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在去碛口之前,我已经从网上查到,碛口国家风景名胜区有四大名片:黄河画廊、碛口古镇、西湾古村、李家山居。打车从绥德、吴堡一路过来,路过李家山的时候,陕西绥德的司机说:“这地方真没劲儿,上次跟几个朋友上去,什么也没有,一堆破房子。”而到了碛口镇上,所有人又都说,到了碛口不看李家山,等于没来碛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眼见为实,还是去一趟吧。李家山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优秀景观村落”,想必自有道理。</h1> <h1> 李家山是碛口镇下的一个村,离古镇很近,只有3公里,由镇口过湫水河桥,打车几分钟就到了。但山下看不到村子,村子在山上,所以叫“李家山”而不叫“李家村”。花50块钱打车往返,主要是为了不爬山,别看山不高,只是黄河边的一个黄土高坡,可真要是靠两条腿走上去,可累人呢。</h1> <h1> 包车去李家山还有一个好处:司机可以兼作导游,带着你走一圈儿,边走边讲,既省了自己到处乱闯,又可以得知不少这山村拙朴外表之下的许多奥妙。<br> 对面的山,如同展翅欲飞的凤凰,北边凤头高昂,南边凤尾炫彩,村舍就分布在形同凤翼的山坡之上。但人家不说,我永远看不出来。<br> 李家山原来叫吴家山,明清时期,山上李氏人家靠在碛口镇上做生意发达起来,(还记得我在《碛口很特别,很值得一游》里提到的“万益成”吗?)日进斗银,财大气粗,分别在那边“凤身”和这边“凤翼”上大兴土木,建窑修院,号称“东财主”和“西财主”,“吴家山”也就成了“李家山”。<br> 有竞争才能有创造,两边“财主”比着干,在这黄土沟坡上多年经营,共同创造了一个令人赞叹令人迷恋的山村。<br> 看这山村,先要看它的整体布局。整个村子除了一座寺庙,其余民居均窑洞式建筑。层层窑洞建在约70度的山坡上,依山就势,高低错落,上下重叠,从沟底直到坡顶,最多叠置11层,一气呵成,形成了“立体交融式村落”。村里的道路与排水等公共设施进行了整体化的规划设计,以适应这种立体民居群落的需要。为了防止山水冲刷塌坡,村子上下修有大大小小的石质排水沟,最大落差达30-40米。村里的道路由坡道与台阶组成,连接着院落内外和院落之间,四通八达。顺着山势,该绕就绕,该转就转,疏密有致,抑扬顿挫,不但方便实用,而且富有景观效果。窑洞民居、坡道台阶、梯田水道,乃至山形树影,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层次丰富,极具韵律感,难怪有人开玩笑说:李家山的祖上不是上海交通大学就是清华建筑学院毕业的。<br></h1> <h5><font color="#167efb">这就是当年吴冠中住过的院落和居室</font></h5> <h1>再补充两张我没有拍到的(取自网上):</h1> <h1> 看这山村,还要看它独具特色的建筑。村里的民居建筑主要是窑洞,这窑洞可不是随便在山上开个洞,而是费工又费料的圈窑:先分别打好用于隔断和用于承重的立墙,然后用木条做出圈顶的弧形,从最里面开始依次向外,用砖石依木模之型,边砌边插楔挤住,边封底灌浆防渗,边外移模型继续下一圈。圈到前面,窑就成型了。窑顶上续土,厚薄随人,既可夯实碾平,晾晒粮食,也可铺砖成院,继续建房。李家山窑洞的这种特点叫做“明柱厦檐高圪台”。所谓“明柱厦檐高圪台”,是指窑顶压楼,上下两层都盖有伸出的厦檐。厦檐前方以明柱支撑,下而安以石鼓型柱础。窑门前筑有五尺宽三或五级台阶。通常一面为主,三面皆如此,是为窑洞四合院。这样的窑洞四合院似乎每一个都处在最合适的位置,却并不相互妨碍。讲究的四合院,房、厅、堂、厦、照壁样样俱全,砖雕木刻做工精细,既适用又精美,不亚于城的华屋。城里的华屋是在平地里起盖,而李家沟的房子是从山上土里长出来的。<br> 这种神奇的结构层次,这种窑洞与山体的完美结合,这种独具特色的建筑艺术,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并不是一眼可以看出来、轻易可以体会到的。乍看之下,它们毫无“惊艳”之处,照出照片来也不过如此。待你静下心来仔细看,就会觉得怎么看怎么舒服,毫无碍眼违和之处。如果再稍微具有一点艺术经验,无论是美术的,音乐的,文学的,建筑的,就不得不承认:它也许是中国建筑模式最优秀的村庄,生出“李家归来不看村”之感。<br></h1> <h1> 中国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1919-2010)显然具有对于美的独具超人的慧眼。<br> 早在1979年秋天,吴冠中为创作《韶山》画稿来到湘西采风。一天正在凤凰沱江边写生,有位围观的小伙子随口说道:“我们那里的山比这里的山更漂亮!”吴听到后,回过头看了看那位小伙子,问:“你们那里的山是如何好看的?”小伙子比划着说:“我们那里的山是一根一根的,上大下小。”吴听了小伙子的描述,感到很奇怪:世上哪有这样的山?于是,吴冠中一行就请那位小伙子带路,驱车直奔他的家乡。刚进山的时候,吴看到眼前的山与其它地方的山并没有什么区别,不由得对小伙子的说法产生了怀疑。那位小伙子很坦然地说:“莫急,还没有到呢!”汽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后,一片笋立的红色石英砂岩峰林忽然出现,眼前突兀见此山,吴冠中一下子惊呆了。随即,他在当时的张家界林场整整住了13天,画了13天的写生,并写了后来让张家界一举成名的游记散文《养在深闺人未识——一颗失落的风景明珠》。这篇文章1980年元旦在《湖南日报》头版见报,《人民日报》、《人民画报》、《文汇报》等报刊也相继转载。随着这篇文章和吴冠中画作的传播,张家界一步步走出深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这才有了当今中国最出名的旅游胜地张家界国家公园。在旅游有力的拉动下,贫困的湘西老区迅速致富。可谓“一文富国,一画兴邦”,吴冠中是湘西崛起兴旺和我等得以大饱眼福的头号功臣。<br></h1> <h1> 1989年秋,70高龄的吴冠中来到山西沂州河曲县赵家沟写生,住了一个月。这一个月的河曲写生之旅,诞生了日后影响深远的“黄土高原系列”。这地方黄河由东、西、南三面绕县城而过,故为“河曲”。晋、陕、蒙三省交界处雄浑广阔的黄土高原深深震动了他,<font color="#167efb">“黄土高原山土被雨水冲刷,满山皆沟壑。它的颜色是单纯、统一、那种让人过目不忘的土黄色。山体的脉络走向迂回曲折,或伏或腾,沟壑纵横又如刀劈斧凿。大自然恰如画家,简单地用黄色涂抹这块土地,并在阳光的投影下形成浓黑的笔触。”</font>面对黄土高原之美,吴冠中努力寻求到一种新的形式,淋漓尽致地挥洒出黄土高原的魅力。归来后作“黄土系列”油彩、墨彩数幅,轰动全国。</h1> 上面这幅《河曲黄土高原》在嘉德2017春拍中,估价880万元。(取自网上) <h1> 继1976年初到之后,1989年10月吴冠中再次来到李家山,事后他写道:<br></h1><h3> <font color="#167efb">“我在山西有一个重要发现——临县碛口李家山村。这里从修面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很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桃花源。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再找到。”</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吴冠中在李家山的写生稿之一(取自网上)</font></h3> <h1> 就这样,吴先生说他一生有“三大发现”:一个是“名珠”——湖南武陵源张家界,一个是“金矿”——横亘山陕蒙的黄土高原,三就是这个“汉墓”——李家山村了。如今,吴的“三大发现”是碛口,是李家山最有力的宣介王牌,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张家界一样,碛口、李家山的崛起和兴旺指日可待。</h1> <font color="#167efb">够牛气的广告:“李银兰四合院旅馆 中国大画家吴冠中老先生,曾在1976年、1989年先后两次在我家住过”(取自网上)</font> <h1> 李家山不仅房子是土里长出来的,人也是土里长出来的。由于年轻人外出,200多户的村子剩下的主要一些老人,默默地守护着最后的家园。80岁的奶奶举着村里唯一的“特产”红枣,一兜5斤左右,5元。你说不要,她就说:“送给你吧。”60岁的大嫂,身穿红衣,挑着箩筐,要与你合影,2元。你说不要,她就说:“我给你唱个小曲吧。”更多人,只是坐在自家偌大宅院的门口,晒着太阳,也看着这些来来去去的游人……</h1> <h1> 村子里上好的窑洞四合院磨砖对缝,坚石良木,横平竖直,米浆滴灌,足可以百年无损。而偏僻的角落里也有一些简陋的窑洞,想是当年穷苦人所住。如今,许多窑洞已经人去室空,风雨飘摇,甚至几近垮塌了。<br> 面对这些,我不由想到:未来,哪怕是如此美好如此出名的村庄,路在何方,前途何在呢?<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