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时分,忍不住在群里发了几张“红了樱桃”的照片,然后去食堂吃午餐。<br> 吃着吃着,突然好生奇怪:嘴里的饭菜,怎么觉得“淡然无味”!<br> 稍一转念,脑海立马有了答案:都是“樱桃惹的祸”!<div> 樱桃红了,再去品别的东西,确实没有味道!</div> 现在啊,似乎可以这样说,面对樱桃的诱惑,许多人会主动失去抵抗力,包括我。当然,古人似乎也如此。<br> 早在周朝的《礼记月令》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促夏之月,天子乃以尝黍,羞以含桃,先荐寑庙”。文中的“含桃”,就是“樱桃”。<br> 这段记载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即便贵为周天子,面对娇滴可人的樱桃,也得等一等,须先供奉祖先后,自己才能大快朵颐。 樱桃之名,首载于《吴普本草》《滇南本草》:“樱桃,旧不著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而洛中、南都者最盛,其实熟时深红色者谓之朱樱,正黄明者谓之腊樱……其木多阴,最先百果而熟,故古多贵之。”<br> 樱桃,古名莺桃。据说,这是因为黄莺喜欢啄食的缘故。<div> 从外形看啊,樱桃果形颇似桃,而圆又如璎珠,所以,通常就叫它“樱桃”了。</div> 《本草纲目》载:“其颖如璎珠,故谓之樱……樱树不甚高,春初开白花,繁英如霜。叶团有尖及细齿。结子一枝数十颖,三月熟时须守护。” 乔帮主所推荐的这个果园,其品种应该属于本土樱桃:个头小巧,皮薄肉软,酸甜可口,韵味悠长。<br> 樱桃树下,我是主动放弃了采摘的职能,把小篮子交给其他人,自己只是专注于用镜头,独绕樱桃树,对准“心中的娇滴”,频频按下快门! 脑海里,忽然浮现起了苏东坡苏大学士的身影。据说,他也曾在樱桃树下流连忘返,对心仪的“女神”,吐露心声。有诗为证:“独绕樱桃树,酒醒喉肺干。莫除枝上露,从向口中传。”<div> 从诗面看,苏大学士好像是醉态:是酒醉,还是心醉呢?</div> 关于樱桃,流传最广的诗句,出自宋末词人蒋捷之手。<br> 这其实是一首,写在离乱颠簸的流亡途中的心歌。南宋亡后,蒋捷一直在姑苏太湖之滨飘零游荡。他彷徨四顾,前程茫茫,有家南归,怎么能不心生莫名惆怅?<br> 于是,借几杯愁酒下喉,便有了这首《一剪梅·舟过吴江》:<br>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br>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较之蒋捷,我们无疑是幸运的,国泰民安,风调雨顺。<div> 阳春三月,约几位同修,与老师同行,寄情山水,亲近自然。<br> 这不,樱桃园出来,备几样小菜,放眼田园,也如苏东坡频频举杯,小酌也能够“酣畅淋漓”......一句话,爽!<br> 翻开微信,看到陈伯安老师的喟叹:”人间四月春光好,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莫叹‘流光把人抛’,只把樱桃当红豆,爱田园,乐逍遥!”</div> 禅人眼里,一切皆美!<br> 只把樱桃当红豆,红了樱桃,醉乐逍遥!<br> 行笔至此,忽然心生感叹:也如红豆,此物最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