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知青下乡路

老潘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74年4月下乡插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47年,我们当年下乡在一个组的几名知青约在一起,驱车来到了下乡插队的所在地陕西省大荔县平罗村,重温了当年的情景,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时间,但回忆起当年的知青生活,使我们感慨万分,终身难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首先来到县城,整体感觉县城变化很大,景色很美,大荔县在抓农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业,新建不久的同州湖很漂亮,湖水清澈透亮,湖面宽阔,现已成为国家水上训练基地,多次举办了全国和国际比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同州湖边,矗立着一座纪念塔,塔的形状分别代表黄花菜、花生、红枣,这都是大荔县的特产,老百姓把它们统称108。我们几个漫步在同州湖边,边走边聊,欣赏着美丽的风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同州湖的对面,有一座叫同州里的古镇,规模虽不大,但古香古色,挺有特色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大荔县的著名美食炉齿面、肉加馍,上过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特色的月牙饼夹上特制的卥肉,再来一碗形似炉箅子的炉齿面,就着凉调豆腐丝,味道简直嘹扎咧,现已成为吃货的打卡地,经常人满为患,不排队吃不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插队的平罗村,现已成为农业公园,以种植水果为主,大荔农展馆也落户村中。看来平罗村前景光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当时的平罗二队是我们的生产队,村头有一棵皂荚树,我们知青的院门紧挨着这棵树,只要出门就要路过这棵树,夏天乘凉甚至端个碗吃饭也要蹲到树下,我们对它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可以说这棵树和我们知青很有缘,因为无论谁要找我们只要找到了皂荚树就找到了我们,所以这次去的一个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要在树下拍照留念,现在这棵树已被列为古树,树龄已达300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村里已经大变样,昔日的土胚房和茅草屋早已不复存在,现在全是砖瓦房,村里的路也修成了平整的水泥路,我们曾经劳作过的农田也变成了果园。村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部分村民还购置汽车,在田间地头,经常可以看到停放的汽车,村民开车下地干活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当年村子下面的盐碱荒滩,现已成为朝邑国家湿地公园,东西长8.7公里,南北宽1~1.6公里,面积约1185.3公顷,风景优美,目前可能因疫情没有开放,我们只能在外围转了一下,留个念想,下次再去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令人感到非常高兴的是这次经过认真仔细的查找,居然找到了我们当时在合阳黑池参加修建引黄灌溉渠的地方,当时这项工程很大,附近几个县都投入了大量劳力,下乡的知青基本都参加了,当时主要任务就是把土塬上的土用架子车拉到水渠的位置筑起水渠两边的坝,劳动强度很大,一天下来很累,就盼着下雨,一下雨就可以休息了,这艰苦的日子大概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虽然很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这段经历也给我们的知青生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难忘,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现在引黄渠还在使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天很快过去了,虽然时间很短,只是走马观花的转了转、看了看,但给我们带来了喜悦,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这一趟重返知青路很有意义,收获颇丰,我们为大荔县今天的巨大变化感到高兴和自豪,也衷心祝愿我们知青插队的乡村明天更加美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