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株白杨戍守在雪山下的巴里坤

大柿树

<br><br>一、不碍事,我一定要走<br>2020年春初,接到学校开展援疆支教行动的通知,作为一名受党培养多年的老共产党员,我不顾自己已经年近50,毫不犹豫的第一个报了名。<br>不巧,临出发前几天,我发起烧来头疼难忍,右侧脸都肿胀起来了。赶紧到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检查,原来是耳部深处一根瘘管发炎了,需要马上住院做全麻手术。<br>怎么办?我跟医生商量:“医生,我五天后要坐火车去新疆,手术不做行不行?”<br>“都化脓了,病是不能等。何况,你带着病去新疆也不合适吧。”医生说服了我。<br>“做手术需要几天?”<br>“最少七天,输液消炎、清肠得三天,手术后得四、五天换药。拆线是手术后半个月。”我听了医生的话,心中有了主意,便住院准备尽快手术。<br>手术后第二天,我找到医生说:“医生,省教育厅火车票都买好了,晚上的。我准备出院。”<br>“才输两天水,不保险。你非出院吗?”<br>“我觉得不碍事,我是一定要走!”终于说服了医生,他给我准备了口服药和喷剂,保证路上安全。我戴上礼帽,按时和援疆队伍一起出发了。<br><br>二、巴里坤,诗和远方<br>新冠疫情刚过去,我便坐上西行的列车,来到了西北边陲新疆哈萨克族小镇巴里坤。这里位于天山北麓,毗邻蒙古国,平均海拔1630米,有八个月的漫长冬季,是五类地区。自然条件苦了点,但我心中有个理想信念:我是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来的,不是来享受的!我代表的是河南,工作要干出点样子来,不能给家乡丢脸!于是,我就把这迥异的雪域作为我的诗和远方!心中充满了畅想,再也不感到孤苦了。<br>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首先,班级语文教学工作就遇到了不少难题。工作中,我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学期初,一个班里34个孩子普遍不学习,甚至对抗学习。上课迟到节节有,如果没有迟到那是校长、局长来听课的时候。上课照镜子、吃东西、玩手机、描画头像、下棋子、扔粉笔、换座位、涂脸抹手、交头接耳、吵架打闹、用民语调笑课堂、叫我“老王”“隔壁老王”绰号等等乱象百出,一节课很难上满三分钟不出问题。孩子们中能认真听课、听从管理、背古诗文、写作文、读名著、不抄作业、不起哄的同学寥寥无几,几乎没有。同学之间还相互包庇,连班长、语文课代表都被大众裹挟不敢说真话。全县统考语文成绩排名我们学校落后,学校年级内成绩排名我们班落后,总共四个班,我们班和倒数第二平均分差10多分,教育底子非常不利于开展工作。<br>我该如何办呢?能否开启我的教育智慧——正面引导呢?我决定试一试。我一边发挥学生的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采用大组竞赛朗读,课堂轮读竞赛,课堂知识竞赛等学习活动,我买来奖品发给优胜者,激发同学的积极性;一方面对同学们适当放松要求,只要经过提醒改正过来的,我就宽容一些轻微违纪行为,不追究;另一方面还得使同学们服气我,教课方法多样些,个别谈心走进学生心里,了解他的想法,减少对立情绪;此外,注意用学科兴趣正面引领一部分,用人生理想教育感化一部分……<br><br><br><br>这样和学生在斗智斗勇中过了一段时间,班主任换成哈萨克族老师哈依妮。她的上任给班级纪律带来了较大改变,我利用机会狠抓学生古诗文背诵和作业管理,使一部分有学习愿望和有学习基础的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学习和提升。几乎全部学生能够完成日常作业,平均每三天写一篇作文,有超过一半的孩子们全部完成了九上及九下第三单元的古诗文背诵,两次月考都有进步,稳居第三且和第二之间差距较少。<br>我和班级同学们的距离更近了,课前和他们一起跳几步舞蹈,课中调侃几句,我用爱心和努力赢得了他们的爱和尊重,很多同学学习有了进步,有几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年级还进入了领先行列。<br>终于,我感到自己已经不再纠结于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变化,不仅很好地融入了当地,与不少学生和当地同事结成了心连心的朋友,而且心中还萌生其无限的诗意,灵感被我用文字记录下来:<br> 西北风用他独特的方式<br>清扫天空<br>亮出炫目白昼<br>啊!是欢迎我吗<br> 还是迎接每一个赤诚来访的性灵<br> 我们注定会有这场约会<br>在暮春里<br>迟迟来临<br><br> 晚些得到的尤显可贵<br> 何必在乎更晚一些呢<br>不是为了考验对方<br>只想默默品味<br> 万里奔波 百年一回的相拥<br>绝不会错过<br> 心 每一丝微弱颤动<br> 拿出彼此最美的笑容<br> 与风与云与月与土紧紧相拥<br><br>此生一梦<br> 等待千寻 溯梦而追<br> 西北原野大地上永留你我痴情的魂灵<br><br>三、搞社团,快乐与收获<br>我所从事的语文教学,以及省级普通话测试员的身份,使我来到这里后有了用武之地。为了擦亮河南基础教育的名片,我始终把责任放在心里,结合当地情况创新工作,收获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欣慰的硕果。<br>这里的师生普遍普通话说不好,我便成立了朗读社团,带领师生学习普通话。没有时间练习,只好利用业余时间,有时练到深夜。去年11月,我带着社团参与了巴里坤县教育局组织的“冬之吟•经典美文诵读”比赛,用爱国诗歌《我爱你,中国!》一举夺魁!获得奖金1000元,我荣获优秀辅导教师称号,这是学校前所未有的成绩。<br>  <br>我还带领了一个国语培训班。即便寒假回到河南家里,每天还要网上培训一小时,直到腊月二十九。平时,我带着几个援疆语文老师,每周义务培训。<br>我带领学校语文教研组用教研活动带动教学。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我主持了省级课题立项,鼓励青年教师用课题研究解决教学问题;我讲了县级示范课,对青年教师大有启发;我带的徒弟在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我获得辅导奖。<br>今年初,我利用业余带领高中部师生30多人,创造性工作,自编自排了长达90分钟的大型红色话剧《青春之歌》,准备参加新疆教科院组织的“庆祝建党100周年,文化润疆”全疆话剧展演活动。<br>不忘初心,才能牢记使命。一年多过去了,我始终记得八十中党支部书记赵彩在我出发时的嘱托:王老师,一定要用爱心与边疆的学生交朋友,切实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职能。一年多过去了,我始终把展示河南基础教育形象和素质的责任扛在肩上,利用在河南初中语文学科摸爬滚打30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担当使命,砥砺奋进,就像院里的白杨一样,扎根在雪山下,仰望浩瀚迷人的星空,与这里的土地相拥相守,踏实做一名用教育戍边的普通一兵。 <br><br>2021年4月19日<br><br><br><br><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