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h3><h3>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发生在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当时已正式告别中央领导岗位的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凭着对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的深切期待,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视察,沿途发表了重要谈话。3月26日,《深圳特区报》率先发表了“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的重大社论报道,并集中阐述了邓小平南巡谈话的要点内容。南巡讲话标志着中国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南巡讲话最主要是加快改革。</h3><h3>中文名</h3><h3>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h3><h3>开始时间</h3><h3>1992年1月18日</h3><h3>结束时间</h3><h3>1992年2月21日</h3> <h3><br></h3><h3>内容</h3><h3>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通称南方谈话。讲话针对人们思想中普遍存在的疑虑,重申了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从中国实际出发,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地总结了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在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提出了新观点,讲出了新思路,开创了新视野,有了重大新突破,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这个重要讲话,不仅标志着继毛泽东思想之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伟大历史性飞跃的思想结晶——邓小平理论的最终成熟和形成;而且也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第二次浪潮的掀起。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对中国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对21世纪中国的改革与发展,仍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h3> <h3>邓小平南方谈话涉及18个方面:治国警句18条</h3><h3>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发展生产力,应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讲全;</h3><h3>2.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变。军队国家政权都要维护这条道路、这个制度、这些政策;</h3><h3>3.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对的就坚持,不对的就赶快改,新问题出来加紧解决;</h3><h3>4.判断改革开放姓“社”姓“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h3><h3>5.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h3><h3>6.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h3><h3>7.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式;</h3><h3>8.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h3><h3>9.抓住有利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要注意稳定协调地发展,但发展才是硬道理;</h3><h3>1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h3><h3>11.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h3><h3>12.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腐败,防止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h3><h3>13.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要按照“四化”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要注意下一代接班人的培养,把那些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大胆地放进新的领导机构里,这是关系大局的事情;</h3><h3>14.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h3><h3>15.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h3><h3>16.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h3><h3>17.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要反对霸权主义;</h3><h3>18.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肩上的担子重,责任大,要埋头苦干。</h3> <h3>邓小平南方视察的行程与讲话</h3><h3>巡视南粤路线的安排1992年元旦,当时担任中共广东省委副秘书长的陈开枝到南海检查工作,忽然接到省委书记谢非同志打来电话,讲了一句只有他听得懂的话:“我们盼望已久的老人家要来了,请你赶快回来研究一下总体安排和接待警卫工作。”陈开枝一听,明白小平同志要来了,高兴得不得了。1984年,小平同志第一次南巡,陈开枝曾荣幸地见过他,如今事隔8年又能再见到他老人家,聆听他的教诲,喜悦之情真是言辞难以表达。</h3><h3>当陈开枝赶回广州,拿起中央办公厅给广东省委的电报一看,只有短短的两行字:小平同志要到南方休息,请做好安全接待工作。凭着直觉和经历,陈开枝暗想,老人家到广东不只是来休息的,也不完全是为了看看南方改革开放的成就,他预感到又一次历史性的事件即将在我们身边发生,于是,他马上找几个人来研究巡视方案。1月3日,一个由小平同志办公室3人组成的先遣组抵达广州。见了面,他们还是说:“小平同志是来休息的。”因此,他们提出,既要让老人家看看广东改革开放的新成就,又要考虑小平同志已是87岁高龄的老人,不要过于劳累。他们提出的巡视方案是深圳—珠海—深圳—上海。让老人家在深圳、珠海两个特区分别巡视就可以了。陈开枝向他们建议,在确保安全和考虑老人家健康的情况下,一定要让老人家多看看,让他坐下来多谈谈。不能视察完珠海,就坐船回深圳,一定要看看珠江三角洲,因为珠江三角洲变化很大。他们问:“那些路怎么能走?”陈开枝说:你们也有8年没来了,最好也陪同去看一看。现在的公路都是水泥路,过江桥也修通了,很好走。看完珠海,途经珠江三角洲,到中山、顺德等地看一看,然后回到广州火车站。我们省的领导班子,还有广州军区的领导班子都在那里等着,他们希望跟老人家见一见面,合照张像,然后再登程去上海,好不好?最后,将陈开枝提出的巡视路线方案,即深圳—珠海—珠江三角洲—广州—上海,和其他方案一起上报。结果,小平同志办公室主任王瑞林同志等人确定采用这个路线方案。这样,先遣组和我们共花了7天时间,沿着预定路线进行实地安排和检查。</h3><h3>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h3><h3>小平同志是1月17日(农历腊月十三)乘坐专列从北京南下,沿途不停,18日抵达武昌。因火车要加水,所以停了20分钟。按照惯例,没有通知,湖北省的党政领导人不好出来接待、见面。小平同志身边一位工作人员对老人家说,湖北省的省委书记和省长想见您一面。小平同志说:好啊,那就见吧!老人家在站台上接见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省长郭树言,第一句就问:生产搞得怎么样?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你们抓得怎么样?关广富、郭树言同志汇报后,小平同志说:就是要抓住以建设为中心嘛!接着他言简意赅地说: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重复的话要讲,但要精简(后来在深圳他谈到,四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很重要,但考虑周总理的健康状况,写得很短,却很说明问题)。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我建议抓一下这个问题。</h3><h3>小平同志刚到深圳,很快,湖北方面就把谈话记录整理好传过广东来了,广东把记录交给“邓办”的同志,他们把记录先发回北京。中央领导人行动非常迅速,小平同志南巡没有结束,中央很快就下发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克服形式主义,减少领导同志过多事务性活动的文件。</h3> <h3>广东力争用20年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h3><h3>1月23日上午9时40分,小平同志乘坐轮船离开蛇口港,横越伶仃洋,向珠海驶去。陪同的有其家属卓琳、邓琳、邓朴方、邓楠、邓榕以及王瑞林等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广东陪同的有省委书记谢非,专程前来迎接的珠海市委书记、市长梁广大,省公安厅厅长陈绍基和陈开枝等,就这么几个人。整个航程约1小时10分钟,小平同志大概作了40分钟的谈话。</h3><h3>首先,省委书记谢非在小平同志面前摊开一张广东省地图,向他汇报广东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情况。小平同志戴上老花镜,一边看地图,一边听汇报。</h3><h3>谢非书记说,广东按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划分为“三个世界”。“第一世界”是经济发展较快的珠江三角洲;“第二世界”是发展中等的粤东、粤西平原地区;“第三世界”是大片山区。广东正在努力缩小贫富地区的差距,力争在下世纪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水平。听罢汇报,小平同志充分肯定了广东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并提出殷切的希望。他说,广东在改革开放中起了龙头的作用,今后还要继续发挥龙头的作用。广东要上几个台阶,争取用20年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接着说,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所以,能发展就不能阻挡,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一点,只要是讲效益,讲质量,搞外向型经济,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小平同志主张我国经济发展隔几年就应上一个台阶。他说,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不可能总是那么平平静静、稳稳当当。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如果分析不当,造成误解,就会变得谨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小平同志强调,一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曾经有过高速发展时期,或若干调整发展阶段。日本、韩国、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就是如此。现在,我们国内条件具备,国际环境有利,再加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我们就是要有这个雄心壮志。小平同志对谢非等同志说,我们已经穷了多少年,现在就是要加快发展,要搞跳跃式的发展,你们广东经济发展能搞多快就多快,不要听以计划经济为主的那一套。</h3> <p class="ql-block">编 辑:岁月如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文来源:网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搜集整理:2021年4月2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