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其实很早就想写一篇文,纪念我们走过的风风雨雨,每次都感觉年份太浅,不足以来纪念。前一段时间去朋友家,看到他们一家三口的瓷婚合照,或者瓷婚是个可以用来纪念的年份。</p><p><br></p><p>一直耿耿于怀的是,结婚那天的那场大雪,公历四月份,农历三月份,这样的人间最美四月天,却飘起了一场鹅毛大雪,是否天象告诉我,不应该嫁给他,或者他不应该娶我,或者这只是一场很平常的冷空气。</p><p><br></p><p>两个人能走到一起,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正如那一句说得到烂的俗语: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我们遇见之前,有比他条件好太多的,那时候的我没有结婚的想法,什么样的人对我来说都是枉然。直到看着身边最好的朋友或嫁人,或待嫁,突然就有种“恨嫁”的冲动,那时候,他的出现或者就是“对的时间”,加上彼此看顺眼,物质条件都是次要的。这个“次要”让我在后来的二十年里,付出了现在想起来都心有余悸的“沉痛”的代价。</p><p><br></p><p>所谓沉痛,现在看来是一种生活的历练。从一无所有到如今,看到每一样东西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那种发自内心的淡淡的自豪,在苦难中偶尔会成为前行的一道光,照亮自己前行的路。</p><p><br></p><p>二十多岁时,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倔强。没有钱,一份一分的赚,然后一分一分的攒,省吃俭用,从牙缝里,从住的环境,从穿衣里,省到第二个孩子出生,建了我们农村里的大房子。从自己家到一个陌生的家,总是心里边胆怯,唯恐什么做不好,一句无关紧要的话,都会引发一次我的流泪事件。做了母亲,什么都想着孩子,为了孩子,好像无所不能。对于孩子的教育,多少添加了自己少年时的梦想在里边。然后冲破阻碍,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让孩子接受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好的教育。</p><p><br></p><p>回想那些年的居住环境,用什么词语形容呢?也许时过境迁,在内心里总是对那些时光心存敬畏,再不好,都是好了。一个大大的出租门面,日复一日地住在里边,整整十年。因为卷闸门太大,所以室内和室外永远是一个温度。因为没有水,得备上一个大水桶,一桶一桶地提水。因为地方窄小,一家四口挤在一张床上,如果碰到孩子生病,彻夜不眠是常有的。因为环境不好,现在想来,对于女儿的愧疚与日俱增,那样的环境,她的学习能那么优秀,一直是我最大的安慰。</p><p><br></p><p>如果要把二十年的婚姻划分为两个阶段,那十年无疑是最艰难的,从零开始的勇气都不知怎么来的,那时候的单纯,与原生家庭带来的传统教育,对于日子的好坏,从来不会去埋怨,总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总有一天会好的。时间总是不会辜负那些努力的人。我们之间的十年里,有互相鼓励,也有唇枪舌战,也有吵到一定程度,冷战好长时间,更有从此把他当成仇人的想法,甚至有时候想离家出走,最后都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召回。</p><p><br></p><p>从那个店面拆迁到现在,是婚姻的第二个阶段,这十年里,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首先居住环境大大改善,那五年虽然住在出租房里,也很狭小,至少女儿有自己的床,有一张安静的书桌,冬有暖气,夏有空调,用水是水龙头哗哗哗流出来的水。随着儿子上小学,女儿上中学,突然意识到,必须拥有自己的房子,给孩子更好的环境,也为自己住的舒服。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安慰自己那颗漂泊的心,在没有自己的房子之前,心一直飘着,虚无着。</p><p><br></p><p>我们之间还是会争吵,或许只是为了某些不公平的待遇。一些埋怨渐渐从我心里生长出来,每一次吵架非要吵出个谁对谁错。在苦难里呆久了,总要找寻一个出口爆发的。</p><p><br></p><p>这五年里,有了自己的小窝,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随之而来偶尔也会矫情一番。从18年开始,重新捡拾起手中的笔,发发自己的生活小感悟,读书,写文,让生活在平淡中多了一些情趣。女儿结束了自己的十二年苦读,进入更高层次学习状态。儿子正值叛逆期,偶尔我们之间也会发生冲突,不过,用心对待,一切都会迎刃而解。</p><p><br></p><p>我们的婚姻生活,渐渐趋于平淡,平稳。各自做好各自的事,为了更好的生活,彼此都在不遗余力地努力。年龄带来的变化就是,不会再因为一些事情去彼此伤害,因为对方是可信赖的亲人,伤害对方,自己的心里也在滴血。</p><p><br></p><p>瓷婚,百度上的解释是,所谓瓷婚中的瓷并不是中国人眼中一贯认为的瓷器一跌就破的概念,在西方,特别是在过去,瓷器是相当珍贵的东西,就是摔碎了还会捡起来把碎片镶在首饰上。所以瓷婚就像金婚,银婚一样是到了一定的年份的婚姻状态。那么,愿我们的婚姻如瓷器般珍贵,越久越昂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