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润心,法治导行—李毓华名师工作室线上研讨

小学道德与法治李毓华名师工作室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1年4月21日,道里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开展了线上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会议由道里区道德与法治教研员于颖老师主持,全区近70位老师参与了本次视频会议。在活动前后,李毓华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也相继开展了线上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日活动分为两项主题内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观摩“李毓华名师工作室”于娜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下册《弘扬优秀家风》录像课及研讨交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教研员于颖老师微讲座《用好部编教材,厚植家国情怀》</p> 观课议课促成长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风”一词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在学生的家庭生活中,听到的、接触到的家风是很少的,以至于在说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学生是有些许茫然的。抚顺小学于娜老师在课上注重引导五年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凝练出的格言警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进而使学生能够遵守家庭生活中长辈提出的一些行为规范,努力将这些格言警句内化于心。虽然大多数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懂规矩、守规矩,能较好地遵守家规家训,对家风有一定的了解,但让他们自己把对家风的理解说出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于老师通过课前导学、教学任务单的下达,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了线上自主调查学习、为课堂重点难点讲解、 深度讨论学习、铺平道路,于老师在这样的前提下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模式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模式转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自主合作学习习惯,从而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p> 研讨交流重反思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交流引发思考,“教而不研则愚,研而不教则虚。”教学与教研犹如两扇翅膀,是平衡教师专业发展的经纬,可以推动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课前课后,李毓华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积极研讨、反馈,共同学习,反思自己的教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康小学的张媛老师表示,欣赏了于娜老师的《弘扬优秀家风》一课的教学后,感受颇深。她觉得于娜老师设计是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识、悟、探”三个环节学习交流活动,探寻我国不同时期的家风,从《戒子格言》《朱子家训》《颜氏家训》到林则徐、文天祥,再到与同学们生活中切身体会的新冠疫情中的抗疫英雄终南山。一步一步让学生们感受无数小家的家风汇聚成中国民族大家庭的家风。系列活动层层深入,让学生更自主,让领悟更深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课前有搜集家风资料、采访家人的任务,课上有回望自己家庭与生活、反思个人行为、展现成果的机会,使书本的内容有生活的支撑。还有于老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分享有关家风的故事,并适时引导,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体验的过程。这样逐步引导学生去分析,去辨析。无形中让学生把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群力兆麟第二小校的张兆贺老师在研讨发言中说:于娜老师在课前学生阅读或观看与本课相关的文章或视频,可以节约课堂上的宝贵时间,留出更多的时间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讲解,也能留出更多时间给学生进行讨论和自主思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对于学生而言,一个知识点经过一开始的课前了解,课上老师重、难点的讲授,在和同学讨论中的深刻理解,进行了三次重复加强,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更加有效地从多个途径深入地理解。我认为,这是线上与线下融合教学带来的“最大的好处”之一。于老师的这节课对我的启发是,在课堂教学中,要更多的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多讨论,多体会,多谈感受,教师只起到引导,辅助的作用。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即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也要紧扣当前的时代热点。以上就是就是我对这节课的感悟,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发中心校的贾丹萍老师觉得:信息化教育背景下要求教师与学生不能再仅仅只是依靠口头讲解的模式,而应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起来。本节课中,于娜老师提前让学生搜集、查找相关的资料,在布置任务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询等方式进行资料搜集。课上让学生小组交流自己了解到的优秀家风,将线上与线下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把线上收集的资料,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工具和学习的方式,将线上线下课堂整合,变"单一式"教学为"综合性"学习方式,变"教师主导"为"交互式"学习方式,变"封闭式"课堂为"开放式"课堂。于老师将典型的中国优秀家风故事为引导,并结合学生身边的家风,凸显优秀家风的重要作用,从思想上树立起学习和传承优良家风的自觉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另外也可以在课前让学生搜集自己家的家风故事,在班上开展一次“最美家风演讲比赛”,小家汇大家,让每位学生做优秀家风的小小传承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兆麟小学姜华老师说:教学中于老师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用了视频导入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课前有学习调查,课中将学习调查融合到学习中理解提升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最后将随着内化的理解将所学到的优秀家风落实到自己的生活中。本课教学层次清晰, 一步一步从了解家风,知道家风中的中华传统美德,践行家风,到了解每一个小家的家风传承与发扬正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础,建立了由小到国家的家国情怀,千家万户好国家才能好的意识。为以后成为优秀家风的传播坚实思想基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抚顺小学崔莹莹老师认为:于老师在本节课教学中帮助学生认识到家风是不断传承的,懂得家风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力量,通过家风可以向社会传播正能量,形成引领良好社会风气的文明风尚。自觉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于老师的这节课很好的结合了线上与线下课程融合教学模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知识,导入环节引用小故事“精忠报国”导出课题,课上运用习总书记在接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发表的一段关于家风的讲话,同时还引入了钟南山爷爷的采访视频,结合疫情钟南山爷爷为全国人民所付出的努力,探家风“用行动诠释最美家风”。引用这些实时信息帮助教学,很自然的融合了新型的教学模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平中心小学校朱爽爽觉得:于娜老师的这堂课由学生熟悉的故事导入,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从小家到大家,从小我到民族,从古代到现代,从榜样到身边,引领学生探寻优秀家风的概念及内涵,深入理解优秀家风的重要价值,实现本课教学目标。引导孩子以实际行动去传承家风,从“知”到”行”,很好的实现了道德与的法治课的教育目标。在课前于老师让学生调查著名家训资料,采访家人说家风,基于互联网下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操作步骤将书本知识与线上的材料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进行分享和讨论,教师进行评价总结,得出结论并做出反馈。在此环节中虽然教师和学生是面对面教学,但是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机械地被灌输知识。线下教学一方面是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方便学生之间讨论并向老师追问,另一方面就是教师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重要方面。线上线下的教学融合不仅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抚顺小学校杜影老师认为:于娜老师讲课亲切自然,朴实无华,没有矫揉造作,也不刻意渲染,而是娓娓而谈,细细道来,师生之间在一种平等、协作、和谐的气氛下,进行默默的情感交流,于老师将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索融于简朴、真实的教学情景之中,学生在静静的思考、默默的首肯中获得知识。教师讲课虽然声音不高,但神情自若,情真意切,犹如春雨渗入学生心田,润物细无声,给人一种心旷神怡、恬静安宁的感受。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的知识点特别多,学生一节课可能无法准确掌握所有知识点,因此在课后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复习巩固活动。教师可以将本节课的重难点制作成微课推送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课的内容。还可以在课后,运用问卷星或一起作业等软件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提出问题,与学生进行线上互动交流,帮助学生进行课后反思与巩固。通过这种线上线下教学有机融合的课堂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全面了解,保证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得到全面提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研讨交流和线上教研活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李毓华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让我们看到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老师们的发言既有新教学理念,又有工作室课题研究的感悟,还有自己平日教学中的感悟与经验,不管线上线下,老师教研的热情都不会减,真可谓“干货满满”。</p> 讲座理论促发展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研员于颖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她从教材中的教学实例和教学现象出发,很明晰的为我们阐明了《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性质。《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培育人的学科,要培养有道德情怀和法治素养的人,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把这门课程教好。于老师的讲座是短暂的,付出实践才是我们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 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将情怀融入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我们要关注学生认知特点,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挖掘知识的育人价值,将知识性学习与价值性学习融合……于老师希望老师们努力做到对时政的敏感性,增强思政教师素养,用好新教材,厚植家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美人间四月天,万物复苏、桃红柳绿,一切都那么春意盎然。工作室老师们将依托网络,转变教研工作方式、策略,拓宽研修工作空间,相信工作室全体成员一定会在良好的网络教研氛围中,隔空教研、用心教学。</p>

家风

学生

老师

教学

教师

学习

教研

于娜

法治

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