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4月21日,“厚植金陵文化,深耕精品访学”祁县幼师观摩提升营一行32人,深度参与了南京师范大学张俊教授的鹤琴幼儿园“活教育”课程探索培训。张俊教授从理论、案例、实践等方面对“活课程、活教育”进行了深入浅出梳理与剖析,让我们对“活教育”与“活课程”有了清晰的认识;对“活思想”“活教材”“活形式”有了明确的判断;对“生活即教育,生活即课程”有了全面的认知。</p><p class="ql-block"> 张俊教授用专业的角度为我们解读了班本化课程建设与嵌入式评估的意义,用大量的案例帮我们厘清了主题与领域的关系及真生活、活主题如何确立,句句箴言,字字珠玑。</p><p class="ql-block"> 张俊教授对“活教育、活课程”的解读,使我们重新萌发了认识孩子、尊重孩子、敬畏生命的情感,让我们感受到了做“懂孩子的老师”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短短三个小时的培训我们收获满满,思考满满!</p> 知———理念 <p class="ql-block"> 张俊教授从理论层面为我们讲解了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活教育”理论。</p><p class="ql-block"> “活教育”思想,是陈鹤琴先生于1940年在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时提出的。陈鹤琴先生认为要了解儿童心理,认识儿童,才能谈到教育儿童,才是“活的教育”。</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教育的根本目的:</b>教会儿童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教育要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b>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教育要激发儿童天生具有的活力:</b> “凡是儿童能够自己想的,让他自己去想;凡是儿童能够自己做的,让他自己去做。”</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活教育”八字理念:</b>共同生活、共同成长。</p> 明———方向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张俊教授为我们清晰的呈现了鹤琴幼儿园的培养目标与课程实施路径,让我们对鹤琴幼儿园“活课程”有了明确的认识。鹤琴幼儿园的培养目标是“爱生活、会创造”,要在生活中创造,过创造的生活。这里的两个“活”分别是指生活的“活”,内在活力的“活”。要让孩子敢于尝试,善于思考,过创造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鹤琴幼儿园活教育实施路径有两个,那就是<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班本化课程</span>和<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嵌入式评估</span>。他把教师的培养、“活教育”文化的建设作为鹤琴幼儿园近些年重点打造的工作。如何让老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获得专业的发展,让老师既专业又自信,是鹤琴幼儿园教研的着力点;关注家园关系,探究家园共育的新模式是鹤琴幼儿园工作的切入点!清晰的实施路径与明晰的管理思路使得“活教育”理念呼之欲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46, 29, 0);">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br></p> 行———实践 <p class="ql-block"> 张俊教授把鹤琴幼儿园的“活教育”课程,从“课程”和“评估”两个方面为我们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与解读,详细梳理了课程目标的把握、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的路径、课程评估的方法与模式等。</p><p class="ql-block"> 鹤琴幼儿园关注课程建设,但更关注课程谁来实施。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的。鹤琴幼儿园充分为教师赋权,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课程开发,屡经失败,屡获成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路径一:班本化课程</b></p><p class="ql-block">• 班本化课程不是为了不同而不同。</p><p class="ql-block">• 班本化课程更贴近儿童、更贴近生活。</p><p class="ql-block">• 班本化课程能够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内在的生长力量。</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班本化课程及与班本课程的区别</b></p><p class="ql-block"> 班本课程是以班级为单位而进行的计划和实施。班本化课程是从幼儿园来讲的,幼儿园给予课程基本框架,让班级根据自己班的实际情况改编,要求教师更加关注本班孩子的生活和需要,贴近儿童的实际与生活。</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如何做班本化课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张俊教授认为课程要活起来,就要有活的儿童,要有会创造的老师,因为教学的过程也应该是实践的过程、创造的过程。要给班级教师自主权,让教师有时间判断孩子的需要,回应孩子的需要;教师要主动思考,思考孩子的生活,让思考变为一种工作的习惯;在管理中创造氛围,给予老师一定的弹性发挥空间。实践没有标准答案,“活课程”给予的是教师对课程的责任,让教师在创造中不断思考调整,让教育充满活力,实现真正的“活教育”!</span>要充分赋权,就要做到课程上留白,管理上松绑,工作上容错。</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张俊教授认为,做班本化课程,一定要把方向和价值定位找准,要从开始就给老师一些对“课程”的基本理解。做课程框架的时候要有包容的态度,要有批判性思考。</span>主题不是学科教学的拼盘,不是一揽子相关活动的集合,更不是时间的分割单位。</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如何理解主题</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主题是对幼儿感兴趣的问题的深入探究,是幼儿问题解决的过程,经验展开的过程。主题目标是解决主题里的问题的,主题的学习是一个问题解决的学习,一环套一环问题深入的研究,也是孩子经验展开的过程。主题活动过程当中,要最大限度的满足孩子的兴趣,从生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给孩子足够的支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张俊教授把鹤琴幼儿园的真生活、活主题和我们进行了分享,那就是:</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预设主题即:</span>关注儿童生活环境,生命成长相关的“大主题”,<span style="font-size: 18px;">项目主题即:</span>关注儿童日常生活(节日及偶发兴趣)引发的“小主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预设主题内容为:</span></p><p class="ql-block">• 生活环境:大自然(季节)、大社会(家庭、社区、家乡、国家)</p><p class="ql-block">• 生命成长:上幼儿园、上中班、上大班、上小学</p><p class="ql-block"> 例如:季节主题《春天》的活动,小中大班都在做,虽然主题重复,但生活不重复,因为孩子们每年的体验感受不同,发现也不同。如小班重要的是感受、体验,知道春天的一些笼统体验,如春天开花啦,草绿啦;中班则是对春天现象、事物、变化有了细致观察,知道春天是生长的季节等;大班则知道春天是一个季节,对四季有了初步的概念认知,如通过记录观察春天里树的变化时间由一周记一次变为两周记一次发现春天在三月份的变化最大,通过持续的观察记录孩子们能感受到春天是一段日子。又如在幼儿园的一进门口播撒春天的种子,让每个孩子走进幼儿园的每一天都能发现春天的变化。再如每天的气温记录,涵盖数字的学习、统计、收集、对季节概念的认知等,让孩子知道春天是越来越暖和的日子,但中间气温有波动。</p><p class="ql-block"> 又如,儿童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每个阶段的成长都让孩子有所感受、有所期待、有所憧憬。如小班《我上幼儿园啦》,社会环境的转变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挑战,首要任务就是让孩子认识幼儿园的同时建立起和班级小朋友的关系,克服分离焦虑;中班《我上中班啦》,从关注自己到关注朋友,从以自我为中心到走出自我中心的状态,会发生冲突,继而解决冲突,再到关心接纳同伴,逐步承担起集体中的角色,如开始尝试让孩子做值日生等为集体服务;大班《我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从过去被人照顾成长为照顾别人,心理上飞速成长。怎样更像大班的哥哥姐姐,未来会有怎样的成长,对大班的孩子提出了更高的期望。</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如何理解领域</b></p><p class="ql-block"> 各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是课程必须达到的目标。领域目标不是仅仅通过集体教学,而是通过多种途径来去实现。评估是领域发展目标达成的保证。</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主题和领域的关系</b></p><p class="ql-block">并行:主题和领域是并行的两条轨道,共同体现在保教计划中。</p><p class="ql-block">交织:主题不是为了达成领域教育的目标,但自然会蕴含各领域学习机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路径二:嵌入式评估</b></p><p class="ql-block"> 课程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不一样的经验,但如何确保我们的孩子获得预期的发展?张俊教授告诉我们,要守住我们的底线,就需要“评估”。</p><p class="ql-block"> 回应性的课程、弹性的课程是需要评估的,需要通过评估寻找课程开展的方向,需要了解孩子的已有经验、兴趣需要来调整课程。</p><p class="ql-block"> 观察评估让我们看见儿童,分享儿童成长的乐趣。观察评估让我们了解儿童的发展水平及需要。观察评估让我们找到课程开展的依据,见证儿童成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观察孩子的过程就是评估,评估随时随地都在发生,评估无处不在。鹤琴幼儿园的评估从点上的深描(观察记录)发展到面上的扫描(每学期每个月选一个评估的重点),在持续互动中全面丰富的了解幼儿,做孩子背后的观察者,支持者!</span></p><p class="ql-block"> 首先,初期的实践,做随机性观察,然后分享故事。让教师体验到专业工作的乐趣,找回专业自信;看得见儿童,找得到课程,在生活教育中感受观察评估的价值;从本能的判断上升到专业的解读。其次,满足真实的需求,做各领域学习规律的研究。成立学科教研组进行各领域学习与发展的研究;先行小分队结合《指南》进行《儿童观察评估指引》的研制:如从厚到薄,精简《指南》目标;由点到线,梳理发展进程;上下贯通,教师参与研制。</p><p class="ql-block"> 在嵌入式评价的介绍中,<span style="font-size: 18px;">张俊教授从幼儿园中的实践出发,分析了幼儿观察与评估现实的冲突,并澄清了自己的立场,聚焦儿童发展观对儿童发展进行再认识、再建构。张俊教授提出的需要围绕从厚到薄、由点到线、上下贯通这三个指导思想来指引儿童的观察评估,在此过程中结合鲜活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为诠释了评估的真谛,并以科学发展能力为例,了解到了儿童的发展进程和进步台阶,使得大家对评估工作的开展有了一个重新的思考。 </span></p> 悟———精髓 <p class="ql-block"> 培训结束后我们都感受到张俊教授对于“活教育、活课程”理念清晰透彻的把控;感受到张俊教授对教学案例、教学故事独特精准的分析;感受到张俊教授对于儿童观、课程观植根于内心的专业自信……我们作为幼教人,我们被深深的震撼与感动,我们开始我们的专业反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争分夺秒、线下研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意犹未尽、线上延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