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南自驾游(5)

邹范鸣

<p class="ql-block"><b>  云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我们离开昆明去往大理,去大理要经过楚雄彝族自治州,我们原想路过楚雄时找个可看的景点转转,也算是没有白路过,多少了解点彝族文化。从网上搜到有个名叫“彝人古镇”的地方,就到这里来了。</b></p><p class="ql-block"><b> 初听彝人古镇这个名字时,还以为是彝族人聚居的古老村寨,等导航把我们导到这来以后,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它是一家公司在楚雄市边上,投了30多个亿,建造的一个旅游景区。也许是我们没有赶上彝族的节庆活动,光看现在景区里的东西,感觉与彝族文化似乎没有多大关系,尽是些旅馆商铺,只有一个“彝人部落”,算是和彝族文化沾上点边,我在里边转了转。</b></p> <p class="ql-block"><b> 彝族精神领袖毕摩的家</b></p> <p class="ql-block"><b>  毕摩是彝族社会神的代表,是最高的神职人员,是彝族社会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对彝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般为男性担任。</b></p> <p class="ql-block"><b>  土主庙是彝族供奉土主的神庙。彝族人相信主管大地的神祇是“咪司”,彝语“咪”意为土地,“司”意为主或神。“咪司”译为汉语就是土主。彝族传统认为,咪司是地上最大的神灵,掌管着人畜灾害、草木枯荣、庄稼丰收等与人生存密切相关的自然现象。祭土主是彝族村庄的一项重要传统活动。</b></p> <p class="ql-block"><b>  彝族是我国一个比较大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占第六位。</b></p> <p class="ql-block"><b>  从楚雄往西走,来到了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首府大理市。大理市是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地处苍山之下,洱海之滨,山青水秀,气候温和,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大理不仅风光秀丽,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600多年的历史,曾经是古南诏国和大理国的都城。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对应的是中原的唐宋时期。大理曾作为云南的中心城市达500年之久,后来大理国被元朝所灭,云南的中心城市从大理转到了昆明,一直到现在。我们在大理停留一天,看了几个主要景点。</b></p> <p class="ql-block"><b>  大理古城,始建于1382年。元朝把大理国灭了,在设置政权机构时,在原大理国都城的基础上建造了此城,大理古城的历史就从这时算起。古城为正方形,边长1500米,建有4座城门及四座角楼,南北城门相对,东西城门相错,城墙大部已毁,现仅存300余米。城内街道纵横交错,青石板铺路,家家户户房屋皆砖木结构,许多人家门前种花养草,环境干净整洁。城内有十余处古迹,可参观游览。</b></p><p class="ql-block"><b> 南门最为宏伟壮观。城门上大理二字,为郭沫若来大理时题写。</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古城里面有孔庙,有武庙,有天主教堂,有清真寺,有普贤寺,有城隍庙等,多种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b></p> <p class="ql-block"><b>  中轴线上的五华楼,是古城的一个制高点,可以上去参观。</b></p><p class="ql-block"><b> 它始建于南诏国时期,是南诏国的国宾馆。明代初毁掉了,直到1999年才恢复重建,按照白族建筑风格重建,规模比以前小多了。</b></p> <p class="ql-block"><b>  北城门。始建于明代,距今600多年历史。为重檐歇山顶建筑,是明代建筑的典型代表,也是大理古城门的标志。</b></p> <p class="ql-block"><b>  从南门走到北门,1.5公里,再返回南门,来回就是3公里,我没敢太往东西两边街里去,更不敢去东门西门看看,怕耽误时间,接下来还要赶去参观崇圣寺。</b></p> <p class="ql-block"><b>  我看见,古城内大部分房子都是这种样子,它们应该是大理古城传统的建筑形式,也是典型的白族建筑风格。房子是两层的,下边白天做事,上边晩上睡觉,门窗是木制的,一层二层均有房檐,铺满琉璃瓦,既可挡雨,也是装饰。</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大理古城北面一公里多,是崇圣寺。崇圣寺是滇西地区最有名的一座寺院。</b></p><p class="ql-block"><b> 原崇圣寺建于南诏国时期,是南诏国和后来大理国的佛教活动中心。那时候,政教合一,佛教极为盛行,大理国22代皇帝中曾有9位到崇圣寺出家为僧。清咸丰年间,原崇圣寺毁于战火和自然灾害,仅存崇圣寺三塔。</b></p><p class="ql-block"><b>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连续进行了恢复重建。重建后的崇圣寺规模宏大,金壁辉煌。崇圣寺三塔现在是大理市最显著的标志。</b></p><p class="ql-block"><b> 崇圣寺属于汉传佛教寺院,整个仿古建筑群占地600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金翅鸟广场、山门、天王殿、弥勒殿、观音殿、大雄宝殿、望海楼、罗汉堂、祖师殿、高僧殿等,共有佛像600多尊,均用青铜浇铸而成。</b></p> <p class="ql-block"><b>  崇圣寺三塔,由一大塔两小塔组成,大塔也叫千寻塔。千寻塔与南北两个小塔的距离均是70米,呈三足鼎立之势。千寻塔高70米,为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共16级,它与西安小雁塔的塔式相同,是典型的唐代塔式建筑。</b></p> <p class="ql-block"><b> 塔下有四个大字“永镇山川”</b></p> <p class="ql-block"><b>  雨铜观音殿。崇圣寺所崇之“圣”为观音,大理地区自古就盛行观音崇拜。崇圣寺内共有三座观音殿,这是第一座。</b></p> <p class="ql-block"><b>  观音像高8.6米,观音像和莲花座为铜铸贴金,重11吨。其特点为男身女相,是南诏国中晚期男身观音向女身观音过渡时期的一尊观音造像。</b></p> <p class="ql-block"><b>  雨铜观音殿前有一只巨大的三足铜鼎。</b></p> <p class="ql-block"><b>  崇圣寺山门。刚开始我还找呢,怎么没见到山门,原来在这。把三座塔和一座观音殿放在了山门之前。多数寺院是塔在寺中,而崇圣寺是塔在寺外。</b></p> <p class="ql-block"><b>  山门雄伟壮观,非常漂亮。</b></p> <p class="ql-block"><b>  天王殿</b></p> <p class="ql-block"><b>  天王殿供奉的是佛教密宗的护法神一一大黑天神像,三头六臂,忿怒相,肩臂缠蛇,两旁是四大天王。</b></p> <p class="ql-block"><b> 弥勒殿</b></p> <p class="ql-block"><b>  又一座观音殿</b></p> <p class="ql-block"><b>  内供十一面观音像,高9米。</b></p> <p class="ql-block"><b>  恢复重建时,有很多人捐款。</b></p> <p class="ql-block"><b>  再往后走,是大雄宝殿。</b></p> <p class="ql-block"><b> 僧人们准备做功课了</b></p> <p class="ql-block"><b>  大雄宝殿后面,有一个九龙浴佛池。这挺新鲜的,头一次见。</b></p><p class="ql-block"><b> 浴佛就是沐浴佛像,这个佛像必须是孩童像,也叫太子像。据经典记载,当年悉达多在蓝毗尼花园诞生时,有九龙吐水沐浴太子金身。后来的佛弟子为了纪念佛陀诞生,便有了在佛诞日浴佛的习俗。汉传佛教中佛诞日被定在农历四月初八,在这一天,各大寺院通常都会举行隆重的浴佛法会。</b></p><p class="ql-block"><b> 佛教徒个人平时也可浴佛,我在缅甸旅游时见过。他们先用盛水容器盛满水,然后从上往下,往佛像上浇,浇数遍即可。他们这个动作的意义不光是为了纪念佛陀诞生,也是为了借此清净自己的内心。缅甸佛教徒浴佛一般是在上午,而且所浴佛像须是孩童像,我看见缅甸那些金属小佛像时间久了,都绣了,有的都锈的不成形了,崇圣寺这个好,大理石做的,永远也坏不了。</b></p> <p class="ql-block"><b>  小佛像造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什么意思?原来,太子降生后,向东西南北各行七步,步步生莲花。然后,太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时,出现了九条龙,吐水为太子沐浴。</b></p> <p class="ql-block"><b>  小佛像在蓝天白云衬托下,显得非常的圣洁。</b></p> <p class="ql-block"><b>  崇圣寺最后一座大殿是阿嵯耶观音阁,这是第三座观音殿了。内供12米高的阿嵯耶观音像,男身女相,这种造型为大理所特有,也称“大理观音”。</b></p> <p class="ql-block"><b>  崇圣寺中轴线两旁的次轴线上有一座殿,叫高僧殿,铸有9位大理国出家为僧的国王像,像高4米。对他们就不能称供奉了,是为了纪念。</b></p> <p class="ql-block"><b>  崇圣寺座落在苍山应乐峰下,寺内环境清新秀丽,晨钟暮鼓回荡在苍洱之间,绝对是出家人修行的一个极佳之地。崇圣寺是我所见过的最漂亮、最舒心的一座寺院,有谁愿意出家,我建议来崇圣寺。</b></p> <p class="ql-block"><b>  大理市喜洲镇是一个白族聚居的古镇,镇里有明代、清代、民国和现代各时期的白族民居建筑上百座。其中,严家大院的规模最为宏大。来大理旅游,了解白族文化,此处不可不来。</b></p><p class="ql-block"><b> 严家大院建于清末民初,已有100多年历史。建筑面积3066平方米,有4个院落、108个房间,是一组保存完好的白族民居建筑群。它是白族商帮的领军人物严子珍的庄园。</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严家大院到了。门口修的并不大,比来的路上见到的很多人家的大门还小些。这是不是反映了院主人不爱张扬、为人谦虚的性格?</b></p> <p class="ql-block"><b>  严子珍生于1871年,卒于1941年。他是遗腹子,自幼与母相依为命,曾以卖水为生,尝遍人生艰辛。后随生母改嫁入严家,继父为其取名子珍,并随严姓。13岁随继父经商,因聪颖勤奋,深得继父垂青,故将商号交由其独立经营。严子珍将买卖越做越大,1903年严子珍与人合伙创立新商号,并在云南和四川多地设立分号,生意占据川滇商界半壁江山。14年后商号归严子珍单独经营,他率领严氏家族人马不断奋斗,1917年起到他去世的24年间,生意不仅遍及川滇,还扩展到了海外,总资产达100多亿元,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商业传奇,成为喜洲著名的四大家之首。 </b></p><p class="ql-block"><b> 严子珍堪称少数民族天才儒商,其交际甚广,上至达官显贵,文化名流,下至乡里平民,均真诚相待,既有经商天赋,又注重人才培养,热心公益,时常资助乡里,道德高尚,不仅在世时事业步步辉煌,也赢得后世景仰,蒋介石、龙云等都题词褒扬。</b></p><p class="ql-block"><b> 当我了解了这个人之后,再看这座规模宏大的庄园和它里面的豪华装饰,就容易理解了,就不感觉惊讶了,该当如此。</b></p> <p class="ql-block"><b>  令问有彰,是赞其美名显扬。</b></p> <p class="ql-block"><b>  梓里矜式,是称其为乡梓楷模。</b></p> <p class="ql-block"><b>  钱多的花不完,锈成砣了。</b></p> <p class="ql-block"><b>  严家大院精准体现了白族民居的特点,即“一进四重院”、“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布局和结构。一进四院,院院相环,相互支撑又错落有致,楼上楼下相通相连,上下进出方便,光照充分,通风又通气,做工考究,雕梁画栋,古朴典雅,整个院落给人以温馨舒适,养生又养眼的感受。</b></p> <p class="ql-block"><b>  我的理解,所谓“一进四重院”,就是一条主轴线将四个院子串起来,一进院、二进院、三进院、四进院,院院前后相通。所谓“三方一照壁”,就是四合院里其中一面不是房屋而是照壁,照壁上有字画或雕刻。所谓“四合五天井”,就是在四合院四个角上各开一小门,小门外是一条窄通道,通往别处,这四个窄通道可以算是四个小天井,加上四合院中本身的大天井,就是五天井,一座四合院有五个天井。</b></p> <p class="ql-block"><b>  在大理市东北端,有一个云南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也是“洱海风光第一镇”,叫双廊镇。面积218平方公里。它是一个以白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小镇。</b></p><p class="ql-block"><b> 镇域三面环山,一面临海,门 临洱海万倾碧波。因此,双廊这个地方,素有“大理风光在洱海,洱海风光在双廊”的盛誉。 </b></p> <p class="ql-block"><b>  前面那个小岛叫南诏风情岛,如果到岛上去,洱海风光可以看的更真切。但要乘船,需花一定时间,我们就不去了。</b></p> <p class="ql-block"><b>  在古镇上行走,可游览保存完整的明清历史文化街及百余处典型白族传统民居院落。沿着海边走,还可游览古战场遗址、寺庙、摩崖石刻等古迹。</b></p> <p class="ql-block"><b>  剑川县,位于大理州北部,大理与丽江之间,我们往丽江去,从此经过,停下来看看剑川古城。</b></p><p class="ql-block"><b> 剑川古城始建于元代,已有650多年历史。原有的古城墙已经毁掉了,只剩下基础还在。古城的街巷道路历经沧桑,古貌依旧。至今尚保留始建于明代的建筑40处,始建于清代的建筑146处,古民居建筑的保留量占全城民居总数的90%以上。整个古城建筑看上去,布局严谨,古朴典雅。剑川现已列入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b></p> <p class="ql-block"><b>  看了不少的古城,我现在对古城,包括里面的古建筑,形成了这样的概念:首先,历史非常悠久,始建于几百年、上千年前的都有;其次,建了毁,毁了建,反复多次,始建于唐的,宋、元、明、清又都重建过,始建于元的,明、清又都重建过;第三,不管某座古城历史有多悠久,现在它里面的建筑极少有清代以前的,能有百年历史的就已经是古物了,绝大多数都是近些年搞的仿古建筑。为什么中国古代的东西传不下来呢?为什么慕名来到古城游览却难得见到古时候的东西呢?我觉得,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古代的建筑全部是砖木结构或木质结构的,这种结构你怎么能指望它历经几百年而不朽呢?打起仗来一把火就没了,即使不遭火灾,过二三百年自己也塌掉了。西方的建筑大都以石材为主,我去欧洲旅游时,经常见到几百上千年的古教堂、古皇宫、古城堡。所以我认为,现在中国许多地方嚷嚷的古城古建筑,其实只有起源和名称上的意义,而没有实物上的意义。有的古城简介中说这里有多少座什么朝代的古建筑,很多时候我也只能跟着说,但我心里清楚,准确的说法应当是恢复重建的古建筑,至少是经增补修葺过的古建筑。</b></p> <p class="ql-block"><b>  长江第一湾在云南境内,具体位置在云南西北部的丽江市石鼓镇与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沙松碧村之间,距丽江市50公里,距香格里拉市130公里,有公路直达。</b></p><p class="ql-block"><b> 万里长江源于青藏高原,当江水从高原一路奔腾而下,进入云南时,与澜沧江、怒江一起,在横断山脉的高山深谷中穿行,形成了“三江并流”的壮丽景象。待江水流至丽江市石鼓镇时,突然急转100多度,形成了极为罕见的V字大弯。此等天下奇观,被世人称为“长江第一湾”。古诗曰:“江流到此成逆转,奔入中原成大观”。</b></p> <p class="ql-block"><b>  游客中心的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第一湾处的石鼓渡口,江水宽阔,水势缓和,适于摆渡,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6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率领下,由此渡江,北上抗日。四天三夜,一万八千名红军战士,在28名船工帮助下,用7只木船和十几只木筏,昼夜不停,抢渡成功,甩掉了十余万围追堵截的敌军。抢渡金沙江是红二方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重大胜利。现在一面高坡上,立有一座高8米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渡江纪念碑”,碑后下方是红军渡江纪念室,陈列红军长征遗物。</b></p> <p class="ql-block"><b>  站在纪念碑旁的亭子里,可以看到石鼓镇的景象。</b></p> <p class="ql-block"><b>  徐霞客曾经来过这里。他是为考察长江源头而来,在他之前的二千年里,人们一直认为岷江是长江源头,经他考察结果,金沙江才是长江真正的源头,这与今天的科考结论是一致的,真是了不起啊,与红军战士一样伟大。</b></p> <p class="ql-block"><b>  香格里拉,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所辖的一个县级市。它位于云南省的西北部,处在滇、川、藏三省区的交界处。原名中甸县,2001年更名为香格里拉县,2014年香格里拉撤县设市。</b></p><p class="ql-block"><b> 1933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其著名长篇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首次描绘了一个远在东方群山峻岭之中的永恒和平宁静之地一一香格里拉,之后小说被拍成了同名电影并荣获多项奥斯卡奖,从此香格里拉为世人熟知。</b></p><p class="ql-block"><b> 香格里拉这个名字,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心中的日月”,它充分表达了藏族人民对自己家乡美丽山川的热爱。香格里拉是旅游爱好者向往的天堂,著名景点有普达措国家公园、独克宗古城、松赞林寺和虎跳峡。能来一趟不容易,这些景点我们都想去看看。</b></p><p class="ql-block"><b> 来的时候,路过虎跳峡,但因为修路关闭了,没有看成,甚是遗憾。我们到了香格里拉市后,继续游览其它几个景点。</b></p> <p class="ql-block"><b>  独克宗古城,是一座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城。因处在三省交界处,这里曾经是三省经济贸易的纽带和民族文化交流的窗口,商贾云集,人来人往,相当繁华。后来,随着茶马古道的衰落以及落后的交通状况一直得不到改善,古城也逐渐衰落了,繁华不再,名气越来越小。前些年来这的客人,主要是一些向往这里美景的旅行爱好者。</b></p><p class="ql-block"><b> 近些年,为加快发展旅游业,政府加大投入,对古城进行恢复重建,改善基础设施,使人们似乎又看到了独克宗古城昔日的风采。独克宗古城依山势而建,路面起伏不平,居民以藏族为主,建筑风格基本是藏式风格。</b></p> <p class="ql-block"><b>  转一圈经简,等于念许多遍经文,规矩是须转三圈。还看见有藏族同胞围着寺院转圈,很多游客也跟着转。</b></p> <p class="ql-block"><b>  独克宗古城不是很大,我在里面转了有一半的地方,没全转完,天快黑了。我觉得,古城还处在恢复重建当中,现在古城中的个体户,不管做什么生意的,好像外地人居多,从他们的长相和语言可以看出来,但我不好直接问他们。在古城里游览,可以看看民居,这些民居不全是藏族风格,而是以藏为主,藏汉结合。古城的中心有一小山,小山上有一小寺院,寺院旁边有一个巨大的转经筒,这两处可以一块看看玩玩,转经筒没有七八个人转不动。古城里还有迪庆藏族自治州博物馆、茶马古道博物馆和红军长征纪念馆,也值得一看。把古城都转遍了,至少半天时间。</b></p> <p class="ql-block"><b>  松赞林寺,距香格里拉市5公里,已有300多年历史。它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川滇一带的黄教中心,被誉为“小布达拉宫”。</b></p><p class="ql-block"><b> 松赞林寺是一组古建筑群,寺院中央有两座大殿,周围的小殿簇拥拱卫,高矮错落,层层递进,立体轮廓分明,充分衬托出大殿的高大雄伟。前面大殿是僧众学习经典、修研教义的地方,后面大殿供有宗喀巴、弥勒佛、七世达赖铜像,其它殿和建筑各有用处。</b></p><p class="ql-block"><b> 松赞林寺前一座大殿顶层还设精舍佛堂,供奉五世达赖、七世达赖像,藏民视达赖与佛等同。佛堂正南是高耸的钟鼓楼,每当清晨、正午、黄昏,击鼓报时,声闻十里。</b></p><p class="ql-block"><b> 松赞林寺内历代珍品众多,有五世达赖、七世达赖时期的八尊包金释迦牟尼佛像、贝叶经、五彩金汁精绘唐卡、万年灯等。</b></p> <p class="ql-block"><b>  寺庙里一些重要地方不对游人开放,允许游人参观的部分我基本上都看了,但看了以后有好多东西搞不懂,也就是看个新鲜。我很希望有人给我讲讲,没人讲解,我只能一个人瞎看。我感觉,大殿里的所有地方,柱子上、墙壁上、屋顶上,不留空白的全部被色彩艳丽的壁画盖满了,让人眼花缭乱,供奉的佛、菩萨、几世活佛、至尊至圣等排成一长列,全用玻璃罩子罩着,面前的油灯永远点着,供品一大堆,零钱一大堆,殿内挂满了经幡,地上是一排排长长的坐位,显得整个大殿满满当当,大殿没有窗户,电灯光微弱,到处是一片昏暗,想在里面仔细看,发觉太难,再好的视力也不行,何况我还近视。</b></p><p class="ql-block"><b> 想起前几天刚看过的沙甸大清真寺,沙甸清真寺礼拜大厅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既无塑像,也无壁画,空空荡荡,窗户很大,里面亮亮堂堂,与这的大殿形成鲜明反差。其中原因我无法解释,只能认为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吧。</b></p><p class="ql-block"><b> 我还发觉,松赞林寺的多座佛殿,唯有主殿外墙是黄色,其它小殿外墙为白色,以示区别。观察每座建筑外墙、门、窗、屋檐采用的颜色,主要是白、黑、黄、红四种颜色。僧人念经也有意思,若是大家一起念,一定有一人手敲某种东西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大家也很有节奏的一起念,声音在则念经在,声音停则念经停,若一个人念,也手持一个类似拨浪鼓的东西,一边摇动一边嘴里念经,也很有节奏感,手停了嘴里也停了,这种念经,我要是在旁边闭上眼睛坐一会儿,兴许能睡着了,是很高级的催眠曲。</b></p><p class="ql-block"><b> 我在里面看了感觉特别的东西还有一些。</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普达措国家公园,位于香格里拉市东22公里处。由碧塔海、属都湖生态旅游区和弥里塘亚高原草场三部分组成,海拔3500米至4159米之间,是国家5A级旅游区。</b></p><p class="ql-block"><b> 普达措国家公园包括了高原上的全部自然景观,高山湖泊如明镜一般,牧场水草丰美,湿地里百花盛开,原始森林里动物出没。碧塔海、属都湖两个美丽的淡水湖泊素有“高原明珠”之称,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完好。</b></p><p class="ql-block"><b> 普达措国家公园是一个无污染的世界,水质和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类标准,湖水清,天空蓝,仿佛仙境。</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属都湖边有一条3.3公里长的木栈道,我沿着木栈道围着属都湖走了多半圈,一边赏景一边走路,尽管来的早了点,花要再过一个月才能开,但感觉还是很惬意的。我们来普达措,就干了这一件事儿,其它景点都没去。普达措这地方海拔3200米以上,有点高,不敢运动量太大了。</b></p> <p class="ql-block"><b>  游完香格里拉,再顺原路返回丽江,前两天到了丽江后先奔香格里拉,没在丽江游览。丽江也是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到云南旅游,丽江不可错过。</b></p><p class="ql-block"><b> 丽江位于云南西北高原,处在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两大高原之间,平均海拔在二千米以上,境内高山众多,河流纵横,森林密布。丽江历史悠久,以纳西族为主的众多少数民族世代生活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少数民族文化。丽江还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b></p><p class="ql-block"><b> 丽江市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旅游景点有100余处。在比较著名的人文景观中,我们准备游览丽江古城和束河古镇,而在自然景观中,我们选择游览玉龙雪山和泸沽湖。丽江古城和玉龙雪山是5A级景区,束河古镇和泸沽湖是4A级景区。等游完泸沽湖,就该进入四川了。</b></p> <p class="ql-block"><b>  丽江古城,位于丽江市的古城区内。始建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丽江古城是云南西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最具纳西族风格的古代城镇,面积为3.8平方公里,海拔2416米,是一座高原古城。</b></p><p class="ql-block"><b> 这座少数民族古城,201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b></p> <p class="ql-block"><b>  丽江古城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光滑洁净的青石板路,依山坡而建的土木结构房屋,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古城里的民居,风格典雅古朴,时间长的将近百年,短的仅有一二十年,全是客栈和商铺,人们的生活缓慢而悠闲。</b></p><p class="ql-block"><b> 古城内可参观的景点有寺庙、名人故居、书院、王府等,其中游客爱去的地方是四方街、木府和万古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古城的夜景非常漂亮,与白天相比,夜晚的古城另有一番热闹景象。</b></p> <p class="ql-block"><b>  四方街在古城的中心位置,广场的形状很像方形的知府大印,故名四方街。四周六条石街依山随势,辐射开去,街巷相连。街上的瓦屋楼房鳞次栉比,居民家中普遍种植花木培植盆景。</b></p> <p class="ql-block"><b>  我最想看的是木府,参观木府用去了我大部分的时间。</b></p><p class="ql-block"><b> 木府是丽江木氏土司府衙的简称。纳西族人原来没有汉族姓氏,是朱元璋为奖赏归附明朝的纳西族头领,将自己的姓去掉一撇一横,钦赐其“木”姓。</b></p><p class="ql-block"><b> 木府始建于明代,在明代中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了纳西、白族的建筑风格。占地46亩,分作衙署区、花园区、生活区和祭祀区。在中轴线上,由东向西依次排列着石牌坊、仪门、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整座木府富丽堂皇,称得上是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之苑,尽管它只是一座土司的庄园,但并不亚于一座皇亲国戚的府邸,徐霞客曾说它“宫室之丽,拟于王者”,意思是说其华丽程度与皇帝的皇宫差不多。近旁为家院,一进三院的民居布局,环境优雅。</b></p> <p class="ql-block"><b>  当年,明朝30万大军征服云南,云南各地土人部落中最先归顺明朝的是丽江地区的纳西人部落,朱元璋为奖赏纳西族头领,赐头领木姓。明朝对云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后,木氏家族成为丽江土知府并世袭了22代,直到清雍正时期实行改土归流政策,由流官代替土官,木府才衰落下去。木氏家族统领滇西北地区达460年。</b></p><p class="ql-block"><b> 木氏家族极为忠诚明朝,被明朝皇帝颁赐“诚心报国”、“忠义”等荣誉,并任命历代土司多种官职,最高达正三品。明朝首都南京在丽江东面,故木府建造时特意坐西朝东,木氏土司在文化上自觉认同中华民族大一统,积极学习汉文化,官方语言文字为汉语,等等。</b></p><p class="ql-block"><b> 徐霞客考察长江之源,来到丽江,受到木氏土司热情款待,徐霞客双腿病得不能走路,正是在丽江的时候,还是木氏土司派人将徐霞客连同他的手稿安全送回老家,徐霞客回到家后没几个月就去世了,《徐霞客游记》是他的后人整理出版的。</b></p> <p class="ql-block"><b>  议事厅,土知府办公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万卷楼,是木氏家族子弟学习汉文化的地方,相当于私塾。</b></p> <p class="ql-block"><b> 供奉孔子牌位</b></p> <p class="ql-block"><b>  护法殿,是木府里的人犯了错,给予处罚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犯了错,是要被打屁股的。</b></p> <p class="ql-block"><b>  三清殿,木氏家族信奉道教。</b></p> <p class="ql-block"><b>  三清殿是主轴线上的最后一座殿,也是地势最高的一座殿,从这里可以看到整个木府和半个丽江古城。</b></p> <p class="ql-block"><b>  情谊。徐霞客与土司,左为徐霞客,右为土司。土司对徐霞客十分友好。看上去,徐霞客胡子一大把,明显苍老。他近50岁时,身体状况已经不好,自知来日不多,但为了未竟事业,坚持从家出来,做最后一次考察,来西南地区考察,最后到的云南。</b></p> <p class="ql-block"><b>  玉龙雪山,位于丽江市北面20多公里处。整个景区面积263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5000米,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b></p><p class="ql-block"><b> 我们所看见的山顶上的皑皑白雪,其海拔已经在4000米以上了。玉龙雪山的面貌,随着节令和气候而变化,有时云蒸霞蔚,时隐时现,有时碧空万里无云,群峰晶莹耀眼。</b></p><p class="ql-block"><b> 玉龙雪山景观,大致分为高山雪域风景、泉潭水域风景、森林风景、草甸风景。主要景点有云杉坪、牦牛坪、黑水河、白水河、蓝月谷等。</b></p> <p class="ql-block"><b>  玉龙雪山景区共有三条索道,分别设在三个景点。其中云杉坪景点不需要走太多的路,相对比较轻松。云杉坪的景色是原始云杉森林环绕着一片高山草甸,同时从这也能看到玉龙雪山,所以我们选择来这。</b></p> <p class="ql-block"><b>  玉龙雪山的冰雪融水,自雪山东麓穿谷而过,在谷里形成了几个瀑布和几个较大的水面,统称为蓝月谷。我们在云杉坪景点看过之后来到这里。</b></p> <p class="ql-block"><b>  从丽江古城往北走约4公里,看见山脚下一片密集的房舍,就到了被称为清泉之乡的束河古镇。束河古镇,纳西族语的意思是“高山之下的村寨”,是纳西族人在丽江地区最早的聚居地之一。自唐朝开始的茶马古道,从滇南过丽江直达拉萨,束河是丽江坝子中最重要的一个驿站。</b></p><p class="ql-block"><b> 束河古镇处在丽江所有景区的中间位置,是游览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沪沽湖、长江第一湾和三江并流景区的枢纽点。束河古镇距丽江古城非常近,风格也十分相近,可以看作是丽江古城的一个组成部分。</b></p> <p class="ql-block"><b>  束河古镇依山傍水,房舍错落有致。多数民居已成了客栈,房舍是纳西族传统的建筑风格,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小院里种花,大院里植树,四季花果飘香,引泉水入院,蓄水成池,配以亭台。为了使住宿更为舒适,有的在保留当地木材结构的基础上,又配以玻璃材质,大大提高了房间的采光度。</b></p> <p class="ql-block"><b>  束河古镇中心,有一个四方街,面积不大,过去是茶马古道沿线马帮贸易活动的物资集散地。四方商客、村民云集于此,或进行商品交易或开展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是当时的“茶马互市”的主要场所。现在是古镇的一个旅游景点。</b></p> <p class="ql-block"><b>  青龙桥,建于明代,有400多年历史。</b></p> <p class="ql-block"><b>  三眼井,镇里有好几处。在过去,一股清泉流过,分为三塘利用:第一眼做饮用水,第二眼做洗菜水,第三眼做洗涤水。</b></p> <p class="ql-block"><b>  沿着街道曲里拐弯的往北走200多米左右,便是溪流的源头“九鼎龙潭”,清澈透明,日夜泉涌。龙潭边上,有一座龙泉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