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生一起成长

胡付彪

<p>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 胡付彪</p><p>亲爱的联动朋友们:</p><p> 大家好!眨眼间,全国班级联动已经成功举行了119期。很幸运,这是我第四次分享了,也主持过四期。对于全国班级联动,我可能有别样的情愫,不仅是这里有很多老朋友,还因为我跟联动一起思考,一起成长。感谢管理组的美好信念,坚守,奉献!感谢大家的助力陪伴,互相感染!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跟学生一起成长》。</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一、序言,关于成长的执念</b></p><p> 我一直执拗地认为,<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一份好工作的标准里必须有一条——你有时间成长。</b></p><p> 我一直喜欢教师这个职业,除了她神圣的使命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她催促我不断成长。“成长”一定是贯穿我们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甚至是一辈子的事。<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活到老,学到老。”老师们本应该体会最深刻,也最有发言权。</b>我们每天都在教学生做人的道理,丰富的知识,生活的技能。自然需要我们先学习了,实践了,做好了,而且每一届每一年的学生各不相同,即使同一个教室的学生也千差万别,这不都“倒逼”我们去学习,去成长吗?</p><p> 有一年,那些毕业十多年的学生聚会,他们说我从农村中学到县城,再到现在取得的成绩,说老师越来越了不起了。我说“是老师这个职业让我不敢停下脚步”。没想到,一个学生接着就说他孩子的老师怎么怎么不思进取,大家感慨。回来我问妻子:“为什么很多老师的苦口婆心地跟学生讲那么多成功的道理,自己却没有成功?”妻脱口而出:“因为没有做。”就像彭端淑《为学》里讲的穷和尚和富和尚到南海的故事”。去南海确实很难,穷和尚想了,做了,即便有重重困难,但是坚持做了,所以就“不难”了;而我们很多“富和尚”空有想法,没有做,最后还说什么没有机会之类怨天有人的话。</p><p> 两千多年前的《礼记·学记》中说:“虽有佳(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的确,<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我们一方面千方百计地教学生,一方面也跟学生一起学习,成长,长成一棵树。春夏秋冬,越长越大,沐风栉雨,也尽情的享受这世界的美好。&nbsp;</b></p><p> 下面跟大家说说我与学生一起成长的三个故事。</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二、反思,再也不敢埋怨环境</b></p><p> 19岁那年中师毕业,被分配到我的母校阜阳市颍东区老庙镇和寨中学。当时带初二两个班的语文和班主任,班里的学生大多是十五六岁。也许是“开好头不开坏头”的执念,一年下来,我带了两个班,竟然在四个班里包揽了第一第二,而且我做班主任的丙班的语文、代数、几何、英语四科均为第一!所以校长在总结会上激动地说:这个胡付彪,天生就是教书的料!</p><p> 然而第二年,我突然被调到一所偏远的小学。后来才知道这个学校急缺老师,老校长德高望重,多方努力,把我和另一位女老师争取到这个学校。学校离家十五里,十里沙浆路,五里泥巴路。不知怎么地,我那永久牌自行车一点都不“永久”,三天两头烂带,一个学期换了三次。天晴时还好,遇到下雨就更麻烦了,步走一趟,差不多就是两个小时。所以,走在泥路上,看着鬼天气,我不由得骂着“我怎么这么倒霉?”</p><p> 但是我的坏心情还是很快被学生察觉到了。有一天,我的五年级学生范小西的演讲让我再也不敢埋怨了,<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她说“弱者在抱怨,强者在改变”!</b>她甚至引用马克·吐温的话<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生命如此短暂,我们没有时间去争吵、道歉、伤心、斤斤计较。我们只有时间去爱,一切稍纵即逝。”</b>让我醍醐灌顶,脸红脚烧。尽管这样的文章是我读给他们的,但是从学生的口中说出来,还是深深震撼了我。</p><p> 也许她只是凑巧说说,不是专门给我听的;也许她看到老师的坏心情,自己不知怎么办,又问了她的爸妈(她爸妈也是老师),又查找了很多资料,还担心我听后会不会好转;又或许是老校长看到我的状态,有意为之……这背后有多少故事我且不知,当时也没去多想,反正我再不敢埋怨了。</p><p> 既来之,则安之。在那个偏远的农村小学,我教孩子自信大方的用普通话(那之前学校里都是用地方话)读书、演讲,教他们认认真真地写规范字;我也跟孩子一起坚持写日记,想着法子让孩子参加作文比赛,带孩子分析试题,让学生出题。孩子们趣味盎然,家长们稀奇不已。那一年,我所带的毕业班综合成绩在全乡名列前茅,一下子刷新了学校的记录,成了不小的奇迹。</p><p>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我更明白了抱怨是低能,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b>天下的事无非三种: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不如接纳自己,抱怨他人不如转成请求,抱怨老天不如祈祷诉求。远离抱怨,积极乐观,生活就有想不到的转变,人生也会更加圆满。后来我就把自己的座右铭改为“面带微笑,饱含喜悦”,每一届学生我总把这座右铭讲给他们,讲给他们的家长听。我举大量的案例展示微笑在学习、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让大家明报自信乐观是成功的第一秘诀。</p><p> 2019年,我请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中国旗袍先生、阿里巴巴全球十大供应商崔万志先生给我们的毕业生做感恩演讲,他就把他的上亿点击量的《不抱怨,靠自己》讲给大家,师生感同身受。我更觉自己是多么幸运——因为早早远离了抱怨。</p><p> 后来看到美国最伟大、最受尊崇的心灵导师威尔·鲍温的做法,觉得对于远离抱怨更好用,这里也推荐给大家。</p><p> 2006 年夏天,当威尔·鲍温牧师在为教会的“夏日读书俱乐部”找一个可搭配的“小玩意”时,他灵机一动,鼓励与会人士一起把一个手环戴在手上,邀请大家努力做到连续二十一天都不抱怨、不批评、不讲闲话,一发现自己在抱怨,就立刻换手重新开始。刚开始,鲍温牧师不停地把手环从一手换到另一手,简直要累坏了,才发觉这实在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在将近一个月之后,他可以一连三天不抱怨,最后他终于完成二十一天的挑战。他的成功,就像一颗投入水中的石子,激起了涟漪,教友们获得了鼓励,并将这个涟漪扩散出去。</p><p> 他写的《不抱怨的世界》是一本震惊世界的心灵励志书,它用一只手环向我们传递了“抱怨不如改变”的生活理念,据不完全统计,该书上市不到一个月,就有600万人参与了“不抱怨”活动,并迅速蔓延到全球80多个国家。在美国《时代周刊》与《纽约时报》联合美国NBC电视台发起的“影响你一生最重要的一本书”投票中,它仅次于《圣经》。</p><p> <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抱怨是成功的天敌,抱怨是快乐的克星,抱怨是弱者的标签,抱怨是人生的毒药,如果你想收获幸福、充实的人生,就必须赶走抱怨。</i></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三、阅读,丰富自己的源头活水</b></p><p> 2006年,在复习朱熹的《观书有感》时,我说“温故知新,是让我们对学过的知识有发现。”语文课代表时敏利就说“‘<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教我们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这个前提是你要清楚这个‘渠’有多深?你要让自己的水多‘清’?”&nbsp;</i></p><p> 是啊,学生敲醒了我。写反思时,我这样写道:“满足现状就是拒绝进步。这七年,我开足马力,像老牛一样慢慢耕耘,眼里只有农田,有多少次抬头看路?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我可以躺在昨天的荣誉簿上洋洋得意吗?为了我的教育理想,我的“渠”够深吗?我的水够“清”吗?除了必备的教学参考,作文书,我的专业阅读读了多少?用了多少?学生在不断成长,我在成长吗?尽管学生还比较喜欢我的课,我还有多大提升空间吗?</p><p> 必须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有源头活水;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对得起这方教室的孩子们。”</p><p> 于是,我一面跟名家学教学设计,教育管理,一面向身边的名师讨教实践智慧。精心备课,讲究设计,即便同一课在平行的三个班级也不用一种教法;及时反馈,注重跟学生的沟通,征询我讲课的优劣。这样的坚持让我的课堂再一次显示出了强大,在九个班的平行考试当中,我经常包揽前三名,学生的满意度也不断攀升。&nbsp;</p><p>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大量阅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教学,看教育。</b>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告诉我们要民主平等。他尊重学生,总是用“商量”这样一个再质朴不过的词语来贯穿他的教学实践过程。千方百计调动学生身上的潜力,让他们担当。</p><p> 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告诉我们爱是需要有能力的。爱,更要会爱。对于学生最好的爱是给孩子提供适宜的教育,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亮点并能唤醒,在原有起点上能够可持续发展,为他们的幸福人生奠基。</p><p> 于漪主编《名师讲语文丛书》是新课改以来第一套新生代语文名师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的自我总结大系。展示课改第一线语文教学界领军人物深邃的语文教育思想、独特的语文教学风格。像《赵谦翔讲语文》《胡明道讲语文》《蔡明讲语文》,《余映潮讲语文》《黄厚江讲语文》《程少堂讲语文》《程红兵讲语文》《张玉新讲语文》《陈军讲语文》《王君讲语文》,我一一拜读,虽不能一一学会,但对大家的经典案例也常记于心。尤其是余映潮和王君这两位特级更是推崇。</p><p> 余映潮老师在中学语文教研员的岗位上不遗余力地工作了近24年,总是把劳累的倦容藏起来,让微笑带给别人以快乐。他的课亲切自然,解读深入浅出;主问题设计精妙,板块分明;小活动不带痕迹,小步轻迈。我痴迷地读他的专著,看他的教学实录,然后再慢慢搬到我的课堂,让我在语文课堂上如获珍宝。</p><p> 王君老师一头利落的俏皮短发,一张写满热情与活力的娃娃脸,一双笑意盈盈又自信坚定的眼睛。在课堂上,在学生面前,举手投足,魅力四射,带领学生徜徉在语文的海洋里。</p><p> 她的经历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可谓传奇,从一所乡镇中学,到县城中学,再到重庆纂江中学,到北京人大附中,到清华附中,再到广东清澜山国际双语学校;30岁评高级,35岁评特级;已经出版了十几本专著,引领一大批语文老师成为语文湿地的栖居者,她成长的速度之快令很多教师望尘莫及,她就是青春语文的带头人。</p><p> 看到她把备一节高质量优课誉为“生课”,把每一节课当成她辛苦孕育的孩子——“课娃娃”,我在忍俊不禁的同时,又折服她对语文深入肌骨的热爱。</p><p>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她说一个人的教法就是一个人的活法。</b>让我明白深刻地体悟到“课如其人”,从每一节课的解读里可以知自我,知天地,知众生。</p><p> 当我读到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梦》,看到朱教授提倡的“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我终于明白了那些名师的成长之路——大量阅读,勤于写作。</b>所以朱教授大胆地提出了“朱永新成功保险”招牌,说<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如果你想成功,就到我这里投保;如果不成功,我以一陪十。唯一的条件,就是每天写一篇笔记。”</b>(朱永新《新教育之梦》人民教育出版社P193)</p><p> 这些特级教师博览群书,站在思想巨人的肩头,洞察万物,见地别具。他们激情和智慧使课堂充满灵气,他们的灵气就是从自读中来,从反思中来,从交流中来。</p><p> 这是余映潮特级退休后的十年计划(2007年—2017年)</p><p><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精细研读100篇课文并积累大量的助读资料。</i></p><p><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2.研读与中学语文教师业务进修有关的论著100部。</i></p><p><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3.阅读中学语文专业杂志1000本并积累有关专题的索引目录。</i></p><p><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4.发表教学论文100篇以上(含教学设计)。</i></p><p><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5.出版个人专著两到三本。</i></p><p><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6.演示的课例在目前的基础上达到80个(起码讲到70篇课文)。</i></p><p><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p><p> 大家熟悉的著名特级教师于漪、魏书生、钱梦龙、余映潮、黄厚江、李镇西、王君、肖培东等,哪一位不是在不断阅读中探索、创新,尤其是对同行前辈的深阅读,真研究。</p><p> 可能我们无法与这些大师见面,但是他们的思想、经验已经在书中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具体生动。我们教学生“读书需用意,一字值千金。”我们自然先做到。打开书,就见到这些大师啦。从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到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从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到《班主任之友》,从《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到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从阅读纸质经典到关注教育公众号——“守望新教育”“中国教育报”“光明教育家”“微言教育”“新校长传媒”“当代教育家传媒”……</p><p>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读着读着,眼界宽了,思考多了,表达畅了。</b>我看到那些名师怎样浸润经典,纵横开阖,拔节生长;我学着特级教师设计课堂,解读课文;我不再依靠教学参考,而是结合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绘声绘色、手舞足蹈地诠释,甚至还能结合地方文化,地域风俗给学生打开思路而纵横捭阖了。读书真好,站在那些巨人的肩膀上,让我们看得更远,让我的学生跟更喜欢语文。</p><p> </p> <p>  除了阅读,还要想方设法跟这些大师近距离的接触。有一次,我给安徽省受国务院津贴的著名特级教师赵克明写信求教,他竟然给了上千字具体而微的指导;我去拜访“自然语文”倡导者、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武宏筠,他竟然把我写的东西勾画圈点,一一指出修改方向;我跟随全国中语会副会长杨桦老师参加大型语文教研活动,她每一次都想方设法把我推荐给那些我崇拜的全国大咖。当我面对面请教余映潮老师时,他说:“坚持着,坚持着,坚持着;学习,工作,创造,这就是智慧。如果没有劳累,就没有这样的成果。如果没有坚持,就没有这一些收获。如果没有创造,就没有自己的特色。”</p><p> 后来领导就让我参加各种大赛,获得区颖东区优质课大赛一等奖,阜阳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2014年获得第八届“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一等奖,2017年安徽省第一届校园创作大赛一等奖,2018年全国初中语文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中央电教馆“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p><p> 我爱读书,所以我的学生也爱读书,学生的家长也爱读书。我也有机会应邀介绍阅读经验,2014年7月,在内蒙赤峰“新世纪杯”第十五届全国中学生大赛颁奖会上讲《绿色阅读,绿色作文》经验,2016年10月,在南京“人教杯”第十届全国名著阅读交流会上,介绍我们学校《全员阅读 全科阅读 全程阅读》推广经验。尤其2018年这几年,多次给安徽省省内同行讲经典阅读、亲子阅读的具体做法。</p><p> 后来除了学校常规工作外,我还承担了一些特殊任务,如推广合肥市“好人课程”,组织安徽省班主任研究中心的工作,参编全国发行量最大的中考《试题研究》等,受到市级以上媒体30余次报道。</p><p> 如果我取得了一点成绩,如果我还能在教学上得心应手,首先得感谢这些阅读为我提供了源头活水。</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三、感恩,与特殊学生一起超越</b></p><p> 对于每一位班主任,可能最头疼的就是班级的那些特殊学生。教书22年,接触到的特殊学生实在数不清。比起其他学生,特殊学生犯错误肯定会更要多,我们也很难对他们不发怒。但是,苏霍姆林斯基多次谆谆告诫对我们:“一个好老师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的时候,他也时刻记着: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花火熄灭。”</p><p> 很多特殊学生感激我,但我想说是他们是我更要感激的人。因为我从他们那里学到的,绝不比他们从我这学到的少——不止知是他们让我又比较系统地学习了教育学知识,掌握了与特殊学生交流技巧,提升了我教书育人的本领,更是他们的巨大进步,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神奇和美好。</p><p>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与特殊学生多年打交道的经验告诉我们,对特殊学生的成功转化,与其说是教师对他们巧妙地转化,不如说是用爱做向导,让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真、善、美,从而能够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一步一步地发展自己,扬长避短,喜欢自己,成就自己。</b></p><p>(一)我和小鲁的故事</p><p> 小鲁是学校出了名的难管,从小多动症。一到三年级都是妈妈陪读。四年级时因为他强烈反对,妈妈不陪了,但差不多每星期就要被请到学校。他经常在教室里跑来跑去,班长管,他不听;老师来了,他照样跑;甚至还对几个管他的老师瞪眼、怒吼,以致几位老师都躲着他。</p><p> 五年级我来了。开学前一天,我动员志愿者同学和家长一起来打扫卫生,他妈妈带他来了,娘俩很热心,我特别夸了孩子,孩子很开心。我顺势把他娘俩叫到一边,提了三个要求:</p><p> 1.上课时安静地坐在自己座位上,听不下去课,可以看喜欢的书。</p><p> 2.学着跟同学们交朋友,不跟同学打闹。</p><p> 3.有问题,请来我这说,要听老师的管教。</p><p> 他点头地答应了,妈妈也配合。也许有了紧箍咒,头一个星期,他进步较大,我赶紧在班里表扬他,他很开心。9月8日早上,他笑眯眯地到我办公室,小心翼翼地捧着小鱼缸,原来里面还有六条游动的小鱼。我笑着问他怎么送我这礼物呢?他用一贯的断断续续说:“我——很——喜欢鱼,你也——肯定——喜欢。”我赶忙谢他,觉得眼前是一个好机会,就指着桌子上的一堆作业,满脸为难地说:</p><p> “你看,胡老师有这么多作业要改,怎么照顾小鱼呢?而且我也不会照顾它呀。”</p><p> 他愣住了,觉得这确实是个难事,挠挠头,想了一会才说:“没——关系!我来——帮你。”</p><p> “你怎么帮我呀?小鱼多长时间换一次水?多长时间喂一次食?”我笑着问。</p><p> “没事儿,这点事——交给——我吧。”他赶紧说,“每星期,换两次,喂两次就够了。”</p><p> 看着他从来没有的这么自信,我赶紧伸出大拇指“那就拜托你啦。”又连忙伸出小拇指,要拉钩,盖章。他很惊讶,但马上明白了我的意思,很快配合起来,脸上漾着从未有的阳光。</p><p> 后来,他就理所当然来办公室照顾小鱼,顺便说说有意思的事,我只做一个听众,享受这难得的幸福。</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我深知改变一个学生,尤其是一个“怪兽”的艰难。</b>小鲁还是会犯这样那样的毛病,尤其是有同学惹他的时候,他一定会暴跳如雷。而且当我想要去搂他的时候,他总是把胳膊架起来,做出防备的姿势。心理老师告诉我这是以前被打多次,缺乏从安全感,建议家长多抱抱孩子。我跟妈妈转达了专家的意见,他妈妈愣住了,说从小到现在几乎没怎么有跟孩子搂抱的动作,只是天天提醒孩子要这样那样。等孩子的错误攒多了,就叫他爸爸集中干他一次,孩子就会好上几天,哪想到有这么严重的后果?</p><p> 我赶紧跟他爸爸妈妈详说其中利害,建议他爸爸无论如何不能再打孩子;不管怎么忙,每周必须跟孩子有两三次亲子活动,比如跑步、打球。建议他妈妈读《正面管教》,多欣赏孩子亮点,从正面引导孩子,多跟孩子搂抱,补上亲子关系这一课。</p><p> 后来翻看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不要靠补课,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b>我豁然开朗。</p><p> 我赶紧买了一本《哈佛家训》送给他。并跟他妈妈商议,让他每天读一篇文章,努力先读准,读通。读完后跟妈妈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然后用手机按照“朗读者”的形式录下来传给我。他照着做了,开始断断续续,一个月后能读流畅了。每一次我会说说夸奖的话,有时顾不上我就点一个赞,他读得更起劲了。后来读《安徒生童话》《重返狼群》《傅雷家书》《曾子家训》,一直读到六年级毕业。</p><p> 五百多天的坚持,让他的身体慢慢变得协调,说话不再结巴,上课时也能慢慢发言,还经常到老师办公室问东问西。更难得的,进步巨大的他在班里也交到很多朋友。</p><p>(二)小鲁教会我如何爱</p><p>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是如何科学以爱,却是一门学问。这一点,小鲁教会了很多。</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尊重学生,尊重差异</b></p><p> 爱的前提是尊重,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生命。你尊重他,他才尊重你。你尊重他,才能唤醒他心底的真善美,让他成长为那个最好的他自己。每个人生而有别,有的擅长跑步,有的擅长计算;有的活泼外向,有的内敛憨厚;有的先开花,有的后开花——但是都会开花。正是因为有差异,生命才多姿多彩。</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2.学会倾听,共情共鸣</b></p><p> 有人说教育就是培养关系——师生关系的和谐、同学关系的和谐、亲子关系的和谐。而培养关系的关键是学会倾听,共情共鸣。一个智慧的老师不是居高临下想当然的说教建议,而是想方设法让孩子打开说话的闸门,静静地听孩子诉说,说他的好玩发现,他的有趣想法,他的喜怒哀乐。在倾听中理解他的处境,得到他的共情,找到帮他的方法,改进思路,让他自己心底的善良驱走那个暂时的“魔鬼”,成为更好的他自己。</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3.相信阅读,坚持阅读</b></p><p>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无限相信阅读的力量,越是特殊的学生越需要广泛阅读,尤其是大声朗读。读书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强大。</b>所以后来我在带海星班、启智班都多次强调阅读作用,特别是大声朗读的十大好处,我如法炮制让那些潜能生每天坚持朗读一段单独发给我。而这些学生无一例外都从经典朗读的坚持中,得到了巨大进步,成功转化。</p><p> <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面对特殊学生,作为关心他的教师,首要的是经过周密思考地、有预见地、有序列地让他们阅读适合的书籍,引导他们喜欢阅读,坚持不懈地从经典中获得智慧和力量。</i></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4.家校合力,共长共育。</b></p><p> 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问题孩子背后是问题家庭。特殊学生最头疼的是特殊家庭,陪伴孩子最多的是原生家庭,想要改变特殊学生,就要跟家长找到问题的根源,家校合力,一起想办法,唤醒家长来改变。</p><p> 智慧的班主任总是带着家长一起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从小处陪伴开始,从坚持阅读做起,一起运动,一起家务,从源头上改变家庭生态环境,给孩子适合的教育。</p><p> 当然我们尊重原生家庭的特点,理解并认同既有的教育方式,在此基础上,唤醒并传达科学的育儿经验,助力原生家庭成长。改变原生家庭多年的不良习惯是长期的、缓慢的过程,有时像猴子割尾巴一样,甚至是个痛苦的过程。</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5.惩大奖小,表扬强化。</b></p><p> 中国传统管理智慧中讲究“诛大赏小”,是在我们进行惩戒的时候,最好找一些典型的错误、“难搞的刺头”来诫勉,不仅让犯错者明白犯了错就要承担一定的后果,还对别的学生有警示震撼作用。而奖赏则要从小进步开始,让学生看到只要有进步都会受到表扬,从而激发更多学生进步。反过来教师将奖励的标准定位得太高,每次都奖励班级里那几个最优秀的人,那么对于其他人而言,可能再多努力也难以达到教师的要求,所以还不如不努力。</p><p> 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心理学证明“成功才是成功之母”。新行为主义心理学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也告诉我们:“对于一些好的行为,分析一下学生因此得到了什么好处,加强之;对于一些问题行为,分析一下学生从中得到了什么好处,削减之。”教师的表扬就可以强化好行为,远离坏行为,养成好习惯。老师需要让孩子能够不断体验到他努力后的成功,并不断享受这些成就中喜欢自己,发展自己,成就自己。</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结语</b></p><p> <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其实何止是对特殊学生这样爱,对任何一个学生,不都是这样吗?“把每一位学生都放在心上”(顾明远),相信每一位学生,好好学习,跟学生一起成长,科学以爱,静待花开。</i></p> <p>★主持人施仕华:成长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能坚持下来的人并不多。胡老师对有成长有思考,有实践,更有独特的见解。</p><p>图片</p><p>★山东卢叶红:感谢胡老师的分享,反思中成长,阅读中成长,用爱教育陪伴孩子。</p><p>图片</p><p>★重庆屈景平:感谢胡老师的分享!让我也想起了自己曾经所走过的路,我们都一直走在路上,一直成长,一直努力!</p><p>图片</p><p>★安徽白群峰:胡老师有朴素情怀,每一次交流都能从他身上看到努力后的进阶提升。</p><p>图片</p><p>★河北姚雪梅:他在教学上的虚心好学和孜孜不倦。他广博地阅读,他虚心地学习,他对教学的探究,这个尤其值得我学习。这些年,我总把精力放在班主任工作上,并以此为借口,而在教学上满足现状,从不曾开拓进取。看了胡老师的讲座,我真正是收获良多。其次是他的教育工作,做得也特别到位。尤其转化小鲁的故事,真的是既智慧又爱心,太棒了!教学上,我想亡羊补牢,向胡老师学习。</p><p>图片</p><p>★主讲人合肥胡付彪:这几年,全国班级联动的骨干成员都陆陆续续成长为地方名师,以做一段美好教育照亮自己的教室,影响一方学校,每一次想想都感触良多。</p><p>图片</p><p>★重庆张晓玲:感谢胡老师的分享,当他都可以躺在鲜花掌声中洋洋得意时,还在想自己提升的空间,反思自己真是汗颜。</p><p>图片</p><p>★宁夏邵虎虎:唯有深入一线,潜心对待每一次的教育契机,总会又让我们别样的收获。教育故事,教育之细微,往往在那些不按套路出牌的学生身上。作为一线教师,阅读与写作是使我们变得厚重的基础,课堂使我们呈现显性成绩的主要渠道。胡老师如一火炬,不断点燃孩子的希望。</p><p>图片</p><p>★贵州郑世伟:不抱怨、广阅读,爱与心、践于行,我们的工作,一旦和社会责任、价值等关联起来,都不轻松。向胡老师致敬!</p><p>图片</p><p>★河北姚雪梅:胡老师阅读的是专业书籍,这个很重要。我成天都在读,读的却是些“旁门左道”。总是局限在自己的舒适区,能成长自己的书,自己却不感兴趣。自己感兴趣的,却不是纯专业的书。这是个矛盾。</p><p>图片</p><p>★安徽王广燕:胡老师离我很近,也是因为他我才得以机会一起参加安徽省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学习。他的一直在学习与提升路上的点点滴滴对我影响很大,只是自己却未能紧跟其后去努力提升自己,自责反思中。</p><p>图片</p><p>★安徽汪静:胡老师对自己严要求,从不满足于自己获得的荣耀,仍然谦逊,不断学习,不断成长!</p><p>图片</p><p>★重庆屈景平:感谢胡老师的分享!让我也想起了自己曾经所走过的路,我们都一直走在路上,一直成长,一直努力!</p><p>图片</p><p>★主讲人合肥胡付彪:大大的书一定要读的,《圣经》教我们最朴素的的真、善、美,《西方哲学史》和《西方美学史》让我们诗意地栖居。</p><p>图片</p><p>★宁夏邵虎虎:我感觉联动就是一个加油站,一个点将台,一个启明灯,总在困顿怠慢时,给我们加油鼓劲;在我们消失在人流时,被唤醒提名;在教育教学生涯中有点迷茫时,指明我们努力的航向。每一次活动后,我总会从主讲者和主持人身上,吸纳到诸多的力量。</p><p>图片</p><p>★主持人安徽施仕华:伟大的师爱是学生成长的源泉,智慧的教育艺术是学生进步的阶梯。胡老师班主任幸福感十足,是一位真正有光的老师。当我们用和煦的阳光驱散学生心中的乌云,将温暖的爱撒向每位学生的心田,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就能撑起他们心中最美的希望,托起他们心中最耀眼的太阳。</p><p>图片</p><p>★山东李庆忠:余映潮老师说:“坚持着,坚持着,坚持着;学习,工作,创造,这就是智慧。如果没有劳累,就没有这样的成果。如果没有坚持,就没有这一些收获。如果没有创造,就没有自己的特色。”胡老师用行动验证了这句话。</p><p>图片</p><p>★安徽张文红:胡付彪老师一直走在成长的路上,向书本学习,向名师学习,向学生学习他是谦逊的学习者,专业的研究者,是学生成长的指导者,是家校共育动推动者心怀教育理想,脚踏教育沃野,手握专业技能,向胡老师学习,让学生因我的存在而幸福。</p><p>图片</p><p>★河北赵虹云:叹服胡老师的专业阅读量和学以致用的行动能力。胡老师是教育敏感者,工作和生活中的某个细节都能引发的思考或独特的想法。教师的成长离不开阅读,成就的取得必定在日日坚持中。</p><p>来源:全国班级联动</p>

学生

语文

老师

阅读

教育

抱怨

孩子

成长

教学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