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p><p class="ql-block"> 从古至今,感恩就是华夏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也从不缺乏这种“投桃报李”的人,上世纪国内科研条件并不好,学业有成的科学家都留美深造,即便当时一穷二白,依旧有不少科学家义无反顾回到国内。</p> <p class="ql-block"> 杨振宁因为当年加入了美籍,回国之后又娶娇妻,引发了诸多舆论。让人们都忘记了杨振宁原本的成就。</p><p class="ql-block"> 杨振宁出生于安徽合肥,毕业于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因为抗日战争的影响,学校也是物资匮乏,但杨振宁还是坚持完成了学业,后又留校任教,在执教这两年,杨振宁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杜致礼。</p><p class="ql-block"> 1945年,杨振宁拿到了一笔庚子赔款,前往了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后又进入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p> <p class="ql-block">“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古往今来,无私奉献被世人所赞颂,也是中华传统美德,中华大地,也孕育出伟大无私之人,如春蚕如落红,一生皆在奉献中度过,实现人生之价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在我国的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杰出之辈,他们是<b>中华民族的骄傲,</b>有的人一生为国,到死都无怨无悔,有的人舍生取义,为了国家赴汤蹈火,这些英雄都是世人的榜样。</p><p class="ql-block">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需要科技的推动,所以国家也在积极寻找科技人才,也<b>涌现出许多伟大的科学家</b>,比如我们熟知的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在钱学森回到祖国之后,为祖国提供了许多帮助,也为中国的导弹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p><p class="ql-block">另外要说到的就是杨振宁,<b>杨振宁出生于1922年的安徽</b>,从出生开始杨振宁就热衷于学习,到了上学的年纪,杨振宁也展露出自己的天赋,到了<b>1944年杨振宁顺利拿到了清华大学的硕士学位。</b></p> <p class="ql-block">1971年7月,毛主席会见杨振宁</p> <p class="ql-block">在<b>1964年的时候杨振宁也正式加入了美国国籍</b>,在当时杨振宁的选择也震惊了全中国,人们对于杨振宁也满是骂声。到了1971年,杨振宁也首次回到中国访问。</p><p class="ql-block">到了<b>2017年的时候,杨振宁正式回归到祖国的怀抱中,成为了真正的中国籍</b>,在当时人们对于杨振宁的回归,也还是一样充满着谩骂的声音,认为杨振宁是回国养老的。</p><p class="ql-block">而且在祖国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将自己的力量都奉献给了美国,<b>杨振宁也被人们说成是叛徒,当时杨振宁也成为了清华大学的教授。</b></p><p class="ql-block">后来杨振宁解释到,当时选择出国留学,并且留在美国,主要的因素还是<b>为了自己的科研项目考虑。</b>如果自己贸然选择回国,就会将一切的研究成果泡汤,而且也考虑到国内的研究设备和环境都有所欠缺,所以自己就留在了美国。</p> <p class="ql-block">但杨振宁身在曹营心在汉,在美国的期间,一直都在<b>密切关注着国内的研究动向</b>。因为当时社会也没有如今发达,人们获取消息的速度也不像如今一样快速。</p><p class="ql-block">另外杨振宁<b>对于中美关系的缓和,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b>,并且对于两国的建交杨振宁也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只是人们不了解这些事情。</p><p class="ql-block"><b>杨振宁也算得上是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b>,人们还将其比喻为当代爱因斯坦。杨振宁一生之中有着高达十多项的科研成果,每一项都为人类的科技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并且杨振宁的这些科研成果,也是和中国共享的。</span><b style="color: rgb(51, 51, 51);">杨振宁先生对于中国的贡献不仅仅只是这些</b><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他还为中国本土地区,建造了六十多座物理学研究场所,在清华大学执教期间,杨振宁更是为其筹集了将近二十亿美元的科研基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杨振宁出生于1922年,他的父亲是一个大学老师,在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他跟家人一起南迁,后来因为学习优异进入西南联大读书,还成了中国物理学之父的学生。在这期间,他学了不少关于物理方面的知识,后来他在家人的支持之下,离开祖国去了美国,接受先进的思想和文化教育。他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而且还跟朋友李政道,一起进行科技研究,两人最终一起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理论,他们因为多次取得技术突破,最终获得诺贝尔学奖。在颁奖的时候,杨振宁特别开心,他激动的表示,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就是中国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1971年中美两国的关系,还有一些恶劣,杨振宁不顾危险,以学者的身份回到了祖国,亲眼见证了祖国的种种变化,同时也给国家带来了一些新奇的东西,因为这次回归,杨振宁甚至还被美国的中情局请过去调查了几次。虽然在美国遭受了很多不平等的待遇,可杨振宁先生却从来没有对祖国产生怨言,他不断联系国内的有志青年,促进中西文化交流。</span></p> <p class="ql-block"> 杨振宁跟李政道在西南联大就有交集,那时候还不是特别了解,他的学业之路跟杨振宁非常相似,毕业之后前往了芝加哥大学,师从费米,因为费米也是杨振宁的导师,所以两人经常待在一起做一些研究,杨振宁这时候才意识到,李政道也很有才华。</p><p class="ql-block"> 两人正式开始合作时,也只是随便研究,今天研究粒子、明天研究色谱,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直到两人发现一些粒子之间的弱相互作用,因为在1956年之前,科学界一直都认为“宇称守恒”,也就是粒子的镜像与本身性质完全相同。</p><p class="ql-block"> 杨振宁、李政道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两人就将所有的心思放在了研究粒子的弱相互作用下,由于李政道毕业后在芝加哥大学任教,两人的练习也就少了,为了保持研究进度,杨、李每个星期都会挤出一天的时间去拜访对方。</p> <p class="ql-block"> 两人在研究途中,又请求吴健雄女士为他们进行检测,她在低温下观测了钴60原子核自旋方向,在左右不同的自旋中,放射出来的电子数差异很大,这也证实了弱相互作用。</p><p class="ql-block"> 也就说假设有两辆互为镜像的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向前行驶,将他们调换一下位置之后,同样还以相同的速度行驶,但方向未必一致。这就是在弱作用下会发生宇称不守恒。</p><p class="ql-block"> 凭借这项发现,杨振宁、李政道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奖。但宇称不守恒却不是杨振宁最高成就,杨—米尔斯理论才是,由于当时这项理论太过于超前了,物理学界并没有意识这个理论。</p><p class="ql-block"> 七八十年代,物理学家才注意到杨—米尔斯理论。</p> <p class="ql-block"> 此时杨振宁已经回到了中国讲学,杨振宁也是美籍知名学者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他在很多的高校进行了演讲,还在波士顿创办了“全美华人协会”。</p><p class="ql-block"> 2003年,杨振宁返回中国定居,清华大学还给杨振宁盖了一座“大师邸”,即便80岁高龄,杨振宁依旧坚持在清华大学教课,每一次讲课前,他都会花上两个小时去准备,而他面对的学生不是博士、也不是研究生,而是本科生。</p><p class="ql-block"> 杨振宁改变了清华大学物理学环境,也推动着中国物理学的发展,杨振宁除了在清华大学授课外,还奔走海南大学、香港大学、中山大学等著名高校,一边授课,一边成立贫困生基金会,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p> <p class="ql-block"> 到90岁,杨振宁依旧还在坚持给清华大学本科生讲课,培养人才的初心依旧不改。</p><p class="ql-block"> 那么杨振宁在清华大学的月薪到底有多高呢?</p><p class="ql-block"> 杨振宁在返回清华时,清华为他开出了100万的年薪,不过杨振宁一分都没有拿,他还将自己的一些奖金无偿捐赠给了清华的学术中心。</p> <p class="ql-block"> 在回国定居前,杨振宁还卖掉了在美国的房子,加上诺贝尔奖。学术奖加起来一共有600万美元,这些他都用在了教育事业上面。</p><p class="ql-block"> 杨振宁这一生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诸多贡献,我们也不应该只是停留在他的婚姻上面。</p> <p class="ql-block">杨振宁说自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所以<b>杨振宁对于教育非常重视,</b>在清华大学任职期间,他还会免费给学者们提供指导和帮助,也会资助资金,让学者们更好地完成自己的科研项目。</p><p class="ql-block">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为了自己的祖国,背负了许多年的骂名,但是他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也没有让人民和祖国失望,他的无私精神,正是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值得去学习的。</p> <p class="ql-block">杨振宁与杜致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36, 241, 232); color: rgb(49, 49, 49);">杜致礼(1927年12月—2003年10月),陕西米脂县人。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的女儿。杜致礼出生军人家庭,从小受到严格教育,酷爱文学和音乐。之后跟随丈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一起在美国生活,2003年10月因病去世。</span></p> <p class="ql-block">杨振宁与翁帆</p> <p class="ql-block">翁帆(1976年7月-),出生于广东潮州,毕业于清华大学,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妻子。</p><p class="ql-block">她在28岁时与82岁的杨振宁于广东汕头注册结婚,婚后夫妇二人捐赠给清华近200万美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杨振宁(Chen Ning Yang 1922~)美籍华人,理论物理学家,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省合肥县(含合肥市)。在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系,在吴大猷指导下完成学士论文,1942年毕业后即入研究院深造,在王竹溪指导下研究统计物理学。1945年赴美,入芝加哥大学做研究生,深受E.费米熏陶,在导师E.特勒的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1948年获博士学位1948~1949年任芝加哥大学教员,1949~1955年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工作,1955~1966年任该所教授,1966年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爱因斯坦物理学讲座教授,并任新创办的该校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美国总统授予他1985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章。1984年12月27日,北京大学授予杨振宁名誉教授证书。</span></p> <p class="ql-block">杨振宁夫妇与杨弟夫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36, 241, 232); font-size: 18px; color: rgb(40, 45, 29);">2011年6月18日,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及夫人翁帆在南开大学为其举行的89周岁生日宴会上。当日,30位院士在南开出席了“理论物理前沿讨论会”,杨振宁在会上介绍了自己在冷原子领域的最新研究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嗯哼,你看完此文,便略有所知了吧,杨振宁的工资惊人,但他不领!</p><p class="ql-block">明年就是杨振宁百岁华诞啦啦啦,此时此刻的我,祝福杨老健康幸福!</p><p class="ql-block">资料来源:人物档案</p><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张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