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一年春好处,齐聚课堂话成长——临沂育成(齐鲁园)小学2020-2021下学期语文组“每人一节优质课”评比活动

惠有好事

<p class="ql-block">最是一年春好处,齐聚课堂话成长。以赛促研,助力深思成长。临沂育成(齐鲁园)小学2020-2021下学期语文组“每人一节优质课”评比活动,如期而至。</p> <p class="ql-block">此次我校优质课比赛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再沿用教师自定课题的形式,而是采取线上网络抽签,依次决定校区、讲课顺序和课题。在确定好讲课顺序之后,根据教学进度,每位老师提前72小时抽取讲课课题,开始进行备课。</p> <p class="ql-block">此次“每人一节优质课”评比活动分两个部分举行,4月13-15日是非评委老师抽签评比,4月20日之后是评委老师进行评比。</p> 一年级下册小学语文第四单元 <p class="ql-block">本单元围绕“家人”主题展开,编排了四篇课文,抽签确定的课题为《静夜思》《夜色》《彩虹》三篇。《静夜思》是小学阶段第一首古诗课文,语言浅显易懂;儿童诗《夜色》和散文《彩虹》想象奇特,用孩子的视角,儿童化的语言进行表达。</p><p class="ql-block">读好长句子是本单元的学习重难点。在《夜色》一文中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长句子,课上要引领学生初步感知长句子的停顿;《彩虹》一课要指导学生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反问句。<span style="font-size: 18px;">语言的积累,包括词语的积累和古诗的积累,也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span></p> <p class="ql-block">《静夜思》一课,有一年级的周曙铭老师、陈吉然老师和张馨之老师抽中教授。三位老师对低段古诗教学的教学目标定位准确,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熟练成诵,积累古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周曙铭老师把生字词教学大部分放到随文的古诗中,通过图片对比理解“光”和“霜”的意思,进而理解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一句,从字到诗再到画面。对读好古诗给予具体的指导:发现韵脚读得上口,链接背景读出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陈吉然老师教授这一课时生字词部分主要采取集中识记方式,用了扩词、猜字谜、字理识字等多种识记方法,她巧借多媒体手段让识字有趣又有效。在指导读好古诗部分,先是学生自己读,接着教师给予具体的方法指导:一 读好停顿;二 拉长韵脚;三 配上动作;四借助背景。朗读方法的指导清晰有效,学生在教学中了解了读好古诗的方法并且在反复朗读中读好了古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张馨之老师的朗读指导上也牢牢抓住了读好停顿,理解“明月与霜”关系之后补充资料引导学生去想象画面 ,走进李白内心读出情感,最后在学生反反复复读中达成背诵。</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贾瑞凡老师和齐月老师两位老师讲授的是《夜色》一课。</p> <p class="ql-block">贾瑞凡老师借助节奏线帮助学生读好停顿,突破读好长句子,同时还关注到了“一”的变调。两个小节通过着重理解“讲了又讲”“偏要”和省略号,引导想象,加深理解以达到更好的读。</p><p class="ql-block">齐月老师教态大方,环节间的过渡衔接自然流畅。集中多种方式的识字之后,抓住从前与现在的时间点提问学生整体感知“我”的不同,在指导读好长句子的停顿时,给予学生大量时间反复读,师生合作读,在实际读中掌握。</p> <p class="ql-block">《彩虹》一课由汲广雨老师和周宏志老师教授。</p> <p class="ql-block">汲老师本课是非常明晰的第一课时,很扎实朴实的教学,主要采取借助识字大卡片的随文识字的方法,比较牢固,形式上再丰富一些会更好。以“小姑娘把她的奇妙的想法都和谁说了?”这个问题整体感知,教授了“爸爸”的部分,“妈妈、哥哥”的部分留给了第二课时处理。</p><p class="ql-block">周宏志老师本课的识字和课文教学推进得扎实有效。识字方面,从字到词再到句子,还有儿歌助识字,以及拓展组短语。课文方面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课文朗读的动画,整体感知,然后老师教授“爸爸”的部分,通过扩词成句的方式多种方式的引导学生读好长句子,多个分句组成的反问句。然后迁移运用去学习“为了让妈妈 哥哥高兴,我还做了什么?”,最后联系到自己,引导学生展开想象。</p>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四、五单元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二年级讲课的老师经过抽签,确定所讲课题分别是第四单元的《沙滩上的童话》《我是一只小虫子》和第五单元的《寓言两则》。</span></p><p class="ql-block">第四单元以“童心”为主题,编排了4篇课文,课文体裁多样,内容富有童心童趣,都充满了丰富的想象,但想象的角度各不相同,各具特色。本单元教学重点是“运用学到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旨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五单元的主题是“办法”,学习重点是“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是对二年级上册“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延伸和发展。让学生能对文本内容进行意义重构,有自己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沙滩上的童话》本课承接的单元任务是要求学生展开想象,运用学过的词语根据故事的开头编故事。张桂秀老师执教的本课,引导学生找对话,通过抓关键词和朗读的方式加深理解。并引导学生关注动作词、人物,尝试用小标题方式捋顺故事内容,最后借助图画,用上学过的词语尝试创编童话故事。</p> <p class="ql-block">《我是一只小虫子》是由冯春雨老师、葛丽飞老师两位老师执教。冯老师课如其名,诗化点润的语言串引全程,识字教学扎实有效,方法多样,巧借多媒体、儿歌、动作、图片识字,写字教学上有察有讲有写有评有提升。课文用问题“当一只小虫子好不好?”串连,抓关键词,通过反复朗读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最后借用文中句式,借助图片进行表达训练。</p><p class="ql-block">葛老师,识字教学主要采取随文识记的方式,在初读感知时让学生自读找出当一只小虫子哪里不好?哪里看出当一只小虫子还真不错?通过图文结合感受“当一只小虫子不好”之处,为下面发现“当一只小虫子还真不错”的乐观做足功夫。最后,引导学生用第一人称展开想象大胆创编:我是——。两位老师在识字教学中都关注到了课后题“月”字旁的字,关注偏旁表意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王宁宁老师执教了《寓言两则》,本课包括《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故事情节简单有趣,把深刻的道理寄寓在短小故事里,给人启发与教育。课上王老师重点教学《亡羊补牢》初读思考:养羊人丢了几次羊?原因分别是什么?在两次丢羊过程中,通过让孩子们关注关键词,充分朗读,反复朗读,通过朗读加深对文段的理解和感受,在此基础上表达自己的看法。然后进行学法迁移,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抓关键词的方式去学习《揠苗助长》。王老师并没有把对话仅限于朗读,她还设计了表演课本剧的方式,把朗读指导用到表演运用中,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了充分提升。</p> <p class="ql-block">一二年级的老师,在此次优质课评比中牢牢抓住低段识字、写字教学任务,用多种方式激趣学生识字、写字,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识字方法的渗透,写字技巧的输入,回答问题以及朗读的指导。这一切得益于本学期九月初陈中杰主任来我校的督导指导,也是老师们对陈主任所讲内容的认真领会与实践贯彻。</p>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 <p class="ql-block">本单元的围绕“观察与发现”主题编排了《花钟》《蜜蜂》和《小虾》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介绍留心观察获得各种收获,进而感受观察乐趣,养成观察习惯,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旨在引导学生准确判断关键语句,并且掌握借助关键语句概括大意的方法,提高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刘佳琪老师抽讲的是《蜜蜂》一课。刘老师紧扣语言训练点,在让学生初步感知法布尔为什么要去做实验,以及实验结论之后,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过程是如何一步步进行的?让学生定位语句,并借助关键语句尝试概括出步骤。概括之后用上“先……接着……最后……”这种表示顺序的词语说说实验的过程,同时还关注“二十只左右”、“好像”等词语,课上放手让学生去文中寻找交流,体会语言的严谨、求实精神,实现思维的碰撞。在刘老师的课上,方法有学也有用,拓展链接《自制酸奶》一文放手让学生去运用。</p> <p class="ql-block">《小虾》一课由田宝珠老师讲授。作为略读课文,田老师将此课设计成读写结合课,整堂课以“小虾的有趣表现在哪里?”这一问题贯穿,尊重引导学生聚焦第三自然段,发现写得有趣的法宝:动词、排比,体会作者细致生动的描写。在语言品析之后,看视频“水族馆里的小鱼”,让学生仿照课文第三段写一段话。整堂课张弛有度,有品有写,让学生语言表达得到扎实的训练,也为下面要进行的习作进行了承接与预热。</p> <p class="ql-block">五年级抽讲的是第五单元《刷子李》,由王德慧老师教授。王老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直接描写刷子李的句子,去感受刷子李的技艺高超,在学生交流分享时老师概括,让学生学会抓取关键信息的理解课文同时,渗透总结概括的能力。接着,让学生小组合作找描写曹小三的句子,去体会侧面描写对人物形象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六年级抽讲的是第四单元《十六年前的回忆》,由孙华老师执教。本单元以“理想和信念”为主题,语文要素有两个是“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孙老师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紧紧围绕课后题和单元主题,作为六年级高段的学生有了六年学习的基础,课上孙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找人物描写的语句,并以小组去交流分享。学生在分享时,引导学生关注被捕时李大钊与反动军阀的对比。学生在充分交流分享之后,老师补充资料和视频加深学生对李大钊忠于革命部分的理解,使得情感得到升华,对李大钊人物品质的理解得以深化。</p> <p class="ql-block">三至六年级老师的教学设计在牢牢扣准教学目标的同时,将课文的处理指向表达,以课文为例,发现表达上的妙处,引导学生理解发现,进而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表达之中。</p> 第二部分·评委抽讲 <p class="ql-block">徐凌云主任抽讲的是一年级的《动物儿歌》一课。徐主任在整体感知课文中写了哪些动物朋友时,教认生字词,引导观察这些字的共同点:都有“虫”字旁,引出形声字,接着迁移运用用形声字构字法自主识记其他生字。借助停顿线,词语连读,发现韵脚,配乐加动作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读好儿歌。教学中巧妙借助多媒体寻找小动物们,理解字词和儿歌内容,趣味十足。巧妙改创,把儿歌改成问答歌,师生合作一问一答发现《动物儿歌》写法的奥秘,借助图片与关键词尝试背诵,最后用“谁 在哪里 做什么”的句式让学生自主创编。</p> <p class="ql-block">顾杰老师讲授的是三年级第五单元《宇宙的另一边》,本课是今年新编入习作单元的一篇新课文,写法很是精妙。顾老师以课文为例,指向表达,她先是将宇宙这一边与另一边的句子梳理成表格,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紧接着引导学生想象,关注写法创意表达:当我_____,他是不是______?当我______,他会不会________?宇宙的这一边________;那么,在宇宙的另一边,__________?</p><p class="ql-block">整堂课,通过发现宇宙另一边的秘密,关注写法,通过文段的创意排序变成童诗,进行仿写练习,最后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儿童诗。</p> <p class="ql-block">薛国梅老师抽讲的是《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薛老师进行的第一课时的讲授。课上,她先借助“双龙洞游程图”让学生默读后完成,去发现作者是写了游览过程中的见闻和感受,接着以游览“孔隙”部分的语段展开学习,感受作者如何写出孔隙特点的。通过抓关键词句和创情体会,拓展练写景点“一线天”,仿照作者的写法写出“一线天”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徐洪恩主任执教的是二年级语文的《雷雨》一课,整堂课指向积累、方法、表达,环环相扣,逐层深入。“雨”的谜语入手识认雨的词语,由此链接我校引入的三阶作文,体现词语积累意识。识记生字时,由字到词,词又不离句。字词教学从全面到重点,指导读好“垂下来”“压下来”,紧接着把两个词语放进句子,借助图片、加动作、说感受多种方式理解为什么是“垂”而不是“掉”。课文以“雷声越来越响,闪电越来越亮”这句话铺展开来,贯穿全课,引导学生在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三个部分发现景物,用“景物+越来越+怎么样”的方式表达,习得方法之后到类文《雨》一文中去迁移运用。</p> <p class="ql-block">低段识字教学如何扎实开展?写字指导怎样更加有效?朗读指导如何变成学生的朗读能力?如何在课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中高段如何以课文为例对接学生的表达?2021年走过四月,历时三周,教师参与面极广的优质课评比结束了,于课堂之上老师心中被播撒下的一串串种子,在芳菲尽绽的春日里引人深思探寻。此可谓:最是,一年春好处!</p><p class="ql-block">(杨惠惠)</p>

学生

老师

课文

朗读

教学

单元

识字

引导

句子

借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