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 寨——儿时的记忆之一

三秋桂子

<p class="ql-block"> 有些昏暗的煤油灯下,十来人围火而坐,有的坐床沿,有的坐板凳,还有的坐草埻。他们是到我家来“摆寨"(老家人把同寨人的串门叫做摆寨)的寨邻。我家的火是煤火,旁边放着一大撮箕包谷核(hu),偶尔在火中投一两个包谷核,既取暖,也延续着火种</p> <p class="ql-block"> 我家茶罐是粗黑砂质的,茶壶却是白瓷的,煮一罐茶,可以倒两三壶。父亲将煮好的茶倒满一壶,随意的递给一个“寨邻”,这个人接过茶壶,呼噜呼噜的喝几口,闲闲散散的摆了几句“龙门阵”(我们老家把聊天称为“摆龙门阵”),用手擦一下壶嘴,以表示把自己留在壶嘴上的口水清理了,就把壶递给下一个人。</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大家围坐着一边喝“转转茶”,一边摆龙门阵,没有主题,没有方向,想到什么就摆几句,摆完这个话题就转到下一个话题。</p> <p class="ql-block"> 有时候,也摆一些有意味的故事。父亲先来讲,他说老虎是兽中之王,它要山羊、兔子和老熊去找名字,它们走到一家祠堂前,看见匾额上写着“刘备之庙”,山羊高兴地说我叫“刘备之庙”。它们继续走,看到一家对联的横额是“君恩难忘”,老熊就说我就要这个名字了。到晚上老虎得知免子没找到名字,大怒,要惩罚兔子,山羊和老熊说愿意拿出一个字给兔子作名字,山羊拿出了“刘”,老熊拿出“君”,兔子便高兴地大叫起来:“我有名字了,我叫‘刘君‘。”于是大家都看着叫刘君的邻居哄堂大笑……</p> <p class="ql-block"> 就这样,一壶茶喝完,再倒一壶,一罐茶喝完,再煮一罐。直到更深夜静,大伙儿散去了,母亲才来收拾“残局”。</p><p class="ql-block"> 在简单而朴素的乡村,“摆寨”也是选人家的,有人家置办了那个年头比较“高贵”的包谷烧,邀请人们到他家去喝“转转酒”摆“龙门阵”,也没有几个人去,反倒是只有粗梗老土茶和包谷核火的我家,成了大家长期的据点。</p> <p class="ql-block">  山村夜晚充满漆黑的宁静,偶尔传来几声狗咬,也没撩起一丝夜的波纹。反而是这闲闲散散的喝茶,闲闲散散的摆龙门阵,把漫长的夜,一点点地缩短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