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酷似麦垛而得名。麦积山石窟始建于384-417年,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画,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世界,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为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石窟始建于后秦(384年~417年),大兴于北魏明元帝、太武帝时期,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年)后又有所发展。西魏文帝元宝炬皇后乙弗氏(乙弗皇后)死后,在这里开凿麦积崖为龛而埋葬。北周的保定、天和年间(561年~572年),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为亡父建造七佛阁。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在麦积山建塔“敕葬神尼舍利”,后经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不断的开凿扩建,遂成为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约在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的时候,因为发生了强烈的地震,麦积山石窟的崖面中部塌毁,窟群分为东、西崖两个部分。</p> <p class="ql-block">麦积山石窟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史,为后世研究我国佛教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史实。</p> <p class="ql-block">历史记载也证明了这一点,宋代官方编撰的类书《方舆胜览》就称:“麦积山,后秦姚兴凿山而修,千崖万像,转崖为阁,乃秦州胜景”。在遗存的碑碣和山崖间题记中也提到麦积山石窟是“始于姚秦,成于元魏”,或者是“东晋起迹”,所以依据这些资料我们就可以肯定,在后秦时期,麦积山已经开始了开窟造像活动,这是麦积山石窟的最初发展。</p> <p class="ql-block">在麦积山石窟的发展历史中,北魏至隋代这数百年是其发展最辉煌、最鼎盛的时期,虽然有战争、政治动乱等影响,但麦积山石窟的发展基本上没有受到大的影响,一直是在稳定发展的状态中。犹如升起的一轮朝阳,磅礴而起,光芒四射。</p> <p class="ql-block">麦积山石窟各时期的雕塑艺术风格:</p><p class="ql-block">麦积山石窟的雕塑艺术和其他石窟的雕塑相比,首先具有很强的文化延续性,从后秦时期的古朴凝重,到北魏时期的秀骨清像,到北周时期的珠圆玉润,再到隋唐的丰满圆润,最后到两宋的写实求变,千余年来的雕塑风格演变都有着清晰的脉络可寻,如同一条未曾间断或干涸过的文化河流,并且在其流淌过程中不断地得到文化河流的汇入或补给,使其从发源时的纤然一脉到入海时的波澜壮阔都充满了生生不息、涌动如潮的生命力,这是其他石窟所不具备和无法比拟的。其他石窟均为阶段性的发展,如敦煌莫高窟的发展以唐、宋为重点,而云冈和龙门则以北魏为重点,相对而言,均缺少发展的连续性。其次,由于各自的地理位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敦煌莫高窟有浓浓的异域风情,云冈石窟具有气势雄伟、古朴粗犷的塞外气魄,龙门石窟又有雍容大度、华贵堂皇的皇家风范,而麦积山石窟的历代雕塑则浓烈地体现出民族化、世俗化的特点,特别是在北魏后期以后,这种倾向就愈加明显,古代艺匠敢于大胆地突破宗教的清规戒律,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心灵感受融入到无声的雕塑之中,创造出了一批为一般社会大众所喜闻乐见并流传千古而不朽的雕塑艺术品,如121窟的窃窃私语、123窟的童男童女、133窟的小沙弥、44窟的主佛等。这些艺术品经过千余年的时空变迁和世间沧桑,到今天仍能焕发出诱人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 北魏早期重点洞窟(74、78、70、71、98等石窟)</p><p class="ql-block"> 一个从遥远的印度传来的宗教在中国进行传播,在其发展的初期,就必然带有浓重的印度色彩,反映在洞窟和造像中也是如此。在北魏早期的洞窟中无论是窟形还是塑像的气质、服装、装饰等都可以看到浓郁的异域风情。因此,一种异域之美就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在欣赏这些雕塑时,思绪会穿越时空,被引领到千百年前的古印度和中亚地区。</p> <p class="ql-block">78窟:位于西崖中层,洞窟形制为敞口大龛,宽4.6米,高4.5米,深2.8米。正壁和左右壁及窟顶之间呈圆弧形交接,佛座下有较高的倒“凹”字形台基,这是麦积山早期窟龛共同具备的特征,和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的“昙曜五窟”有比较多的相似之处。</p> <p class="ql-block">在正、左、右三壁前分别塑作过去、现在、未来三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这是麦积山石窟现存最早的佛像。佛像的样式较多地受到印度地区键陀罗艺术的影响。正中的释迦牟尼佛高2.95米,端坐于佛座之上,肩宽背直,大耳垂肩,面部棱角分明,双目平视前方,斜披袈裟,袈裟上有平行细密的阴刻衣纹作为装饰。右手作无畏印(右臂上举,五指朝上,掌心向外),坚实的臂膀孔武有力地向前推出,似乎充满了无畏的英雄气概;左手作与愿印(左臂平举,五指朝下,掌心向外)。</p> <p class="ql-block">过去佛和未来佛相对而坐,头略微下低,目光俯视。整个窟内的造像体魄雄健,充满了粗犷的力量感,造型简洁,眉目之中流露出一种庄严肃穆和深沉稳健的气质,并且带有一定的神秘气息。</p> <p class="ql-block"> 正壁右侧 菩萨 隋,正壁左侧 菩萨 北魏。</p><p class="ql-block"> 窟内后侧两角部原有两身菩萨,但在早期地震或其他灾害中破坏无存。目前在洞窟的两个后角部各保存一躯残缺的菩萨塑像,但是分属于不同的时代,位于西侧的是隋代的作品,不是这个洞窟的塑造内容,但具体什么时间放置在这个洞窟中的还不太清楚。而东侧的一身则是这个洞窟原来的造像。</p> <p class="ql-block">第78窟正壁右左侧上部龛 北魏</p> <p class="ql-block">在西侧的台基面上,隐约可见一些彩绘供养人的形象,这些供养人头戴软角璞头(帽子的一种),身着圆领窄袖服装,足穿高靴,手持莲花,静立供佛,似乎是在虔诚地聆听佛指点迷津的教诲。每个供养人的身旁都有题记,但多已剥蚀严重,难以辨识,仅可见“仇池镇经生王□供养佛时”</p> <p class="ql-block">74窟(西域菩萨):</p><p class="ql-block">洞窟宽4.6米,高4.45米,高2.45米,位于78窟西侧,在同一层栈道上,是同期开凿的两个洞窟,洞窟的形制大小及内部的佛像配置,和78窟完全相同,很有可能是同一组工匠塑作的。只是主尊头部被明代重修妆彩,由于水平低下,显得粗俗不堪,和原来的形象极不协调。</p> <p class="ql-block">窟内后部两侧的菩萨保存完好,让我们可以完整地欣赏到西域地区造像的挺拔与神秘之美,两尊菩萨形体修长,显得俊秀挺拔、亭亭玉立;头戴花冠,在花冠的正面饰有传统的兽面纹形象,这种兽面纹形象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中普遍地使用,说明中国传统的装饰图案已开始对佛教文化产生影响,当时的艺术工匠在塑造佛像时已经有一定程度的艺术自觉性,在塑造佛像时能够将自己喜欢的形象初步地和佛教造型结合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第71窟,北魏。在正壁前的须弥座上用圆雕的方法塑造了一尊佛,两侧壁前用高浮雕各塑造了一尊菩萨,形成了一佛二菩萨的造像组合,另外在佛两侧的壁画中用绘画的手法绘制了两身弟子像,这样就形成了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的造像格局,这种塑像和壁画相结合的布局方式仅仅出现在这两个洞窟。</p> <p class="ql-block">98窟(西崖大佛):</p><p class="ql-block">石胎泥塑摩崖大佛,北魏开凿,北宋重修。内容为西方三圣,即西方极乐世界的主佛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菩萨。整个造像高14米、宽10米。</p> <p class="ql-block">主佛高13米,两侧菩萨高9米;高度略次于东崖大佛(17米),但开凿年代要比东崖大佛早近百年的时间。佛脚踩如意云头,屹立于绝壁,俯视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在东崖大佛(隋·13窟)没有开凿之前,这尊大佛是麦积山石窟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景观,有一种大佛即山、山即大佛的视觉印象。善男信女在很远的地方便可看见这尊导引他们去向西方的大佛,尊敬和欢喜之心便自心底而生</p> <p class="ql-block">东侧菩萨大部分已经残毁,露出内部的原凿石胎;泥层内部可见北宋重修时为减轻泥层重量和加快塑作速度而附加的木桩,为了保持文物的原貌,让观众更多更真实地看到历史遗迹,对损坏的部分没有进行修复。</p> <p class="ql-block">大佛大致朝向西方,限于山崖的走向,微微偏向南方一点,这说明古人在塑作佛像是对方向是有选择性的,佛自西方来,同时塑造的内容又是西方净土世界的阿弥陀佛,自然要朝向西方,而早期洞窟都分布在西崖,而不是朝向比较好的南崖,后期的洞窟是在西崖都凿满以后才转向在南崖开凿的。</p> <p class="ql-block"> 佛教是一粒从印度撒来的种子,要想更好地发展,就必须要从中原文化中汲取营养,在两种文化的交流中就结出了新的果实。在北魏中期,佛教文化就在印度文化和中原文化以及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的融和中产生出新的美学特点,因此,我们可以称之为融合之美。</p> <p class="ql-block">第115窟 北魏(景明题记):</p><p class="ql-block"> 方形平顶小窟,高1.07米、宽1.06米、深1.03米。内作一佛二菩萨,窟内的雕塑风格是典型的北魏中期风格。</p> <p class="ql-block">窟内佛座上有“大代景明三年(502年)九月十五日上邽镇(现甘肃清水县,邻近天水)司马张元伯”的造像题记,司马是主管地方军事或治安的官吏,这是麦积山石窟众多的窟龛中唯一一个有明确的开窟年代的洞窟,对确定其他洞窟的年代起着一个标尺的作用,有着极重要的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第115北魏,菩萨</p> <p class="ql-block">第126窟 北魏</p><p class="ql-block">方形平顶窟,高1.72米、宽1.89米、深1.75米。内有一佛二菩萨二金刚。佛作高磨光肉髻,面形俊秀,目视前方,右手作无畏印。与众不同的是佛着双层袈裟,内层为双领下垂的汉装式袈裟,而外层为袒右肩的西域式袈裟,这种奇怪的现象是和当时的历史情况分不开的,在魏孝文帝改革以后,新的袈裟式样出现,而旧的袈裟式样并没有完全退场,这就出现了新旧两种文化因素并存的现象,新佛装和旧佛装之间在形式上并没有产生冲突,而是结合得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第114窟坐佛,北魏</p> <p class="ql-block">81窟北魏</p> <p class="ql-block">101窟北魏</p> <p class="ql-block">108窟北魏</p> <p class="ql-block">北魏晚期,佛教文化深受南方文化的影响,南方是士大夫崇尚谈论玄学,对《老子》、《庄子》、《易经》等著作中所蕴涵的深奥的哲理进行深层次的思索和辩论,从而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潮,就是崇尚对哲学思想的思考和辩论,在形象上以清瘦为美。所以,麦积山石窟这一时期的多数作品都充满了这种思辩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121窟北魏(窃窃私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平面方形覆斗顶窟,高2.53米、宽2.36米、深2.13米。正、左、右三壁开深龛,各塑一佛,均经过宋代重修,但经过仔细观察,宋代的重修只是在表面,而内部北魏的原作仍然完好地保存着。正壁龛内上方两侧有小型的圆雕弟子塑像,每侧五身,他们的身份似乎是十大弟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正壁龛外两侧,各有一组一菩萨一弟子的造像,尤其是佛龛右侧的一组,菩萨和弟子双肩相互轻靠,头侧向一起,面带甜蜜的微笑,似乎是在悄悄地耳语,这便是著名的“窃窃私语”。</p><p class="ql-block"> 最为精彩的是弟子的双手掌根微微地靠在一起,而上部则微微张开,整个手掌似开似和,好像是在轻轻地鼓掌。</p> <p class="ql-block">窃窃私语是一个非常生活化的场景,我们在观赏这组雕塑时,并没有太多地感受到佛国世界的庄严和神秘,看到的似乎不是菩萨和弟子在谈论佛法,而是一对亲切的姐弟在谈论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古代工匠以现实生活为依据,创造出了这组能引起人们无限联想的不朽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133窟(万佛洞、碑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是麦积山石窟内部空间最大、内容最丰富、精品最多的一个洞窟,窟深10.8米,宽12.2米,高5.8米,窟内有众多的文物<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18px;">有泥塑27尊,造像碑18通(尤以10号佛传故事碑珍贵),飞天、千佛像共3000余尊,是麦积山石窟中造像最多的洞窟。壁画出现了大型经变画和本生故事画,</span>公元911年,天水诗人王仁裕曾冒险登临此窟,对窟内的千佛万像惊叹不已,称“其雕梁画拱,绣栋云楣”,可见当时是何等的壮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麦积山石窟133窟里的著名佛传碑为第十号碑,是北魏造,以释迦在仞利天发愿为核心,从燃灯授记到熙若拨提河畔的娑罗林中涅磐。共刻制了乘象入胎,树下诞生,和王舍城说法等佛教故事像碑。</p> <p class="ql-block">第133窟,第11号造像碑,北魏时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东方微笑”,指的是麦积山石窟第133窟第9龛内被誉为“东方蒙娜丽莎”的小沙弥,为距今15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造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小沙弥高近一米,造型简洁质朴,面目形象犹如一个小孩童,眉梢和嘴角都挂满了微笑,仿佛自己身处于美妙无比的佛国世界,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之情,但在庄严的佛祖面前又不可得意而失态,就不由自主把头略略一低,轻轻向外一偏,无声地发出了源自内心深处的微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麦积山133窟内佛陀父子像是佛教艺术中难得一见的表现佛陀与家人关系的雕塑作品,体现出对罗睺罗如山般父爱。在麦积山石窟中,这组造像价值最高。高大魁伟的释迦牟尼像,令人心生崇敬。其头微微下俯,右手抚唯一爱子罗睺罗尊者的头顶,散发着无比温馨的慈爱。造像中佛的手从臂膀上垂下来,柔若无物,如同生怕碰到什么一般,柔和得让人担心能不能坚持太久。罗睺罗尊者的虔诚需要佛陀的关爱,这又是一种情感的相互交流。佛陀用这种安慰来坚定罗睺罗尊者出家修行的决心,既有父子间慈爱的表达,又有法王希望弟子去坚强努力地承担的鼓励。</p> <p class="ql-block"> 十多岁的罗睺罗尊者,现在不知怎样来称呼自己的父亲,称呼爸爸吧!那么神圣庄严的佛陀,自己实在不好意思出口;称呼佛陀吧!不知应该不应该。看到那么多沙门比丘跟随着佛陀,聪明的罗睺罗尊者心中想着:佛陀已不是我一人的父亲了,佛陀是一切众生的大慈父!</p> <p class="ql-block">第135窟(天堂洞):</p><p class="ql-block">是麦积山石窟中较大的一个洞窟,五代诗人王仁裕在《玉堂闲话》中称之为“天堂洞”,是麦积山西崖最高层的洞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洞窟宽8.9米,深4.7米,高4.4米,正壁开凿有三个佛龛,其中中间一个佛龛是北魏开凿的,而两侧的佛龛则是北周或隋代开凿的,另外在两侧壁各开一个佛龛。在洞窟开凿之初,这个洞窟原本是一个三佛的布局,但后期(北周或隋代)在正壁增开了两个佛龛,这就形成了五佛的布局</span></p> <p class="ql-block">石雕主佛高1.90米,是麦积山最大的石雕造像,漩涡纹高肉髻,面相长圆,穿宽博的袈裟,赤足站立在仰覆莲台上,袈裟的衣纹雕刻流畅自如,特别是在双手的雕刻上独具匠心,左手作无畏印,手掌独立下垂,而这对于石雕作品的受力是很不利的,是很容易在雕凿过程中被损坏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代的工匠在手掌背后和衣袖之间雕刻了一朵莲花,并且在拇指与食指之间雕刻了一个莲子,这样不单是解决了石雕的受力问题,而且还起到了很好的装饰效果。</p> <p class="ql-block">第127窟 西魏(壁画窟):</p><p class="ql-block">平面横长方形帐形顶窟,窟宽8.0米,深4.0米,高4.0米,是西崖三大洞窟之一,前壁开门,正、左、右三壁各开一龛,供三佛,其余壁面均绘满壁画,是麦积山石窟壁画最丰富的洞窟。</p> <p class="ql-block">睒子本生</p><p class="ql-block">这幅壁画长7.2米,高1.4米,由国王出行、射猎、误射、睒子倾诉、探望盲父母、盲父母哭诉、天神相救等画面组成,以连环画的形式,将不同的情节连续地展现开来。画面上的山川河流、树林巨石的构图及技法在中国早期山水画中独树一帜,具有极高美术欣赏和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萨埵太子本生(局部)城池图</p><p class="ql-block">在窟内的东侧上披绘两个王子“回宫报信”,以鸟瞰式构图(从高空角度向下看)绘出了一座古代城池,内外两重,即外城和宫城。这座城池比例、透视等各方面都非常准确、合理,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绘画技法最成熟的一个北朝城池图,为研究当时的城池布局提供了直观的资料。</p><p class="ql-block"> 城门上方有三层的城楼,屋顶的形式为庑殿顶(一种规格比较高的屋顶形式,仅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建筑中使用,故宫太和殿就是这种屋顶形式)</p> <p class="ql-block">西方净土变(西魏)</p><p class="ql-block"> 窟内西壁绘有西方净土变,宽5米,高1.6米(图2—3—14)。画面正中阿弥陀佛端坐于佛座上,后有殿堂宝盖,前有阙楼对峙;两侧大树参天,树下各有四人跪坐于地,各持箫、笙、筝、腰鼓、铣、埙、阮等乐器鸣乐演奏,中间有两身伎乐天轻舒长袖,应弦起舞;再前有一面大型建鼓,两侧各有一人和乐击鼓,天空中还有数身凌空舞动的飞天。整个画面僧众云集,歌舞升平,一派诱人的极乐世界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维摩诘经变 西魏</p><p class="ql-block">麦积山第127窟 213*469</p><p class="ql-block">绘于石窟左壁上部。大型经变画是中国佛教艺术史上常见的题材,但在北朝像此处这样内容详备,画幅巨大,并以高度成熟的经变形式出现的壁画,尚属罕见。经变中的故事、人物都从《维摩诘经》诸品中的内容为主。画面人物形象和绘画技法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天女造型与传世《洛神赋图》临本十分相似。故事情节组合巧妙,绘制技艺精湛,是早期经变画中的优秀作品。</p> <p class="ql-block">东王宫西王母 西魏</p><p class="ql-block">麦积山第127窟 158*480</p><p class="ql-block">绘于窟顶天井,画面东王公乘四龙车,宝盖高悬,车后旌旗飘扬,龙车华丽装饰,车前有仙人指路,后有天犬随从,遨游天空。窟顶正面披上,以长画卷形式绘制"穆天子拜见西王母",其中穆天子身穿宽袍大袖,足登云头鞋,一副气宇昂轩的气势,在众位大臣的簇拥下,徐徐向前移动。整个画面以无数飘带和流云造成满天飞腾的气势。场面宏大,布局张弛有度;造型准确洗练,线条舒朗体态优美生动;色彩简洁明快、装饰性强,具有古朴典雅、苍桑厚重,斑斕绚丽之感。这种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形象运用于此,充分体现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七佛图 西魏</p><p class="ql-block">麦积山第127窟 159*836</p><p class="ql-block">这幅巨幅七佛图,绘于窟前壁上部。七世佛以横列七铺(七组)坐佛说法图构成,两侧有菩萨,弟子比丘数身。每尊佛上方均有非常华丽的华盖,披帛由中心向两边缠绕,莲花瓣火焰纹式背光佛高肉髻,面型饱满苹润,长眉细目,小口。长颈溜肩,躯体浑圆,着内僧抵支,外披通肩袈裟,善加趺坐于"工"字型须弥座之上作说法状,两侧胁侍菩萨或直立听法、或作供养状体态优美;弟子、比丘跪拜、交谈动态各不相同,人物个性特征明显。每组造像之间用大量的树木来间隔,丰富了画面内容。《七佛图》排列整齐,构图严谨巧妙,线条流畅,体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是西魏时期代表作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正壁龛中为石雕的一佛二菩萨,佛着褒衣博带式袈裟,面带微笑,清俊飘逸,右手作无畏印,左手作与愿印;</p> <p class="ql-block">在佛背光的艺术处理上尤为精妙,十二身飞天在背光边缘凌空飞舞,或弹拨琵琶、阮咸、古筝,或吹奏横笛、排萧,神情体态各异,婀娜多姿,栩栩如生,并且巧妙地利用飞天飞扬的衣裙飘带形成背光中的火焰纹图案,初看火焰跳跃,细视飞天翩跹,优美和谐,韵律感极强。</p> <p class="ql-block">左右侧龛中为泥塑一佛二菩萨,主佛经宋代重修,菩萨为原作,东壁龛内的菩萨一个躬身向佛,右手托供品,表情恭谨;一个直身而立,头戴小冠,面形俊秀,身材挺拔;恭敬的神情之中露出淡淡的笑意,似乎是为身处纯净圣洁的佛国净土而感到心神愉悦,爽然轻笑,使人觉得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西魏时期,以思辩为内涵的雕塑风格开始转变,人物气质变得内敛与含蓄,面容饱满,如44、43、102、120、123等窟的造像都是这种风格。</p> <p class="ql-block"> 第44窟(魏后式佛像):</p><p class="ql-block"> 和43窟位于同一层栈道上,内作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洞窟的前部在地震中崩塌,仅余洞窟的后壁,现洞窟高2.25米、宽3.20米、残深1.90米。在洞窟完整的情况下,要向前延伸3米左右。</p> <p class="ql-block">正中主佛是西魏时期的代表作品,也是麦积山石窟的雕塑精品之一,既武都王元戍仿母亲的形象所作的佛像。由于是高级工匠所作,现今看来,无论是雕塑手法还是艺术造诣,都无任何的挑剔之处,可以说是一件十分完美的古代雕塑作品。</p> <p class="ql-block"> 佛像面部呈鹅蛋形,肌肉饱满,虽在大地震后历经了千载的风雨,面部仍然给人一种晶莹如新、圆润如玉的感觉。眉目细长,嘴角微微内含,面带微笑,双目微微下视,眉目之中传达出一种浓浓的慈母之爱;与之相对,仿佛面对慈母,又仿佛是面对一位大慈大悲的佛。造像气度中既有佛的慈悲大度,但更多的是一种母性的慈祥和爱怜。佛右手作无畏印,左手作与愿印;袈裟从肩部垂下自腹间上绕,下摆部分层层叠叠,层次清晰而丰富,如春风在宁静的水面上吹起的层层涟漪,又像是无数盛开的花瓣,令人赏心悦目,留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第43窟(魏后墓):</p><p class="ql-block"> 位于中区入口处,外部形象是一个三间四柱的小型宫殿形象。外立面高6.10米、宽6.65米,内部进深7.30米。上部有屋脊、鸱尾(屋脊两端像鸟尾羽毛般的起翘部分)、瓦垄等;下部有四根八棱柱,柱头上有火焰宝珠。建筑虽小,但却给人一种非同寻常的感觉,这便是有名的魏后墓,既文帝皇后乙弗氏的归葬之地(43窟外观照片)。</p> <p class="ql-block">43窟(乙弗氏墓窟)平面图,</p><p class="ql-block"> 洞窟从外到内共分三部分空间,前有拜廊,既柱后部分,是供后世跪拜的位置;其后为享堂,是供奉牌位的地方;在享堂之后是纵长方形的柩室,是存放棺木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现在看到的墓是空墓,是在文帝死后,废帝(乙弗氏之子)即位,把母亲和父亲合葬在长安附近的永陵(在陕西富平县),圆了父母生前未了的梦。一代帝后的命运竟也如此多桀,让人感慨良多。乙弗氏的棺木仅在这里停放了十余年。</p> <p class="ql-block">现窟内的塑像是宋代所作,但是主佛两侧的菩萨面相丰腴,在艺术手法上和主佛略有差别,故有学者认为是五代时期的雕塑作品。。中间的主佛双腿下垂而坐,足下有从地涌出的莲花相托,是未来世佛主弥勒佛的形象。两侧的供养菩萨尚保留有唐代丰满圆润的造像特点。主佛背后的崖壁有一个方形的孔洞,其内部有一纵长方形窟室,就是柩室所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前廊两侧的金刚力士肌肉结实,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夸张,使金刚力士显得威武无比,势不可当,是宋代雕塑中杰出的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第102窟左壁西魏(维摩诘):</p><p class="ql-block">平面方形攒尖顶窟,高2.85米、宽2.90米、深2.80米(图2—4—8)。正壁一佛,左、右两壁为文殊菩萨和维摩诘居士。洞窟内还有一身弟子和三身菩萨造像,但是都已经脱离的原来的位置,原来的组合关系被打乱。</p> <p class="ql-block">第102窟,西魏坐佛</p> <p class="ql-block">而对面的文殊菩萨是头戴五梁花冠,面带微笑,目光平静。上身穿斜领内衣,下着长裙,帛带在腹前交叉,双腿下垂坐在佛座上</p> <p class="ql-block">第123窟西魏(童男童女):</p><p class="ql-block"> 平顶方形窟,前壁开门,其余三壁开龛,窟内高2.47米、宽2.45米、深2.35米。正壁龛内作一佛,两侧侍立两菩萨,左右壁龛内分别塑文殊菩萨和维摩诘居士,门口两侧立童男童女。</p> <p class="ql-block">门口西侧,立一10岁左右的童女形象,东侧立一年龄相仿的童男形象,是维摩诘的侍者。童女头着丫髻,童男头戴毡帽,发辫从帽顶的圆孔中透出并垂下,两人均着圆领长袍式胡服,据考证为鲜卑族人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童男憨厚质朴,童女稚气可爱;眉宇之间都流露出天真、清纯的笑意,源于内心,自然可亲。</p> <p class="ql-block">《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是一个具有文人的清风傲骨和演说家风采的居士,但此处的维摩诘却更有一种佛家的气质。但见其盘腿坐于方座之上,上身微微前倾,头略下低,丝毫没有一种盛气凌人的气势,反而有一种平静、谦和的气质,</p> <p class="ql-block">对面的文殊菩萨也是如此。两人似乎正在互相谦让,让对方先讲,并对对方的观点抱着一种理解、宽容的态度。处于其中,似乎感受不到这里正在进行着激烈的辩论,而是两个悟到佛法的人在心平气和地探讨着佛理,这和102窟的文殊与维摩诘截然不同。</p> <p class="ql-block">北周时期,造像风格再次发生转变,从人物服饰上看,有华丽和简约两种风格,但其塑作的线条都是以柔润为基本特点,无论是袈裟衣褶的摆布还是身体线条的处理,都如春水碧波、秋云丝缕。</p> <p class="ql-block">第3窟(千佛廊):</p><p class="ql-block"> 是通向第4窟的廊道,整个廊道仿长廊的建筑形式开凿而成,上部有脊檩、檐檩、椽、月梁、蜀柱等建筑构件,共计14间,长36.5米,这种建筑形式在其他石窟中是没有的,是中国石窟中唯一的一个长廊。</p> <p class="ql-block">千佛虽大体相同,但仔细分辨,却又是各不相同的,每个千佛的发式、表情、手印、坐式、衣着等都是有细微差别的。</p> <p class="ql-block">千佛廊雕刻的千佛分两部分,在栈道面以上为两排,栈道面下有四排,共计297身塑像。其中上面两排92身,下面四排205身,全是石胎泥塑。上面两排的表层泥皮经过宋代重修,下面四排为北周原作,未经后代改修</p> <p class="ql-block">第4窟(散花楼):</p><p class="ql-block"> 也成为上七佛阁,是麦积山石窟最宏伟壮观的一个洞窟。横宽31.7米,通高16米,进深13米。原形制为一个七间八柱的大型宫殿式洞窟,是北周时秦州大都督李充信为祖父祈福所建。</p> <p class="ql-block">整个洞窟依山而建,屋顶为庑殿顶,在山岩上凿出屋脊、鸱尾、瓦垅等。下部并排开七间四角攒尖帐形佛龛,佛龛外部的装饰极其华丽,上雕火焰宝珠和鳞片网络花饰,下垂帐幔帷幕,两端分别塑龙、凤、象头等祥瑞的动物,口中衔垂地流苏。</p> <p class="ql-block">在龛的内部,四角各雕一个八角形帐柱,在帐柱和帐杆交接处作一莲蕾的装饰,这个莲蕾既是结构的需要,又有很好的装饰效果,完全是按古代供佛的宝帐而设计和雕凿的。</p> <p class="ql-block">每龛内供一佛,共七佛。前檐有八根大石柱,每根高7.3米,直径1.2米,柱下有覆莲柱础,柱上有大斗、额枋、齐心斗、散斗等建筑构件。屋顶有天花板,每间有六块分格,整体建筑雕凿精工细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是全国石窟中最大的一个仿宫殿开凿的洞窟,其他如敦煌、云冈、龙门、天龙山等石窟中的同类窟龛无论在整体规模上或是细部的装饰上都远逊于这个洞窟,当年所用人工难以数计。其雕凿之初的规模可以用气势宏伟、令人叹为观止来形容。可惜在隋开皇二十年(600年)的一次大地震中,中间的六根石柱连同上面的屋顶都轰然塌毁,仅余东西两侧靠近山体的石柱及一小部分天花板,但依然可以从残顶断柱之间遥想当年壮观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中龛内塑像为一佛八菩萨,均为隋代原作,明代重新妆彩,主佛神情庄重、沉稳、肃穆,整体造像体积感强,有一种从内向外的张力,气度不凡,两侧龛内的造像为一佛二菩萨,为初唐作品,佛微微下视,面带微笑,和主龛的佛像相比,有着较强的亲和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40, 232, 213); font-size: 18px; color: rgb(67, 49, 6);">“是无等等”这块匾,是清初书法家王了望晚年游天水麦积山时,面对河山壮丽,怅然所感题下的。“是无等等”四个字取自佛教经文,“是”指正确的,得到的,存在的东西,“无”指错误的,失去的,不存在的,“等等”意为如此而已,完整的解释就是:对也好,错也好,得到也好,失去也好,都不过如此。</span></p> <p class="ql-block">飞天 北周</p><p class="ql-block">麦积山第4窟7龛 170*300</p><p class="ql-block">绘于窟龛上方,大型飞天七幅之一。画面两组飞天,相向而飞,有的手执乐器演奏,有的手捧供物飞舞,自由自在地飞旋于鲜花与祥云的虚空之中,一幅欢快祥和的动人场面。别出心裁,独具一格的表现形式不仅轻盈优美,增加了人物的流动感,也体现了作者卓越的智慧与丰富的想象力。天人的脸部和肌体部分均为薄薄一层优质细泥塑出,其他如衣着、飘带饰物及周围的流云、花饰等,均彩绘而成。将立体雕塑和平面绘画珠联璧合地结合在一起,创造性地绘制了"簿肉塑"飞天壁画,具有"呼之欲出"之感,在中国石窟壁画中独此一处,成为中国石窟壁画中的经典之作。</p> <p class="ql-block">平棋藻井《出行图》北周</p><p class="ql-block">麦积山第4窟 67*74</p><p class="ql-block">绘于窟顶部平棋式藻井右侧,为车马出行图,画面中一辆由四匹马拉车,车中坐一位头戴花冠,身穿低领束腰宽袍大袖夫人庄重地端其中,前面有侍从开道,后面有护卫相随嫣然一幅贵夫人出行的场面,旁边随从头戴巾,身穿束腰短袍,有骑马的,也有步行的。不论是人物还是车、马,线条简洁明快。其中有一匹缓步前行的红马,体形彪悍雄健,动态和神韵都刻画的惟妙惟肖,富于生活气息。由于当时的制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的构图方法,又适当考虑到人在仰视中的错觉关系,每当人们从不同的位置和不同的角度来看,它都有不同的走向和动势,说明我国古代画师已掌握了透视原理及高超的技艺。</p> <p class="ql-block">平棋藻井建筑人物图 北周</p><p class="ql-block">麦积山第4窟 87*115</p><p class="ql-block">绘于皇左侧上方平棋藻井内,画有一城池城内十余人,他们身着汉装,有束腰长袍,也有袒胸短裤的,个个肃穆安静;城外八人,上身袒露,披巾穿肘外扬,下著短裙,赤足,手持利剑盾牌,身形矫健,步履缓慢似护法之神。人物均采用单线平涂的手法,施以石青、石绿、赭石、橘黄为主色调,画面自然和谐清新悦目。</p> <p class="ql-block">第55窟北周</p> <p class="ql-block">隋唐时期博大的文化气势使佛国造像也受其影响,将一种博大的力量、豪迈的气势包孕在宁静、肃穆的造像之中,5窟的主佛便是这种代表,<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造像丰满细腻。</span></p> <p class="ql-block">位于东崖西侧最高处,上七佛阁左侧。建于隋代、初唐,经宋、明重修。中窟塑一佛二弟子四菩萨,虽经后代重修,仍<b>保持着隋末到唐初的造像风格</b>。中窟外两侧各开一圆拱形大龛,每龛内各塑一佛二菩萨。菩萨花萝高冠,面目端庄秀丽,胸部半袒、双臂外露、肌肤丰腴。但姿态服饰有别,体形微呈型扭动曲线,婀娜多姿,后人形象地称唐代的菩萨如宫娃,具有“丰满圆润”的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龛外侧有一天王像,称鸠摩首罗天,因脚下踏一神牛,所以俗称踏牛天王。天王高鼻深目,上身着铠甲,下着战裙,双手紧握,显示出一种威武不可侵犯的英雄气概,宛如一位驰骋疆场、统领千军万马的古代战士,脚下的神牛塑作得极为生动,牛首昂起,眼睛注视着前方,鼻翼张开,仿佛正在喷吐着粗气,仰起的颈部及身体其他部位有着极强的力量,仿佛这个小牛马上就要昂首奋起。整个塑像寓动于静,给人以强烈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西侧龛外上部绘有西方净土经变,宽5.6米,高1.1米,是依据《阿弥陀经》宣讲的内容绘制的。</p> <p class="ql-block">供养人 唐代 第5窟3龛 62*220</p><p class="ql-block">绘于窟楣上方左侧,为《西方净士变》下方局部画面描绘女供养人三列每组三人,最上一列八组,第二组八组,第三列六组,前面均由僧人作导。整体依照佛龛弧形排列。束高发髻,面型圆润身体修长,上着圆领宽袖长衫,下穿宽博衣裙,双手持莲,向佛恭敬而立。每一位供养人身后均有两个侍女随从,其中一人双手提衣裾。场面宏大,人物体态端庄、高雅,衣着华丽,造型优美,设色浓艳体现出高贵之夫人形象,为初唐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画之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18px;">麦积山第13窟俗称“东崖大佛”,位于东崖中部。开凿于隋代,南宋绍兴年间重修。系摩崖浅龛,立面近方形,高17米、宽约18米。摩崖高浮雕石胎泥塑一佛二菩萨像。</span></p> <p class="ql-block">这是麦积山现存最大的一组石胎泥塑造像。正中主尊为阿弥陀佛,高15.7米。佛面形圆润饱满,螺纹低平肉髻,顶有肉髻珠。弯眉细长目,双眉间有白毫相,两眼下视,眼角上挑。高鼻阔口,下颌丰满。两耳紧贴后颊,短颈端肩,颈部阴刻三道蚕节纹。坦胸鼓腹,倚坐姿,双脚踩于仰莲台上。内着偏衫,外穿垂领式袈裟,服饰表面堆塑数道流畅舒展的衣纹线。双手已失,从残迹推测原左手抚左膝,右手齐胸,施无畏印和与愿印。表情肃穆庄严中带着一丝慈祥,仿佛在注视着世间芸芸众生。</p> <p class="ql-block">13窟 《金光明经》局部 晚唐</p><p class="ql-block">唐代抄本《金光明经卷第四》,出土于1983年6月修复东崖大佛头像时右颊破损处。此經首残尾全。全卷长740厘米,卷高25厘米,书眉2.5厘米,地脚21厘米,行15至17字不等,共424行。这是麦积山迄今为止现存最早的珍贵卷轴装抄本佛经。</p> <p class="ql-block">13窟 定窑白瓷碗 宋代</p><p class="ql-block"> 这组造像在唐开元二十二年(734)秦州大地震中部分受损。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秦州甘谷城信徒高振同对大佛进行了重新修缮,并在佛白毫相内敬奉一件定窑白瓷碗留题。1983年,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组织专业人员对东崖大佛面部进行重修时,发现了这件文物。白瓷碗基本完整,高5.4、口径16.4、底径6.4厘米。敞口、浅腹、圈足。通体施白釉,胎质细密,色泽温润。现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第60窟,北魏,隋重建</p> <p class="ql-block">82窟,隋</p> <p class="ql-block">宋代佛教更关注于人间现实,注意从人间生活中寻找营养,或是将人间情感注入到佛国之中,创造了一批能和普通百姓沟通、共鸣的雕塑作品。总之<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宋代造像衣纹写实,面貌庄重。</span></p> <p class="ql-block">第165窑,宋代</p><p class="ql-block">是麦积山早期窟龛之一,窟形为敞口大龛,南宋重修;现三壁的佛背光和正壁佛之下的束帛形佛座是早期的作品;根据现状推测,窟内原来供奉的主尊为交脚弥勒菩萨,现存的一佛二菩萨二供养人均为南宋时期作品。</p> <p class="ql-block">左右两侧壁的菩萨面相丰腴,双眼似闭非闭,双手轻轻交叠于腹前,似乎正欲移步前行,神态之中透出一种超然淡泊、宁和平静、不为外物所动的气质,和身侧的世俗供养人的神情气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p> <p class="ql-block">第90窟 宋代</p><p class="ql-block">佛面相在长方中见丰腴,发中有肉髻珠,眉间有白毫,鼻梁与眉骨相通,眼梢上挑,微微下视,唇分四瓣。</p> <p class="ql-block">右侧弟子迦叶双眉紧锁,满脸皱纹,双手抱拳于胸,一副虔诚而又多经风雨沧桑的老僧形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191窟(花心金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西魏开窟,北宋重修,高4.57米、宽5.60米、深1.00米。这是麦积山石窟最奇特的一个洞窟,整组造像没有开窟或开龛,而是就在外露的壁面上塑作,采用了高浮塑、浅浮塑、圆塑、悬壁塑等多种雕塑手法,使整组雕塑显得与众不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下部正中为一化生金刚,也称花心金刚(宋代),是佛从莲花之中点化出来的护法金刚。上身为一雄健的力士形象,体躯健壮,浓密卷曲的发须、圆睁的双目、高凸的眉骨,俨然是一个来自西域的纠纠武夫,令人心生胆怯。</p> <p class="ql-block">左右为交脚菩萨:</p><p class="ql-block">两侧为两个交脚听法菩萨,是释迦牟尼转世之前在兜率天为众菩萨讲法时的场景。两个交脚菩萨悬壁而塑,面形在清秀中带有丰腴,低眉下视。</p> <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的佛教发展倾向已经和早期完全不同,基本上成为一种民间宗教,和其他的文化现象如道教、儒家、民间信仰等深入地融合在一起,完全融入了世俗生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9窟(中七佛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开凿于北周,其形制为一字排开七个圆券顶佛龛,高4.95米、宽24.10米、深4.65米。在每个佛龛中各供一佛,共七佛。正中一龛内为一佛二弟子,其余各龛均为一佛二菩萨,造像经宋代重塑,明清重新妆彩,塑像衣着上的龙、凤、花卉等各种图案是明代采用沥粉堆金的工艺塑成的,线条细密、流畅自如,装饰效果极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四龛 一佛二弟子。</p><p class="ql-block">主佛释迦牟尼显示出雍容大度,深沉恬静的神态。左侧弟子迦叶为一个面露愁容、饱经沧桑的老者形象,这主要是因为他在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中年龄最大,而且经常是以苦修的方式修行,因此也有“头陀第一”的说法。右侧弟子阿难,清代重塑,是一个敦厚质朴的青年才俊形象。佛经中所说阿难有“多闻第一”之称,博闻强识,记忆力非常好,看遍经书且过目不忘。</p> <p class="ql-block">龛内壁画为明清所绘,色彩清新艳丽,在佛像的上部,有火焰宝珠和迦楼罗的形象。迦楼罗为鸟翅人面、尖嘴鸟爪、着虎皮裙的形。原来以龙为食,后被释迦牟尼收为护法,常在佛的背光之上护卫佛法。</p> <p class="ql-block">在中龛佛像背光两侧有一双头童子,也称共命鸟,一身二头,鸟翅鸟爪,新颖别致,色彩清爽明朗;童子面如满月,双手合十,十分惹人喜爱</p> <p class="ql-block">另外,壁画中还有莲化化生,一个面容饱满的童子在莲蓬上半跪,并回头而望,下有碧波荡漾的池水,童子身体肌肉细腻、圆润,飘带飞扬,非常地惹人喜爱</p> <p class="ql-block">第51窟,北魏早期。北周、明代都重修过。位于西崖的最低处,也是麦积山石窟最低的洞窟。从其洞窟形制来看,应该是早期开凿的,形制和74、78等窟完全一致,高4.45米、宽3.90米、深3.15米。</p> <p class="ql-block">51窟的塑像:</p><p class="ql-block">这个洞窟经过明代的重修,塑像已经失去了原来的面貌。壁画中绘有较多的人物,有戴皇冠者,有披鱼鳞甲者,有三头六臂者,有鸡首人身者。多数带有明显的道教色彩,是佛、儒、道三家相互融和的反映。窟顶位置绘有仙鹤、孔雀、飞天等,另有笙、萧、锣、鼓、笛等乐器点缀其间。</p> <p class="ql-block">在石窟脚下,绿树掩映之中,有一所古老的寺院,红墙灰瓦,古色古香,这便是有着千余年历史的瑞应寺,石窟和寺院是紧密相连的,麦积山石窟开凿之初,便有寺院,因为当时的建筑是依附山岩而建,故最早的寺院称为石岩寺和灵岩寺,寺名一直沿用到隋代,隋代改名为净念寺,唐代又更名为应乾寺;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赐名为瑞应寺,一直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声名远播的千年古刹,无数高僧如玄高、昙弘、秀铁壁、重遇等曾在这里传经布道,开坛说法;贵族官僚、甚至于皇帝的身影都曾流连于此;善男信女也不惧山高路远地纷纷来这里顶礼拜佛、布施供养,在钟鼓相鸣和诵佛之声的交织中感受佛国世界的庄严与清静;文人雅士也来这里挥毫展墨、寄托情怀。</p> <p class="ql-block">现今的寺院建筑物为明代后期所建,清乾隆八年和嘉庆二十五年对部分建筑进行了重修,现存建筑有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东配殿、西配殿、大雄宝殿等建筑,寺中的清代塑像被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p> <p class="ql-block">董广强老师认真讲解</p><p class="ql-block">特邀专家董广强麦积山石窟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事石窟考古、文物保护、古代建筑等多方面的研究工作,主编《麦积山石窟文物工作七十年》、《麦积山石窟旧影》,出版《绝壁上的佛国》、《讲解麦积山》、《麦积山石窟栈道考古》、《往事越千年》等,发表各类论文六十余篇。</p> <p class="ql-block">本美篇的文字部分大多参考了董广强老师<span style="font-size: 18px;">出版《绝壁上的佛国》,在此表示感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