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前言: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半个世纪就过去了。我的老师们开始跨入了年迈的生活,回忆着过去,关心着那几个在中学里被称为“马房山飞出的金凤凰”如今的状况。在恩师汪跃中老师的建议和鼓励下,所谓“金凤凰”之一的我,缓缓地翻开了那些旧旧并被我背到德国的照像簿,提起了笔,用搁置了近40年而颇为陌生的中文,写写记忆中的那些事儿。虽然有些句子语法不通或者有问题,但我还是希望能用自己平凡的文字和满满的回忆来表达对所有老师们深深的感激之情!在此也衷心感谢给我生命并养育我的慈父慈母🙏🙏🙏!来生我还要做你们的乖乖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此文由汪老师和我共同完成,我写故事+他写评语并配诗!珍惜这44年之后我们师生的再次合作!感恩在成长道路上遇见了这个唯一的他🙏🙏💕💕💕!</span></p><p class="ql-block"><br></p> 童年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童年像一条船,装满了糖果,装满了玩具,装满了欢笑,也装满了快乐。童年像一个五彩斑斓的梦,使人留恋,使人向往。童年生活中发生的一件件趣事常常把我带入美好的回忆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马房山中学当年的教导主任、数学老师汪跃中老师的题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u>凤凰之歌</u></i><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作者:汪跃中</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马房山是我家乡,</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南麓湖水通长江.</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好山好水办学堂,</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名校名师育凤凰.</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童年好 , 少年强,</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展翅高飞去远方.</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父母师恩永不忘,</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学业有成创辉煌</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湖北省武汉市的洪山区,有一座风景秀丽的马房山,山上有武汉工学院、武汉建材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前身)及其附属学校和马房山中学,我的童年和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度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爸爸妈妈的结婚照被我制作成视频,敬请点击观看。</span></p> <p class="ql-block">我的父母都是武汉工学院的教师,爸爸是一名充满情怀的党员,当<span style="font-size:18px;">1961年荷花盛开季节我哇哇落地时,爸爸</span>把他对党的忠诚寄托在女儿的名字上,取名祖忠群,意为祖家人忠于人民忠于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爸爸妈妈也曾芳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22岁的妈妈和28岁的爸爸合影在西南师范大学的草坪上,是不是文艺范十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六个月的我</span></p> <p class="ql-block">爸爸妈妈要上班,我被早早的送进了武汉工学院的幼稚园,园里的阿姨们觉得我的名字很绕口,常将名字中间的“忠”字省略,硬是把“祖忠群”变成了“祖群”。</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两岁的大弟弟在武工六栋门前的大路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两岁的小弟弟在广埠屯的照相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和山沟沟里的幼儿园一样的简陋</span></p> <p class="ql-block">几年以后,我又有了两个弟弟,我成了家中孩子里的老大。和大多数家庭一样,老大自然而然的承担起了照顾弟弟,帮助父母做家务的责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兄弟俩</span></p> <p class="ql-block">我的小学是在武汉工学院(简称武工)附小度过的,那里面的学生,大多数是武工的教职员工子弟,校舍是一栋两层楼的红砖瓦房,小学老师和我们都住在学院里,家里的门基本上都不用锁,邻里之间的来往更是随意。</p> <p class="ql-block">那时没有煤气,清早妈妈会提着炉子在外面烟熏火燎的“发”炉子把碳烧红,寒冷的冬天,便把炉子移到屋子里,并炖一锅莲藕排骨汤,放学回到家,喝上一碗热腾腾的汤,咬一口入口即化的藕,欣赏着一根根拉出的银丝,妙。三大火炉之一的武汉,夏天炎热酷暑,凡是气温38度以上,就可以在园内凭票领取酸梅汤,回到家抿上一口,凉凉的甜汁穿流在被烤焦的身体里,痛快啊!就这样,大热天居然成为了我的期盼!夏天的晚上,风总会停下脚步,任一切被太阳晒烫的角落热量不散,就是趴着不动也是汗流浃背。此时家家户户都会把竹床搬到楼下的马路上,大家拿着蒲扇扇着风拍打着蚊子,坐在一起乘凉,或者索性卷上席子到大操场躺下,数天上的星星。一到周末出太阳的日子,大家又拿出木盆放在路边,一边聊天一边光着脚在盆里踩踏洗被子和衣服等,好一番红红火火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小学班极好像更是阴盛阳衰,以女孩居多。每到课间,女孩子们就在一起踢毽子跳橡皮筋。记得小学时要学农,苦恼的我每天要割20斤草完成上交的任务。到农田里学习插秧,光着脚站在水田里,蚂蝗常常贴在腿上吸血,我通常都被吓得魂飞魄散,全身哆嗦。看着自己农业劳动的不擅长,更知道自己需要学一技之长,以便将来上山下乡时能做一些扬长避短的活。学医三周的实习被安排在校医务所里学习打针,给好多认识的叔叔阿姨们打针,轻柔快速的进针和缓缓的推针揉肤颇得叔叔阿姨们的好评,记得有一次一个针头带了钩,出针时却带有一丝肉,虽然叔叔没有任何表示,但自己则深感歉意,从此学会了每次都认真检查针头。小学高年级时来了一个清秀漂亮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曲老师,她标准的普通话干净利索的声音,严厉又公平的她能够让所有学生服她,就连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都老老实实听她的话。有一次学校选出几个学生代表参加工学院的大会,我被幸运选上。在大礼堂里我坐在小板凳上一直在和一个大学生鬼脸交流开了小差,而没有认真听报告。第二天曲老师就把我叫到办公室批评了我。学习方面老师更是给我很多机会,朗诵、出黑板报,唱歌,跳舞,打快板,当小老师,还戴上了红领巾。参加各类活动,培养了兴趣也花费了不少时间,同时也养成了勤奋好学,听话自律的习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95年回国时和曲老师在武工桂花园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19年在武工老年中学遇见曲老师时,我激动的泪目了。</span></p> <p class="ql-block">忆苦思甜是小学教育的一个环节。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我们去周围的农村听贫下中农讲解放前地主剥削农民的故事。当农民叔叔讲到农奴被奔跑的马在地上活活拖死时,大家抽泣不已。忽然有一位同学举起小拳头并高喊:“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其它小朋友们立即跟着伸出了小小的拳头👊。为了“忆苦”我们每人都要吃一个特地为我们准备的“糠团” — 没有磨碎的稻谷皮捏在一起的小团团。我咬了一口,简直难吃到极点,还刺嗓子,怎么也咽不下去啊!和每天早上在校食堂里买的粗面馒头相比,我太知足了!</p> <p class="ql-block">大学的校园就像一个自成体系的小国家,有老师有学生有服务工作者;有教室有礼堂,有食堂有医院,还有小卖部。在校园里,年轻学生手拿书本在树下朗读,或者坐在石凳上看书。操场上跑步,单双杠上练习的年轻人更是生龙活虎。家中,爸爸永远都是手拿书本查资料或写文章,妈妈常常是挑灯夜战忙着备课和批改作业!吃饭时和爸爸谈的是知识文化,无处不在的学习氛围就这样熏陶着我,梦想就是像爸爸妈妈一样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学习也变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堂哥从吉林来看我们,全家人一起学习毛主席语录。</span></p> <p class="ql-block">爸爸博学又多才多艺,历史哲学、物理数学、诗词地理、日语古文样样精通。唱歌跳舞,吹口琴朗诵、识谱写作样样拿手。最喜欢晚上躺在床上听爸爸讲西游记的故事,唐僧如来佛还有那孙悟空,活龙活现的。听得正来劲时,爸爸会突然来一个“请听明晚继续”,这时侯的我就会死缠烂打让他继续。不知他肚子里怎么能装下如此多的东西!高兴的时候爸爸会坐在床沿悬挂着腿,让我们坐在他的脚上,摇头晃脑地荡着“秋千”唱着歌谣,“老头老头你到哪里去,我到汉口买眼镜”。爸爸的满腹墨水以及他万般的才艺,在现实生活中却显得那么万般无奈,出门不认方向、进门不懂家务,碰到杀鱼杀鸡的时候他会躲的远远的,就连踩死一个蚂蚁他都会自责半天。善、爱、纯、三个字也许就是对爸爸性格最准确的概括。记得妈妈被下放农场的时候,爸爸带着我和弟弟在家,当年爸爸教的工农兵大学生们就自动组织轮流来家帮我们做饭,为了感谢,我就帮他们补补破旧了的衣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陪爸爸再跳一段他酷爱的华尔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瞧,这是爸爸的笔迹!在爸爸眼里,妈妈是“永远年轻”的。</span></p> <p class="ql-block">妈妈在我的记忆中就是一个铁人。在学院里教电工基础还当班主任。妈妈上课简明扼要,主题清晰,颇受学生们的喜欢,多年被评为优秀教师。家里大大小小里里外外的事情都要靠妈妈。她还做得一手好菜。勤俭持家的妈妈,背着我们去山坡挖土种芝麻,一块小小的自留地里种四季豆;带着我到食堂去做面条,磨汤圆粉;冬天切萝卜嗮萝卜做萝卜干,做腊肉;还买布剪裁衣服;扛着扫帚在楼下做大扫除,拖着板车运煤,妈妈永远是忙个不停。晚上当我从睡梦中睁开眼睛时,常常看到妈妈在台灯下备课批改作业。第二天一早醒来时,妈妈又已经在做牛奶鸡蛋和煮四川面条了。爸爸在家里则一直教导我们,要我们感恩有个好妈妈,要多多分担家务!</p> <p class="ql-block">1970年暑假,爸爸带我和大弟弟去东北老家看望亲人。妈妈千叮嘱万叮嘱让我要照顾好爸爸和弟弟,就连为旅途备用的现金也全放进一个自己缝制的布袋里,挂在了我的脖子上。9岁的我第一次管理这么多钱,忐忑不安。到了北京火车站,第一次体会到直升电梯和滚动电梯,激动不已的弟弟和我便上上下下坐电梯玩。第二天一早五点多钟,又被那钟楼的“东方红”乐曲给迷上了,北京火车站也就和东方红的乐曲连到一起了。</p> <p class="ql-block">妈妈传授知识是在日常家务劳动中进行的。记得小学时期有一次包饺子,我热衷追求效率,希望让揉好的面团和肉馅相配,皮光肉光。擀皮时我问妈妈皮和肉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皮越小,饺子个数越多,是不是更“费”肉馅?妈妈则回答说,可以用极限思维的方式考虑:“如果把面团擀成一张大大的饺子皮,可以装多少肉馅?”,一句话让我顿开茅塞。这也是妈妈来自于实践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那时是这样学骑自行车</span></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学院里不允许养狗和猫,于是家里就养鸡。买十几个小小的鸡娃子,纸盒子里精心护理,慢慢的他们会自己上下楼,白天出去玩,晚上自己回到三楼的鸡笼子里。家里的鸡好像也都认识我,每当我在外面一“咕咕”喊,它们就会从四面八方赶来分享一点馒头。有一只鸡长得过于肥胖,需要滚动才能下楼。本来说要把它炖汤吃的,可是我却迟迟舍不得。直到有一天晚上它没回家,我到处寻找最后发现在汽车库上面一地棕色鸡毛,估计是它行动不便被抓住烧烤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快乐的放牛娃—1971年爸爸在五七干校爸爸喜欢对牛吟诗唱歌</span></p> <p class="ql-block">70年代五七干校和同院下放劳动的叔叔阿姨们:前排左起:祝金玉(几栋?)、周勇武(3栋)、崔宽华(7栋)、祖世泽(6栋)、吕继增(2栋)</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陆汝常(5栋)、肖泽如(6栋)、周涛(医生)、李永华(6栋))、董敬(5栋)、邱中奇(?)</p> <p class="ql-block">和很多知识分子的家庭一样,我的父母在文革中接受改造。爸爸被下放到农场去养牛,妈妈被下放到农场去种地。就这样,我们滚打摸爬地成大了。直到现在回忆起儿时的生活时,留在脑子里的是和爸爸有趣的玩耍,和妈妈一起照顾弟弟和学做家务的愉快,在学校里求知的趣味。简单、平和、进取、清贫而又无比快活!</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u>汪老师的总结:</u></i></p><ol class="ql-block"><li><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父母的家庭教育,培养了她活泼开朗的好性格</i></li><li><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家里老大角色和父母培养,让她练出了乐于助人的好品质</i></li><li><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敬业的妈妈和小学恩师曲老师,培养了她勤学自律的好习惯。</i></li></ol><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95年小学同学聚会于武工(现在的武汉理工大学)</span></p> 少年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u>凤凰成长 </u></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文/汪跃中</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凤凰会集马房山,</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斗艳争芳香满园。</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少女靓仔初绽放,</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一枝独秀南湖畔。</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数理化 , 语政外,</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恩师教诲记心间。</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高一提前考大学,</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金榜题名耀华年。</i></p> <p class="ql-block">1975年秋天,还是文革末期,正是国家提出各类学校复课闹革命,我从武工附小毕业,分配到马房山中学(文革期间叫红旗二中)上初二。</p> <p class="ql-block">开学的第一天,我怀着好奇、胆怯的心情早早来到学校,我的班主任是个说着地道武汉话的女老师,数学课则是有着一双大大有神眼睛的黄老师,讲起课来思路特别清晰,是我当年最喜欢上的一门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数学黄爱华老师</span></p> <p class="ql-block">教物理的马老师,讲课生动,解题特别灵活。…总之,给我的印象是,中学里的老师们,风格各异,每个人都挺有趣的。</p> <p class="ql-block">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了,国家恢复了教育秩序。也就是在这个秋天,红旗二中改回原名叫马房山中学,按学生的学习成绩分快慢班,我被分在了高一快班,班主任是我初三时的语文刘老师。她是一个性格泼辣非常麻利的语文老师,不知为啥我就是讨不到她的欢心,这让我非常失落和无奈,现在回想起来,我特别要感恩她对我的教育和帮助,在我思想出现问题时,刘老师帮我转变,让我学会坚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77年暑假妈妈带我们游览首都北京</span></p> <p class="ql-block">中学里的男孩子比小学时期调皮多了。也不知他们在哪里抓到一些蛇,一会儿放到你的课桌上,或着放在窄小的必经之路的走道里。在女生们的尖叫中他们又是那样的得意😎。</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家五口住在六栋三楼的一套约40平米的两居室内,房内两个小小的写字桌,还有一架缝纫机也被当写字桌用了。一层楼四户人家,共用厨房和厕所。那时没有如今这样软软的手纸,我们家就把批改过的考卷代替了。蹲在厕所里,拿着考卷,读着学生的解答,有时会笑的哈哈哈,独有一番味道😂。</p> <p class="ql-block">1977年秋季,我升入高一,那是全国恢复高考的第二学年,我们班来了新的数学汪老师。</p> <p class="ql-block">白白净净温文尔雅的他上课时虽然声音不大,但却能激发出我强烈的好奇心,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忘记时间和空间,其乐无穷。汪老师的解题步骤逻辑性极强,语言精准易懂。理解了他讲的方法,很多题目变得容易了,举一反三,事半功倍!汪老师不仅给我们上数学课,而且还从班里挑出了七个学生重点培养,并参加各类数学竞赛。</p> <p class="ql-block">从此,我的生活轨迹开始发生了变化,心情也是格外的愉快,如同换了一个人似的。白天跟着自己的班级上课,晚上跟其他六个同学一起接受汪老师讲解数学难题,并迎接不同的数学比赛。</p> <p class="ql-block">我们六个同学,(原来是七个同学,因故丁元同学退出提前参加高考,所以变成六个同学),三男三女,四个家住武工两个家住建院,每天晚上7:00都会聚集到马房山中学的乒乓球室里,汪老师则是下班后匆匆忙忙在家吃好晚饭赶来和我们一起围坐在乒乓桌前,开始讲高难度数学题。冬天寒风凛冽冷飕飕的,夏天的武汉更似一个大火炉,高温和潮湿令人窒息而脾气暴躁,不动都是汗流浃背。就在这样简易的条件下和昏暗的灯光里,我们六个人在汪老师的带领下,肩并肩地学习和切磋,互相支持,互相鼓励,探索前行着。</p> <p class="ql-block">马房山中学,武昌区,武汉市举办不同的数学竞赛,每到比赛汪老师都会给我们找来各种各样的模拟题目进行分析讲解。在课堂上,汪老师不会是满堂灌,更多的是调动我们思考提出解题办法。他站在我们旁边,看到我们的挠脑袋时,有时会诡异的笑一笑或点点头,甚至会给一个小小的提醒。无论我们的思路如何不同,他一定都是认真倾听,充分给予肯定。晚上一般到了10:00补课才会结束,天黑压压的,我们六人一起走回家,路上聊聊学习的感受。在那个男女生互不讲话的年代,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六个人却常常在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回家。红沁和奕波家住建院,路程最远,也是最辛苦的。回到家里,到饼干盒里拿一块妈妈特地给我留的糕点,手掌心大圆圆的形状,拆掉一圈纸,便露出金黄带着气孔的松软,那扑鼻的香草味道,让在物资极大缺乏年代成长的孩子,多么的难忘。咬上一口,软软的,香香的,甜甜的,吃在嘴里暖在心里,幸福感瞬间爆棚啊!</p> <p class="ql-block">区里市里的数学竞赛通常是在周日进行,那个时候周六还是工作日。汪老师就会舍去自己的休息日,带着我们这群孩子们去阅马场,汉口参加竞赛。比赛结束,汪老师有时候会带我们去吃点好东西,用他那拮据的一点收入来奖励我们。当我们在比赛之中取得好成绩了,汪老师就像家里的父母一样高兴自豪!</p> <p class="ql-block">由于参加竞赛的成绩不错,学校允许我们破格参加1978年夏天的高考。高考的科目不仅仅数学,还有物理,化学,英语,语文,政治等等,我们六人又一起开始到高二班去听课,到武工高考补习班。马房山中学各门科目的老师们都相继给我们补习,马老师负责补物理,汪老师继续给我们补习数学。就这样,我们六人被马房山中学的老师们共同“雕刻”着,在学校“异类”着。正是由于这种不同寻常的经历和共同的学习,我们之间也结下了纯真而深厚的友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衷心感谢当年各门课程的老师们!</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于考分估计以及大学招生标准的不同,填志愿是一个相当需要拿捏准确的环节。选择的大学太高,你会被淘汰而一落千丈;选择差一点的大学又会埋没人才。专业方面也是一样的,究竟是什么专业合适自己,又是什么专业更有前途?从对数学由衷的喜爱以及对汪老师的回馈我报了武汉大学数学系为第一志愿。</p><p class="ql-block">一辈子做大学基础课教学的妈妈,对专业的选择有着她自己的看法。科技发展需要一些工程学科,从毕业去向的角度考虑自动化或计算机专业会宽阔很多。做课题搞项目,研究成果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收入自然也会高一些。我自己也愿意为实现梦想和求知,展翅高飞,离开父母,离开武汉,到竞争激烈的地方去拼搏,努力开创一番属于自己的新天地。</p><p class="ql-block">高考分数出来以后,许多外地重点大学深入到升学率高的学校直接招生,清华大学的还没来得及到我们学校来,上海交大招生的人捷足先蹬,直接来到学校办公室找到马中的主管高考工作的负责人,当年汪老师是教导主任,主管高考招生工作。按上海交大招生的要求,汪老师将数理化成绩最好的学生推荐给他们,当他们看了我的数学分数和总分以后,当着汪老师面拍板,说“要了”(意为录取了),之后汪老师又趕快找人通知我家,让我把武大数学系的志愿改成上海交大自动化系。就这样妈妈带着去了一趟司门口的武昌教育局修改了自愿!</p><p class="ql-block">忐忑数日后,我如愿以偿地收到了交大的录取通知书。其余的五人考试分数都超过本科大学录取分数线,并分别考取了武汉大学、华中工学院、北京邮电学院、湖南大学、上海纺织大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这是我被上海交大录取后的学生卡片</span></p> <p class="ql-block">兴奋激动的同时,我们六人分别的时间也要到了,离开马中,离开汪老师的日子也是屈指可数了。在这种恋恋不舍的气氛下,我们和汪老师一起游东湖作为留念,幼强和东翔借来了黑白照相机拍照。多亏他们当年在红灯下洗出众多照片,才有今天回忆的资料。殷殷同学情,切切师生意,一朝师生终身朋友,汪老师成为了我们最敬爱的恩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汪老师与建院子弟崔奕波、黄红沁在东湖公园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汪老师和我们在东湖公园合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接着奕波为武工的四个子弟 我、丽丽、幼强、东翔留影纪念。</span></p> <p class="ql-block">40多年来我们和汪老师一直保持着联系。他为我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而喜悦,我也为能和他分享点点滴滴而幸福无比!爸爸总说,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包含着知恩答谢,对啊,饮水思源,不忘初衷,没有汪老师掏心掏肺的教诲和关怀,哪会有自己的今天!回顾成长的点点滴滴,更加珍惜和感恩在中学时期遇到了汪老师 -- 我一辈子最爱的恩师!也许这也是我们的一种缘分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95年黄红沁和我看望汪老师黄老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12年回母校探望老师们,沈副校长和我们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再聚东湖:邓幼强(北京),祖群(德国柏林),易丽丽(加拿大多伦多),蔡东翔(深圳)</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马中校史展览室,我们签名提词留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这是2013年我从德国回到武汉,与汪老师在磨山酒店聚会时,向他介绍我这些年的经历相册。</span></p> <p class="ql-block">随着时间的流逝,经历的事儿和遇到的人也更多了。无论是成功还是挫折,它们带给我的都是经验、教训和智慧,让我真正懂得生活。我由衷感谢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的每一个同学,每一位老师,每一位人,正是因为你们做的榜样、对我的肯定和批评,激励我不断学习、拼搏,克服自己的缺点,成就了今天的我!感谢我的父母家人!感谢马房山中学的全体老师!感谢让我自豪的六人帮!也感谢我马中的所有同学们!从马房山中学飞出去的鸟儿,无论它在哪里,都怀着深深的恋根情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始于心动,终于白首。拥之则安,伴之则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和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合影于东湖。</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u>汪老师评说:</u></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中学老师们教学风格各异,每个人都挺有趣!”这是祖群由小学升入中学的印象。尤其是:黄爱华老师的教学,让她爱上了数学,马志同老师的教学,让她喜欢上了物理,班主任刘复庆老师在她思想出了差错时,帮助她改正,让她学会了坚强,到了高一,和六个金凤凰一道参加各种类型的数学竞赛,更加激发了她对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聪明才智,再经过各门课老师们的着力培养,提前参加高考并升入上海交大。马房山的金凤凰祖群,就这样展翅高飞,飞向广阔天地…</i></p> <p class="ql-block">78、79年出色的高考成绩也让马中一举成名。马中的老师成就了我们,我们也成就了他们!比如汪老师,他被评为特级数学教师,担任武昌区人大代表,中数学部委员,武汉市教科院数学科主任,湖北省数学奥林匹克学校副校长。</p> <p class="ql-block">顺便提一下,大家熟悉的歌曲“汉阳门花园”,词曲作者冯翔也是我们马中老师的公子。😀</p> <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到此结束了,感谢您的阅读💕💕💕 并请继续阅读第二部分“青年” 😀😀😀。在无数次的编辑中,虽然泪水肆掠我的脸颊并打湿了我的衣角,但我的心却充满了温暖和感激!但愿宇宙电波能把我的情谊传递给我失忆的老爸!但愿英年早逝的六人帮友崔奕波能在天堂里分享我的思念!且行且珍惜!遥祝您身体健康,幸福快乐!</p> 后记 <p class="ql-block">感谢大家对这篇文章的厚爱!</p><p class="ql-block">妈妈(郝桂香)也是一名教师。当她的学生读了此文后,自愿写了些他们对妈妈的回忆以及感谢。就如我感恩我的汪老师一样,他们感谢他们的郝老师!感恩妈妈有这些有情有义的学生们!正能量能让人间更温暖,让教师这个职业变得更有意义!</p><p class="ql-block">如今,妈妈的学生们都八十有余,也不会写美篇。我用后记的方式,将他们心声传递给他们的郝老师,传递给所有教过他们的老师们!也祝愿所有的老师们都能这样得到学生们的爱戴! 祖群</p> <p class="ql-block">答朝仰感言:1961年,我们与郝桂香老师一起从月湖畔的湖北工学院合并到马房山的武汉工学院,也就在那一年,郝老师的爱女,以1下美篇的作者——马房山飞出的金凤凰祖群诞生了。欣然读到祖群怀着满满的、甜甜的感恩之心记述的父母往事,感动兴奋之余,赶忙转发给我的同学——郝老师的学生们共享。祝福郝老师和她的夫君祖世泽老师健康长寿!</p> <p class="ql-block">湖北机专电104(204)班学生张家新,现年84岁</p><p class="ql-block">恩师郝桂香老师我今生难忘她的教诲。说起我入校湖北机专,有一段情陈述:</p><p class="ql-block">当年1958年9月1号开学,是教育部门规定,该时我未能到校,听同学说,班主任郝老师问谁知道张家新通信地址,写信叫他快来校报到。(当时我已编到电104班郝老师班),我的入学通知单虽已发到我当地公社,但公社办事员将我的通知单放在他抽屉里,我哥是当地五一大队支部书记,去公社开会,办事员一直忘记给我哥,那时已经9月15号了,我急得要命,急着赶到松滋三中,找学校开了个证明,又到县城开团员关系证明,之后才赶到学校。郝老师说你怎么才来,我说我没接到通知。郝老师说不要紧,来了就好。幸亏当时没上课,只搞了一下忠诚老实运动,之后就大办钢铁,直到当年58年11月份才上课,要不然我就窝在农村了。多亏了郝老师的关怀。现因我步履蹒跚,如履薄冰,行走困难,不能前来看望郝老师,心感愧疚。祝福郝老师永远健康太平。</p><p class="ql-block">――你的学生张家新,发张近照问候郝老师。</p><p class="ql-block">此致敬礼!</p><p class="ql-block">又笔 恩师郝桂香老师慈祥和蔼,总是面带笑容像母親对待学生,和蔼可親。我还记得,当年我在工棚值夜班,冷却练焦炭排气管,郝老师晚上親自去工棚看我,问我晚上怕不怕?我说不怕,她说那就好。至今难忘她的关怀。祝愿郝老师夫妇晚年幸福永远健康长寿。</p><p class="ql-block">借问着红色服装的女士是郝老师女儿吗?向她问好。</p><p class="ql-block">204班学生张家新敬言</p> <p class="ql-block">金守凤等湖北机专同学</p><p class="ql-block">师生情永不忘,祝郝老師健康长寿!</p><p class="ql-block">感恩我的郝老师!感动她女儿生动的描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曾宪德 武汉工学院电61级学生,郝桂香老师的得意弟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知名发动机专家,湖北省作协会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长篇小说《汉口老通城·曾家》作者</span></p> <p class="ql-block">1965年,我怀揣建设祖国的理想,主动要求毕业分配去最边远的雪山矿区,也就是丹巴云母矿。离校临行前,忽然教《电工基础》的老师郝桂香匆匆跑来找到我,给了我一封信。原来郝老师的姐姐一家居然就在丹巴工作和生活。</p><p class="ql-block">当时邮政通畅。郝老师给我的这封信竟是为了告诉我她在丹巴医院工作的姐姐、姐夫的姓名和地址,叮嘱他的姐姐郝桂芝姐夫刘端益医生,照顾我这个初涉世事的城市青年。</p><p class="ql-block">我到了丹巴后才知道,这边的艰苦远远超过我的想象,边远山区的食物、用品、医疗竟是那样匮乏。原来,那里是在平叛结束不久后,由转业部队在荒凉雪山开发的矿区!尽管雪山草地美丽壮阔,却人烟稀少,有着难以叫城里人长期忍受的艰苦:杂粮为主、盐巴稀缺,连青菜都难以见到……</p><p class="ql-block">那年头在丹巴,物资长期如同自然灾害时一样缺乏。就拿吃的来说,除了食堂每顿土豆、莲花白(包菜)外,根本没有菜市场和集市,青菜是买不到的!</p><p class="ql-block">丹巴县医院紧挨着云母矿矿部的大门。我虽然刚去世不住在新县城,但与刘医生初次见面我就感受到了亲人的气氛。特别是初次在他家见面后,新认识的老同事们惊讶地告诉我,说我运气太好了,刘医生不仅是丹巴,而且是整个康定甘孜藏族自治州著名的好“门巴”,他的医术和救死扶伤的传说像神话一样。</p><p class="ql-block">这样,一到异乡我就没有感到孤独。</p> <p class="ql-block">我1968年成家时,正是文革混乱时期,矿区与外界的交通时通时断,对于几乎是依靠从成都地区运送生活和医疗物资弥补山区的困乏变得十分严重。1969年,我的第一个孩子诞生。妻子产后的营养面临大问题。但郝桂芝医生主动找到了我,将藏民主动感恩“门巴”、为刘医生送去宝贵的青菜和稀有的肉、鸡让我拿下。</p><p class="ql-block">我于是得到了靠山。让我难忘的是,以后我夫人在丹巴每次生产时,他们夫妻简直比我想的还周全,若没有他们,我真不知会怎样!他家对我的照料至少几百次、几百次不是虚数啊!我的孩子除了在山区感冒流行病潮时得到他们一家的照料外,我的长子得了严重的眼疾也是他设法从康定弄来稀缺的药物为他治好,没有留下后遗症。矿里都知道我和刘医生一家的关系。在我们矿山培养兼职赤脚医生挑选职工时,我几乎是没有悬念的人选。</p><p class="ql-block">我每周回矿部就会去他家,如同回自家姐姐家一样。我能做的也就是教他的儿子修修收音机,偶尔教他解题唱歌画画。</p><p class="ql-block">在丹巴工作的十一年,是我值得骄傲的十一年,我看到了人民为祖国富强而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十一年的艰苦磨砺也加深了我对知识分子家国情怀的领悟与认识,积累了广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段岁月永远激励着我前行。</p><p class="ql-block">这十一年,我与郝医生家亲人般的友情已超过很多真正的亲人关系,他们对我的帮助和恩情一言难尽。我回武汉后,第一件要事,就是怀着感激之情回到母校去看望和感激郝桂香老师,也认识了祖老师和他的儿女(后来那两青年学业有成)。而郝桂香老师授给我的《电工基础》知识让我受用终生。</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八十年代,刘医生一家(除了他儿子)还来到了武汉,我们一起团聚游玩东湖。知心话远远没有说完。他从医的女儿至今还与我有联系。</p><p class="ql-block">母校、恩师给了我们多少宝贵的记忆、多少无价的情谊和精神食粮啊!</p><p class="ql-block">衷心感谢母校,感谢恩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14年10月13日,武工电603班毕业50周年返校聚会,郝桂香老师与原机专电204班同学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14年10月13日,武工电603班毕业50周年返校聚会,郝桂香老师与原机专电204班同学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藉祖群发表《走出马房山 — 追忆往昔岁月》美篇,感恩父母和老师之际,特编发《月湖畔之友故事汇》(六),略表同学们纪怀郝桂香老师,绿叶对根的依恋。祝福祖世泽、郝桂香老师身体健康,百年好合 !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生答朝仰 2021年5月10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妈妈当年的学生李曼华写的5.18日写来的回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郝老师,您好!刚刚读完祖群著的《月湖畔之友故事汇(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写得不错!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她对父母、老师的崇高敬意和纯真的爱!一个远离家乡的“故乡情”,真感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郝老师,您是一位好母亲,不辞辛劳培育了三个优秀的儿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您是一个好妻子,和祖老师同甘共苦,相依相伴到如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您是一位好教师,敎书育人一辈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是您从敎苐一批学生,在泸机校我是热二班学生,您教我们物理课,我喜欢听您讲课,口齿清晰讲解分明,您常提问我,我都能对答如流,您满意地点头!学期成绩5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57年迁校武汉后,您当我们班主任,敎我们电工学,除严谨教学外,您还要作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很辛苦很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那年西安华山机器厂和校实习工厂在校招徒工,班上有些同学报名了,我因家十子妹读书,资助我上学的叔叔又去逝了,家里很困难,我就想报名当徒工去,您不断开导我,劝阻我中断学历当徒工,並在您去哈工大进修时,还托祖老师交钱给我交那一学期书费。资助我解决了燃眉之急!顺利完成了学业!我这一生能有今天,首先要感谢共产党感谢伟大的祖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对我的培养和教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衷心感谢您对我的教育和资助!祝愿我敬爱的郝老师和祖老师幸福安康![玫瑰][玫瑰][玫瑰][抱拳][抱拳][抱拳]</span></p> <p class="ql-block">又有妈妈学生的反馈:</p><p class="ql-block">1961年,我们与郝桂香老师一起从月湖畔的湖北工学院合并到马房山的武汉工学院,也就在那一年,郝老师的爱女,以下美篇的作者——马房山飞出的金凤凰祖群诞生了。欣然读到祖群怀着满满的、甜甜的感恩之心记述的父母往事,感动兴奋之余,赶忙转发给我的同学——郝老师的学生们共享。祝福郝老师和她的夫君我们的物理老师祖世泽健康长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妈妈一辈子当老师,如今也是桃李满天下了!受到学生的爱戴和感恩,大概是当老师的最高境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