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一共救了两次人。</p><p class="ql-block"> 2018年9月18日,这是个雨天,下午五点多放学时间,雨更大了,我挟着三把雨伞,匆匆向“三小”走去。我要去接我照顾的三个留守孩子。和往常一样,校门口人头攒动,家长们冒雨守候在这里,等待着即将放学的孩子们。那天有点异样,平日空旷的操场上,现在里三层外三层围着一圈人。“发生了什么事?”我便快步走过去,费力地挤进人群。</p><p class="ql-block"> 大雨落在水泥操场上,噼啪作响,溅起无数豌豆大的雨花,一位胖胖的大嫂仰面躺在雨中,牙关紧闭,不省人事。大嫂浸在雨水里,全身湿透。她脚上的红色塑料拖鞋脱落了一只,眼泡眼窝乌黑发青,显然昏迷已有一些时间了。一个年轻的女子费力地撑着一把伞,帮大嫂遮挡头脸,一边手足无措惊惶地大声叫着“嫂哎,嫂啊!”围观的人们束手无策,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却都拿不出主意。</p><p class="ql-block"> 我有些惶恐,毕竟平时没见过这种场合,但是,那个救护师资证书正在我手提包里,我没有思考余地,连忙蹲下来,伸手轻拍大嫂的肩头,大声喊着:“嫂!嫂!快醒醒!嫂,嫂,快醒醒!”风雨交加,人声嘈杂,大嫂毫无反应,一动不动。用手指掐她的人中,也无济于事。“打120了吗?”我不得不提高音量,朝人群大声喊道。“打了,打了!”年轻女子的脸上瞧不出是雨水,还是泪水,随手抹了一把,应声回答。</p><p class="ql-block"> 时间就是生命!抢救用秒来计时。我惶急地单膝跪地,开始给大嫂做心肺复苏。一下,两下,三下…… 三个轮回吧,大嫂轻蹙眉毛,咧了咧嘴,显出非常痛苦的样子。我马上指了四个男人帮忙,把大嫂抬到走廊干燥的地方(只能平抬),让她平躺在地。我握着大嫂的手,轻声地进行心理疏导:嫂,不用害怕,你刚才晕倒了,我已经进行了急救,120在来的路上。 </p><p class="ql-block"> 直到救护车赶来,医生放出担架,把大嫂抬上救护车,我才松了一口气。这时候,才发现自己全身湿透,感觉腿脚发软,心脏也“怦怦”跳得厉害。我的包包和雨伞散放在地上,全湿透了。那天是我生平第一次把应急救护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夜幕降临时,我忐忑不安地带着三个孩子回到家中。</p><p class="ql-block"> 操场急救的场景过电影一样,在脑海中一幕幕闪现,这个大嫂是否脱离危险了呢?我忍不住拿起手机,挨个联系在医院工作的朋友。朋友答应第二天帮我打听。这一夜,我没有睡踏实,感觉心里总挂着这个大嫂。9月19日凌晨,我被电话铃声吵醒。热心的朋友回复了,倒地昏迷的那位大嫂名叫陈建英,是来学校接孙子,不慎操场滑倒,现年61岁。</p><p class="ql-block"> 经过医院连夜紧急抢救,住了几天院后调养康复。朋友转达了陈建英的谢意:“她说,非常感谢你,说多亏你会救人,肯救人。没有你,她就回不来了。”得知那位大嫂无大碍,我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下。庆幸自己当时没有退缩,没有犹豫,没有因为瞻前顾后而耽误时间,是急救知识给了我救人的信心勇气和力量,否则我也只能做一个无奈的看客。作为红十字初级救护员和救护培训师资的我,比大多数人更清楚:院前急救,分秒必争。</p><p class="ql-block"> 日常工作中,我经常会思考一个问题,当灾难降临,我们的孩子们该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经过深思熟虑,我更加认识到救护培训从娃娃抓起的迫切性。通山县的红十字会支持我的提议。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和扎实的作风,与我足迹踏遍了全县中小学校。普及学生们的救护技能,只有这样,当自然灾害、突发事故、突发灾难不幸降临的时候,他们才有能力进行自我保护。</p><p class="ql-block"> 一次,我们三人同行去武汉。早上7点多出发,车上我闭目小憩。突然“嘣”的一声响,等我睁开眼睛,驾驶室一阵烟雾,再往前看,“出车祸了!”我想着。当时我坐在副驾的后面,邓玲坐我的左边(即司机后面),我第一反应是担心司机,“把车门打开!”司机命令我,他没事,他随即开了车门。“头痛,”邓玲说了两个字,倒在我身上。口吐白沫,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我吓坏了,跟司机一起,一边打“120”,“110”,一边赶快急救,按压,“阿玲阿玲拼命呼叫……对方拦了一辆车,我们急急向通山县人民医院驶去,车上不敢怠慢,几分钟后,阿玲动了动,打开眼睛,我们松了一口气,可即刻她闭上眼睛,一点气息也没有了,司机也懂点急救知识,我们不敢迟疑,继续进行抢救,十几分钟后,我们来到医院,不想,躺在担架上的阿玲,突然醒了,可能是大脑受了前后猛烈撞击,因此昏厥,休克。经过救治,阿玲脱险。</p><p class="ql-block"> 那天是2020年10月28日,出事地点,通山县城外20里山口水库急弯处,对方急弯占道超车,全责。</p><p class="ql-block"> 红十字精神的星星之火,在通山形成了燎原之势。群山巍峨,秀水青青。我一边搞好教学工作,一边奋力普及应急救护知识。越来越多如我一样的红十字志愿者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他们奔走在城乡之间,活跃在大街小巷。他们用实际行动,让红十字的旗帜高高飘扬在通山县的每个角落,飘扬在通山百万老百姓的心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