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同台显教艺,异构异思展风采——蒙阴县青年教师提高班暨张富荣名师工作室同课异构研讨会心得

甜甜的糖

<h3>2021年4月23日,教研员,青年教师提高班成员,名师工作室成员,齐聚金基希望小学,参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课异构研讨会。</h3> <h3>活动开展之前,张富荣校长就提前在群里发出召军令,呼吁老师们积极参与,成长自己。中途也暖心提醒参加的老师好好备课,小组认真磨课。</h3> <h3>组织一次活动很不容易,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感谢金基希望小学提供学习的场所,感谢教研室王鑫主任的组织,感谢张富荣校长的默默付出,感谢讲课老师给我们带来的启发。这次研讨一共五节课,授课教师同课不同构,导课形式多样,显现教师各异风采。“同课异构”活动的本身属性决定了授课教师风采形式的多样化。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在鉴赏中寻找差异,在比较中学习特性。</h3> <h3>每位参与老师也是带着任务进行听课,1+3+3模式,让老师们听的更认真,更加深思考,不断反思。</h3> <h3>第一节,是年轻的贾老师执教的,贾老师娓娓道来,不急不躁的沉稳教学风格,让学生在轻松中学得新知。教学步骤完整,学生学有所获。课前通过七上八下的心情,引出分数八分之七,慢慢引导研究分数加减法。年轻教师,却有深厚的教育功底。</h3> <h3>第二节课,是唐老师执教的,唐老师精熟的教学方法,深入把握教材,仔细分析教材,教学目标明确,并且顺利实现教学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教学设计完整,教学严谨。通过一张纸,对折对折再对折,让学生直观感受同分母分数。在教授新知时,语言规范,强调“一张饼和一块饼”的区别,让学生充分理解,一块是一张的几分之几,讲清了算理,也就学会了算法。这节课,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强,思路清晰,表达透彻,让学生理解并会表达,我觉得这就是教学目标达成了。</h3> <h3>第三节是司老师执教的,结合世界读书日,利用一字诗,理解“1”的含义。关于1,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并用1创造分数。学生生成的阶段,不仅可以借助图形,还可以用语言,不仅可以借助圆,还可以借助正方形等等。课堂结尾还用到了杨辉三角,扩展了学生的数学文化。整节课,让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结论,教会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h3> <h3>三位老师讲完结束,接着进行说课环节了。三位老师从不同角度解说自己的课堂,并且把设计目的,目标达成情况跟大家一起分享,让老师们更加深入了解了三位老师对于本节课的设计理解。</h3> <h3>下午第一节是李媛老师执教的。李老师也是用一张纸,通过撕,对折让学生理解分数单位相同的数。整节课,李老师评价学生语言丰富,有针对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h3> <h3>最后一节课是王根老师执教的,王老师直接写出分数,后来借助图形,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学生在经历讨论探究的过程,得出结论。王老师又通过易错点,让学生巩固理解,单位1的重要性。课件设计新颖,通过一棵大树,加深理解单位“1”。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把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更容易理解。</h3> <h3>课后,两位老师也针对自己的课堂进行了说课,反馈了预设和生成之间的问题,并且提出了自己的疑问。</h3> <h3>研讨接近尾声了,王鑫主任对青年教师提出自己的鞭策和鼓励,既对青年教师充满了期待,也对老师们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机遇+努力=成功,二者缺一不可。</h3> <h3>会议最后,张富荣校长做总结发言,鼓励每一位老师,成长是自己的事,你不逼自己一把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给了老师们很大的鼓舞。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举办一次研讨会,相信这次活动,也一定像春天的花草树木一样,正能量在心里生根,成长在心里发芽,在教育的春天里,每位老师都会成长为自己想成为一棵参天大树,一朵鲜花,亦或一棵草。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h3>

老师

学生

分数

同课

理解

张富荣

青年教师

执教

教学

异构