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记潘庆玉教授“富有想象力的语文教学”学术报告会

木棉花开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诗人徐志摩是这样追梦的。我们每一个语文人又何尝不是这样的追梦人呢?我们无时无刻不期望着自己的语文课堂上能够一片生机,一片活力。四月二十三日,潘庆玉教授的“富有想象力的语文教学”学习报告会就为我们开拓了一片这样的属于语文课的“青草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青六中李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做语文老师的时间越长,越觉得做语文老师难。语文老师的难就难在文本的解读,难在教学策略的实施,难在如何才能设计出巧妙的教学活动,“四两拨千斤”地突破教学难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月23日,我有幸聆听了潘庆玉教授“富有想象力的语文教学”学术报告会。潘教授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有学理支撑的教学活动设计,认知工具的使用。</p><p class="ql-block">一、改换背景的认知工具(地图的使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愚公移山》中讲解“冀之南,汉之阴”范围时,巧借地图,直观地显示出愚公家范围之大,乃是中华民族的家园,进而有助于学生理解本篇寓意,体悟到愚公精神即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抗击外力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边塞诗群文阅读”课,借地图展现盛唐一中唐-晚唐的疆域的变化,让学生产理解不同时期边塞诗的不同风格,不仅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p><p class="ql-block">二、情感反应,建模与心理成像的认知工具(带着自己的体验去学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踮”字意是什么?潘教授没有让学生去查资料而是让学生踮起脚尖走到讲台。其他生观察,在做与看的体验中体会到学生踮在语境中的含义,并且适当迁移,理解“惦”“掂”的意思,潘教授称之为“建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体验也可以是想象中的,潘教授把它称为“心理成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例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潘教授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草原上的一只小动物,以角色代入的方式体验草原野火的来势汹汹,不可遏制。</p><p class="ql-block">三、二元对立的认知工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桃花源记》的学习中,潘教授引导学生发现:“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如外人”的不合理。从不合理处出发,走进文本分析的另一层次。解读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的句读理解,别具新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背影》的学习中,潘教授设下圈套:让学生找语段中所运用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学生无所收获的时候,潘教授再给出“白描”的介绍。让学生的固有认知与新</p><p class="ql-block">授知识发生碰撞。</p><p class="ql-block">四、元叙事理解的认知工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湖心亭看雪》中值“是日更定”一句,设计活动:假如你是更夫,你会怎么喊更号?你怎么看张岱?“雾淞沆”砀”关注偏旁,体悟这雾蒙蒙水茫茫中这“砀”这石中的烟雨迷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书戴嵩画牛》中戴嵩能否当得起“戴牛”的称号?围绕这一问题展开教学,引入斗牛的图片、视频资料、戴嵩的史料等,最终拔开迷雾,始见真知:错的不是戴嵩而是牧童,是苏东坡。</p><p class="ql-block">很多学生是喜欢语文的,一些孩子不喜欢的只是语文课,不喜欢的大部分原因我们语文老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天天字、词、句、语、修、逻的讲解下去,一篇篇经典文章被解剖的支离破碎,教师的理解一堂堂灌下去。且休谈喜欢与不喜欢的问题,更严重的是学生的思维都会被破坏。语文课不应该是昏昏欲睡的,语文课不应该是可听可不听的!感谢潘教授的到来,让我看到了语文课活动设计得丰富多样。相信这样课一定会上得情趣盎然,见笑颜,见成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更难能可贵得是潘教授的活动设计有其理论依据。正如《听王荣生教授在评课》中指出的那样:他的活动设计是有“道理的”。接下来,我还要继续阅读《富有想象力的语文课》一书,学习更多的认知工具。以此为踏板,让自己的语文课堂唤焕发生机活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前路未远,步履不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听潘庆玉教授《富有想象力的教学》有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青六中 任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潘教授讲座伊始引用了基兰·培根的一句话:“知识是从人类的希望,惊异和激情等情感中生长出来的,这些情感是知识的源泉,是赋予知识生动意义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听到这,我已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过去的三年教学课堂中零零散散的片段从脑海中“呼”的闪过,我有多少次让学生萌发过希望、惊异和激情?带着自我怀疑和学习期待,我继续聆听下去,并习得以下感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潘教授见多识广,出口成章,背后定是不断学习给予的源源动力,教学思维,常思常新,常新常得,常得常精。他习得大量教育学理论知识,实践于课文教学,创造出立足学情、激发学趣的教学思路。理论知识对于教学具有强大的指导作用,研究得沉得住气,静得下心,迈得开步,畏惧理论知识学习的教师成长步伐一定缓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语文教学不要一谓按部就班,“就文讲文”,另辟蹊径或能柳暗花明。潘教授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心理成像让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文本结合,真切体会到小草在野火侵袭下的坚强不屈;边塞诗群文阅读中”唐朝疆域演变地图“的工具使用让晦涩难懂的文学知识变得一看便知,一知永知;用”二元对立“法设置问题学习《背景》中经典爬月台语段,自然引出于平淡中见神奇的白描手法;“通过观察“雾凇沆砀“四个字的偏旁真正知晓诗意的方式远比直接看课下注释强得多;“是日更定矣”,抓住“更定”让学生扮演“更夫”,置身情景设计敲梆话语,巧悟后文张岱“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特立独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堂是值得被享受的。好的语文教师熟练应用“认知工具理论”,课堂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地深度学习,而不是一直飘在表面,小看语文课的魅力,错过语文文字博大精深的处处精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丰盈语文课堂,漫溯想象桃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高青六中高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在谈知识转化之前,我想先说说知识的选择和表征。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哪些知识是需要选择的,提取最有教学价值的知识。通过这次报告,我意识到散落在文本中的隐性知识太多了,这些隐性知识如果不被挖掘,那就上不出一堂好课,只能停留在表面。这些隐性知识是需要被挖掘、被开采的,也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能够意识到关注到这些藏着的知识。有的时候确实是没有这个意识,走马观花的看一遍文本,以为能教的也就这些了,其实不是没有而是没有意识到。只有提取到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进而挖掘到隐蔽的认知冲突,后面的知识转化才更有深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其次,我们需要表征知识,而不是搬运知识。准确地表征知识需要运用到一些工具,潘教授这节课就给我们讲授了很多,让我受益匪浅。表征知识越清楚明白,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才会更深刻。比如说在学生大脑中建模,心理成像,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外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再次,转化知识是最难的,也是我们一线语文教师最动脑子的环节。隐性知识只有内化为显性知识了,这才实现从教向学的过渡,也才能更好的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设计学生的认知体验,所有内容化为学生体验才有价值。设计学生的认知体验,离不开学习任务的驱动。这次报告,我学习到一个新的词汇“支架系统”。我们常常说教学支架,但是却从未提到过支架系统。什么是支架系统?学习任务之间有层次有联动,这就是支架系统。维果斯基的“跳一跳,摘个桃”就是借助支架的力量实现最近发展区。最让我叹服的是潘教授信手拈来的资料,每一个资料都让人耳目一新,每一个资料都贴近文本,每一个资料都环环相扣。(由于潘教授不认识我,否则我真想问问他在哪里找的资料,请潘教授推荐渠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听觉的冲击,视觉的震撼,一场饕餮盛宴意犹未尽!虽然潘教授的报告结束了,但是富有想象力的语文教学正在拉开序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听潘教授讲座有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青六中贾灿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何充满想象力?而不是一听开头就知道结尾,听潘老师的语文课就像溯游桃花源一样时时给人惊喜让人叹服。下面我来说一下我叹服的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首先教育心理学的一些图片,我没想到还可以用在《书戴嵩画牛》 这节课里,这片课文一直让我很头疼,因为不知道教学落点在哪里。不知道到底是谁错了。潘老师的解读很大胆,苏轼欠戴嵩一个道歉,我觉得编写教材的人也欠我们一线教师一个道歉,被弄得云里雾里的。反思自己缺乏质疑文本的勇气和锐利解决文本的目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潘老师强调的认知因素是我一直忽略的,有时候我们一线教师无视学生的认知规律,不是层次递进的,是跨越性的,是粗线条的。怎么样不粗糙的一带而过?还原是个很好的工具。在空白处挖空心思,看到学生看不到的东西,把隐藏的信息拎出来,这样上课就细腻了。当然,细腻还原都来自文本解读的深度。没有深度的解读,就没有创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潘教授教学的广度。在报告开始前郭老师说,潘教授的报告引起她内心深刻的共鸣,甚至感动的流泪。我们从上学时就学《愚公移山》,现在课本上还有,但从来没有觉得令人印象深刻。有的老师会让学生评价愚公这个人,当学生说到“自私”时甚至会觉得他的想法挺新奇。但是潘教授借助地图,讲华夏文明,讲民族精神,我们中华民族面对困难的态度,山挡移山,水挡填海,靠的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民族精神。讲到这里,我也不禁潸然泪下。那我们的学生呢?他学这一课的收获和感受,一定会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中,在不知不觉中,内化成他的精神的动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青六中赵文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好课,按潘庆玉教授的话说,是要设计的,是要把激活、释放文本的思想活力和学生的想象力作为核心原则的,是要挖掘语言能量、理性精神、审美张力和文化蕴含的。好的教学设计既能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使得教学工作科学化,又能在促进我们自身发展的同时,如潘教授所言“把学生卷入到表达、思维、审美与文化的洪流中,使他们亲身感受和触摸到语言生成、理性思维、文学审美与人文情怀的心灵表象”。所以,每一节课,我们都应该追求最佳的教学设计。而教学设计最优化的实现,我们必须对文本进行深层建构,“主动发现文体、语用、修辞等语文知识,并通过系统的问题设计转换成具有高度认知势能的学习任务”;我们还要把“对文本思想内容及语文知识的教学价值的分析挖掘与对学情的预估结合起来”;这一切,就需要我们的精心设计,需要我们努力去引发学生思维的连锁反应和递进效应,需要用我们的课堂引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强度和关联性。这样,我们的语文课才有可能引人入胜,让学生有欲罢不能之感。在这样的教学设计里,潘庆玉教授给我们呈现了他自己的《背影》《湖心亭看雪》《书戴嵩画牛》等教学设计。都让我眼前一亮的同时,连连自叹:我怎么就想不到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面对着核心素养下的语文课,我们要想自己的课不上成温吞课、乏味课和走神课,那么,就一定要综合运用各种思维催化作用,有序优化地安排教学诸要素,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语文不是孤岛,是一片汪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青六中 苗海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听完潘庆玉教授的《富有想象力的语文课》,不仅大为震撼:语文课竟然可以这么上!潘教授将语文课上成了一片汪洋,孩子的想象力如同长了翅膀,被激活了。在他的课上,孩子们透过语言文字这种载体,直接进入作家的视野,跟作者跟书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而反观我的语文课却像程式化的解读课,孩子们只是为了学习语文知识.那么点燃不了孩子的语文学习兴趣也纯属正常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实想来,所谓“富有想象力的语文课”就是要让孩子们去感受体验课文内容,从而触动他们的心灵,激活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下来,我将从潘教授所讲的两点,来认知我的语文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由潘教授所讲的“从认知看语文教学想象力”我忽然想到平时的古诗教学,为什么孩子们都背的滚瓜烂熟,但是总是写错字呢!就是因为孩子们对诗不够理解。如果附以想象,孩子们的记忆是否就会深刻难忘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比如:《蒹葭》中的“蒹葭萋萋”好多学生都误写成“凄”。我就要求学生想想“萋萋”是什么意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说“茂盛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萋萋”是描绘谁的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芦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芦苇是不是属于草本植物,所以要用“草字”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么我们之前在那首诗中学过它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黄鹤楼》芳草萋萋鹦鹉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是不是茂盛的意思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此想到所有的古诗词,因为诗中都有写景,画面感都是很强的。可以通过简单地描画或者给予一定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加深学生对于古诗意境的理解,学生诗歌默写中就不容易出错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认知工具理论的语文教学应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潘教授讲述了情感反应、建模、心理成像、二元对立、改换背景,还有情境变化和角色扮演等方法。其实这些方法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可以实施运用的。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在讲《社戏》“偷罗汉豆”时,同学们对于“阿发”的实诚一时体会不深。于是我就让学生关注阿发的动作和言语“阿发一面跳,一面说到”“偷我们的吧,我们大的多呢”让学生想象自己是阿发,然后我在讲台扮演具体动作,并问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面表明阿发在做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仔细观察谁家的豆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想干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要把最大的最好的豆给‘我’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就看出阿发的实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偷我们的吧!我们大的多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无发现矛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家的还叫偷啊?”“他傻吧?竟然把自家最大的给别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何用偷呢?而不用拿?“是背家人私下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这样才会刺激神秘有趣,充满探险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阿发把最大的豆给我吃,说明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表明阿发真诚热情淳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跟学生反复的互动交流中,在学生角色的转换中,他们已经能体会到阿发的人性的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实这就是潘教授所讲的角色扮演的生成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同样《安塞腰鼓》一文中,要体会安塞后生们敲鼓时原始生命的奔放。如果仅凭诵读和联想想象是真正体会不了这种生命的力量的。如果附以有关黄土高原及其当地人(或者视频或者图片)的环境及生存状况的介绍,学生就会形成上的冲击,就能感受到这种原始生命的力量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时,宏大的背景带给学生们视觉上的冲击和震撼往往比单纯的诵读更直击学生内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以上几点来看,语文课学的不只是纯粹的死知识,更是要教会学生睁眼看世界。语文课应该是丰富的、饱满的、鲜活有趣的,它可以是讲故事的课堂,可以是演讲课,可以是辩论课,这样的课才会让学生活跃起来,才会让学生爱上语文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希望我们的语文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少些理性,多些情趣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少些严肃,多些活泼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少些包办,多些自主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青六中崔雪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次进行教学设计,我都很怵头,最终成果也是不尽人意,但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潘教授的讲座直击心头,也解决了我困惑很久的问题。现在想想我的教学设计更多的是让课“漂亮”,尽管我可能会想要提升学生的能力,但最终效果看起来更像是表演的艺术,流于形式。潘教授的环节设计立足学生,能真实提升学生的能力点。《书戴嵩画牛》的教学设计上学期我们也做了,也关注到戴嵩是否画错的问题,但我认为学生难以理解,我也难以讲明白。所以就简单一带而过。潘老师对这个问题的设计环环相扣,自然衔接,学生真的能在其中培养思辨能力,令人佩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还惊讶于潘老师在哪里找的这么多好的贴近的素材资料,为什么我就找不到?每次只会百度网页,这可能就是教授和普通老师的区别吧。没有深厚的功底,需要拿来就用的时候自然就显得捉襟见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最让我震撼的是解读发现到问题设计的创造性转换,有时候我们发现了问题转换不了啊!这需要支架系统来帮忙,其中地图和视频带来的直观体验是很强烈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设计学生的认知体验,所有内容转换为学生体验才有价值。这是这次报告最为核心的内容,这也是郭老师常常说的要贴着学生的感受走。总之报告带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要读一些语文学科的理论工具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潘教授的讲座干货满满,教研员郭莉莉老师的总结精辟到位。一场报告会,我们收获满满。学习,讨论,转化,运用……六中语文人希望有朝一日也能“满载一船星辉 ”,在语文的星辉斑斓处放歌。</p><p class="ql-block"><br></p>

学生

教学

教授

语文

语文课

知识

认知

设计

我们

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