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p><p class="ql-block">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p> <p class="ql-block"> 为了开阔教师视野,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借鉴先进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加强老师对课程改革,研究和探讨新课标教学的能力。2021年4月23日—4月25日,我有幸被学校委派到儒家文化发祥地孔子故里—曲阜学习《全国中小学核心素养下教研创新与课程教学深度变革》研讨会。</p> <p class="ql-block"> 由教体局张成功主任领队,引领我们进行了为期二天的围绕着核心素养教育下展开的全域性、跨学科、高质量的精彩培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首先我想给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p><p class="ql-block">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致。</p><p class="ql-block">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p><p class="ql-block"> 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p> <p class="ql-block"> 核心素养教育下,当前课堂改进策略实现两大转型,一是由教师传授型课堂向学生学习型课堂转变,体现“学生学习为本”的理念;二是学习一定要发生在学生身上才有意义,由知识掌握型课堂向学生发展型课堂转变,体现“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更要强调能力的培养、情感的培养,将死的知识变为活的能力,教育才是真正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4月24日上午,江苏省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特级教师刘永和的精彩报告在全场掀起学习、思考和研究热潮。他以《“学思结合”做研究》为题,完整的阐述了“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和教师成长途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思而不学则殆:</p><p class="ql-block">刘教授以西方小故事引入主题:你想幸福一天吗?请带家人去野炊。</p><p class="ql-block"> 你想幸福一月吗?请结婚吧。(度蜜月)</p><p class="ql-block"> 你想幸福一年吗?那就继承遗产吧。(在美国继承遗产只能享受一年,因为要交巨大的税额)</p><p class="ql-block"> 你想幸福一生吗?那就爱自己的职业吧。</p><p class="ql-block"> 这则西方小故事告诉我们,人无论任何职业,无论在什么岗位上,要想幸福一生那就好好的爱自己的职业。刘教授借用爱迪生考助手的例子启发大家教育研究缺一不可的因素有二:一是留意周围各种事务;二是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关于什么是强者?中国首席计算机科学家汪成为主张在现知条件下求出最优解的就是强者。回归教育,作为教师,该如何诠释“学以致用”?上海一著名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只读了“半本书”,但是其中的每一句话都用到了。如果我们想要成长,这难道不是一种启发吗?期间,刘老师还饶有兴趣的同我们分享了由一篇文章引发的“趣事”,关于学生全面发展“要求过高”到“要求不高”再到“要求到底高不高”之间的辩证和探究,通过三位名家的阐述,让我们清晰的看到比较与思辩的重要性,启发我们教学工作中是关注终极性(教成什么样的)目标还是要关注发展性(怎么教)目标,进一步明确文化的力量。文化启人心智,文化凝聚力量,文化,更能引人向上!</p> <p class="ql-block"> 学而不思则罔:</p><p class="ql-block"> 强调在学习中思考的重要性。刘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几种思考方式:深入性思考、缜密性思考、怀疑性思考以及迁移性思考。深入性思考就是要追问原因并追问到底,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达到事物的内部或中心,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思维。缜密性思考要注重周密性和细致性。怀疑性思考就是要有怀疑精神,有怀疑才能有创新。我们要做一名思考者,大到反思教育的改革,小到反思一堂课,一次教育成果或教育实践。在“学”与“思”的过程中做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24日下午,北京教科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凯教授,从核心素养的颁布之旅——核心素养内容纵览——课程落地规划——教学落地实施方面详细阐述了《核心素养牵引下的学校课程与教学改进》,核心素养的实施及课程、教学落地实施的典型案例。讲座中,王凯教授紧紧围绕新时代、新环境、新要求、新目标,回归立德树人主题,突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深层意义,详细阐述了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动态的,不断整合的;是后天逐步习得的;是相关知识、认知技能、态度价值观与情绪的集合体;还是基于行动(实践)与情景导向的。</p> <p class="ql-block">王凯教授针对从2001年课改至今整理了基础教育改革研究轴。清晰的呈现出了近20年了的改革变化。</p><p class="ql-block">最初我们在问“怎么教?”:一开始我们专注于教学模式和方法</p><p class="ql-block">然后我们又问“教谁?”:紧接着我们发现了儿童并不是小大人</p><p class="ql-block">后来我们又问“教什么?”:发现了课程需要加工甚至是重构</p><p class="ql-block">再后来我们在问“谁来教?”:我们发现了教师</p><p class="ql-block">现在开始思考“教成什么样?”:我们必须面对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引发思考:</p><p class="ql-block">最初我们在问“怎么教?”:一开始我们专注于教学模式和方法</p><p class="ql-block">然后我们又问“教谁?”:紧接着我们发现了儿童并不是小大人</p><p class="ql-block">后来我们又问“教什么?”:发现了课程需要加工甚至是重构</p><p class="ql-block">再后来我们在问“谁来教?”:我们发现了教师</p><p class="ql-block">现在开始思考“教成什么样?”:我们必须面对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核心素养牵引下,我们应该怎么教?</p><p class="ql-block"> 王凯教授依次讲了几个实例:“青蛙实验”案例:我们往往会把“方法性知识”教成了“实时性知识”</p><p class="ql-block">有一条壁虎引发的故事:以心理为例,小壁虎在文中是集众多心理于一身:侥幸→难过→希望→失望→坚强→难过→高兴→领悟 。</p><p class="ql-block">这些是隐在课文背后的因素,只有关注到了课程融合本意,才有可能体现出课程的伸展力和还原力。</p><p class="ql-block">我们往往会把“价值性知识” </p><p class="ql-block"> 教成了“事实性知识”!</p><p class="ql-block">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小毁成长记:</p><p class="ql-block">我们往往会把“一群孩子” </p><p class="ql-block"> 教成了“一个孩子”!</p> <p class="ql-block"> 核心素养导向的改革趋势旨在通过学校教学时空的重新分配,引导学校思考存在的价值和育人的模式,重新组织教育要素,调整教学秩序;引导教师重新思考学科的本质、跨学科的必要和多路径的选择,引导学生穿越学科壁垒,联通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关联知识与生活,彰显学习的实践性与创新性,过与以往不同的学校生活。</p> <p class="ql-block"> 25日下午,由杭州市凤凰小学特级教师缪华良校长立足学校、教师、学生发展进行演讲。</p><p class="ql-block">缪华良校长以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五要素讲述了教学的基本环节,以学情分析为主,构建和谐的学习共同体,不唯分数评价学生。在《为学习而设计教学》专题报告中指出教学常规要素构建是以“基于学情”的教学设计,构建和谐的学习共同体,在课程标准下提供分层、可选择、有弹性的作业设计,尊重个性的关爱与指导,注重多元性、实效化的评价为基础的。“从来不评”、“立即反馈”、“学生代批”等一系列工作陋习成为了制约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因素</p> <p class="ql-block">缪校长指出要有清晰的教学主张:</p><p class="ql-block">学校教学主张:</p><p class="ql-block">打造“教学共同体”,促进儿童“学习参与”。</p><p class="ql-block">学科组教学主张</p><p class="ql-block">——科学:教为了探究的学习 体育:把体育带回家</p><p class="ql-block">——美术:作业即作品 语文: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的全部</p><p class="ql-block">个人教学主张</p><p class="ql-block">——一辈子遵循的一种教学法,“融错”。</p><p class="ql-block">课程(学科)的学习与组织方式</p><p class="ql-block">“教”的重心转向“学</p><p class="ql-block">以教师“教”的 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p><p class="ql-block">教= 传授+讲解+示范 </p><p class="ql-block">学= 倾听+模仿+练习 </p><p class="ql-block">以学生“学”的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 </p><p class="ql-block">教= 引发+启发+鼓励</p><p class="ql-block">学= 感知+思考+表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缪校长明确指出核心素养概念:素养=必备品格+关键能力+核心价值观(?)</p><p class="ql-block">你能从认识的人之中找到这一个人吗?</p><p class="ql-block">品格特别好,能力很一般。</p><p class="ql-block">能力特别强,品格不太好。</p><p class="ql-block">品格特别好,价值观特别不好。</p><p class="ql-block">品格与能力是相对独立的两个因素。</p> <p class="ql-block">目前我们要坚持两个课程改革:</p><p class="ql-block">一、落实选择性教育思想的学校课程改革</p><p class="ql-block">二、聚焦学生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变革</p><p class="ql-block">并进行中西对比:“孔子讲学”和“雅典学院”</p><p class="ql-block">前一种重在“教”,后一种重在“学”。这两种方式没有好坏,没有对错,对于老师来说需要对两种教学方式进行融合,关键是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并且以儿童为自己的出发点,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生为本。</p> <p class="ql-block">25日下午,作业改革家、浙江省仙居县教科所张志伟所长围绕学校教研活动组织和指导的记忆方面,以案例漫谈的方式作《搭一条进步的阶梯》主题报告,明确教研活动不是组织策划者为参加者提供解决教学问题的准确回答的活动,而是组织者搭建平台、营造氛围,为参加者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提供专业支持的过程。“实际、实在、实效”亮点纷呈,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张所长的报告中明确以任务促进参与者的深度思考,达到有思考、有收获、有成长的目的。新教师听课与评课任务设计,突出“1.哪些地方没听懂?2.哪些地方你觉得上得好?为什么?3.哪些地方没有上好?为什么?4.找一个点,比对自己课堂中的做决5.找一个改进的建议。”五个方面,以具体任务诱导参与者思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同时指导老教师、骨干教师如何听、如何评,重视过程,达成实效,落到结果,逐步达成教师成长的四个层次。 同时,还借助优秀学校活动策划案例,详细解读学校教研活动如何提升教研活动质量。坚持问题改进行动应该明确为什么这样改进,改进什么,怎么改进,改进后有什么收获。强调教研活动不是找答案的过程,而是讨论的过程,立足问题,重视过程,突出成效。</p> <p class="ql-block">反思:</p><p class="ql-block">这两天的学习对我来说,不仅是业务理论的学习,也是一次思想认识的提升,更是一次心灵的荡涤。各位专家从不同视角、不同层次,全面立体的呈现了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同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支招如何构建高效课堂。通过这次培训让我学到了许多实实在在的教育方法,让我受益匪浅。新的理念、思路、方法,都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看到了作为一个教育者可以达到的高度与深度,更让我意识到自己距离一个成功者的差距有多大。本次学习已经结束,但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感觉到责任重大,今后一定会加强教学理论学习,多学习先进经验及思想,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积极探索,善于总结,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