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芙蓉”—海捞瓷

悟石

<p>海捞瓷,原本乘着船,穿过大洋,要去遥远的西方,但因故沉入海底,随着打捞,才重见天日,这个历程不是简单的曲线所能表示的,它背后放映着国运兴衰,历史变迁的唏嘘。今日回流瓷带着其所蕴含的的文化、艺术价值,以及记录的一段段历史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等待着人们的解读。</p> <p>◆瓷器记录的不凡历史</p><p>海捞瓷,中国历史上外销瓷的一个分类。中国明朝末年,瓷器大量出口,而马六甲海峡作亚、非、欧等地往来的海上枢纽,成为中国商船必经之地,一些商船因故在此沉没,所载瓷器打捞出水后统称为“海捞瓷”。</p><p>中国的外销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反映了东西方的关系与交流,这其中,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在这些瓷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p><p>中国的瓷器出口大概可以追溯到瓷器产生的同时代,目前已知的瓷器大宗出口是从唐代开始的。早期的中国瓷器东销日本,西销东南亚,中亚,西亚乃至于非洲。历代以来,瓷器一直是我国对外出口的重要商品,与丝、茶并誉于世界,在国际贸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有益的贡献。</p> <p>以下为清康熙时期的外销青花瓷</p> <p>中国瓷器真正划时代的大规模、长时同持续出口是从明代后期开始的。明清时期,我国瓷器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瓷器制作技术日趋成熟,制作周期缩短,分工加细,开始具备根据用户需要大规模的快速生产。工匠来自八方,“器成天下走”是对景德镇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瓷器品种极大的丰富,制瓷工艺日臻成熟,制瓷技法日益提高,制瓷工艺水平达到了历史高峰。</p><p>大规模的瓷器出口欧洲和美洲贯穿了明代嘉靖年间直到清代末期,从现存資料估计,中国从明代后期到清代末期岀口西方的瓷器,保守的说也有1.5亿件以上。大规模的瓷器出口,是与当时独特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密切相关的。</p><p>在世界外交史上,曾发生过这样一则传闻,1717年,萨克森国王奥古斯特二世与普鲁士国王达成一项协议,用其手下600名骁勇的将士换回127件中国瓷器,其中18件被称为“近卫花瓶"的瓷器至今仍陈列在德国的德累斯顿博物馆内。</p><p>17~18世纪时,欧洲的皇宫贵族、商贾名士很崇尚中国瓷器,把它作为一种奢侈品。当时多数人不可能到达中国这个神秘的国度,但在家里摆几件中国瓷器,喝茶、吃饭能用上来自中国的瓷器,也成为一种身份和生活品位的象征。</p> <p>值得一提的迈克·哈彻,英国一个职业寻宝人,也被称为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克星,他曾打捞出二战军舰和古代沉船共计80多艘。</p><p>1970年,哈彻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艘古船,一艘载有2.2万件中国明代瓷器的南海沉船,他试探着卖给收藏家,一下子获利数百万美元。</p><p>尝到了甜头的他,从此,专门寻找南海的古代沉船。</p> <p>迈克·哈彻,英国一个职业寻宝人。</p> <p>海捞瓷的收藏热,已是近些年陶瓷收藏领域不争的事实,随着近些年一些大型沉船的相继被打捞,以及海捞瓷在拍卖市场上的不俗表现,越来越多的藏家,将目光投向这蕴含着独特文化历史价值的瓷器。</p> <p>这些海捞瓷器,呈现出了一些十分有意思的特质,比如在画面上,有着许多中国传统特色的画面。比如“进京赶考”,正是在小碟子上,绘上了古时书生与书童一道,长途跋涉,进京赶考的画面。还有一些瓷器上绘有中国特色的园林风景,以及与佛教相关的物件。但因为是外销瓷,所以又会呈现一些迎合西方文明的审美特征。</p><p>所以,中西文明的结合,或许正是海捞瓷本身独一无二的价值,随着海捞瓷收藏热的不断发酵,其价值也得到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的认可,首先,与其他瓷相比,海捞瓷有着与生俱来的历史背景,从中能够真实反映出那个时代,尤其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信息。通过对古代沉船中以瓷器为代表的船货的考古研究,人们不但可以了解当时的文化贸易等情况,还可以对当时的社会生活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p><p>另外,与官窑瓷器相比,海捞瓷的数量要庞大得多,价格也更为亲民,非常符合大众收藏的需求,普通老百姓也都可以参与其中,根据过往资料显示,即使是一艘不满百吨的中国古代航船也可装载万件以上的器物。加之近些年海捞瓷器价格的不断上升,升值空间更是被众多业内人士看好。</p><p>海捞瓷的发现过程本身就是认定其真伪的最佳证明,作为直接从海底打捞上来的器物,对于其年代和真伪的鉴定相对容易一些,真品率也会相对更高一些,而这些也正是那些热衷收藏海捞瓷的藏家们最为看重的一点。</p> <p>下面是个藏的一对康熙青花开光山水人物花卉纹盖罐,高48厘米,全品,属典型康熙时期外销瓷中西合壁风格。“出水芙蓉”—在此对盖罐上也得到充分展现!</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谢谢众美友的欣赏、分享、点赞!🙏</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