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耕耘季,党建引领赛课忙。2021年4月23日至26日,燕塘镇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教学竞赛在张屋完小如期举行。全镇7所小学经过校级选拔,共推荐了12名教师参加镇级比赛,12节课例涉及了语、数、英、道法、美术、音乐6门课程,观摩比赛的教师达60多人次,占全镇在职教师数的近一半。</p> 综合组比赛进行时 <p class="ql-block"> 4月23日,综合组的比赛课例精彩亮相,杨凤娟老师的美术课《六面怪脸》、吴启帆老师的英语课《Touch your nose》、钟莉鸿老师的道法课《少让父母为我操心》、谭晓芸老师的音乐课《每天》依次上阵,每一节课都各具特色,课堂上,老师们不但展示了扎实的基本功,而且通过有效地示范、组织和指导,让孩子们学得很快乐也很有成效,让观摩老师对这些科目的教学模式有了颠覆性的认识和全新的听课体验。</p> 数学组比赛进行时 <p class="ql-block"> 数学组的比赛于4月25日进行,韦宏宏老师的课例《分一分》、陈丽娟老师和钟玉秋老师的参赛课例《分数除法(一)》、韦金城老师的参赛课例《分扣子》经过与信息技术的巧妙融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希沃5里的课堂活动进行练习巩固、嵌入高质量的微课视频、使用班优随机指名回答和及时鼓励等技术手段充分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及时获取学生的学情反馈,让课堂教学变得更有趣、更高效。</p> 语文组比赛进行时 <p class="ql-block"> 4月26日进行的是语文组的比赛,语文科比赛的教学环境参考县级和自治区级比赛的要求,参赛教师必须使用人教智慧平台进行教学,这次参赛的唐丽珍老师、廖芳老师、毛丽花老师、黎彩足老师成为了我镇第一批“吃螃蟹”的语文老师。几位老师的课例《表里的生物》《牧场之国》《跳水》《荷叶圆圆》各有千秋,有的老师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有的老师有组织学生有序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有的老师巧妙利用板书的框架,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内容;还有的老师通过声情并茂地范读,指导孩子们开展各种形式的感情朗读,每位老师都关注到了语文要素在教学过程中的落实,每一节语文课都有朗朗书声!</p> 孩子们专心听课 <p class="ql-block"> 有了信息技术的有机植入,学习不再枯燥、单调,孩子们学得更专注,更愉快了。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不论是听课、发言,还是参与活动、小组讨论,都情绪在线,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p> 老师们观摩充电 <p class="ql-block"> 赛课老师课前精心设计,课上熟练操作,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了巧妙融合,让课堂焕发了新的活力。观摩老师纷纷表现出了对新技术的兴趣和跃跃欲试的兴奋。通过比赛示范、带动推广,让信息技术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地融入学科教学,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效率,最终实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身心智能健康发展、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这就是我们组织比赛的初心。</p> 精彩片段一 <p class="ql-block"> 《分扣子》的数学实践活动内容通过希沃5中的课堂活动板块进行分类游戏设计再合适不过了,直观又好玩的分类竞技游戏让教学事半功倍。</p> 精彩片段二 <p class="ql-block"> 老师在帮助学生整理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时,展示了一小段微课视频。在课堂上巧借他山之石为己所用,也不失为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资源一种有效手段。</p> 精彩片段三 <p class="ql-block"> 一年级语文课上的朗读体验——一边表演一边诵读,演着演着就读出情感了,读着读着就熟读成诵了!</p> 校长总结进行时 <p class="ql-block"> 4月26日下午,语文组的比赛结束后,廖继平校长对这次比赛进行了简短而精辟的总结,分析了教育教学正面临着信息技术改革的大形势,鼓励赛课教师以比赛为契机,将比赛时那种积极向学、锐意进取、投身教研的态度带回到日常工作中,带动身边的老师钻研技术,钻研教学,让二者更好地融合,并嘱咐前来观摩的老师,要学习赛课课例中的好技术,好方法,结合自己的课堂,灵活运用,让信息技术赋能教学,为提升教学质量服务。</p> 收获与使命 <p class="ql-block"> 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燕塘镇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教学竞赛共评选出一等奖课例4节,二等奖课例8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荣誉既见证了老师们的付出,也为老师们划出了一道新的起跑线。这些获奖老师将成为我镇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工作的中坚力量,深入开展这一方面的教研活动将成为她们工作的一部分内容。</p><p class="ql-block"> 愿老师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辑: 骆艳娟</p><p class="ql-block">审核: 廖继平 董荣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