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心中留

屈强

<h3>游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一揽新兴禅宗文化与自然风景。是六祖惠能弘扬禅文化的精髓汇聚点。国恩寺是六祖惠能的圆寂之所,耒领略一番禅的文化。</h3> <h3>这是进入旅游区龙山圣地的巨大牌坊。</h3> <h3>牌坊正面&quot;国恩禅寺&quot;牌匾和修建牌坊碑记。</h3> <h3>国恩寺始建于唐代高宗弘道元年683年,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下诏赐名为“国恩寺”。它与六祖惠能祝发道场广州光孝寺、毕生弘法道场曲江曹溪南华寺鼎足而立,并称六祖三大祖庭,因其既是六祖肉身菩萨的故居,又是六祖弘法、示寂以及辑录六祖“法宝坛经”的圣地而名扬海内外。已经有一千四佰多年历史…。</h3> <h3>由唐至今,国恩寺一直被佛教界视为岭南第一胜地,与六祖惠能祝发道场广州光孝寺、布道迦蓝韶关曲江南华寺并称为禅宗三大祖庭。</h3> <h3>龙山国恩寺位于广东省西部的云浮市新兴县集成镇境内。国恩寺依山而筑,规模庞大,布局严整,总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寺内建筑雕梁画栋、古朴典雅,佛像形态各异,造艺精湛。院落中古木参天,景色秀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不少名篇佳句。</h3> <h3>正门为国恩寺大门,左为担當门、右为直行门。</h3> <h3>国恩寺内部由半山亭、山门牌坊、金刚殿、大雄宝殿、六祖殿、方丈室、两旁回廊有诸天佛殿、禅房、观音堂、六祖纪念堂、五百罗汉堂、报恩塔等建筑物组成,建筑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h3> <h3>寺内历年的石刻。</h3> <h3>寺内如诗如画的风景,吸引着善信们留连忘返。</h3> <h3>武则天手书的敕赐“国恩寺”题匾等文物古迹,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h3> <h3>历代石碑铭记。</h3> <h3>天天香火鼎盛。</h3> <h3>大雄宝殿正中供奉贴金释迦牟尼佛,左侧供奉消灾延寿药师佛,右侧供奉阿弥陀佛,20个罗汉像排坐于两边。</h3> <h3>舍利子现供奉于舍利殿,供游人信众瞻仰。</h3> <h3>穿过古朴的石阶长廊才能到达国恩寺后殿——六祖殿。亦即六祖纪念堂,六祖惠能像端坐殿中,神态安详超脱。</h3> <h3>报恩塔位于国恩寺的左侧,是唐太极元年(712年)六祖惠能在宝林寺弘法时命门人回新兴历时一年所建。报恩塔之名取六祖的“报四恩”(父母恩、国家恩、众生恩、老师(师傅)恩)之意。</h3> <h3>此后,报恩塔历经沉浮,先后多次崩塌、修复,至清代古塔完全崩毁,仅存塔基、塔砖。1989年,数度崩毁的报恩塔得以在原址上重建,恢复昔日风采。整座塔高达28.88米,七层结构,呈八角形。</h3> <h3>这里是佛荔园,是名扬四海的六祖惠能手植千年佛荔。这株位列广东省18棵古树之首的佛荔,在每年荔枝成熟季节,殷红饱满的果实点缀在绿叶之间,愈加娇艳欲滴。</h3> <h3>出了国恩寺后门不远处就是龙潭寺,国恩寺后山山麓。</h3> <h3>龙潭寺旧址曾是六祖惠能大师与母亲李氏在公元644年至665年居住生活的地方,其前身为六祖惠能旧居。</h3> <h3>据史料记载,为缅怀惠能禅师,当地人于明朝末年在国恩寺背后山麓——六祖与其母亲生活过的龙山旧居建起寺庙,因寺前原有一潭,称为龙潭,故名龙潭寺。</h3> <h3>远看龙潭寺。</h3> <h3>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更是将人文生活和禅文化相结合,建立了“芦溪芳甸”、“龙潭湖湿地公园”及“禅源湖观景区”,通过荷花池、亲水平台、休闲平台、景观亭来营造出自然生态古朴的景观;通过水上木栈道、游步道等打造出形成环路的景观园路。</h3> <h3>公园内满滿的佛教建筑。</h3> <h3>“中国之禅文化,不但是中国佛教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人类文明及世界文化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溯其源头,端在六祖生寂圆满之地新兴县。新兴国恩寺、韶关南华寺、广州光孝寺。足见国恩寺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h3> <h3>六祖经坛塔是位于出口停车场傍。</h3> <h3>置于塔内的白汉玉石铭刻的&quot;六祖坛经&quot;。</h3> <h3>塔身用花崗岩石阳文铭刻的&quot;六祖坛经&quo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