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江区萝苜田23号系列之一【党史百年 红色涵江】涵江好儿女!军功赫赫!向志愿军女翻译官陈淑华致敬!

中庸之道 道法自然

第22集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党史百年 红色涵江】涵江好儿女!军功赫赫!向志愿军女翻译官陈淑华致敬!</b></p> <p class="ql-block">  陈淑华同志乃莆田侨领陈训彝先生孙女、新加坡著名侨领陈耀如先生爱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二部广州第一干体所离体干部,原总参二部广州联络局五处副师职参谋,为伟大祖国的革命建设事业和人民幸福,在错综复杂的隐蔽斗争中默默奉献一生。</p> 明珠溢彩  毅然革命 <p class="ql-block">  陈淑华祖籍莆田涵江,1927年12月出生于新加坡华侨家庭。父亲陈耀如乃新加坡聚华公司经理,1920年秋,协同热心同乡人士组成新加坡兴安会馆,当选主席27年,创办宏文学校和远东银行,在服务乡亲上,是拼搏终生的!对桑梓的教育事业和对侨胞、侨眷的福利事业的赞助,也是有口皆碑的。母亲康杏梅是大家闺秀,相夫教子的贤内助。</p> <p class="ql-block">  淑华比大哥长淇晚出生十年,长得又俊秀聪慧,是家里的掌上明珠。1933年入父亲创办的宏文学校读小学,1936年考入中华女子学校,1941年初中毕业后考入南洋女子中学,受身边师生熏陶,开始接触马列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相关信息,在进步老师宣传共产党游击队英勇抗日的故事和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中,逐步树立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1941年底,日本占领新加坡后,她对抗日救亡运动的理解加深了,进一步坚定了支持共产党抗日的信念。1942年,在进步人士的影响带动下,她顶住家庭压力,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秘密加入马来亚共产党。她虽然身居异国他邦,仍努力学习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积极参与发动抗日捐款。</p> 回国深造 投笔从戎 <p class="ql-block">  1946年夏,陈淑华以优异成绩高中毕业后,决定回国到广州报考中山大学英语系。母亲在家呵护她18年,她又是女孩子,舍不得她远行。父亲则想起自己高中毕业补习英文后要赴美上大学,路经新加坡时,被旅新乡亲苦苦挽留下来领衔兴安会馆,难遂宏愿,如今女儿有此大志,倍感欢欣,就耐心说服老伴,备足行装,举家欢送女儿赴广州。她到广州后,以以优异成绩考上中山大学英语系。在亲身感受国民政府的腐败后,她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进一步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和决心。学习期间,她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并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大学毕业时,正值朝鲜战争爆发,1951年3月,她瞒着家里,已然投笔从戎,光荣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行列,怀着满腔热血,随部队雄赳赳地跨过了鸭绿江。</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讲个传奇,当时,女青年参军是罕见的,而女大学生走上援朝前线更是凤毛麟角!然面,无独有偶,莆田还有一位叫吴翠英的,莆田城郊西洙村人,从莆田一中初中毕业后,于1949年8月23日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次年也奉命入朝参战,更令人惊奇的,她竟是陈淑华的表妹!当然,她们来自海内外,就是相见也不相识!但她们不愧为一对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花!</p> <p class="ql-block">  再说,陈淑华的事可急煞她的父母,母亲盼星星盼月亮,盼到她大学毕业了,可从此却断了音信!四处了解,多方打听,都没消息!她父亲只好多次写信给在莆田涵中中学任校长的亲侄儿陈长城了解,长城与淑华常有书信联系,遵她之嘱代为保密,回信说“据一位同学云见到淑华,相信她走正道不会失踪!”父亲知道亲侄儿曾参加地下革命,是正直之人,也不再询问。越南战争期间,她父母又一次得不到女儿的消息,认为她去越南了,又“紧张”了一阵。</p> 入朝参战 荣立军功 <p class="ql-block">  1951年3月,陈淑华入伍后赴朝参战,任志愿军47军司令部侦察科英文翻译,后调任志愿军政治部俘管处直属二大队担任翻译工作,在协助做好战俘的教育转化工作中成绩突出,荣立三等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这二个慰问袋是老秃山战役后,贺龙带的慰问团带给战士们的慰问品。(文/陈鉴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这个喜报说明了我姑是47军战士,她参加了老秃山的战斗,也是很惨烈的,继上甘岑后的又一大战役,她在审讯俘虏后,取得三四六六通老秃山的道路,协助了部队的进攻,获得三等功。(文/陈鉴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老秃山的战役从52年6月起,志愿军曾先后多次攻下,但均被敌人反扑夺回。志愿军第47军141师423团接防后才攻下并守住。53年3月23日发起攻击,28日战斗以志愿军的胜利结束。”所以妈妈三等功的事迹应在文章中报导出来。三等功的颁立时间是53年7月。(陈淑华女儿提供)</span></p> <p class="ql-block">  1951年10月10日至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谈判在板门店举行。谈判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战场上打打停停、停停打打,谈判也曾两次中断。前后谈了2年,一共开了575次大小会议,按照国际惯例和《日内瓦公约》,战争双方停战后,应该交换双方所有战俘。大家都没想到、战俘问题会成为谈判后期的唯一障碍。由于谈判的需要,志愿军政治部组建了翻译小组,共20余人,主要负责编制“联合国军”的战俘名单。陈淑华在战俘的教育转化工作中积累了经验,主动参加了翻译小组。在几天的时间里,他们详细登记出了每个俘虏的国际、名字、级别、原部队番号以及目前在哪个战俘营等。由于我方一直采取优待俘虏政策,登记工作很快完成。</p> <p class="ql-block">  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定终于签署。</p> <p class="ql-block">  在新加坡,她父母从电影院观看朝鲜战争停战谈判的新闻短片中看到她任志愿军总部翻译、参加著名的板门店停战谈判的倩影,她父亲才相信侄儿陈长城说:“淑华走正道不会失踪”的话。此时,海内外亲人为她的爱国之举深感钦佩与光荣!</p> <p class="ql-block">  陈淑华入朝参战又荣立军功,在她祖籍涵江镇引起轰动!在两次锣鼓喧天、鞭炮鸣的热烈祝贺中,在萝首田她的祖居挂起“参军光荣”匾,祖父陈训彝喜接她的立功喜报,不禁热烈盈眶!更可喜的是她祖家的身份土改时误评为地主,也因祖父五次兴办教育,热心公益,支持与资助外甥吴鈺孙、长孙陈长城和外孙郑宗汉参加地下革命,祖父、父亲、堂兄和她均是华侨,从1955年起,党和政府将以她祖父代表的陈家的家庭身份更正为华侨身份!</p> 离而不休 挚爱家乡 <p class="ql-block">  1955年,陈淑华被调入情报系统工作,先后担任军委情报部八处英文翻译。1958年,与广东省惠州军分区司令员吴云霄结婚。1960年根据工作需要调入总参二部广州联络局工作,1968年,她光荣赴京,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同年底她生下女儿,号名见荣,永记这光荣的时刻!此后至1976年止,她兼任广州部队子女学校的东山学校革委会主任。1965年至1978年任广州联络局办公室参谋,1978年底任广州联络局五处参谋,因工作成绩突出受到嘉奖。1984年7月离休。她发挥自身外语优长,勤奋工作,刻苦钻研,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为我军情报事业发挥奉献了自己毕生精力,做出了积极贡献。</p> <p class="ql-block">  陈淑华虽然在新加坡出生,但她不忘祖籍老家。1956年她特地从广州赴新加坡,陪母亲回涵江与亲人欢聚一堂,悼念一年前病逝的祖父!她遵父之意,代表聚华公司向刚成立的福建省华侨投资公司投资2000元。1960年,她又陪母亲回涵江,代表父亲向莆田县侨联会捐款50000元,是当时最多的一笔钱。1980年秋,林文豪(后任莆田市政协主席,与陈长城同为中共地下党员)率莆田地区教育参观团赴广州学习取经,她闻讯后取得部队的同意与支持,派车并全程陪同。她离休后多次回乡,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p> <p class="ql-block">  陈淑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6月14日凌晨6时25分,在广州军区总医院不幸逝世,享年86岁。所在部队组成治丧委员会,沉痛悼念这位出身于海外富有华侨家庭的千金小姐、当时难得的大学英才,在祖国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锤炼成飒爽英姿的女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文章/摘自2021年4月25日《涵江时讯》</p> 萝苜田党建+志愿者在行动 <p class="ql-block">陈鉴炘在看《陈金城》</p> 萝苜田党建+邻里中心 <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涵江萝苜田《红砖厝》</p><p class="ql-block">作词:林海勇</p><p class="ql-block">作曲:方超</p><p class="ql-block">编曲:方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