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将军:铁骨铮铮 戎马一生

拨动心弦的跳蚤

<p class="ql-block">分享人 :云南谠言律师事务所 卢迪</p> <p class="ql-block">  叶挺,人民军队的创建者之一,在1988年中央军委确定的36名开国军事家中名列第13位,是我党我军拥有特殊地位的老一辈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从北伐战争中战功赫赫的第四军独立团团长,到抗日战争时期威名远扬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一生功勋卓著,周恩来赞扬他“为新旧四军立下了解放人民的汗马功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 background-color: rgb(250, 251, 252);"> 叶挺原名叶为询,1896年生于广东惠州一户农家。启蒙老师陈敬如为其改名“挺”,意为“人要上行、叶要上挺”,有挺身而出、拯救中华之冀。叶挺先后就读于广东陆军小学、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和河北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7年他在《新青年》上发表长信,抒其“振污世,起衰弱”之志。</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924年,叶挺前往苏联学习,同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20多年都奋战在革命斗争中。1925年回国后,叶挺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处长,后改任独立团团长,参加北伐战争。他带领独立团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铁军”威名由此远播,“北伐名将”享誉中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927年8月,南昌起义号角吹响,叶挺任前敌总指挥;同年12月,叶挺参与领导广州起义,成为工农红军总司令。起义失败后,他漂泊海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日寇入侵、国家存亡之际,叶挺毅然归国,出任新四军军长,指挥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一年内对敌作战达500多次,毙伤日伪军超过7000人。1940年,叶挺率部取得反“扫荡”重大胜利。</p><p class="ql-block"> 1941年1月,国民党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变起仓促,叶挺将军于混乱中临危不惧,率众与数倍于己的对手浴血奋战7昼夜,最后决定以一己换部下,前往谈判时遭无理扣押,被辗转关押于上饶、桂林、恩施、重庆等地,囚禁长达5年2个月。为使叶挺屈服,国民党使尽种种手段,在花样翻新的威逼利诱面前,叶挺丝毫不为所动,写下“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条幅悬挂于居室以明志。抗战烽烟正浓,这位满腹军事才华、曾经叱咤风云的英武战将,或被关押于牢狱之中,或流连于田间农舍,其内心的失落与痛苦,透过他笔下的文字得以宣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42年,叶挺在重庆的牢狱写下这首名为《囚歌》的诗作: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呵,给尔自由!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p><p class="ql-block"> 1946年3月4日,在中共中央和各界人士的不懈努力之下,叶挺终于迎来自由,出狱后第二天,他写下人生第二份入党申请。毛泽东对叶挺的申请给予高度关注,曾对同意叶挺入党的批复做过三次修改,并亲笔将抬头改成“亲爱的叶挺同志”。得到同意入党的批复,叶挺兴奋、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记者问:5年牢狱为何作出如此抉择?叶挺回答:5年的思考让我更加深信,今天的中国,真正为国家民族而奋斗的,只有中国共产党!记者又问:将军今后有何打算?叶挺回答:除了为人民外,还有什么?</p><p class="ql-block"> 1946年4月8日,叶挺与王若飞、博古等人乘飞机返回延安,在山西兴县黑茶山失事,叶挺的生命在光明开启的时刻戛然而止。从1924年初次入党,到1946年重回组织,经历20余年奋斗,叶挺每一次面对个人荣辱甚至生死抉择,都表现出极强的政治立场,经过了种种严峻考验,终于再次回到中国共产党的怀抱,其献身国家民族,矢志追求理想的执着与忠贞,将永载党的历史。叶挺的名字与其精神,如他的诗作描述的,已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了永生!</p> 红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