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之傲

长风

<p class="ql-block">  三国可以说是他的三国,他是三国的灵魂,三国演义,演的基本是他的义,他也是三国为数不多的文武全才,每次大战局时局之变都有他的身影,并且在里面扮演的角色不可忽视,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他几乎可以傲视群雄,他能不傲吗?</p><p class="ql-block">  刚出道,十八路诸侯划董卓,却被一个华雄给挡住了,而关羽这个无名小卒,连出场,都需要曹操说好话的人,却能温酒斩华雄,为三英战吕布打响前奏,最后董卓西迁,为中原诸侯留下空间,三国实际才正式拉开帷幕!他并没有因为斩华雄而名扬天下,十八路诸侯各怀鬼胎,为保存实力,很多名将并未带来,很多人认为他只是侥幸罢了!</p><p class="ql-block">  曹操攻陷徐州,打散刘关张,用计了俘获关羽,而关羽的三约,也堵住了众人的嘴,也体现了关羽智慧过人,文才不低!正式这次被俘,才让他名扬天下,也改变了中原格局。这时候,实力最强大诸侯莫过于袁绍,他吞并公孙瓒,占领整个河北,手下战将如云,其中阎良文丑,最为出众,也是河北的名将,当初十八路诸侯围攻董卓,这两位不在,如果在的话,估计就没有关羽的温酒斩华雄了,所以关羽当初,从机会角度来说,的确有侥幸的成分,但事实已发生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曹操攻陷徐州,刘备逃到河北,挫使袁绍攻曹,袁绍先派阎良打先锋,把曹操手下战将打的落花流水,无人能敌,也把曹操搞的无计可施,这时候,曹操虽然没有袁绍强大,但灭了吕布后,也是实力大增,战将千名,可没人抵得过阎良,可见阎良的确有实力,如果阎良没死,就不会有后面的官渡之战了,任由阎良这样打下去,曹操不灭,也难逃厄运,最后三分天下的,可能就没有他!当然只是推理,现实总是很迷幻的,偏偏这时候关羽在曹营,并且急需要为曹立功。果不其然,曹操请关羽观战,看关羽的反映,结果看到的是傲视群雄,开始曹的战将们还不服,可关羽的表现让他们,后来称为神人也。</p><p class="ql-block">  他夸上赤兔马,直奔万马军营中,势如破竹,像利剑出水般,在敌军中间划一道口子,敌军毫无招架之力,直奔阎良而去,还没等阎良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已经身首各位,载于马下,关羽此战让整个战场的人目瞪口呆,速度不亚于温酒斩华雄,令人感叹,也令曹操胆寒,顺便把张飞的名字都写到袍子里,也为后来张飞一吼退曹军埋下伏笔!</p><p class="ql-block">  袁绍丢了阎良,老羞成怒,文丑是阎良的好兄弟,更是愤怒难掩,誓杀关羽,带大队人马奔白马而来,曹军照样不能抵挡,所以说有颜良文丑,就可以把曹操打残,他根本就抵挡不了,这是硬是实力,为什么不说把他消灭呢?因为消灭一个势力,不仅要硬实力,还要软实力——智慧!所以说颜良文丑不死,官渡之战很难有胜算,就算阎良文丑死了,不是袁绍谋士出卖,曹操不一定能赢,所以白马之战为曹消灭了袁绍的硬实力,最终消灭袁绍打下前站,改变中原格局。文丑无人能敌,最后还请关羽出场,三下五除二,干掉了文丑,关羽才算真正名扬天下,跻身一流战将行列,实际上从吕布死后,论武功他差不多天下无敌了!因此他实际有傲视群雄,傲视 天下的资本!其实,这时候天下人开始看到刘关张的实力!</p><p class="ql-block">  后来坐镇天下之腹荆州,三国毕争之地,他一举一动,都能牵着三国的神经,东吴单刀赴会,挥师北上,直逼许都,曹操都想迁都了!差点孔明的理想就实现了!但一个从来没输过,还目空一切的人,注定结局悲惨,很遗憾他忽视了东吴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他忘记荆州东吴从来没放弃过,更更重要的是,孔明当初是说,时机成熟,再遣一上将挥师北上。他没等派遣,自作主张北上!虽然把曹操打到满地找牙,殊不知,东吴在后,偷袭了荆州,而且要治他余死地!这都是太过于高傲而忽视看不见的力量,打败看的见强大对手曹操,却败给无名小辈陆逊!</p> <p class="ql-block">大意失荆州,千古流传!这次挥师北上三国关系与格局,由从前蜀吴联盟抗魏,变成了魏吴联合抗蜀,三国开始进入彼此消耗阶段,直到三国一代英雄基本落幕,最后司马懿家族统一三国,而三国创始人都落入尘埃,而江山落入他人之手!他的功劳不小,他死后,三国的灵魂也就没了,演下去的都是相互伤害!</p><p class="ql-block">  关羽之傲,贯穿三国兴衰,敲打着三国的灵魂,落入历史洪流,任后人评说!</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