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辉煌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习近平</p> <p class="ql-block"> 中国共产党从南湖的红船中走来,这一百年,是践行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史诗,是迈向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是从严管党治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壮丽篇章。为庆祝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坚定党员理想信念,不断激励奋进力量,平城区十八校党支部开展了“读百年党史,做表率先锋”活动,让我们一起打开时间闸门,翻阅红色篇章,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本期主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平城区十八校党员教师 常小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党的八大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b></p><p class="ql-block">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党在全国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在开幕词中开宗明义地指名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p><p class="ql-block"> 1956年这一年以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而载入党的史册,同时又以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而载入党的史册。</p><p class="ql-block"> 党的八大的召开,标志着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取得初步成果。《论十大关系》的提出,则是这一探索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论十大关系》提出的基本方针是:“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毛泽东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总结我国经济建设问题和对苏联经验鉴戒的基础上,报告论述了十个问题即“十大关系”。</p><p class="ql-block"> 1956年1月,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周恩来在报告中充分肯定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他们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并发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动员令。会后,国务院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制定《一九五六——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党中央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1956年前后,党还提出战争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倡议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两党为了民族和祖国的利益实现第三次合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党的八大通过的新党章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以后制定的第一部党章,新党章根据执政党的特点,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新党章对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原则做出了许多新规定,要求“党必须采取有效的办法发扬党内民主”,同时强调“党的民主原则不能离开党的集中原则。”</p><p class="ql-block"> 党的八届一中全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为副主席,邓小平为总书记,由上述六人组成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p><p class="ql-block"> 党的八大宣告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p> <p class="ql-block">读党史,不止在今天</p><p class="ql-block"> 学党史,一直在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