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心得(第一辑)

Jessy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牛年心得(一)</p><p class="ql-block"> 正在报晓的雄鸡似乎在提醒我,该思考点什么写点什么了。唤醒自己的内心吧,让内心变得强大起来,不要被名缰利锁捆得严严实实的,不要在计较得失中丧失格局,不要在瞻前顾后中止步不前。一个人只要让内心强大起来,才能丢掉思想包袱,才能放开手脚大踏步前进,才能有更多的勇气更大的力量。内心虽然会受到自身外部诸多因素的困扰,但一旦觉醒,是不可战胜的,且会散发出巨大的能量。内心的强大不受性别、年龄的影响,心有光芒,心无所惧,任何时候都会踏平坎坷成坦途,都会柳暗花明又一村。自强不息也好,厚德载物也罢,都离不开内心的调适修为、成熟壮大。人要敬畏天地,遵循自然,也不能忽视自身的力量,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才无愧于天地,才不枉为此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兴言 2021年2月16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牛年心得(二)</p><p class="ql-block"> 明白自己的角色很重要。</p><p class="ql-block"> 某君是我的老相识,喜欢将他自己的一些想法、做法告诉我,我也时常鼓励他。但我也不会任由他信马游缰,对于他的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做法,我会毫不客气地劝诫他。也许是我直来直去的性格,他视我为知己。</p><p class="ql-block"> 一段时间,他对身边的一件事格外认真,可以说是到了痴迷的程度。我劝他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就好了,别人听不进你的意见和建议,你不必过多干预。遭人厌烦,自讨没趣,你觉得有意思吗?我反复劝告他,他总是听不进去。</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次,他让我耐心听他作个演讲,完了他还让我给评点一下。这个演讲,我有点耳熟,以前可能听听过去而已,没放在心上。平心而论,他的演说口头语言表达还是比较流畅的,也有观点。但当我了解到这个演讲是他十几年前在一次家长会上作为家长身份所作的,我就指出他角色错位了。我说,你这个演讲假如是校长或者老师作的,就很不错。你这个身份说这番话,我只能给个差评,因为你说了不该你说的话。趁此,我将他平时的所思所做梳理了一下,并引导他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的角色。</p><p class="ql-block"> 人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各有分工,各司其职,与其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别人的事情上,还不如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兴言 2021年2月17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牛年心得(三)</p><p class="ql-block"> 人的一生很短,可利用的时间更是非常有限。主次不分,孰轻孰重心中无数,将时间和精力花在无关紧要的小事上,势必错过时机,延误大事。</p><p class="ql-block"> 凡事有重点。考虑问题办事情,抓不住重点,将一事无成。谋事干事抓住了重点,才能成事。抓不住重点的人,说到底是因为做决策办事情没有思路,或者思路不清。这样的人看起来整天忙忙碌碌,但效率不会高效果不大好。效率高不高效果好不好,关键是看重点有没突出,重点问题有没解决。重点问题解决了,才能带动整体影响全局,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只有将重心放在重点上,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解决重点问题上,才能做到精准高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兴言 2021年2月18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牛年心得(四)</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锣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p><p class="ql-block"> 我一大学同学,从进入大学的最初到毕业参加工作后的头几年时间里,一直跟我争辩某个理论问题。刚开始,谁也不服谁,争得面红耳赤。我甚至认为对方有点固执,不可理喻。有了一些阅历后,双方慢慢开始变得心平气和,客观理性地开展辩论。其间,一些问题逐渐明朗起来,一些问题双方还辩到了一块。虽然一些看法至今尚未达成共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却成了莫逆之交。</p><p class="ql-block"> 窃以为,只要不是无原则的争吵,不是恶语伤人,大家本着说实话办实事的目的进行心平气和地争论,其实是一件好事。波克定理告诉我们,有争论才有高论,无摩擦便无磨合。观点只有交锋,才能分出高下;思想只有碰撞,才能发出火花;真理通过辩论,才能更加明晰。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我们一些人将争论变成争吵,将争论变成争利,将争论变成人身攻击,结果争得头破血流,斯文扫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兴言 2021年2月20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牛年心得(五)</p><p class="ql-block"> 天下大势,不可阻挡。世界潮流,岂可违逆?《史记·太史公自序》:“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孙中山先生曾感慨:“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 逆之者亡。”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其存在与发展都有内在的规律性。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有立足实际,遵循规律,决策办事才不至于走弯路,才能事半功倍。不按客观规律想问题办事情,而凭个人好恶感情用事,不仅成不了事,还将坏事,付出代价。</p><p class="ql-block"> 按客观规律办事,要求人们顺势而为。顺势而为,才能有所作为,大有作为,成就功业。逆潮流,不合时宜,就会被淘汰出局。顺势而为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是人们对发展趋势的积极响应。顺势而为,是做人做事的一种大智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兴言 2021年2月23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牛年心得(六)</p><p class="ql-block"> 容忍是一生的修养。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这是一个很形象的比喻。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容得下,忍得住,这需要多大的肚量雅量。一般的人的确难以做得到。</p><p class="ql-block"> 世界很大,千变万化。每天我们都有可能碰到各种各样的人,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有顺眼的不顺眼的,有如意的不如意的,可千万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标准和要求衡量一切。换个角度想想,我们在别人的心目中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别人都可以容得下我们,我们为何容不下别人?学会了宽容忍耐,我们才会发现事物更多的美、别人更多的好。</p><p class="ql-block"> “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尚书·君臣》)意思是说,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要想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必须学会容忍,做到与人为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之所以成为大海,因为它能接纳万千江河、涓涓细流。容得下别人,才能心生欢喜,超越自己。学会忍耐,才有能耐,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当然,容忍不是要求人们放弃原则立场,一味将就妥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兴言 2021年2月27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牛年心得(七)</p><p class="ql-block"> 前不久,一位七十来岁的康复医生跟我说,父母亲将她生下来,在这个世界里肯定有她的用处,她要过好每一天,做好手头里的每一件事。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她不知疲倦地给病人做康复治疗,平时也没忘了给自己放松身心,打太极拳、唱歌成了她的业余爱好。我从她身上看到了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姿态,一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担当自信。相比之下,我们中的一些人,年纪不大却常常感叹人生苦短,整日打不起精神,在消沉懈怠中碌碌无为,虚掷光阴。仔细想想,何其惭愧!</p><p class="ql-block"> 人的出生不可选择,人的一生却可以有多种选择。是积极还是消极,是懈怠还是奋起?不同的人生态度就会有截然不同的人生结局。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奋斗才是人生的姿态。不懈怠人生,才能不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辜负天地万物的无声滋润,不辜负社会的关怀关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兴言 2021年3月27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牛年心得(八)</p><p class="ql-block"> 别让“草民”给蒙蔽了。</p><p class="ql-block"> 几年前,我一认识的村干部,给我发短信时,总忘不了署上“草民”某某。让人觉得其很是谦卑,心生好感。深入一打听,此君平日在村里趾高气扬,作威作福,漠视群众利益,人称“土皇帝”。他之所以给自己贴上“草民”的标签,目的是想蒙蔽一些不明就里的人,博取同情,赢得支持。事实上这些口口声声自称“草民”的人内心深处往往看不起老百姓,不拿群众利益当回事,时时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如果我们仅仅闻其言不观其行,就很有可能中计,助纣为虐。</p><p class="ql-block"> 时下,文艺界一些人不知为何也自称“草民”,让人啼笑皆非。表面上的“大俗”,目的就是显示其“大雅”。明里称自己为“一介草民”,暗里在一些场合却往往以“大师”、“名家”自居,“草民”摇身一变,让人刮目相看。仔细想想,有这个必要吗?其实,不管你从事何种行业,处于哪个阶层,靠勤劳靠政策过上美好生活,靠智慧靠创造出人头地先人一步,都很好。</p><p class="ql-block"> 做人,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没必要刻意给自己插上什么标签。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明眼人都会看清楚的,你有几斤几两都已摆在那里。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才是当务之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兴言 2021年3月28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牛年心得(九)</p><p class="ql-block"> 生活,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原本简简单单,没有那么多的起起伏伏,没有那么多的修饰语和感叹号。太多的想象太多的假设,往往来自个人的情绪,社会却总是按照自己的节奏自己的方式前行。</p><p class="ql-block"> 我们面对的生活,可能千姿百态,也可能平淡无奇,有些是你耳闻目睹的,有些是你全然不知的。这就是日常,反反复复的日常,亦真亦幻的日常。人,总是这么过来的,也是这么过去的。</p><p class="ql-block"> 一些人总是喜欢将感情当做感受,将感觉当成真相,混淆是非,颠倒黑白,难免有些反常。反常的结果是越来越自我,越来越脱离实际。跟着感觉走的人,总有一天会走进死胡同。喜欢用情绪表达的人,总有一天会成为情绪的奴隶。</p><p class="ql-block"> 人,只有顺应时代,顺应潮流,用平和的心态面对日常,才能活得真实活出优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兴言 2021年4月9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牛年心得(十)</p><p class="ql-block"> 两个月前的一个下午,我和妻子租车前往温州市区办事。司机要求我们回乐清时也乘他的车,照顾一下他的生意。大家说好了,我们办完事后通知他,他会立马过来接我们回去。可他只管在市区接单,一拖再拖,让我们一等再等。我们耐着性子足足等了一个小时。回乐清的路上,他还大谈自己的忽悠经。说干他们这一行,不这样做是赚不了钱的。他丝毫没有因为耽搁了人家太久而感到愧疚,反而以得到一点便宜沾沾自喜。我实在忍不住了,对他说:“像你这样的出租车司机我还是第一次碰到。我平生最痛恨的是不讲诚信的人。眼前你虽然得了一点小便宜,有一天你会吃大亏的。”他说:“那下次你不要坐我的车了。”我说:“还有下次吗?”</p><p class="ql-block"> 由此想到,在利益面前一些人视诚信为儿戏,赚了眼前却输掉未来。而一些人却把讲诚信当成立身之本,孜孜以求。</p><p class="ql-block">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不管我们身处何时何地从事何种行业,诚信都是为人处事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人生应有的底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兴言 2021年4月13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牛年心得(十一)</p><p class="ql-block"> 今早上班路上,一老朋友饶有兴致地跟我谈起自己调整创业思路的事。他说他最近已回到老家乐清做事,事业刚起步也并不大,自己却很充实。以前他认为只有到大城市里才能闯出一番天地,才能干大事成就人生。若干年后,他改变了看法,下决心从自己喜欢的能做好的事做起。我对他刮目相看。一个有想法又脚踏实地的人,怎能不令人心生欢喜?</p><p class="ql-block"> 现实生活中,我们一些人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干事创业未能从实际出发,结果四处碰壁。俗话说得好,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众多行业里,总有适合我们做的。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有可能做大做强做好。</p><p class="ql-block"> 新时代,人人可以出彩。但方向错了,停止就是进步;方向对了,就要勇毅力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兴言 2021年4月22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牛年心得(十二)</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在一些读书会上不少朋友向我问起如何读文学名著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读文学名著,各人有各人的阅读目的和方式方法,不可强求一律。但我以为忠于原著阅读原文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比如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一些人从未通读过一遍,但关于该名著的文章和见解倒读了不少听了不少。说得严重些,我觉得这是本末倒置。与其将时间和精力花在别人的见解上,还不如用心去读读原著。别人的见解,哪怕是专家学者的见解,即便是最好也是人家的,不一定有助于你。自己仔仔细细读过之后,才会理解作者曹雪芹写的《红楼梦》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再说文学名著最紧要的还是从文学的角度去欣赏,过度解读,只会削弱它的文化价值和艺术功能。</p><p class="ql-block"> 读文学名著,不能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慢慢品细细读,就好像在欣赏一路上的美景。比如我自己,三十多年前读《红楼梦》,像是在赶集,不甚了了。三十多年后读《红楼梦》,像是在散步,茅塞顿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读读走走,走走读读,便有一路好心情,一路好风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兴言 2021年4月2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