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这两句诗词来自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正气歌》,也是我站在觉悟社纪念馆门前,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念头。</p> <p class="ql-block"> 2021年4月22日上午,响应西青区“学党史、守初心、担使命”实践教研活动安排,我作为中北镇星光路小学教师代表在西青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室罗洪霞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天津觉悟社纪念馆参观学习。</p> <p class="ql-block"> 通过观看展览和导游介绍,我们得知:觉悟社,是五四运动后,天津地区的进步团体。由天津学生联合会和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中的骨干分子组成,周恩来、邓颖超等发起,1919年9月16日成立,社员们研究新思潮,探讨救国救民的真理,积极参加实际斗争,成为当时天津反帝爱国运动的领导核心,在北方的革命社团中享有很高的声望。</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段热血而澎湃的历史,经过五四爱国运动的洗礼,觉悟社的社员们在如雨后的春芽般成长起来,他们有的赴欧洲勤工俭学;有的留在国内继续求学、就业;有的参加了工人运动……在不同的地方以共同的信念继续求索。他们中的大多数成员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其中的优秀分子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卓越贡献。</p> <p class="ql-block"> 觉悟社的成员为了严守组织秘密,他们对外废除姓名,用抓阄的办法决定各自的代号,如周恩来抽到五号,后化名“伍豪”,邓颖超抽签为一号,后化名“逸豪……</p> <p class="ql-block"> 九十多年前,20个满腔热血、满怀抱负的青年,为了探求真理相聚到这里,为后人留下一本记载他们觉悟过程的《觉悟》。</p> <p class="ql-block"> 周恩来等人创建的觉悟社,以追求真理、不屈不挠的战斗姿态,冲锋陷阵在反帝爱国运动的急流中,它犹如一道闪电,刺破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世界,给古老的中国带来希望之光,它的光辉业绩,已载入五四运动的史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同觉悟社历史资料共同展出的,还有周恩来家风展。</p> <p class="ql-block"> 周总理和邓颖超“模范夫妻 严以律己、对待亲属 严中有爱、对待身边工作人员 言传身教”的家风让我们深受感动。</p> <p class="ql-block"> 随后的女星社纪念馆参观又为我们展现了五四时期进步女性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 短暂的参观很快就结束了,但这一次经历足以让我们深深铭记,深刻感受到先烈坚忍不拔的革命信念。在回校后,我也会根据此次参观所得来组织关于革命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星小学子爱党、爱国的热情,鼓励他们肩负起青少年的责任和担当,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好好学习,为祖国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