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寨镇李楼村——一个靠出外打工致富的美丽村庄

苇河心语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李楼村位于我的老家王家坊西南八公里,辛寨镇最东南部。东南与伦镇河南宋村隔苇河相望,北靠堂子村,西北与杨圈村接壤,面积0.27平方千米。人口838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该村因姓氏和土楼而得名。据有关史料记载,明朝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李邵武由山西洪洞县迁到李屯乡,现在的李尚武村建村,以其姓名李邵武命村名,后来改成“李尚武村”</p><p class="ql-block">相传,明万历年间,因李尚武村李氏家族人多日子苦,为了能让李氏后人过上幸福生活,将李家发扬光大,“人挪活,树挪死“,李氏家长考虑再三,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与其都在这里受罪,不如给孩子们找个出路。不得不忍痛割爱留下老大和老小,下决心将中间的两个儿子派往外村发展。经人指点,一支去了张官屯定居。另一支迁到现在的李楼村定居。当时这里是交通咽喉,高唐州至济南府的土官道所经之处。</p><p class="ql-block"> 李氏迁来建村以后,起初具体村名叫什么?村里的村民谁也讲不清楚,有人说就叫老家的名字“李尚武”。还有人说叫李家庄。真实情况不得而知,还需进一步考证。</p><p class="ql-block"> 后来因为李姓家族家业兴盛,修建了一座土楼,人称该楼为“李家楼”,以后就以楼名命村名为“李家楼”,后来逐渐简化称“李楼”。</p><p class="ql-block"> 清朝时期该村属四都五里。1912年属石粹乡。1936年属七区三乡。1937年至1945年属七区魏寨子乡。1950年属七区杨圈乡。1952年至1953年属六区杨圈乡。1958年属魏寨子公社。1965年属辛寨公社。1984年属辛寨乡。2000年属辛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辛寨镇李楼村是改革开放以后青年出外打工致富的典型模范村。</p><p class="ql-block"> 因为村里人口众多,耕地面积少,人均一亩二分地。光靠种地很难发家,男劳力一年闲半年,严重浪费了劳动力。</p><p class="ql-block">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老百姓的积极性,粮食大丰收,老百姓解决了温饱问题。</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大型农机具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缩短了劳动时间。麦收秋种的工作,用不了几天就能完成任务,平常种几亩地,一般一个家庭妇女就足够了。这样李楼村男劳力基本上从土地中被解放出来,给村民外出打工提供了便利条件。</p><p class="ql-block"> 李楼村的年轻人“识时务为俊杰”,抓住机遇,<span style="font-size: 18px;">解放思想,积极</span>响应上级号召,最早加入了下海捞金的队伍,村里80%的青年选择了出外打工,他们结伙北去北京,天津,南下广州,深圳等地,经过几年地打拼努力,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吃了很多的苦,初步尝到了挣钱的甜头。一年四季除麦收,春节回家,其余时间几乎是在外头拼搏,每人每年年终至少有五万元的收入带回家来,有技术的农民工相对挣得更多。没有几年的功夫,老百姓的钱包就鼓得满满的。有人写了首诗赞曰:</p><p class="ql-block">“妻子在家种农田,</p><p class="ql-block">丈夫出外忙挣钱。</p><p class="ql-block">夫妻同心威力显,</p><p class="ql-block">发家致富当模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随着家庭收入的不断增加,经济条件的好转。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物质生活的提高。家家户户推倒土坯房盖起了高质量的砖瓦四合院。室内进行了装修,购置了电视机、电冰箱、家庭影院等家用电器,添置了组合厨、实木床等新家具,<span style="font-size: 18px;">院内栽满了花草,安装了水冲厕所,</span>购买了三轮车、拖拉机、摩托、汽车等农用工具和交通工具。村里统一安装了自来水、液化气,村里又投资修建了环村水泥路,路两旁种上花草树木。就连胡同也进行了硬化。村里的环境卫生彻底改观。</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李楼村,一片生机盎然的新气象。房屋高大整齐,外墙粉刷一新,墙壁上张贴着红色的宣传标语。街道干净整洁,道路两旁绿树环绕,村头不时传来悠闲老人的欢声笑语,如今的李楼村,正朝着党指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方向大踏步前进。</p> <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王河北,禹城人,中学高级教师,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德州作家协会会员,禹城市作家协会会员、平时爱好读书、上网学习、摄影、旅游、喜欢村史及民间故事的挖掘与整理。文章散见《德州日报》、《德州晚报》、《禹城市报》报刊,《山东金穗文学》《鲁北文学》《德州》《禹城文萃》《禹城与禹文化》等杂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