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知”杨家 “清白”家风

杨汉立侗族时光

“天下杨氏出弘农。”弘农位于今天的潼关一带,是天下杨氏的发源地。杨震被公认为是杨氏家族的中古发脉始祖。杨姓后裔活跃于世,在中华民族的舞台上,以“清白传家”“四知家风”著称。杨家后人有文韬武略者众多,但都为官清廉、受世人称颂。杨家以“清白传家”“四知家风”作为祖训,并由此衍生出家规家训。杨姓人家以杨震“四知”典故命名的“四知堂”“清白堂”,遍布全国各地,甚至在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海外国家都有杨氏后人为纪念杨震所建的祠堂,“清白”杨家的“四知”家风影响深远。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华山庇护,杨姓兴旺</b></div><br> 华山仙峪是坐落于华山主峰西边的一条美丽的山峪,公元前514年,杨氏家族的先祖羊舌季夙一家因“祁杨之难”秘密逃亡到了华山仙峪,在此生存了下来。为了隐姓埋名,他们便以祖宗封地“杨”为其姓氏,复姓羊舌二字便被他们深深地藏在了心底。中国历史上的杨姓大族便从这条石峪中命系一脉,繁衍生息以至发展成千古望族。<br> 杨氏家族得华山的护佑而传宗后,他们始终念念不忘自己是晋室后裔,告别山林后,杨氏家族仿造宫室建造村落。他们给新建的村落起了一个特别的名字——紫微宫。这是一个王霸天下的名字。因为“紫”字是指紫微星垣,代称皇帝。后人习惯称为“晋公子宫”,即现在被称为“天下杨氏第一村”的东宫村。因此也有了“天下杨氏出华阴,华阴杨姓归东宫”的说法。<br> 在东宫村,有一块巨大的牌坊上写着“汉太尉杨震故里”。牌坊上的小字则是李白的一首诗:“关西杨伯起,汉日旧称贤;四代三公族,清风播人天;夫子华阴居,开门对玉莲;何事历衡霍,云帆今始还。”<br> 东宫村,每年都要接待成千上万的来华阴寻根问祖的杨姓同胞,了解杨氏家族的发展史,了解杨氏精英们治国平天下的丰功伟绩以及他们艰苦卓绝的生态状况,激发杨氏族人重铸辉煌、为国争光的决心和信心。<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郡望圣地,清廉堂号</b></div><br> 杨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的郡望主要有三个。<br> <b>弘农郡</b>:西汉时置郡,治所在弘农(河南灵宝北)。东汉至北周时,曾一度改名为恒农郡。西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置,辖境约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南、宜阳以西的洛、伊、淅川等流域和陕西洛水、社川河上游、丹江流域。晋以后,弘农郡的辖境逐渐缩小,但从陕西华山到河南三门峡一线,始终是弘农郡令人瞩目的地区,因为这里是天下杨姓第一望族——弘农杨氏的策源地,而弘农杨氏在天下杨姓族人的心目中,是最崇高、最受人尊敬的。许多杨姓家谱都把远祖追溯到弘农杨氏。<br> <b>天水郡</b>:西汉时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天水”,是当地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地名。最早始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天水得名,源于“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br> <b>河内郡</b>:楚汉时置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此支杨氏开基始祖为韩襄王将领苞。胡渭云:“古者河北之地,皆谓之河内。自战国魏始有河内河东之名,而秦汉因以置郡,周礼所谓河内,不止河内郡地也,汉时郡治废县,在河南武陟县西南,晋徙治野王,即今河南沁阳县治。”<br> 杨姓堂号主要有弘农堂、关西堂、四知堂、清白堂。<br> <b> 弘农堂</b>:弘农,地名,古为陕西之弘农县,今为陕西之华阴市,是杨姓先人杼公兴旺发祥之地,以望立堂。<br>关西堂:东汉时有关西人杨震,博览明经,时人称他是“关西孔子”,故而得名。<br> <b> 四知堂</b>:杨震当荆州刺史时,非常清廉。拒绝行贿者时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后世遂以“四知”为堂号。<br> <b>清白堂</b>:杨姓后裔皆以杨震为榜样,清白做人为官,故取堂号为“清白堂”。<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雁门关下,杨忠武祠</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雁门关下,有一个以杨家祠堂而闻名的鹿蹄涧村,村里1000多口人,其中一多半都是杨家后代。杨家祠堂始建于元代,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杨家祠宇。因杨业死后被追赠为“太尉”,谥号“忠武”,他的后代以此题祠名为“<b>杨忠武祠</b>”,俗称“杨家祠堂”。<br> 祠堂大殿前,有一块鹿蹄石,形状奇特,雕刻秀美。传说是杨业十四世孙杨友,镇守代州时一日外出打猎,射中一只梅花鹿。这只鹿带箭逃走,杨友紧追不放。杨友命人挖掘,挖出奇异的一方石头,上面雕刻着梅花鹿带箭图案,并有明显的鹿蹄印。后来,人们将这块奇异的石头搬回祠中存放,鹿蹄涧村由此得名。<br> “血战金沙滩”是杨家将传说故事中,杨家将打得最悲壮、最惨烈的一仗。在这场恶战中,杨家将的七郎八虎中,大郎、二郎、三郎、七郎战死,四郎、八郎被俘,五郎出家,整个一个杨家战死一大半。<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杨氏典故,启迪后人</b></div><br> <b>歧路亡羊 </b> “歧路亡羊”源于《列子•说符》。相传,有一次杨子(即杨朱,是战国时一位学者)的邻居丢失了一只羊,于是他派全家去寻找,同时也请杨子的仆人帮着去找,杨子对此大为不解,感叹着问,失掉一只羊为什么要那么多人去找呢?失羊者说,因为歧路太多了。可是他们找了一整天回来,杨子问找到没有,他们都叹息说没找到。杨子又感到不解,询问其中的原因,他们回答说:“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返也。”意思是说,歧路之中又有歧路,岔路太多,我们不知道羊往哪一条岔路上去,所以就回来了。杨子听后感触颇深,家里的人感到非常奇怪,便问杨子:“羊是不值钱的畜牲,何况走失的羊又不是你的,为什么要这样心事重重的?”杨子听后并没有回答。可是这些话被站在一旁的杨子的学生听到了,他感慨地说:“道路因为岔路多,所以容易使羊丢失,学者因为经常替别人出主意而往往为此丧失了性命,杨子的不快乐难道还不明白吗?”后来,人们用“歧路亡羊”比喻事理复杂多变,如果没有正确的方向,就找不到真理,就会犯错误。<br> <b>一衣带水 </b> “一衣带水”源于《南史•陈后主纪》。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两国互不侵犯。北周的相国杨坚把持着重兵,于公元581年废掉了年仅8岁的周静帝,自立为帝,建立了隋朝。陈国的陈后主荒淫无度,国势衰弱。杨坚称帝后,为了独霸中国,早就有灭陈之意,只是苦于势力还不够强大,所以做了一系列的让步。但是陈后主却得寸进尺,企图吞并隋朝。隋朝的谋士认为陈后主即将作乱,会给百姓带来灾难。隋文帝叹息道:“我身为百姓的父母,江南的百姓受到陈后主的压迫,我哪里能因为隔了一条衣带那么宽的长江而不去拯救他们呢?”公元588年,杨坚派了50万大军,由儿子杨广做统帅攻打陈国,陈国溃不成军,最后投降了隋朝。从此,东晋以来将近三百年的南北对立局面结束,国家重新得到了统一。后来,人们用“一衣带水”比喻两地之间虽有江河海洋的阻隔,但由于都有友好往来的共同要求,所以再宽的江河只不过像一条衣带罢了。这个成语现在多用于褒义。 <b>  一丘之貉 </b> “一丘之貉”源于《汉书•杨恽传》。杨恽是西汉宣帝时期丞相杨敞的儿子,后因告发霍光的子孙谋反有功,升为中郎将,被封为平通侯。杨恽为官清廉,虽然自己很有才干,但是并不恃才傲物,还喜欢拿出自己的财物帮助别人,对别人的缺点和过失也会毫不留情地去批评,为此得罪了不少人。有一次,杨恽听说匈奴的单于被人刺杀后,便慨叹道:“遇到不好的君王,大臣给他拟订了治国的良策他不采纳,结果自己却丧了命。就像秦二世的时候,任用小人,残害忠良,最终自取灭亡。如果秦二世能够亲近贤良忠臣,他的帝位也许还能保持到现在。总而言之,古代和当今的帝王都如同‘一丘之貉’。”后来太仆戴长乐谓杨恽谋反,其中有一条罪状就是上面所说的话,谓其借此表示对当朝皇帝的不满。汉宣帝看后非常生气,立刻判决他大逆不道,施以腰斩之刑。后来,人们用“一丘之貉”比喻两者的品质和行为都是一样的恶劣,属于同一类型,并没有本质的差别。 <b>  附:</b>楊字,由木字+昜(yán)字组合而成。其中的“昜”,读为 yáng,古同“阳”,即太阳。不是大多数人误解的“易”。汉师认为,有在案上祭祀太阳之相 。“木”在这里特指扶桑,在《山海经》等中国古籍中记载:扶桑树生长在东方大海上的汤谷(“汤”古读yáng,汤谷在今连云港云合山),汤谷又称作“阳谷”、“温源谷”。昜、阳、羊、杨、扬、汤古均读音均为 yáng,远古时为同义词,可以相互替代,所以大多数认为“昜”是“日升汤谷”的形象描写。据汉师研究,读为yang者有“播散、散开”及“微弱却有力量而易于成长”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