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与汪先生初识要推到十年前了,那时他受邀到成都的一次讲座,只记得他幽默、风趣、博识,把常态的教育管理融于风趣的讲座中。前几年,又在清华培训学院的学习中,再次聆听汪先生的讲课,风彩依旧,那时他又多了一个美誉:“舌尖上的老师”。</p> <p class="ql-block"> 今年4月9日参加“成都市中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在北师大校长培训学院,三识先生于课堂。聆听了先生《学校领导的思维方式与工作方法》讲课,风格依旧,内容真切实在,既有学校管理的顶层设计,又有连天接地的方法策略,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课余,拜读了先生近期的几篇文章,颇有感慨!《做好副校长的三个关键词:助手、参谋、顾问》,《教育惩戒需要有合理性和情境性》,《有边界的自由有规矩的自主——谈管理孩子的手机》,《引导规范绘就育人同心圆,不公开成绩名次的教育考量》……他的文章既结合学校实际,又有政策法规的指导,同时又与当前上级主管部门反复强调的“破五唯,强五管”之规定切合,言之凿凿,告戒我们,作为校长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初心与使命。</p> <p class="ql-block"> 当前正读先生作品《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文章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四有好教师层面详尽阐释了“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的评价尺度和努力方向。希望沿着先生所指方向,培养出更多的好教师!</p> <p class="ql-block"> 课间休息和先生合影!先生亲切、随和、自然,风趣。因为:“我是你们的朋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