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7年10月20日,学院退休支部与老教授协会院分会联合组织了松江文化之旅活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松江,古称华亭,位于上海西南部,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被称为“上海之根”。</span><span style="color: rgb(71, 71, 71);">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尤为迅速,先后建成 建成松江大学城 ,余山旅游度假区,辰山植物园、广富林遗址公园等,一举成为 上海著名的敎育基地,旅游胜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本次活动有老教协分会会长胡申生牵头,得到了松江区委文明办支持帮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一站,来到九峰之尾小昆山北面,粉墙垛垛、灰瓦重重的荡湾村,现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的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墓。</span></p> <p class="ql-block">夏允彝、夏完淳是明末名士,著名文学家。夏氏父子墓坐落在小昆山荡湾村北开阔的田野中。石驳墓基围成一块平台,墓地呈半月形,高约2米,面宽约30米,占地二 亩余。陈毅同志于1961年亲笔题写的“夏允彝、夏完淳父子之墓”十个行楷大字,字字有神,体现了陈老总对这两位民族英雄的敬仰和推崇。</p> <p class="ql-block">现场松江区有关工作人员为老师们作讲解</p> <p class="ql-block">据史料介绍:夏允彝(1596-1645年)、夏完淳(1631-1647年)父子,为明末名土、著名文学家,都是明清之际松江府抗清运动中的死难者。他们的事迹,除了得到明遗民的记载与传诵之外,也被写入了《明史》。</p><p class="ql-block">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进攻江南,夏允彝与陈子龙等在江南起兵抗清,兵败后于同年九月十七日作下绝命诗“少受父训,长荷国恩,以身殉国,无愧忠贞。南都既没,犹望中兴。中兴望杳,安忍长存?卓哉我友,虞求、广成、勿斋、绳如、悫人、蕴生,愿言从之v握手九京。人谁无死,不泯者心。修身俟命,警励后人!”跳松塘死,时年50岁,谥“忠节”。</p><p class="ql-block">子:夏完淳幼聪慧,“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从军征战抗清。弘光元年其父江南领兵激战,战败自杀殉国后,夏完淳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十七岁。殉国前怒斥了洪承畴一事,称名于世。</p><p class="ql-block">柳亚子先生为此作诗《题〈夏内史集〉<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span>:“悲歌慷慨千秋血,文采风流一世宗。我亦年华垂二九,头颅如许负英雄。”</p> <p class="ql-block">认真观看碑文</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小昆山公园,公园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的西北区域,地处佘山九峰的西南端。小昆山是著名的西晋文学家陆机和陆云的故乡,前人将二陆比作美玉,以“玉出昆冈”来赞誉他们。</p> <p class="ql-block">小昆山有5000多年的人类文明史,有两处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是上海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民间有“先有小昆山,后有松江城,再有上海滩”的说法。</p><p class="ql-block">现在的小昆山公园,为佘山国家森林公园所辖之景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路旁大石上刻陆机的《怀土赋·序》:“余去家渐久,怀土弥笃。方思之殷,何物不感?……”寥寥数语,将作者的思归怀乡之情表露无遗。</p> <p class="ql-block">二陆草堂访古</p><p class="ql-block">坐像为陆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观古今于须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抚四海于一瞬</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陆机所书的《平复帖》开中国书法史上文人书法之先河,华亭书画巨擘董其昌称其为“盖右军以前,元常以后,唯存此数行为希代宝”。</span></p> <p class="ql-block">陆机的《文赋》则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系统的文学创作理论作品,对文学创作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独到的见解。</p> <p class="ql-block">二陆文章雄万代,草堂灵气贯千秋</p> <p class="ql-block">午餐</p> <p class="ql-block">饭后,参观广富林遗址公园,探究海派文化之源、品味自然生态之美、领略广富林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以及广富林文化的深厚底蕴。</p> <p class="ql-block">欢迎讲解员,辛苦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据有关资料:广富林古文化遗址发现于1958年。那一年当地农民在开掘河道时,发现了大量古代遗物。1961年9月开始对其进行考古发掘,探明遗址为2层。出土了大量陶片、陶纺轮、陶饼、带纹饰、硬陶和带釉陶等,确认系春秋战国时期文化遗存。下层有灰坑1个,墓葬2座。墓葬品有大量陶器和纺轮等物。在墓南有较完整猪狗骨架各一具以及石铲、石镞、陶鼎、罐盘以及磨制石器工具农具等物。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良渚文化类型,是衔接崧泽文化和马桥文化的重要时代环节,从而将上海的历史有机的串了起来,具有很大的考古价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广富林遗址的发现获得了“广富林文化”的考古学命名,填补了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谱系的空白。</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1977年12月,该遗址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地点。</span></p> <p class="ql-block">观看广富林视频</p> <p class="ql-block">参观水下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6000年前,上海松江的原住民便在广富林一带繁衍生息。至4000年前,最早一批来自于黄河流域的移民来到此地,与原住民共同创造了广富林文化。 民间素有“先有松江府,后有上海滩;先有广富林,后有松江史”之说。广富林遗址因此成为“上海历史文化之根”。</span></p> <p class="ql-block">广富林遗址1958年被发现,经过4次大的考古发掘,其重大意义:</p><p class="ql-block">一是基本探明了该遗址原始社会时期古文化主要有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广富林文化等类型。其中,广富林文化的发现增补了上海古文化文明的组成系列,为环太湖地区增添了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p><p class="ql-block">二是发现了从黄河流域来此居住的移民,这是考古中发现的上海地区首支移民,这对于主体为移民的上海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p><p class="ql-block">三是初步发现这里在周代已有城镇聚落,这为研究上海城市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材料。</p><p class="ql-block">四是发现了别具特点的干栏式建筑和地面式建筑两种类型的原始社会房址。</p><p class="ql-block">据专家预测,对九峰原始文化的考古发掘,至今只能算是冰山一角,随着考古的深入,这里可能会发现更为丰富的文化宝藏,该遗址的地下可能隐藏着一部中国史前文明史。</p><p class="ql-block">广富林文化的发现使上海的考古文化形成了“四加一”结构,在此之前,上海考古已经发现距今7000年的马家浜文化、距今约5000年的崧泽文化、距今约4500年的良渚文化和距今约3800年的马桥文化。在良渚文化与马桥文化之间的广富林文化的出现,为环太湖地区增添了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一类的文化遗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云间,旧时松江府的别称。松江府约为今上海市吴淞江以南直至海边的整个区域。府治在华亭县,即今上海市松江区。西晋文学家陆云,字士龙,华亭人,对客自称"云间陆士龙",后人因此称松江为云间。 松江古称华亭,别称有云间、茸城、谷水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古城春秋</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站,瞻仰松江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侯绍裘(1896一1927)1918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五四运动中,他积极参加声援活动,并担任了上海学联教育科书记。为宣传革命,他与同乡先后编辑发行了《问题周刊》、《松江评论》,宣传科学民主,反对因循守旧,反对封建迷信;宣传社会主义,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和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1921年他加入了国民党,1923年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担任过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宣传部副部长,国民党江苏省党部中共党团书记、江苏省政务委员会委员、上海特别市政府委员。在与国民党右派的斗争中始终站在最前列。他非常注重妇女解放,曾变卖家产与朱季恂共同接办了被迫停办的私立景贤女校,并受苏州乐益女中聘请,担任校务主任兼教员。在乐益女中,他秘密地建立了苏州第一个中共组织——中共苏州独立支部。1927年4月10日,国民党右派在南京逮捕和杀害革命者。他在召集有关人员商量应对措施时被捕。敌人对他严刑拷打,刑讯逼供,软硬兼施,都没能动摇他革命的信念。敌人无计可施,便将他装入麻袋,活活捅死。牺牲时,年仅31岁。</p><p class="ql-block">侯绍裘名言:以最多数人之最大幸福为人生的最终目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侯绍裘烈士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默哀致敬英雄</span></p> <p class="ql-block">胡老师讲解侯绍裘烈士与上海大学的历史渊源</p> <p class="ql-block">合影</p> <p class="ql-block">编后感:</p><p class="ql-block">本活动于17年10月组织,个人照片当时就发给了老师们,资料照片一直丢在电脑中休眠。最近支部组织学党史,庆祝建党百年等活动,在查找有关资料时,看到松江文化一日游活动,非常有现实意义:从瞻仰历史上民族英雄,到缅怀近现代革命烈士;<span style="color: rgb(31, 31, 31);">寻上海文化之根,育爱国主义之情 ,铸理想信念之魂;既追寻了上海文化,又传承红色基因。感到与当前的学习息息相关,是把爱国主义教育与上海红色文化融入的一种好形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1, 31, 31);">因此,化了几天时间把美篇完成,与老师们一起重新回顾,再学习,共同来解读上海城市品格:爱祖国,爱上海,爱家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1, 31, 31);"> 一一八月桂花 2021.4.25.</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