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雅渝州寻书道 以生为本语之春

漫了时光

——酉阳实验小学校和雅工作坊参加第五届“当代教育大讲堂·渝州之春”基于统编教材,关注语用实践,构建高质量小学语文课教学研讨会 <p class="ql-block">  一桌一椅一腔热情,一笔一划一种态度,一颦一笑一室知己,一行一路一生回忆。</p><p class="ql-block"> 2021年4月23日至25日,第五届“当代教育大讲堂·渝州之春”基于统编教材,关注语用实践,构建高质量小学语文课教学研讨会在重庆市高新区实验一小隆重举行。</p> <p class="ql-block">  很荣幸,我们和雅工作坊一行七人也参与到了其中。这是一场有关教育的修行,在学习的过程中,或许一些新的知识和理念会改变原有的认知,或许一些新的认知可以解答你现有的疑惑,让你的教学之路更加清晰明朗。</p> <p class="ql-block">  23日上午,第一节课是来自成都区泡桐小学的马凡梅老师执教的四年级古诗《塞下曲》。她的课堂和一般的古诗教学不一样,她用中国传统读书法——吟诵的方式和学生们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课堂对话。</p><p class="ql-block"> 在马老师的示范指导下,学生初识了吟诵,了解了传统吟诵的方法和技巧,更明白了吟诵的魅力就在于用同样的母语和古圣先贤吟唱同一首歌,接续华夏文脉。</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马凡美老师执教《塞下曲》</span></h5>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是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市东城区语文教研员王文丽老师执教的《小英雄雨来》。他的语言生动朴实,又富有变化,整堂课层层推进,循循善诱,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输出。孩子们在王老师的带领下听得津津有味,感受到了小英雄雨来的美好品质。随着那一声声的“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此时此刻,那颗爱国的种子已经在孩子们的心里茁壮成长。</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说:“好的语言总是能够激荡人心的,好的语言不是辞藻的堆砌,好的语言洋溢着朴素的情感,是一种真实的表达。”</p><p class="ql-block"> 我想说,好的课堂总是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好的课堂不是浮于表面的表演,而是落到实处的掷地有声,是学生有所思有所得。</p><p class="ql-block"> </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王文丽老师执教《小英雄雨来》</span></h5> <p class="ql-block">  23日下午,来自福建省福州教育研究院语文教研员何捷老师上了一堂让人印象深刻的《刷子李》。他的课堂风格独树一帜,课堂语言幽默风趣。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启发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教会学生调动身体的各个感官,不断地进行理解性的表演。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参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方位互动,最终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p><p class="ql-block"> 他的每一堂课都在思考,通过他的教学能带给孩子什么样的成长。他在讲座中也指出,教师要学会素读文本,寻找文本中的陌生化表达,关注文本的写作密码,追求文本的教学价值。</p> <h5> <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何捷老师执教《刷子李》</span></h5>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们的心愿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 随着课堂上孩子们激烈而热烈的谈论,来自成都市花园国际小学的黄莺老师拉开了习作教学《心愿》的帷幕。</p><p class="ql-block"> 在她的习作教学中向我们清晰地展示了写作知识的精确开发,在写作时应该明白,基于什么样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方式、内容。教师在习作教学时,应该为学生搭建有效的写作支架,运用可视化的支架,聚焦教学目标开展集中有效写作活动。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57, 181, 74);"> 黄莺老师执教《心愿》</span></p> 24日上午,南明教育全人之美课程联合创始人,南明教育中学语文首席教师,全人之美课程的探索者和实践者严盈侠老师给与会学员展示了一堂扎实有效的古诗教学——《从军行》。严盈侠老师认为:我们要在诗与思中提升鉴赏力,在兴发感动中滋养生命。 <p class="ql-block">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p><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来自上海的朱煜老师,他有效地把《长城》和《颐和园》这两篇课文进行整合,不仅做到同类课文的一次汇集,引领学生发现它们的共同点,体会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同时又可挖掘出文本的不同之处来,这样可以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比如如何构建自己的作文内容,采用哪种方式来表达等。让读文、学文、用文达到同步,一气呵成,这样学生不仅仅是学文,而且也在潜移默化中,悟道写作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57, 181, 74);"> 朱煜老师执教《颐和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听,来自江苏常州的许嫣娜老师正在给二年级的小朋友上课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许老师课堂教学语言准确清楚,生动形象有启发性;语调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并且善于运用肢体语言来辅助。她的课堂十分流畅且紧凑,既不拖泥带水,没有过多的无用的、累赘的语言,也没有顾此失彼,而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课堂上亮点频频,精彩不断。</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15px;">许嫣娜老师执教《大象的耳朵》</span></p> 万物启蒙创始人,有光全人教育儿童社区创办人。第二届中国全人教育奖提名获得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钱锋给大家带来了一堂与众不同的传说故事教学——《牛郎织女》。 钱锋老师的问思辨教学法让人耳目一新,给大家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体验。他的概念驱动教学,聚焦核心问题,提升思辨能力,培育阅读素养让大家获益匪浅。 <p class="ql-block"> 25日上午,重庆人和街小学语文教师,市级骨干教师骆应华执教了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课文《景阳冈》。他的课堂紧扣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循循善诱、层层推进、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习得技能、陶冶情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15px;"> 骆应华老师执教《景阳冈》</span></p> <p class="ql-block"> 来自江苏无锡的周晓霞老师,和孩子们进行了一场“矛盾”的博弈。周老师摸清学生学习的“拦路虎”,通过适切的教学活动逐一认真落实。初读,读准字音;范读,读出节奏;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留足朗读的时间,保证读正确、读流利,甚至读出人物的感情。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等学习方法的渗透,把艰涩难懂的文字化作通俗易懂的故事。这也是古诗文教学一直倡导并要求形成的语文素养。</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周晓霞老师执教《自相矛盾》</h3> <p class="ql-block"> 本次“基于统编教材,关注语用实践”培训在依依不舍中落下了帷幕。以课标为导向,以三维目标为主线,以单元为基本单位,关注单元导语,明确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树立单元双线一体理念,强化单元整合意识,建立单元的统筹备课策略……一个个教学理念不断深入我心,从这一刻起,我们虽依旧是我们,但与来时已不可同日而语。</p><p class="ql-block"> </p> “今朝花开胜往昔,料得明日花更红”。我们将风雨兼程,深入贯彻落实“以生为本,聚焦语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等待那一场破茧的美丽。 <br> <br> 主办:实验小学和雅语文工作坊<br>摄影:程爱娟 付川 付海燕 刘小露<br>编辑:张漫 罗召辉<br>审核:冉冉<br><br>

老师

教学

执教

课堂

学生

语文

文本

教育

语言

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