啧啧有声的说道:“雄起”。此时才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内涵,也许这是为今后当“知青”做的最有意义的预演吧。记得有天劳作快结束时,有个同学发现班主任老师小腿上有蚂蝗,就想用手逮出来,未果,血流了不少,正不知所措时,生产队的大叔过来后反复拍打蚂蝗周边的肌肉,才将蚂蝗逮出来了,只是可怜班主任老师的小腿红得像是受过刑似的。</p><p class="ql-block"> 除了学习和生产劳动,为了丰富业余生活,分校与当地公社(镇政府),也会联合举办文艺晚会。那时的中学生,除了我不太懂文艺,似乎都有一些文艺技能,如吹笛子、拉二胡、弹扬琴等乐器,公社的文艺宣传队更是才艺爆棚。在我记忆中印象深刻的是一种具有当地特色的说唱音乐,叫《碟子》曲目,它有四川清音的调,也有山东快书的韵,但是用重庆话表现,左手拿一个磁碟,右手拿一根筷子,按着台词节奏用筷子敲击磁碟,发出“当滴个当”的音符。记得当时一段台词是这样念的:“革命青年依呀约呀志在四方,大好河山啷个都是粮仓,多年的荒山衣呀哟呀变了样,鸡鸭成群哝哩个魚满江……” 。N多年后,才觉得这个“碟子”曲目与湖北的地方戏曲如此相同,似乎再次佐证了“湖广填四川”的传说。</p><p class="ql-block"> 回顾 一个多学期的分校学习生活,似乎枯燥无味,但却是踏入社会的尝试,也是当时特殊时代和懵懂年龄的巧合。的确,这段青涩岁月曾一度忘记过,但一旦唤醒,却成为了时代的精彩记录,无怨无悔,也让我们更早地理解到了人生的寓意!       </p> <p class="ql-block">鸟瞰分校校区,据说分校撤销后改为市财校,但大学城建立后,这校址几乎荒废,但从图中可以看出,分校校址规模扩大了四倍。</p> <p class="ql-block">不同角度校舍(之一),但墙都装修过了。</p> <p class="ql-block">不同的校舍(之二)。</p> <p class="ql-block">不同角度的校舍(之三)</p> <p class="ql-block">不同角度的校舍(之四)。</p> <p class="ql-block">不同角度的校舍(五)。</p> <p class="ql-block">原校舍特写。</p> <p class="ql-block">扩建后的操场。</p> <p class="ql-block">分校时操场居然还在。</p> <p class="ql-block">老成渝公路上著名的山洞(G319国道),曾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巨大作用,洞虽只有60多米,却积攒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