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最大历史祠堂群看宗族特征

读对经典

<h3> 惠山古镇祠堂群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惠山镇祠堂群,它由118个宗祠组成,涉及80多个姓氏,构成了中国姓氏历史文化的一个文化奇观,其整体规模之大,单体数量之多,宗祠形制之全,可谓全国宗祠历史遗迹之最。</h3><h3> 惠山古镇祠堂群,自明嘉靖年间允许民间联宗建祠,先吴、顾、钱、朱、李、陆、华等在惠山择地建祠外,后王、张、杨、周、荣、徐等姓望族也纷纷在惠山建祠,建造了密集连片的宗族祠堂建筑群,它是多种合力影响作用下的结果,是时代留给我们的一个历史遗存和文化惊喜。我们可以对祠堂进行全面的透析,揭示宗族的本质和特征。</h3><h3> 史籍告诉我们,宗族是中国历史上形成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人群共同体。它产生于父系社会家长制历史时期,在新中国建立后逐渐解体。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历史现象,更重要的,它还是地方家族管理历史现象。</h3><h3> 通过对惠山祠堂群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宗族的特征。</h3> <h3>  宗祠有共同的始祖。惠山祠堂群中,每个宗族都有一个共同始祖。始祖是宗族的“木本水源”,没有始祖即没有宗族。</h3><h3> 从惠山祠堂群看,宗族的繁衍变迁是一个普遍规律。明朝看重家族血脉,比较支持家族的祭祀礼仪和教化传承。这在嘉清帝以后表现更加明显。</h3><h3> 无锡是一个经济富裕地方,陆续而来的移民很快找到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杨氏、荣氏、唐氏、薛氏、钱氏等各姓氏宗族在无锡落地生根之后,追远怀祖,趁着皇朝提倡建造祠堂的机会,陆续在惠山附近买地建宗祠,认祖归宗。久而久之,无论是家族众筹,还是独家出资,许多家族姓氏的宗祠在惠山陆续建成,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历史文化奇观——惠山祠堂群。</h3><h3><br></h3> <h3>  宗族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每一个姓氏宗族的子孙全部是该宗族始祖——始迁祖的后裔,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社会人群共同体——家族。</h3><h3> 惠山各姓氏宗族要求家族成员必须聚族而居,拥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在谱牒中,家族常冠以地名,如“锡山秦氏”、“鸿山杨氏”、“东亭华氏”、“无锡吴越钱氏”。其培育、绵延、发展和沉浮,既有渊源可考,也有缘由可究。他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合为一个家族,形成相互存在着血缘关系,建立同一宗族。</h3><h3> 钱氏宗谱记载,钱氏迁无锡始于北宋。钱氏由浙江嘉兴渡太湖徙居无锡沙头,钱进为无锡湖头钱氏始祖,形成以血缘为纽带结合的钱氏家族。一个祖先的后代子孙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合成一家族,否则即使同一姓氏,不存在血缘关系,也不能形成一个家族。</h3> <h3>  宗族重要的是有明确的昭穆世次。一个宗族必须有明确的昭穆世次。如果没有明确的昭穆世次,即使是同一个姓氏的后代,也不能形成一个宗族。</h3><h3> 宗族必须把明确昭穆世次当作宗族头等大事。宗族如果世系不可考,世系不详,则昭穆不可叙。一旦昭穆失叙,尊卑无分,名分失序,虽然同姓,但不同宗同族。只有大家同姓同宗,是一个共同始祖的后代,才是一个宗族。</h3><h3> 为了保持昭穆世次不乱,过去宗族大都每隔一定时期续修一次族谱。一个家族如果三世不修谱,就很可能断世系。宗族只有通过不断地续修族谱,才能达到辨昭穆、明世次的目的。因此,有明确的昭穆世次是宗族的一个最基本特征。一个祖先的后代子孙,如果没有明确的昭穆世次,就不能成为一个宗族。</h3> <h3>  开展集体活动,是宗族的一个基本特征。</h3><h3> 在古代,宗族实行宗法制度。惠山宗族看重宗族成员间集体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可以达到“叙昭穆,秩名分,重本慎始”的目的。据历史文献记载,有春祭、冬祭、喜庆等。祭祀活动是由本族后人组织和置办。宗族由族长统领,由于有的族人分支多,并没有一个常年不变的嫡传做主祭,大多以族里各支系族统主持祭祀,有的宗族按照年头进行轮值。宗族成员如违犯族规家法,宗族有权处理和惩罚。</h3><h3> 祭祖是无锡宗族最隆重的活动。祭祀之日一些名门名族,大都呜锣齐集族众。族众排列祭祀,钟鼓齐鸣,香烟缭绕,庄严肃穆。祭祖贵在一个“诚”字,宗族子孙必须诣祖墓扫墓,这是尊祖敬宗的重要表现。如果不诣祖墓,就是最大“不孝”。</h3><h3> 无锡过氏把“弘扬家国情怀”融入清明祭祀典礼,增加功德牌位入祠仪式,让祖德和家国大义在宗祠里永生。</h3><h3> 通过祭祖等集体活动,倡导立德修身、治家睦邻、尊规守约、教化敦伦,使“骨肉之情常相通”,让宗祠文化活态呈现,促进宗族的发展和巩固。</h3><h3><br></h3> <h3>  聚族而居是无锡宗族的一个基本特征。江南宜居的自然环境为著姓氏族定居和文化孕育提供了优越的基础条件。</h3><h3> 从所周知,在农耕经济为主要经济的时代,江南必然成为家族繁衍生息的理想之选,也是北方家族避乱南徒的择居之地。这是无锡人形成望族世家汇聚而居的根本原因。明太祖洪武时,无锡州判王中立在《华氏传芳集-序》中曰:“自大江以南,西浙之郡,号富庶者必称姑苏,次则无锡……”。透过此语也可窥见太湖流域望族群集的原因。清康熙首巡江南后,写下“东南财赋地,江左人文薮”,也清晰道出江南经济与人的并济共生关系。</h3><h3> 安定的社会、重教的民风促成了望族的汇聚,也为家族形成提供了可能。宗族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按昭穆世次组织起来的,它除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还取于社会环境。魏晋时期,江南地区只有朱张顾陆吴等氏族,永嘉南渡之后多了王氏、谢氏、袁氏等,唐宋以后,又有杨氏、钱氏、过氏、许氏等从外埠迁入。聚族而居,一姓相传,历数百载,衍千万丁。这些世族的迁入,为江南输入人才、文化和技术。同时,隋唐以后科举制度和商品经济发展,为家族提供了更多机会与上升空间,望族大增。</h3> <h3>  宗族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按昭穆世次组织起来的。每个姓氏宗族都有成文族规家训。宗族强调遵守孝道,以宗族族长为核心的宗族管理团体,利用族规家训对本宗族家人进行教育和管理,不容许有损害宗族的人和事。</h3><h3> 无锡《钱氏家训》是在众江南家训中的佼佼者,它包括个人、家庭、国家、社会四个部分。钱氏家族人才济济,史上走出官员数百而无一贪官,家族文化的熏陶可谓功不可没。</h3><h3> 中国传统文化一贯强调“忠孝节义”。家训与族规,是互为补充关系,前者注重教化,后者强调惩戒,二者成为维护宗族秩序的工具,是对国家“法律”的延伸与补充。同时,宗族家训保留各姓氏家谱中,代代相传,对端正门庭、谨肃家风、教化子孙、修身立德、勤俭持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h3><h3> 无锡《杨氏家训十二宜》,以十分凝练的文字集道德、教育、生活等理念于家训中,它深深地影响家族每个成员的素养品性、处世原则,也决定了一个家族是否经得起时代更迭、沧桑世变而门楣持久不衰。无锡杨氏家族亦宦亦商,从杨宗濂、杨宗瀚、杨翰西到杨通谊、杨令茀、杨荫榆……文才武略绵延不绝。</h3><h3> 无锡宗族族规家训不乏封建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但其中延续优秀传统文化,有教化意义,这在当今仍值得借鉴与传承。</h3> <h3>  祠堂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核心主要是忠孝节义的理念。现今的祠堂不仅已成当地历史文化景点,还是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因此,历史的结果总是很难与人们当初设想完全吻合。无锡惠山祠堂群是时代留给我们的一个历史遗存,是传统文化最主要的温床和载体,我们现代人在思恋念想中,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努力为传统文化提供更多的存续空间。</h3><h3> 把祖宗留下的宝贝看好。乡愁升华了,惠山祠堂群最能牵动人们对民族的情感,对家的情感。一个人如果对故乡没有感情,就很难说对自己的民族有感情,更难说对自己的国家有感情。因此,城镇规划建设要保留文化脉络,要有历史,有记忆,能看到过去,能延续民族感情,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