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岭拍鸟之长尾奇鹛

海阔天空(刘佳)

<p class="ql-block">  彩云之南,人们心目中美丽而清澈的地方,干净的山水,淳朴的少数民族,鲜艳的民族服装。鸟语花香的滇西,是美丽云南的一个缩影。作为来滇拍鸟的摄影爱好者,身在滇西倍感快乐。高黎贡山地处怒江大峡谷,坐落于怒江西岸,海拔4000米左右。清代文学家赵翼曾曾在《高黎贡山歌》中写道:“巨灵开荒划世界,奇山驱出中原处。听它豪踞蛮徼中,负地掀开呈雄怪。高黎贡山潞江畔,万仞孱颜插穹汉……”以此诗来记录他翻越高黎贡山的见闻感受。从这首诗中让我们感受到它那云雾升腾缭绕,变化无穷,景色雄奇壮观的绮丽景象。</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爱拍鸟的摄影爱好者,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就数高黎贡山的百花岭了。百花岭,光听听这个名字就足以令人遐想连篇。百花岭属于高原季风气候,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开满了五彩缤纷的花儿,远远望去,就像方圆数平方公里起伏的大山披上了一件洒满鲜花的巨型披风,很随意潇洒地披洒下来,惊艳得看到它的人们都挪不开脚步。自我踏上百花岭这片山林的那一刻,我就被这里的美丽景色和那万千只鸟儿的歌声所迷恋。百闻不如一见,万鸟放歌,那种意境,非常惬意,绝美的景致让这里成为了摄影爱好者、徒步者向往的胜地。</p> <p class="ql-block">  长尾奇鹛,鸟纲,噪眉科,奇媚属的鸟类。中型鸟类,体长28至33厘米。上体包括两翅和尾鼠灰色,头顶和两翅较深,尾较淡,尾呈凸状、特长、具灰白色端斑,翅具显著的白色翅斑,在黑色的翅上极为醒目。喉胸褐灰色,到腹逐渐变为灰白色。虹膜红色,嘴黑色,脚暗灰色。</p> <p class="ql-block">  形态特征:长尾奇鹛雌雄羽色相似。上体鼠灰色,头顶颜色较深,前额和眼先淡黑色。尾特长。中央尾羽最长,外侧尾羽依次缩短。整个尾呈梯形或凸状,羽色与背大体相同,羽轴褐色,向端部逐渐变黑,所有尾羽均具浅灰色或灰色白色端斑,从中央尾羽向外侧尾羽灰白色端斑逐渐扩大。两翅覆羽鼠灰色,飞羽略较背深或为黑色;初级飞羽外翻有一窄的灰色羽缘,外侧4枚次级飞羽外翻中部白色。在翅上形成了一块显著的白色翅斑。颏、喉、胸灰色沾褐。腹淡灰色,腹中部近白色,尾下覆羽浅灰色。</p> <p class="ql-block">  近种区别:长尾奇鹛与丽色奇鹛相似,但丽色奇鹛体型明显为小,尾亦较短,中央尾羽为赭褐色具黑色次端斑和暗灰色端斑。翅上无白色翅斑而具赭褐色斑。区别甚明显,野外不难鉴别。</p> <p class="ql-block">  生活习性</p><p class="ql-block"> 习性:长尾奇鹛为留鸟。主要栖息于海拔2400米以下的山地常绿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和沟谷林中。常成对或成3只或10余只的小群活动,有时亦见多达20只的大群,多在乔木树冠层枝叶间,尤其喜欢在开花的树上枝叶间活动或觅食,有时也沿树干攀缘觅食,并不时发出响亮的叫声。食性: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花、植物果实和种子。叫声:吵嚷,不停地发出尖声的唧啾叫,间杂着颤鸣。</p> <p class="ql-block">  分布范围:长尾奇鹛分布于中国、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印度、缅甸、老挝、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在中国分布于云南西部盈江、潞西、澜沧和绿春等地及广西。</p> <p class="ql-block">  繁殖方式:长尾奇鹛巢多置于松树侧枝末端枝杈上,隐蔽很好,主要由苔藓构成,内垫有细根。</p> <p class="ql-block">  保护级别:长尾奇鹛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p> <p class="ql-block">  高黎贡山,原为景颇族“高黎家的山”的意思,它不止是一座山,而是一座山系,延绵数百公里,跨越贡山、福贡泸水及保山隆阳区、腾冲县,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百花岭就像高黎贡山的手足,延续着令人遐想的古韵遗风。地理位置比较独特的百花岭和高黎贡山在一起,就像两个婀娜多姿的少女,柔美的姿态不禁让人举足观望,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今之云南,绿水青山,鸟语花香,蓝天白云,天人合一。“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质朴睿智的自然观,已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丽中国梦中薪火相传。在此,特向广大的观鸟、拍鸟、护鸟者喝彩、点赞。</p><p class="ql-block"> (全文完)</p> <p class="ql-block">摄 影:海阔天空摄影工作室</p><p class="ql-block">撰 文:海阔天空(刘佳)</p><p class="ql-block">音 乐:田震《美丽的鸟依然在飞》</p><p class="ql-block">拍摄地:云南高黎贡山百花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